分卷阅读273
个时候出来支持北疆候,不是茅厕打灯笼么?言官又不会因言获罪,自然可以畅所欲言,有实职的官员却大多有自己的考量,无人着声。
当然,有言官提出不宜换北疆守将,自然也有提议换的。至于原因,当然不能是皇上你斩了人家女儿还妄想人家忠心耿耿给你看门吗?这种朝堂上人人心知肚明的理由。
有些事心照不宣,但真正能说出口的还得是正当理由,譬如北疆候教女不严,先九皇子妃陈氏没有尽到劝谏丈夫之责,以至于先九皇子犯下大错。即便先九皇子妃出嫁多年,北疆候夫妇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诏北疆候夫妇回京,加以训诫。至于北疆候夫妇回京期间,则另派良将前往北疆主持防务。
首先,大灵朝人才济济,能担当守卫本朝东北门户的将才不知凡几,不存在先前言官所说的北疆离了北疆候,便会打击士气的情况。其实,北疆是大灵朝的北疆,不是一方守将的北疆,没有因为担心换守将影响军心的问题,便不敢换守将了。长此以往,边疆是朝廷的边疆还是一家一族的边疆?
这个问题就尖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管你实际操作有什么困难,这个问题上没得讨论的余地。北疆是朝廷的,其他边疆也是朝廷的。换不换守将,自有朝廷考量。
即便只有几个言官打架,也是刀光剑影,足够精彩。
然后太宗皇帝就问:“众卿家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换人啊。小钟妃母子表面上是因为操纵舆论,妄图用神权左右朝政,挤压皇权权利空间被治罪的。三司会审也是密审,文武百官大多只知道此次龙颜大怒,问罪了许多人这个结果。但是猜也能猜到,能接连斩了小钟妃和九皇子,还斩了承恩公、北静王,那绝对是谋逆大罪。
九皇子谋逆,北疆候能清白么?别说保兵权,命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所以言官辩论再是精彩,根本左右不了大局,文武百官的讨论结果很快就出来,皆言北疆守将宜更换。
既然要换,接下来便是要讨论换谁的问题。
兵权啊,但凡有些野心的皇子,谁不眼红。问题是九皇子不但被问斩,还被逐出宗室,人家这还是有小钟妃拉着承恩公一系保驾护航的情况下呢。现在的皇子,眼红是眼红,也不敢觊觎。
所以这回也是争夺兵权,而且是北疆候是参与谋逆案的重大嫌疑人,但是在更换北疆守将问题上,远没有上次粤海兵权争夺激烈。没有讨论多久,新任北疆候的人选便定了下来,是平安州副总兵叶红德。
选叶红德的理由有三个,一是这人是战场上下来的,能力绝对够;二是当年北狄犯边,陈国公被打得节节败退,贾代善带兵驰援,叶红德就是贾代善的先锋官,正巧平安州驻军救过北疆驻军,之前有言官担心换了北疆守将之后,北疆兵士不服,乱了军心,那么叶红德绝对是除了当年老陈国公嫡系之外,最震得住北疆守军的人;第三,叶红德是贾代善旧部,算得上是太宗皇帝最信得过的派系之一了。
太宗皇帝听水澜说完那整个梦,还对水澜梦里九皇子逼宫,自己逊位的事心有余悸。贾代善是太宗皇帝最信任的人,那么现在启用贾代善旧部,太宗皇帝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现在的问题是,京城这边雷厉风行的处理小钟妃、九皇子,北疆那边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如果北疆候卷入谋逆案太深,知道回京必有一死,说不定会狗急跳墙。
手握兵权又治理一方的人,一旦挣扎求存起来,说不定就是一场兵祸。叶红德再有智慧才能,也敌不过千军万马,所以即便定了叶红德接掌北疆兵权,也没下旨让叶红德即日启程。这北疆兵权如何交接,还得容后再议。
林如海散朝回来,和黛玉说起此事的时候,黛玉道:“这也不难,现在北狄局势不稳,朝廷因为彻查长康宫母子的案子,将北狄的事耽搁了。现在朝廷就同意收北狄为附庸国,派兵帮助北狄平息内乱。待得北狄局势安定后,前往北疆的将士经北疆而回,叶将军或带部分平安州守军,或借部分京营官兵前往接管北疆便可。
北疆苦寒,虽有屯田,但是粮草年年要靠朝廷拨付一部分,想来北疆候手上的粮草并不能支持多久。有了北狄配合,北疆候背腹受敌,就是朝鲜也是朝廷的附庸国,北疆候没有战略纵深,就是挣扎,也是有限。”
林如海自知道闺女文韬武略的本事,但是这番话最吸引林如海却是‘战略纵深’四个字。林如海自然知道黛玉是什么意思,但凡用兵,皆要有个最坏打算,便是进可攻,退可守。这个退可守的‘守’之所在,大约就是黛玉说的‘战略纵深’。但是林如海从没有在什么书籍上看过这个词。
“战略纵深?”林如海小声的重复。
黛玉笑了一下,因为和太宗皇帝达成了良弓束之高阁的共识,黛玉就算偶尔和林如海议事,也不会建议林如海上奏了。所以,父女两个的谈话反而越发轻松。但是人一放松,竟然将在部队里学的军事理论术语也带出来了。
林如海也没深究这个词了。很早的时候,林如海就感叹过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