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
,奔入茫茫雪原之中。
第105章 司徒卓带着探子……
司徒卓带着探子走了之后, 黛玉和周志安商量,将军粮拆分了,至少保证左右先锋和自己手下的三千将士都要携带至少半月的军粮。
刚开始, 周志安是不同意的,行军打仗最忌军心涣散, 尤其冬日行军, 条件艰苦, 粮食一分,便有可能出现逃兵。
当然, 黛玉如此提议, 也有自己的道理,越是冬天,人体越需要补充能量, 若是队伍被打散了,而打散的兵士身上携带的军粮越多, 越能够支撑更久的时间。
听完王妃的分析,经验丰富如周安志也得承认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周安志觉得现在完全没到那个份上:“王妃此言虽然不差, 但是如今才过雁门数日, 离前线还早, 哪那么容易就将队伍打散了。再说,若是军粮发给将士,首先不说有人携粮逃走的问题, 单说若是有人管不住口, 早早的将十五日的口粮十日吃完了,也是行军大忌。”
这也是事实,实际上这次的五万将士是从京营带出来的, 经贾敬训练数年下来,已经算是纪律极好的部队,但是要跟后世的华国军队比军纪,黛玉自己也没那个信心。
现代部队里,不但可以把军粮化整为零,甚至军队也可以,但是在古代,军粮依旧是统筹管理占主流,也是因此,古代战争才会出现劫军粮,烧粮草这样的手段,一旦得逞,甚至可以直接消灭一整支部队的战斗力。
黛玉道:“周将军,将士们是我们自己带出来的,我们要对他们有信心。军粮发下去之后,可以告诉他们必须支撑十五日,而且一旦发现扰民,杀无赦。但是必须要保证每个战士身上,都携带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军粮。
周将军不觉得奇怪么?我们至今没有遇到回撤报信的西海沿子守军。且不说南安郡王战死之后影响军心的问题,就说西海沿子的驻军虽然也屯田耕种,但是每年依旧需要朝廷拨付军粮,今年有战事,照理说,粮草辎重消耗更大,怎么现在咱们还没遇到回撤求援的朝廷军。”
周安志之所以会同意拨三千将士给黛玉指挥,除了黛玉在军中确然受将士敬重外,还因这位王妃确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见识。光说当初提议到北狄购买肉干,就是王妃的提议。
汉家将士不像北狄军,一包肉干,一壶清水就可以过许久的日子,朝廷军的肠胃不能适应全是牛羊肉的饮食,但是有了肉干做补充,确然让将士们在饮食上有所改善。
“王妃的意思是说,西海沿子的守将已经降了,现在正在设计对付朝廷军?”周安志道。
黛玉道:“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若是周将军实在不放心,将军粮分配到营,由每营统筹安排,余粮依旧由粮草军负责押运。但是不能依旧与之前行军一样,每两日就要领一次军粮。若是每营将士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实在不成。”
其实五万大军,每日光是吃喝耗费不少军粮,也不可能五万人的饭菜全都一处做出来。扎营搭灶的事,本就下放到每个营的。本朝编制,每个营五百人,由营帐指挥。
但是行军途中,为了保证军粮安全,都是每两日到粮草官处领两日的粮草。单数营和双数营轮流着领。若是战时,每个营的确需要携带更多的粮草,以保证部队不能集结的时候,有足够的缓冲。
周安志想了一下,如此安排,不过是将每个营两日一领军粮换成半月一领,便点头同意了。
谁知黛玉却道:“周将军误会了,我说的不是每个营半月领一次军粮,而是每个营自己保管半月的军粮,日常消耗,依旧在粮草官处领。”
周安志本是不想同意的,但是现在大军押运的是一年的粮草,其实分拨半个月出去,也算不得多,最终还是同意了。
整个部队行军,是协调统一的,这样一来,也并不是拨付半月军粮到营的事,而是整个行军的统筹工作要重新安排。比如之前,前锋营都是轻骑兵,随时准备战斗的;步兵营因为运力有限,主要是护在粮草军前后,保护辎重;另有两翼,断后等等分配。
现在每个营都要分部分粮草,那么马匹、车辆等,也要分配给步兵营一些,协调工作并不小。但是因为司徒卓带着探子打探军情未归,大部队本来也不会行进,便趁这几日修整,将这些事都做了。
如此一等五日,打探军情的探子都未回来。
已经死了一个南安郡王,若是增援部队还没到西海沿子,就再死一个卓郡王,周安志也担当不起如此大的责任了。
黛玉其实是相信司徒卓的能力的,但是一般来说,行军途中,探子探路,并不会离开先锋营太远,快则一日,慢则两日也该回大营了,像现在这样五日没有消息,实属罕见。
周安志也担忧起来,派出两个前锋营寻找司徒卓一行的下落,以令箭为号,保持联络。
吩咐完,周安志还安慰黛玉道:“王妃不必惊慌,想是因为冰天雪地的,王爷回来走岔了路,现在还没得到敌军来犯的消息,王爷不会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