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分卷阅读45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六年之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下。
    在官场混迹了大半辈子,他焉能看不出自己这个侄儿对自己敬重背后的那深深的忌惮?
    而今一切化为虚无,自是一身轻松。
    十二个儿子,十一个加官进爵,何尝不是一种承诺?
    长孙无忌开怀道:“陛下运筹帷幄,吴王谋功至上,老臣一把年纪了,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哪敢贪功。这不代郡高柳传来消息,说北风将祖宅吹到了。老臣心底着实不安,有意告老北上,修复祖宅,以告慰先人。”
    长孙无忌是洛阳人氏,但长孙家属于鲜卑族,本姓拔拔,崛起于代郡高柳。
    不过随着北魏孝文帝改革,长孙氏已经迁徙至洛阳。
    这北上代郡高柳显然只是一个说词,以表自己远离庙堂的心意。
    李治也微微一笑道:“国有一老,如有一宝。大唐离不开舅舅,朕尚且年少,也需时刻得舅舅指点。高柳老宅,由朝廷拨款修葺便好,何须亲临?朕记得当初卫公再世时,每有大事,父皇皆会往卫公府上与之商议闲谈,朕也想多多听候舅舅指点……”
    长孙无忌没有任何迟疑,应道:“陛下既然有用得着老臣的地方,老臣自当效力。”
    李元瑷在一旁忍不住微微摇头,李治这明显是想要榨干长孙无忌的剩余价值。
    不过长孙无忌也似乎乐得如此,一个半辈子从政的人,要他彻底离开庙堂也过于残忍了一些。
    至于李治所说的多事之秋,也确有其事。
    突厥自从未李靖覆灭之后,只余下零散的部落为大唐戍边。
    朝廷向来有征调异族兵作战的习俗。
    大唐军令之下,四方异族莫敢不从。常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百姓的不满,而突厥贵族也滋生了一定的野心,有了复国思想。
    其实说白了就是李治还未有李世民的威望,想当年征讨薛延陀的时候,李绩领着十余人北上,颁布了李世民的天可汗令:突厥、铁勒、回纥等五万兵马,顷刻间齐聚帐下,谁敢说个不字?
    李治即位以后,着重给自己的父亲擦屁股,稳固经济治理江南,对于兵事也就是几场小打小闹的胜战。与贞观朝那种气吞天下,动辄灭国的气概,有着显著的差别。
    这也令得个别野心家动了别样心思。
    西域也是如此,随着修身养性,朝廷的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丝绸之路所产生的超额暴利足以让任何势力眼红。
    这换了个天子,侯君集当年打出的赫赫兵威也不在那么可怕了。
    至于倭国、百济,一个意图弯道超车在奴隶时代的倭国行均田制,结果步子迈得太大,扯到了蛋,激发了皇权与贵族的矛盾。
    权臣苏我入鹿直接出兵诛杀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架空皇极天皇,以反对改革。
    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又反杀了苏我入鹿,打的一塌糊涂。
    为了缓解内部的动荡,打算通过外部压力来缓解内部问题。
    至于百济,因扶余隆一事,两国关系将至冰点,与倭国是一拍即合,一并在新罗边界与新罗制造摩擦。
    大唐四周除了南方竟然皆存在了不安的因素。
    李治今日来长孙无忌的府上,显然打算加快进程,让长孙无忌交出辅政大臣的特权,以便走上自己天皇大帝亲政的征途。
    第323章 诛、间、放
    经过李元瑷的居中调和,李治、长孙无忌达成了和解。
    为了长孙家的后人安危,长孙无忌交出了李世民赋予的辅政权力。
    这长孙无忌都退隐了,另外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韩瑗自然也在随后选择告老还乡。
    李治如愿以偿走到了亲政这一步。
    一直猥琐发育的李小九在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开始筹谋对外战争。
    为了这一天,这位未来的天皇大帝已经憋了很久很久了。
    都说李治软,历史上的他可一点都不软。
    只是他处事的方式不如他父亲刚硬,喜欢直来直往。他处事低调,喜欢迂回着来,让别人黑锅,自己背地里闷声发大财,博取好名声。
    这也跟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
    自他懂事以来,先是李承乾、李泰,再来就是长孙无忌,不低调都不行。
    久而久之,就成了秉性中的一部分了。
    用李元瑷的话来形容就是闷骚。
    但他骨子里却极为刚硬,这点李世民都未必比及的上。
    李世民以纳谏著称,对外刚强,对内却是处处怀柔,给魏征都逼成啥样了。
    李治对内对外都一个德性。
    为何李治没有留下与名臣君臣和谐的美谈?
    不正是李治性子腹黑,受不了他人给自己上眼药?特地提拔了许敬宗,让他来对付那些谏官。
    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情,李治也因此只是一位明君,而非李世民这样为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