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透过窗棂,散落在了屋子里,叶秦的脸上被染上了一层暖黄色,他轻轻地笑了一下,王朔看着他有些发愣,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有些不厚道。
他一时分不出叶秦这一笑是个什么意味,就直接问出了口:“你为何要笑?”
“今早我推门出去看到有燕子筑巢,”叶秦微微笑着与他说:“就知道是贵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忙了最近,七月中旬回来~
到时候就可以日更然后理直气壮求收藏了!
第31章
没有中举可惜吗?如果是没有考中当然可惜。
可他是考中了再被撤下来,巡按御史还上门来找他解释,原本可惜的事自然就变得不那么可惜了。
他本就不在意是要考科举入仕还是养望做名士走终南捷径,他的目标只有做大官,在此之前,要怎么做是什么样子都可以,一次考过可以,考十次才过也行,反正能做到大官就算达到目标了。
况且,今天王御史和他说过的话,父亲也曾经和他说过,他自己也都想过。
前些日子他去参加乡试,排队的时候听了许多人的闲话。
看热闹的都说他们里面要出一个官老爷,官老爷将来要如何气派,如何阔绰,都有多少房小妾,会穿多金贵的衣裳,叶秦听得迷惑,既然志不在此,他们为什么不干脆去做小倌做裁缝去,去做个说书的也不错,说闲话说得这么热闹。
照书上所说,做大官不就是要教化万民吗?和看上去有多气派,出手有多阔绰又有什么关系?还几十房小妾,大官一天天那么闲吗?那他这么辛苦考什么?考上去做个无足轻重,天天都在做小倌也没人在意的家伙?
叶秦曾经十分坚定的理想,在那个时候被搅和得像是一团稀泥,他开始觉得也许他走错了方向,要教化万民也许不该去当大官,要让大家都吃得起猪肉更不该去当大官。
还好,还好今天王御史来找到了他,和他说了这些话。
他才会知道,有人是在很认真地做官的。
双方都解决掉了一桩心事,王御史离开桑榆村以后,就去了县衙里,带着新来的县令走马上任。
前任县令不大乐易走,别人从县令的位置上下来多是调换升迁,再怎样也只是贬职,而他是撤职赋闲,他自然是不甘心的。
他梗着脖子追问王御史:“那康明杰放在从前当举为孝廉,他家里双亲年老,挪用姊妹结亲所收的聘礼又怎么了?你们家儿子娶妻不准备聘礼?结婚送了聘礼还不让别人用?”
王御史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良家子吗?”
出身不在医、巫、商贾、百工、奴隶之列的年轻男女,被称为良家子。
前任县令自然知道这一点,他正要回答,忽然想到了为何会有良家子这一说法。
王御史是从京城来的,京城里,皇上身边近卫的来源,首先就是良家子,宫中女官及嫔御的来源,优先考虑的也是良家子。
对方会提到良家子,也许宫中选秀很快就要开始,那两个姑娘五官端正,样貌不凡,又吃得住苦,现在还没了她们那一双愚昧父母的阻拦,如果当真选中——
如果当真选中,宰相门前的门房都与七品官无异,何况是宫中的女官嫔御?
如果有一天,不,没有如果,皇上早先就说过宫中多配役之口,这些良家女子要是进了宫,地位必然不会差。
到了那时候,她们要是亲自向皇上进言,他又会落得个什么样的下场?
前任县令流了一身的冷汗,新来的吴县令坐在他身侧,弯曲着手指叩了叩桌案,他就讪讪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多谢大人提点,是下官疏忽了,区区孝廉,哪里能够和良家子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这选秀将开的关口上。
王御史摆了摆手,离开了县衙,没有再和他多说。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待叶秦他可以直言相告,对待做出了这种事的县令,王御史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真和他讲道理。
京中最近并没有要开始选秀的消息,陛下都这么大年纪了,就算再选新人入宫,主要也是为了世子或是太子去选,王御史只是在吓唬他。
除开这件事以外,还有一件事他得解决。
京城里又在催着让周玄回去,说是给他升官也好,给他罢官也行,总之得让他回去。
吏部里的官员头都大了,悔不该当初让他随便选了个小县尉去做,现在既不好给他升官,也不好给他罢官。
给他升官他自己不乐意,给他罢官周家也不见得真高兴。
这回周县尉捡到这么大个功劳,吏部这边考虑可以给他调到京城里做县令,既能满足他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政治理想,又算是把他带回了京城,也满足了周家那边的要求。
而且死刑犯都要御笔朱批,那案子在皇上面前都走过了一道,这得升官啊,这必须得升啊,以前那些小的政绩都能按下去,听他的让他继续蹲在那,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功绩,吏部的小官员们觉得总算是足够送走这位周大公子了。
接着他们就谨慎地认真挑选了一个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