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余生请多指教(大结局)
次年初春,龙啸霄登基,改国号为隆庆。
二皇子龙啸尘被发配岭南,降为顺安王,不得召见,永不得入京。
短短半年见,硝烟四起,又瞬间不见了半点踪影。
新皇帝刚刚上台,就雷厉风行地处理了大半个朝廷的大官,查贪官,除污吏,大肆改革,将朝廷纷纷换个一遍血,人人都说这新皇帝实在有手段。
只是众人始终不明白的是,这新皇后凤萧吟和皇帝刚刚举办的轰动一时的婚礼,接着就是隆重的皇后册封,只是这一出来就能跑能跳的“太子殿下”。
人们心中虽然怀疑,但是也不敢说些什么。
因为人人都是知道,新皇帝上台之时就昭告天下,从此后宫不纳妃嫔,一生一世只此皇后凤萧吟一人。
一年后,凤萧吟正在坤宁宫研制新药,彩云突然急哄哄地跑了过来。
“皇后娘娘,出……出事了……娘娘快点去看看吧……”
凤萧吟抬眼:“出了什么事情,莫要慌张,好好讲话。”
彩云咽了一口口水:“那个翠竹刚才在御花园中散步地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流了很多血,你快点去看看吧!”
凤萧吟蹙眉,站起身来:“翠竹已经怀孕九月,眼看着就要到临盆的日子了,怎么还这么不小心!”
“是啊,我也担心得很呢,娘娘快跟我去看看吧。”
“嗯,带上一些止血提神的药,去找宫里的稳婆来。”凤萧吟吩咐好以后就朝御花园里走去。
一阵胆战心惊后,凤萧吟忙得满头大汗,终于将翠竹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回到坤宁宫使,已经临近深夜,龙啸霄早就坐在案前等着她回来了。
“回来了?翠竹那丫头如何了?”
凤萧吟颔首:“好在有惊无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嗯。”龙啸霄轻笑一声,“白洁那小子还算有福气。”
“是啊,这小子,我还没看过那哭鼻子的样子呢。今天哭起来还真是有点震撼人心呢,跟你儿子哭起来还有点像。”凤萧吟边笑边道。
龙啸霄放下手中奏折,拉过凤萧吟。
“前日宇儿还吵着想去找太尉家的三少爷一起玩呢。只是可惜太尉家的三少爷那日恰好回了母家,宇儿去扑了空,回来还闹脾气,可把桂公公给急坏了,心疼的又哄又抱的。”
“桂公公一生无子,对宇儿也是真心疼惜。”
“是啊。”龙啸霄又道,“皇后啊,你看宇儿也大了,正是需要玩伴的时候,要不……”
凤萧吟斜睨了龙啸霄一眼,不用说也知道这人打得什么坏注意。
“怎么?皇上现在是觉得本宫一年没给皇家仔舔个皇子公主什么的,心里不舒坦了?”
“皇后说的什么话,皇宫在我心中的份量,皇后不清楚?又怎么会为了此事与皇后心生隔阂呢?”
龙啸霄认真地解释道:“朕的意思是想给宇儿找个陪读的人,在世家子弟中选优秀的,到时候再选一个太傅,好好教导,皇后意下如何?”
凤萧吟抿唇,看来真是自己会错意了。
“你朝中的那些大臣,最近是不是又旁敲侧击地要你广纳后宫了?”
龙啸霄板着脸没说话。
凤萧吟心里自然清楚,自己现在除了宇儿一个孩子,再没有其他孩子,因为宇儿的出生,很多人明面上不敢说话,但是背地里对宇儿的身份血统还在怀疑。
“皇上不说我也明白,皇上为了我空置后宫,这是史无前例的,朝中大臣自然是有话说的,纵使皇上以一己之力压了下来,但是这并非是长久之计,再说了,皇上贵为天子,为皇家开枝散叶也是正常事……”
“皇后不必多说,朕一言九鼎,皇后是朕一生挚爱,此这一生,除了皇后再不会有其他人,还望皇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凤萧吟无奈:“好了,皇上莫气,我是无心,知晓你心思,说好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不会反悔。”
龙啸霄轻笑一声,抬手附上凤萧吟的秀脸。
凤萧吟抿唇:“那要不再给宇儿舔个弟弟或是妹妹?”
“……”龙啸霄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凤萧吟说的话,反应过来后一把将凤萧吟打横抱起。
“这可是皇后自己说的,可不要反悔了!”
五个月后,晌午时分,刚用过午膳,凤萧吟靠在榻上小憩一会儿。
“娘亲~”宇儿兴高采烈地回来,看见凤萧吟正在睡觉,便乖乖地拿了本书在旁边读着。
等凤萧吟醒来时,看见宇儿正坐在旁边,便轻轻唤了他一声。
“娘亲~你醒了?今日小妹妹闹你了吗?有没有不舒服啊?”
宇儿还是习惯教凤萧吟作娘亲,不习惯宫中的叫法,凤萧吟和龙啸霄便随着他去了。
“娘亲还好,宇儿下学堂了?今日夫子给宇儿讲了什么呀?”
“今日夫子给宇儿讲的是治国之道,夫子说,君若舟,民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嗯,不错,宇儿很棒呢~”凤萧吟夸奖他道。
“看看朕的小太子今日学的很认真啊。”龙啸霄昂首阔步地走进殿来。
“儿臣参见父皇。”宇儿拱手道。
龙啸霄牵起他的手:“乖宝宝平身。”
“今日可有再吐?”龙啸霄带着宇儿坐在凤萧吟身边。
凤萧吟自从有孕以来,孕吐边格外严重一些,一直到怀胎四月还偶尔会孕吐,一整日里都吃不下什么东西。
“吐了一次,现在舒适多了。”凤萧吟回答道。
龙啸霄命人端上来一盘点心:“这是御膳房用酸果做的,你吃了不定会好些。”
凤萧吟尝了一口:“嗯,果然不错。”
“宇儿也要尝一口!”
“好啊,可别酸倒了牙。”
“啊,真的好酸~”宇儿一张小脸皱城了橘子。
“哈哈哈。”凤萧吟和龙啸霄被这小家伙逗笑了。
隆庆三年,皇后诞下龙凤胎,天降祥瑞之象,成功堵住了朝中悠悠大臣的嘴。
以后的数十年间,四海昌平,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和皇后恩爱非常,成了民间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