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见得不到回应,宋翰墨眼帘低垂着,自嘲一声:“不可以么?”
似是被蛊惑,丹若走上前:“可以,你生辰你最大,都听你的。”
宋翰墨这才抬眼看过来:“好,那你陪我把灯照完再回屋休息?”
“好。”
二人并行在王府小径上,提灯照亮了王府的每个角落。
“景王你府里好多月季啊!”丹若的声音。
“你喜欢么?”宋翰墨的声音。
“喜欢。”
“到了冬天还有梅花,郡主可以来喝茶赏梅。”
“好哇。”
“吉祥话是不是要大声念出来啊?”
“郡主也想说吉祥话?”
“我也能说么?”
宋翰墨伸出手:“牵着我,郡主就能说了。”
“不牵着不能说么?”
“不能,只有本王能说。”
“哼。”
到了别院门口,宋翰墨交给丹若一个长条形状的盒子:“这是感谢郡主今晚陪我提灯的谢礼。”
丹若打开盒子,是一根簪子,碧绿的簪子中一缕白色的游丝贯穿而过。簪身中间套了金环,上面还镶了细碎的绿宝石。
“谢谢景王。”/丹若将簪子拿在手中,扬了扬。
“你喜欢便好。”宋翰墨眼里有一丝亮光消逝,丹若并未瞧见。
“郡主早些休息。”
宋翰墨转身要走,丹若叫住他:“等一下,景王。”
“还有何事?”
丹若走到宋翰墨身边,拉起他的手:“希望景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今日不是我的生辰。”
“那…我就是第一个祝福景王的人!”
宋翰墨回握住她的手,低头看看二人牵在一起的手,他道:“若是年年都有你伴在身边,本王倒是希望寿比南山。”
“我……先回去休息了。”丹若抽回自己的手,讪讪着回了屋。
注视人进了屋子,宋翰墨转过身,收回脸上的笑,他问二柱:“人在哪个屋?”
“王爷,随我来。”
在二柱的带领下,宋翰墨进了一个房间,房里顾大娘、翔子、二大爷都在。他双手背在身后:“你们明天早上便要随郡主回府。”
“是。”三人异口同声。
“郡主问什么,你们便说什么,不要一天到晚将她是野丫头的身份挂在嘴上,除非你们不想活了。”
“是是。”
“希望你们心中有秤,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是是是。”
第二日,宋翰墨将郡主送出府,他道:“丹若,你的身份扑朔迷离,不过我觉得我不会认错人。”
“我…需要静静。”丹若上了马车。
“好。”宋翰墨站在车边。丑车夫扬鞭的时候,他又说了一句,“对不起。”
“什么?”丹若头探出车窗,只看到宋翰墨站在王府门口朝自己摆了摆手,丹若也就没有将这句“对不起”放在心上。
“宿云,派人跟上去,保护好她。”
“是,大将军。”
“还有……那天之前两天,若她还在上京,就派人把守郡主府,不要让她外出了。”
宿云没有立刻回答,宋翰墨只道:“成败在此一举,不可分心。”
“是,大将军。”
“对了文阳今日从凉城回来?”宋翰墨问。
宿云:“是,不过他说他要先回…宰相府。”
“嗯。”
***
丹若回府后,用过午饭就带顾大娘三人往大洼村去。她想亲眼看看大洼村,试试看能不能找回记忆。
出了上京城,才走出去一段距离,丹若撩开车窗帘,倒是看到一位预料之外的人。便是宰相夫人刘夫人,她在丫鬟的搀扶下走在路上,偶尔低头,抬起手帕,似乎是在拭泪?
丹若不解:“刘夫人?”
刘夫人抬起头,眼眶湿润,眼里带着惊讶,看清来人后,扯了扯嘴角似乎是想笑,可她到底还是没笑出来:“郡主?”
“夫人为何独自在城外?”
刘夫人醒了醒鼻子,眼珠转向别处:“此事说来话长,让郡主见笑了。郡主这是要去何处?”
“……有三个来寻亲的,我想随他们去那个村里看看。”
“我能随郡主一起么?”刘夫人问。
“可…那……”转头看向上京城的城门,再见面前人低垂着头,丹若点了点头:“好,刘夫人不必太过拘谨。”
一起同行的第一天,刘夫人什么都没说,只是时常独自擦泪。
丹若安慰道:“夫人什么时候想与丹若谈谈都可以。”
刘夫人只是点点头,侧头望着马车车窗外。
第二日,刘夫人拉住丹若,去顺路的街上买胭脂水粉、玉黛金钗。高高兴兴拎了许多东西回到车上后,刘夫人放下东西,坐在马车中又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
丹若也不说话,只是一直陪着她。
“丹若,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你长得很像一个人。”刘夫人笑意盈盈看着丹若,对上她的眼睛后,刘夫人抬手轻轻抚上她的眉毛,“尤其这眉眼,和她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夫人从前没有说过。”丹若微怔。
刘夫人道:“这个人是我好友的儿子,他曾经是朝廷的四品言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很受百姓喜爱。你的样子很像他,不过他是男子,眉宇间很是冷厉,不像我的好友。你的却很像,眉眼间都与她年轻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