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5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只大家都很是不解,永兴帝怎的在商议茶叶专管专卖一事上,突然提起这冰粉和辣椒来。
    朝臣们一时之间不知永兴帝此举为何意,便不敢轻易出声作答。
    永兴帝显然也并不是想要他们的回答,此时他又突然叹道:“大郎一直与我言道,他不懂做官,只会种地。然他这些年所行之事,却皆是利国利民的善事……如他这般与民挣利的官者,方才难得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好些朝臣们便很快就领会过来了。
    那林大郎最出名的地方在哪里?
    种地的本事,还有他对技艺传播的大方。
    更准确一点的来讲,是他对老百姓的大方。谁也不是傻子,那林大郎这么多年来所行的事,所传播出去的技艺,受惠最多的到底是谁?
    为官者,需与民挣利,莫与民争利。
    于是有那官者出列,顺着永兴帝的话先夸赞了林立文一番后,然后再言道,他亦赞成官办茶市的设置……
    当然依旧有一些人不死心。
    毕竟茶税之利润丰厚,远非寻常物件可比。便是要与民挣利,也可在旁的地方上去想办法。
    只是这一次,有了永兴帝的态度,另一批官者的态度瞬间就变得强势了起来……最后在朝臣们经过又一番的争吵过后,永兴帝拍板定了官办茶市的设置。
    而结果,也没让永兴帝失望。
    今年双县设置的新茶市交易成果喜人,各地区百姓受利益吸引,争相跟着栽种茶树的亩数和其产量也喜人。
    要知道,今年还只是第一年。
    茶树栽种要想获得经济效益,一般都需得栽种到第四年时方才能开始有的。而从这之后,新栽种的茶树便能从幼年期逐渐进入成年期,茶叶的采摘也将能迎来丰收季。
    那么可想而知,明年的茶叶产量必然迎来大幅度的增长。而与之相对应的,一起大幅度增长的还有朝廷能从茶叶交易上所增收而来的赋税。
    唐刺史送达的文书上,还附上了双县新上任县令所统计的民间茶树栽种情况。文书上有书写,因双县新茶市交易使得茶农们挣来了不少的银钱,各地乡民越发积极的去开垦合适的山林栽种茶树……
    永兴帝越看文书上面所书写的数据,心情便越发的好。他高兴起来,还让这次召见的几个重臣们一一来看。
    这些重臣们一一看过后,别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此时全都一脸笑意的顺着永兴帝将益州双县新茶市的事狠夸了一遍。
    在夸赞完后,有一大臣突然便与永兴帝请道,既然益州茶树栽种一事这般的顺利,那么是否该将那位林大郎调遣去往别地。
    皇朝疆域辽阔,虽一直以来,以益州茶叶产量最多。但实际上,适宜栽种茶树的地方远不止益州一处。甚至好些府州其实也有名品茶叶产出,只是在产量这一块,一直没能跟上来。
    茶叶所带来的利益又这般的丰厚,不管是朝中哪一派系的人士,都是赞同茶树栽种的。区别只在于,那位林大郎去哪。
    茶树栽种至获利时间虽久,但实际上,随着朝中皇子们的逐渐长成,永兴帝又越发的老迈,在一些府州的管控这一块,都已经按照各自的派系对其形成了一定的掌控。
    便是三年任期一到,其接任者也多为他们原来的派系官员。
    所以对于这件事,打从去年双县新茶园茶叶打响名声后,京城这边的各派系便盯紧了林立文这个人。此时这位大臣便又言道,安州这地茶叶产量一直低下,恳请永兴帝同意派遣那林大郎过去,负责当地的茶叶种植一事。
    有这心思的,当然不止他一个。另一大臣便也言道,秦州一地茶叶历史悠久,品质上佳,很是受一些游牧民族的喜爱。只是产量也一直低下……所以他认为,合该派遣林大郎去到秦州,负责当地的茶叶种植。
    可有名品,质量上佳受游牧民族喜爱的茶叶又不止秦州一处。故另一大臣也赶紧提议了一处……
    于是就在林立文人还在千里之外的益州时,大臣们对于他将来的去处又开始了激烈的争执。
    便是与林立文闹过矛盾的大皇子一党,此时也参与了进来。
    对于他们来讲,矛盾这东西,只要利益足够,并不是不能消磨的。而茶叶能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经济上的,还有军事上的……不管是哪一样,都是他们现阶段急切需要且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随着永兴帝越发的老迈,皇子们的长成……皇位之争到了现阶段,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中。
    那林大郎素来又不站位,一门心思的只种地,教民稼穑。其实这样的人用起来也不错,至少他不管去到哪,都能扎实尽心的去做事。
    故这些年来,凡是与那位林大郎共事过的地方官员,每每述职时提起此人来,也是满口的夸赞。
    不过对于大臣们的抢人一事,永兴帝如那日茶市之争的朝会一般,先是平静的坐在那看着。待到这些人争执了一番后,他才开口言道:“算起来,大郎被派遣至益州负责茶树栽种一事,已快五年了。朕也快五年未曾见过大郎了……甚是想念啊!”
    永兴帝的这句“想念”一出来,朝臣们便争执不下去了。
    这时,永兴帝又言道:“这调遣一事不急,待大郎先回京后再说吧。”
    众大臣们:“喏。”
    然后很快,一封调遣林立文归京述职的文书,便从京城发往了益州。
    第193章 回去
    调遣林立文归京述职的文书抵达益州时,已经是这一年的农历九月了。
    只是文书抵达时,林立文并不在益州府城。准确一点的来讲,林立文只除了头一年来了益州,在府城过了一个年以外。之后的这几年,林立文都是奔波在各县城的乡下负责茶树种植上的事情。
    唐刺史不得不派遣两名官吏去到乡下寻找林立文。
    只是等两名官吏寻到林立文近些时日所在的地方时,却又听乡民们言道,那位林大郎正在地里察看员木的栽种情况。
    员木(1)是益州这地方的人对山茶树的称呼。
    古人栽种山茶树已久,只是栽种技术上也如那茶树一般,种植技术较差。因此油茶的产量极低,茶油也一直以来都是进贡给皇室的佳品。
    时下能食用得起茶油的,除了要有钱,还需要一定的地位。
    事实上,山茶油的营养价值确实很高。甚至在现代时,好些人都知晓橄榄油的价值高。但实际上,真要论世界最好的食用油的话,还得属咱们的山茶油。
    而益州这地山地众多,山上除了盛产野茶树,也还有好些野山茶树。如这种野生的山茶油,那更是茶油中的极品。
    因此,野生山茶籽的收购价极高。益州这一片的乡民们在过去,便是春季上山采摘野茶,秋季上山采摘野山茶籽。
    村民们知晓官吏过来是有正事找寻林立文的,便赶紧带着他们去到了栽种山茶树的林地里。
    “见过林大人。”两名官吏先对着林立文躬身行下官礼时,眼神也忍不住多瞧了几眼这片山茶林。
    这片山茶林栽种至今其实不过第四年。
    山茶树栽种之难,其实还难在它的成长期很长。在过去,山茶籽在播种种下后从幼苗到成长至能开花结果的话,一般都需要七到八年的时间才可以。
    但是他们却听闻,林大郎用插杆法所种植的这片山茶树,早在去年便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了。
    如今又是农历九月,也正值茶果成熟的季节。
    山茶树跟别的树木不同的是,它的花期很长,所以此时这片山茶树上便是既有开花的山茶花,又有成熟的茶果。
    两名官吏震惊眼前这片山茶林,但也没忘记他们此行的目的。便忙言道,京中有文书抵达,故刺史大人命他们二人特意赶来告知林立文此事。
    文书是京中发给林立文的,作为益州主官,唐刺史是知晓文书内容。但这两名官吏,却不是那么的清楚。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文书上的内容,林立文此时也猜到了一些。不出意外的话,想来便是调遣他归京一事了。
    既如此,林立文也不敢多耽搁。
    只是在离去之前,林立文加紧将山茶树的种植相关的后续注意事项,需要补充的地方赶紧补充上去。
    等到林立文带着姜旭,赵武还有杨越随这两名官吏抵达益州刺史府后,果真便见着了调拨他回京城的文书。
    林立文看完文书后,没提他要离去的事,只拿出他书写的油茶树种植技术递了过去。
    益州这地方多山地少农田,在粮食这一块,先天条件不如一些府州。但山地有山地的优势,种地也要讲究因地制宜。
    此地气候温暖,发展不了粮食,那便发展旁的适宜此地的经济作物便是。
    只是山茶树虽经过选地试种成功了,但过去这几年,林立文主要负责的还是茶园上的事情。因此山茶树后续的推广种植等事,他还未来得及去行动。
    “这,这……”唐刺史也并非不清楚林立文还有试种山茶树一事,而且去年那片山茶林便开始结果一事,唐刺史更是没少听闻。
    只是唐刺史没想到的是,他来到这益州上任也有两年了,但平日里除了种植上的事情,素来没见着来找过自己的林大郎,这次都要走了,还把山茶树的种植技艺赠予了他。
    这对唐刺史来讲,可谓是一意外的大惊喜了。
    林立文还拜托道:“员木种植推广一事往后还有劳唐大人了。”
    唐刺史忙道:“林大人切勿要如此……此事说起来,还得是我多谢林大人了。”
    要知晓林立文给的这份山茶种植技术,便是唐刺史再被调遣到旁的府州,只要气候适宜的话,也可命人这般种植山茶。
    也因此,对于林立文即将要走一事,唐刺史又想叹气了。
    说起来也奇怪,林立文在益州的时候,他们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一次面。即便是很难见上一次面了,基本上都是林立文与他讲述茶树种植上的一些事情。至于别的什么私下的交流,那是完全没有。
    所以两人之间要来谈交情,那也是没有的。但偏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处模式,唐刺史却从接到调遣林立文归京的文书开始后,他便开始心生不舍了起来。
    “夫子,咱们这就要回京城了吗?”待到林立文从刺史府回到屯田司衙门里,姜旭便忙过来询问。
    在姜旭满含期待的眼神询问的时候,一旁的杨越和赵武也忍不住看向了林立文。
    益州这地方的气候其实是真不错,冬日更是温暖宜人,人生活在这里自是十分的舒适。而且南地的水果种类多,还全都是他们这些生长于北地的人,往日里都不舍食用的稀罕果子。
    但益州再好,终究也不是他们的家乡。
    如今他们更是离家近五年,没人不怀念京城,还有京城的亲人们。
    林立文便笑着说道:“嗯,这两日把东西收拾一下,咱们便回去了。”
    “那太好了!”姜旭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
    然后第二日一早,姜旭和赵武便来跟林立文告假,言道他们想去府城商铺里购置一些特产回去。
    林立文不仅很痛快的给了他们假期,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笔不小的银钱,又对着杨越说道:“阿越,我们也一起去吧,多买些东西回去……益州这地的好些东西在京城可不便宜。”
    这几年在益州,林立文虽不似京城那般去挣官大人们的银钱了,但这也并不代表他除了俸禄外,别的就毫无进项了。
    而姜旭,赵武和杨越跟着自己在益州这地方一待便是五年,也确实是辛苦他们了。
    因着林立文这边有给钱,而且给的银钱还不少,因此姜旭他们购置起东西来便也舍得了许多。只是两地路程所耗时间终究较长,因此鲜果内的他们都少买,只一些路上吃用所需的量。
    但是如能放许久的干果,大家便放开手了去购置。
    而且,若不是林立文喊道京城也已经有辣椒种植了的话,姜旭他们甚至打算购置几麻袋的干辣椒回去。
    要知道来到益州这近五年,他们这三人已经养成了吃辣的习惯了。而这吃过辣并且喜爱上辣食的人,要是突然离了这辣椒,还真会有些不适应了。
    不过辣椒不用购置了,茶叶却是不能少的。
    也别看林立文是来益州负责茶树种植一事的,但他手上也是没什么茶叶的。
    对比起之前初来益州这地时,益州府城专门售卖茶叶的这条街道上,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先引人注意的便是各茶坊门前的招牌,便是茶坊的门面装修这一块,也比过往更注重了些。
    这一两年,随着新开垦茶园的茶叶开始能采摘了后,吸引的茶商们更多了,这些个茶坊能收购到的茶叶也多了,茶坊里的生意也红火了不少。
    茶坊为着能更吸引客人的到来,在门面装饰这一块也开始下起了功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