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舅舅还是先带盘奴去打猎吧,我们可是说好的。姜昭却不买账,围场就在京郊,她去的可能性还大一些。
朕又没说诳你。景安帝没好气地用手指点了下她的额头,让宫人传膳。
御膳摆了满满的一桌,各式各样的菜品琳琅满目,香气扑鼻。
姜昭有意讨好皇帝舅舅,就乐颠颠地拿了筷子与汤匙为他布膳,挑的选的全是景安帝喜欢吃的。
身为帝王,有食不过三的规矩,宫人布膳的时候往往小心翼翼,哪里会顾得了帝王的口味和喜好。
但姜昭就不同了,她在乾清宫长到十几岁,很清楚景安帝的饮食偏好。和寻常人想的不一样,她的皇帝舅舅不喜欢那些工艺步骤繁杂的山珍海味,最爱的仅仅是简单的家常便饭。
冬天气候寒冷的时候,吃上些热气腾腾的酥肉饼子和胡椒羊肉汤,再来些许的爽口小菜,景安帝就很满足了。
姜昭不顾食不过三的规矩,就冲着景安帝喜欢的菜肴去,忙前忙后地像只停不下来的小蜜蜂,别提有多么殷勤了。
景安帝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她的殷勤,终于露出几日以来第一个畅快的大笑。
尤其在看到姜昭也胃口大开,大口大口地用膳时,他高兴地大手一挥又让御膳房多送了些滋味鲜美的肉羹。
姜昭年幼时不爱动弹,胃肠消化不好就总吃肉羹。景安帝下意识地记在心里,膳桌上总要有些肉羹在。
这一顿膳食,舅甥两人都吃的十分舒服,舒服到姜昭精力满满,闲不住地在乾清宫四处逛来逛去。
边逛她还边叽叽喳喳地说话,王大伴跟在她身旁,笑眯眯地搭话,两人的声音就在乾清宫中回响,热闹极了。
景安帝半阖着眼皮,手中端着一盏茶在慢悠悠地啜饮,扬耳听着姜昭软绵绵的声音,心中舒坦。
曾几何时,乾清宫中的各处都有小盘奴矮墩墩的身影,有她或兴奋或可怜或促狭唤舅舅的声音。如今,即便她已经长成人要成婚,盘奴还是那个贴心的盘奴,是他亲手养大的孩子。
这一点,不会改变。
次日,天色还不亮。
乾清宫烛火通明,偏殿中的宫人排成了几列,手中托着托盘,脸上洋溢着欢欣的笑容。
姜昭被几个婢女从温暖的床榻中挖了出来,懒洋洋地歪着脑袋任由她们为自己梳妆打扮。
等到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光滑清晰的铜镜里面映照出一个娥眉粉面光彩照人的小娘子,她才慢慢地清醒过来,眼神变得灵动有精神。
怔怔地望着铜镜里面的她,姜昭的一颗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动。原来,她梳妆嫁人的模样是这样啊,从前,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画面,她以为自己很快就要死了。
可是,她不仅没死,还得到了想要的,舍去了让自己痛苦的。
这算是,一种新生吗?
姜昭伸手摸了摸铜镜,扭过头来却看到了身后朝着她笑的崔皇后。
崔皇后一身明黄色的宫装,头簪九尾的凤钗,一副雍容华贵之态。
姜昭愣了一下起身,却被笑着上前来的崔皇后拦住了,本宫前来为郡主送嫁,郡主只管安心坐着便好,勿乱了妆容。
话罢,她亲手接过女官呈上前的头冠,动作轻柔地戴在姜昭的头上,垂下来的珠链也小心地理了一下。
姜昭小小地仰头,朝崔皇后咧嘴笑了笑,嗓音清脆讨人喜欢,多谢舅母。
此时,崔皇后充当的便是端敏长公主的身份。
而很快,在崔皇后之后,各宫的娘娘们也都盛装赶来,高贵妃、淑妃、成妃等人全面带笑容地盛赞姜昭,争先恐后,唯恐一个不慎怠慢得罪了姜昭。
添妆的各式珍宝摆在偏殿中,光辉熠熠。
太子妃和靖王妃也先后前来,殿中挤满了身份高贵的女子。
姜昭对每个人笑笑,却不可能一一说话,唯有在看到宋令仪时轻声唤了一句,表嫂。
她知道宋令仪的胆子小拘谨,善意地开口。
果然,闻言,宋令仪十分惊喜,有些害羞地露出了自己的手腕,给姜昭看上面系着的五色结。
姜昭也没想到她还留着此物,惊奇地呀了一声。
这番反应看在众人的眼中,崔皇后含笑点头,高贵妃却是冷冷地哼了一声,被身边的女官暗中着急地扯了下衣袖才强压住心中的气愤。
果然,明月这丫头就是向着靖王,和靖王妃也是旧识,从前怎么没见她送给太子妃东西啊。
高贵妃的恼恨直到景安帝到来时才慌忙收了起来,她可不敢在景安帝面前流露出对姜昭的一丝不满,尤其还是今天大喜的日子。
被景安帝发现了,她定会被斥责冷落。
郡主生的貌美,大婚这天更是尤胜仙姝。可将全京城的小娘子都比下去了。
郡主天庭饱满乌发浓密,一看便是有福之人。以后和郡马定能和和美美圆圆满满。
再没见过比郡主更出色的小娘子了。
景安帝一到,偏殿中的嫔妃们极尽对姜昭赞美之言。
听在姜昭耳中,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脑袋往下低了低。
景安帝却并不觉得这些话夸大其词,肃着脸点了点头,一副你们说的正是如此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