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30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理操作,比如吸痰吸氧、洗胃灌肠、导尿冲洗等等。人型里面还装的有电脑芯片,可以发出语音提示操作是否正确和到位。

    协和真不愧是医学界的老大,在医学教育的投入上就是舍得花钱啊!当然,这也跟她招收的学生少有关。否则,她也负担不起啊。

    有句古话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芳华感到协和医大却恰恰是这句话的反面注脚。

    当然,并不是说协和是败絮其外,只是她的外表真的太不起眼了。校园面积超级狭小,连个气派的大校门都没有,也没有田径运动场,只在病区和宿舍区之间有一块篮球场。还有那些古老得有些破败的办公楼教学楼,外表灰扑扑的。不像华西的老建筑虽然也很老,但因为经常维修粉刷,所以显得典雅漂亮,是校园的一大风景线。而协和的外表就实在是太平凡了,低调到无以复加了。

    但是协和的内在却无比强大。不光是有先进的模拟人教学,医院内部的设施也都采用了国际通用,国内才刚刚开始引进的中央空调、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压吸引等设备。

    这些设施,华西的附属医院还没有配备呢。芳华见习的时候,就经常帮护士们搬那老式笨重的氧气筒。不过,华西的外科综合大楼也正在规划中,预计三四年后方能落成使用,届时就会跟上协和的步伐、全面采用这些先进设施。

    据芳华所知,此时解放军医院中的老大——301医院,在军委首长的关心下,投巨资建设的新住院综合大楼,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要两年后才能完工和投入使用呢。所以说,协和走在了国内各大医院的前列,这也是她的一贯作风。

    被护士长抽到做练习的学生们都开始忙碌了起来。毕竟都是各学校的精英,学习的本领也都不错,大家都顺利地在模拟人身上做完了静脉穿刺等操作。

    旁边围观的学生纷纷说,这些同学的操作都没什么错误。

    护士长表示同意,但是她指出其中的林芳华做得最好。因为她不光动作流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更是在接下来用胶布固定输液管这一被大多数实习医生忽略的步骤上,同样做得很妥当。

    护士长提醒同学们,在临床上是给活生生的病人做各种医疗护理操作,不是“一动不会动”的模拟人。既然是活人,就要考虑到病人的活动可能对针头和输液管有影响;另外。也要考虑到病人的情绪、心理活动,对治疗的影响。

    芳华暗自点头,这护士长说的是整体护理的观念啊!就是说不光要注意病人的身体情况,也要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况。这都是现代健康观念的发展,使得医疗护理的观念也得到了更新。

    第一天的培训,大家就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学习了很多护理操作。

    第二天,是内科老总来带习。这位老总也姓朱,一下子让华西的几个人都想起了教大家诊断课的朱老总。不过协和的这位朱老总可是个男的,个子不高,戴副眼镜,文质彬彬的。

    协和的朱老总主要给大家强调的是病历书写的问题。因为协和作为全国首批的三甲医院,对病历书写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朱老总给大家发下来几份不同科室的病历范本,让大家好好参照学习。

    川医也是刚刚进了三甲没多久,杨放师兄实习的时候天天写病历,就是因为医院对病历要求高,所以他经常因为不合格而被打回来重写。

    芳华看了范本,发现和川医的要求也都大同小异,这对华西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天培训,大家都到齐了,在教室里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人来。程浩去问叶老师。叶老师再给外科打电话,才知道外科老总早上急诊手术去了。叶老师让同学们先在教室里等一会儿,她再想办法请个外科大夫来给大家上课。

    五十多名实习生在教室里坐的百无聊赖。自然就吹起牛来。程浩是其中最活跃的,这些天芳华通过他也认识了不少外校学生。

    了解后才知道,其它学校也并不是都派的七年制学生来,其中夹杂了不少五年制学生。大概也是因为七年制学生已经定了导师,并不是都能让他们离开本校的。而且来实习的七年制学生,大约实习八个月后就要回各自学校去做课题、准备硕士毕业论文了。

    协和医大方面对此现象也能理解,况且来的五年制学生多些,也正好可以相互比较,判断出诊断学教改后的华西学生的真实水平。对这些五年制的学生,协和方面统一安排的是从今年的7月11日实习到明年的6月11日。实习时间总计11个月,48周。

    芳华她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更不担心了。大家都是五年制的,她们绝对有信心在同场竞技中压服别的院校的学生。

    这不,上医的一个男生正在那儿炫耀他外科打结的速度,他一分钟可以打90多个结。这速度真的很不错了,芳华自己也是勉强达到这个水平而已。

    这时候有个中山的男生不服气地站起来说:“打结的速度快,并不代表手指的灵活性就强。你能这样吗?”说着,右手拿出支笔,在中指和食指上各旋转了一圈。

    上医男生轻蔑地一笑:“雕虫小技。”他也拿出支笔,从右手的拇指挨着个旋转到了小指。

    这一花哨的动作顿时引起了其他同学的鼓掌叫好。

    在这个转笔活动还没有通过互联网散播流行开来的年代,能做出这种花式动作的人,的确是凤毛麟角了。显然此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程浩看得眼睛都直了,羡慕地说:“哎呀妈呀,他是咋整的呢?”

    赵玉玲看着他那傻样,不禁扑哧一乐:“那有什么啊!你是没见过更厉害的!”

    芳华急忙拉了她的胳膊一下,但可惜她已经说出来了。

    程浩也不笨:“怎么?你们也会转?”看看两人的眼神,他锁定了芳华:“林芳华,你会?!”

    芳华无奈地点点头:“会一点!”

    程浩很热情地说:“那给我们表演一段啊!还等什么啊!”大概他刚才还没看过瘾呢。

    周围有几个外校的学生也听见了,不由附和地说着“来一个嘛”。那边上医的几个人也都看了过来。

    这转笔就像以前的霹雳舞一样,男生之间也流行“比斗”。只是芳华的本意是用来锻炼手指灵活性的,并不想当众炫技。但是当此情景,她也不能扫兴了。

    芳华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支钢笔。

    这支黑色钢笔的样子比较特别。从前,芳华转笔都是随手用的圆珠笔,因为这时候还没有大量使用中性笔或签字笔呢。有一次,她随口抱怨了一句圆珠笔太轻了,转起来老发飘。后来,嘉辉就送了她这支钢笔。这笔既笔形细长,有一定的重量又不是太重,还两头大小一致,很适合转动。芳华很快用这支笔练出了很多花样。

    这已经成了芳华的专用转笔,当然随身携带了。芳华拿着笔,在手里掂了掂,仿佛又看到了嘉辉坐在九教小教室的座位上、侧着头微笑、看自己练转笔的情景。

    芳华不由站起来,冲大家微微一笑,右手五指协调地将钢笔转动起来。钢笔快速、平顺又潇洒地从拇指转到小指,稍一停顿,又反向转了回来,最后被芳华的拇指和食指夹住。

    众人被她技高一筹的花式动作震住了。不由齐声喝彩。那名上医的男生也不由动容地走过来说:“很厉害!”

    没人不喜欢掌声和喝彩。芳华一时兴起,又开始转动起来。

    这一次,她没有停顿。钢笔忽上忽下,在她手指间不停转动;一会儿顺时针,一忽儿逆时针;一会儿连续转几指,一会儿在一个手指上反复盘绕。

    在场的学生们都看得全神贯注,他们屏住了呼吸,生怕发出声音会打扰了芳华的动作,也都不敢眨眼,生怕一眨眼就漏掉了精彩的一瞬。他们有时感觉那笔似乎都要从芳华的手上飞舞出去了,但又总是被芳华灵活的手指牢牢掌控着它飞旋的“舞步”。

    芳华在又一次五指轮转后,忽然将笔高高抛起。大家不由轻声惊呼,却见芳华左手伸出,让笔在左手指间也转动了几下。然后,她左手又将笔抛起,还是右手接住了笔,继续旋转了起来。

    这左右开弓的绝活,更是彻底折服了上医男生。识货的他不由叫了声“漂亮”。芳华暗笑,其实自己的左手根本不怎么转的起来,只是能这么交替传递一下罢了,不过看上去确实很唬人。

    最后,芳华右手手背摊平,让笔在手背上转了两圈后停在大拇指指背上,这才结束了本次表演。

    全体实习生这回终于不用屏气了,都不由大声叫好鼓掌,纷纷喊着“再来一个”。

    正闹哄哄的时候,大家身后传来了一个冰冷的声音:“这是戏园子吗?还再来一个!”

    只见叶老师陪着一个面色严峻的中年男医生走了进来。众学生不由吐吐舌头,纷纷作鸟兽散,回到各自的座位坐下来。

    叶老师给大家介绍说,这是从普外科请来的主治医师王立德,是代替做手术的外科老总来给大家上培训课的。

    这王老师中等个子,浓眉大眼,年纪看上去有四十出头了。芳华暗想:这个年纪了怎么还是主治呢,应该基本上都是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了嘛。时院长看上去也没比此人大几岁,都已经是主任医师了。

    王老师的脸色一直不好看,仿佛学生们欠着他八辈子的钱似的。

    他给大家介绍了外科各科室的情况后,就带着大家练起一些清创缝合、换药、打石膏以及一些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等常用诊疗操作。

    练习的内容很多,他也是像前天的护士长一样,让一些学生上台来练习。同学们自告奋勇地举手报名,王老师也基本上给每人一次机会上来练习。

    唯独林芳华每次举手想上台练习,王立德却都视而不见。慢慢地,芳华感觉到这个王老师似乎有点故意针对自己,就是不让自己上台的意思。

    芳华无奈地想:难道是刚才玩转笔,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可有点不妙了。

    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一旦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坏印象,可就难以挽回了。可她一时也没有办法补救,只好暂时不再举手了。反正举手也没用,徒惹人取笑罢了。

    芳华就在一边认真地看别的同学操作,听王老师的点评。

    慢慢地,她发现这个王老师还是挺厉害的。他非常清楚每个操作步骤的标准程序,指点学生其中的窍门时也非常到位。

    芳华即使没有亲身操作,在一旁听着也感觉受益匪浅。虽然这都是一些基本的医学操作,前生的芳华也都做过了。但她发觉自己还是有很多细节并没有注意到。而听王老师这么一讲解,她对如何做好这些操作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芳华不禁想:难怪叶老师将王老师找来带习,想必此人就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高手。她又很郁闷这王老师似乎看不上自己,一直都不给自己练习的机会。

    更郁闷的是下课的时候,王立德特意叫住了芳华,问了她的名字后,只和她说了一句:“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一点好,不要那么喜欢哗众取宠。”说完,就扬长而去。

    芳华只得无奈地摸了摸鼻子:哗众取宠?我有点冤!

    正文 一百零二、入科

    一百零二、入科

    芳华第一个轮转的科室是内分泌科病房,要呆4周。

    带芳华的段老师是第三年的住院医生了。在协和医院摸爬滚打三年的住院医生,水平可不低于普通医院的主治医师。

    因为协和的住院医生,头三年都是吃住在医院,是真正的“住院”医生。

    在国内别的医院,新进的住院医生照样是有周末等节假日,值了夜班也是可以休息的。而协和的就不行。

    他们实行全年24小时值班制度,每人带着bp机,自己主管的病人一旦有事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病房,并进行处理。如果延时不到,必然会受到上级医生的教训,而他们绝不会管你昨天是值夜班时抢救了重病人、熬了通宵,还是你正在吃着二十多个小时来刚刚空闲下来的第一顿饭。

    这种严苛的住院医生制度,虽然看上去有点“惨无人道”,但是也正因如此才使年轻医生能累积到更多的临床经验,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并且也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这也是协和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名医的原因。

    第一天入科,段老师指点给芳华她所分管的六张病床,让她去熟悉病人和病历资料,写好接替记录。这也是常规流程了,芳华很快在白天就写好了病历记录,并一次性通过了段老师的验收。

    不过,晚上她还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到病房,接着熟悉自己的病人,也看一看其他病人的病历资料。毕竟,实习期间就是要累积大量的临床诊治经验,光看自己主管的病人是不够的。

    晚上的病房是相当热闹的。

    不能出医院、自嘲为“坐牢”的各位住院医生,自然是要呆在病房里的,而且他们还有雷打不动的早晚两次查房。而来协和进修的外地医生,也大多会混在病房里,一方面做白天没做完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多学点东西。

    实习生更是因为宿舍里不方便看书,都跑病房来了。而且实习实习,就是应该多在临床实地学习嘛。

    在内科,主治以上的医师晚上倒是基本不来病房的。所以一大群年轻人在病区的医师办公室里都比较放松,住院医生和进修医生还常常在那边海阔天空地聊天。

    实习医生要拘束一点,毕竟那些人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嘛。芳华她们虽然坐在一边看看病历,但也常常尖起耳朵听着另一边老师们的谈话。

    还好,坐在办公室的老师们也大多谈论的是和住院病人有关的话题,芳华她们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实习医生也有自己的值班室,她们都跟着带自己的老师一起值班。芳华要明天才会跟段老师值班。

    芳华和同宿舍的赵玉玲等人正好是一个实习小组。每个病区都不止一个实习小组在轮转,芳华她们就又遇上了北医的程浩和上医的转笔男。大家在医生办公室里一边学习,一边做事,偶尔也闲聊几句。

    上医男对芳华再次表示了佩服,还表示想跟她学转笔的花式。芳华说:“你也很厉害了,再继续练下去就是了。”不过说完,还是给他指点了几招。

    程浩倒是在旁边说:“你们还转呐!那天,王老师可是对你们很不满啊!”

    芳华吐了吐舌头:“不当着他的面转就是了!”

    第一天没接新病人,芳华也就没多少事情。不过内科朱老总晚上来病区查房,她跟着去听了一会儿。只是病区的病人比较平稳,朱老总转了一圈就走了。

    芳华也就在十点多离开了病房。当她拐到门诊时,发现这里的磁卡电话没人。

    芳华急忙过去,给川医的普外病区拨了个电话。因为嘉辉早就告诉了她自己的轮转安排表,而且川医各科的电话他也都抄给了芳华。

    今天也同样是华西的同学们进科实习的第一天。

    电话是王菊接的,这让芳华很惊喜。原来她们也是晚上都跑到病房加班,熟悉病区情况呢。这刚刚进临床的实习生都是这么“鸡极”啊。

    王菊和芳华聊了两句,就识趣地说不占用她和嘉辉的通话时间了,然后她就去喊嘉辉了。

    当芳华听到话筒里传来嘉辉的声音时,不禁心想:有三天没听见了。没听见也就罢了,怎么听见了反而更想念呢。

    芳华没怎么说话,就听着嘉辉的问候,一边嗯嗯地答应着。

    过了一会儿,嘉辉问:“怎么今天不说话?”

    “就想听你说。”

    “你不是平时嫌我罗嗦吗?”

    “才没有,我就喜欢你——的罗嗦。”

    “咳咳,芳华,说话不要和时院长学。”

    “好嘛,那我跟你学。嘉辉,我喜欢你。”

    “咳咳,芳华,你这促狭鬼。”

    芳华可以想象嘉辉的脸色现在一定很好看,可惜自己看不到。

    自己真是越来越喜欢对他胡说八道了,仿佛这样才可以稍解一些相思之情。

    芳华收拾起心情,又跟嘉辉说了自己这两天的情况,特别是说了自己玩转笔引起外科老师不满的事情。

    嘉辉安慰她:“没关系,他这是不了解你。了解你的人都会喜欢你的。”

    虽然知道他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芳华听了还是很舒服:“嗯,那是当然了。我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哦。”

    “说你胖,你就喘。小尾巴又翘起来了吧!”

    两个人瞎扯了一通,芳华又问嘉辉新入科的情况怎么样。嘉辉说他今天已经跟着带习老师上了台手术,只不过当的是第三助手,除了帮忙拉钩就没什么事做。

    芳华不禁又问起嘉辉对外科的感受。因为现在离考研报名还有几个月,他应该再好好考虑一下选专业的问题。如果他发现自己喜欢外科,芳华一定会支持他去考外科研究生的。

    嘉辉很无奈:这家伙还是放不下那事啊!总是以为我就是为了她,而牺牲了自己似的。

    其实四爷爷早在自己入学时,就经常游说自己去读他的研究生了。只不过自己对学习只是很自然而然地成绩就很好,学医也是因为当时学校推荐的就是华西医大,自己懒得参加高考,也就顺水推舟了。入学后,自然也没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哪个医学专业,也就暂时没答应四爷爷。

    到后来,接触到芳华这个对医学有着无比热情的女孩,才让自己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高涨了起来,所以提出和她一起去急诊见习。而在看了芳华给自己推荐的小说后,又真正对病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病理,一方面也是因为知道芳华要干外科,既然有芳华这么出色的人去干外科了,也就不缺自己一个外科医生了,所以自己才从大三的时候就选定了病理做为今后的专业。

    这一决定是和芳华有些关系,但又绝对不完全是为了她。没有芳华,其实自己选病理和外科也就是五五之数吧。

    可是无论自己怎么解释,芳华都认为是亏欠了自己。虽然嘉辉是很喜欢芳华“还债”的表现,但是他并不愿意芳华心里背负这么大的包袱。

    因此,嘉辉严肃地对芳华说道:“芳华,我告诉你,我喜欢一件事,是从一开始就喜欢,喜欢到底,不会放弃的!不光是对你,对我选择的专业也是一样的!”

    芳华听了,明白了嘉辉的意思。她轻声对嘉辉说:“我和你一样。”

    正文 一百零三、名医不是速成的

    一百零三、名医不是速成的

    内分泌科最常见的病人就是糖尿病患者了。

    芳华管的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是个老糖尿病病人了。他的血糖目前控制得还不是很好。而且还引起了并发症。老人的右脚足跟部有组织坏死感染,并且穿了个大洞。

    像这样的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坏疽,都是很麻烦的。基本上伤口很难愈合。段老师说这个病人每天都要换药。昨天入科的第一天,段老师带着芳华,做了一遍示范,说以后就要她每天给病人换药了。

    今天,芳华一大早跟着段老师查完房,就去给老人家换药。她戴好帽子口罩,在治疗室准备好了换药碗等物品后,用一个木托盘将用品端到病人床旁。段老师跟着过来看她操作。

    老人天天换药,都很熟悉这套程序了,他已经自己把外层纱布揭下来了。芳华观察了一下伤口情况,默默记下了伤口缺损的大致范围,然后和老人轻松地说:“大爷,今天比昨天好点了。里面有新肉长起来了。”

    老人虽然病了很久,倒是脾气很好,笑呵呵地说:“那要多谢段大夫啊,还有你们这些小医生也辛苦了。”

    芳华一边给老人冲洗着伤口内部,一边问老人“疼不疼”。老人依然笑着说:“不疼,不疼。”

    段老师在旁边说道:“老人家脚部的神经因为糖尿病的影响已经麻痹了,伤口这地方反而没有痛觉了。”

    他们正在这儿讨论。段老师的bp机响了,他就先离开了。

    不一会儿,他又回来对芳华说:“小林,有新病人来了。一会儿跟我到17床问病史。”

    芳华答应了一声,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很快,她换完药,收拾了东西后赶到新病人床旁,见段老师已经开始问病人的一般情况了。

    芳华站在病人的另一侧,认真听着段老师的问诊,还拿出小本子做着记录。

    每个实习医生的口袋里都必备一个小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事情、上级医生的医嘱和查房时说的要点,还有典型病例、特殊病例的记录。

    这个本子是最重要的备忘录,也是重要的原始资料。上面的点点滴滴,慢慢都会转化成实习医生脑中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段老师问完了,又给病人做了体检,就带着芳华回护士站下医嘱了。段老师口述,芳华在医嘱单上写下一条条医嘱。最后,段老师检查后签名。毕竟实习医生不是真正的医生,是没有处方权的,一切诊疗操作和记录都必须有带习老师在场或指导。

    然后他们又给病人开各种检查化验单,也是段老师指点着芳华应该填写什么项目。忙完了后,段老师就要写病历了,他让芳华去给病人交代明天要做的化验检查项目,并且顺便自己再问诊查体一次,回来好写大病历。

    写大病历就是实习医生要练习的基本功。所谓“大病历”是相对于住院医生写的“小病历”而言。

    大病历的内容很全面,病人的病史要写的非常详细,包括现病史和过去病史。还有病人的家族病史、生活经历、工作、婚育等等情况都要求写清楚。而查体的内容也是很全面,正常的、不正常的体征都要记录在案。大病历一般都要写满三页以上,所以称作“大”。

    小病历就相当于病历摘要,虽然病人的现病史写得也很清楚,但是其他的各方面就只提一下不正常的、和本病有关联的一些情况,查体也主要是描述本病直接的体征表现,和重要脏器如心肺的检查结果就可以了,正常的表现一笔带过。小病历一般写一页纸就差不多了,所以称作“小”。

    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所以基本上只要求住院医生写小病历。而这种病历由于简明扼要,其实上级医生查房也多半只看“小病历”的。

    但是要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小病历,就必须有着良好的大病历功底。作为医学新丁的实习医生,还是处于正在将书本知识转化成临床技能的阶段,当然少不了写“大病历”的磨练。

    芳华今天收的这个病人可是有点麻烦,因为他现患的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有十多年了,住院五六次。这人过去还得过甲亢,做过胃溃疡手术。

    要把这样一个老病号的大病历写好可不容易啊!

    芳华耐心地问着病人这十几年每种病的发现、确诊、治疗和住院情况,有些情况病人自己也记不清了。还好,他的家属很有心,拿出了个厚厚的文件袋。里面全是这些年病人治病和住院的各种资料。

    芳华如获至宝,跟家属借来了这份材料。她发现病人也在协和住过三次医院,于是趁着中午打饭又跑到病案室将病人的老病历借了出来。

    匆匆吃了饭,芳华就开始研究起这些资料,还拿了张纸在上面打起了草稿。她将病人的病史按时间轴划分几个阶段,然后一一记录各阶段的主要病情特点。

    起码花了两小时,她才把病人所有过去的资料复习完。然后她还回到病床,再核实了几个模糊不清的问题,最后才回到办公室开始写病历了。

    下午,主治医师来查房,也看了看新病人的情况。问了芳华几个问题,看她答得不错,也没说别的,只是说:“大病历还没写啊?我们这儿要求24小时内必须写好大病历的。”

    芳华赶紧答应着:“保证今晚上写好。”

    段老师知道这个女生今天为了写病历都忙碌大半天了,奇怪她怎么还没写完。等主治走后,他回到医生办公室,看到芳华桌上那一堆资料时,不由更是惊讶。一般这样长病史的病人,大家也都是扼要记录基本情况就好了。没想到这个学生的劲头这么大。

    他提醒芳华:“小林,你这认真的精神虽然可嘉。可要是每个病人都这样弄,你会累死的哦。”

    芳华从资料堆里抬起头说:“段老师,我就是看这个病人的病情很典型,又难得的都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觉得把他的情况都弄清楚,有助于我加深对各种内分泌常见病的理解。我还是学生,辛苦点是应该的。”

    段老师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晚上值班,芳华还在伏案写病历。中间还抽空跟着段老师去整个病区查房,过一会儿。朱老总来夜间查房,她又跟着去。

    最后等她写完洋洋洒洒的大病历都快十点半了。段老师接过病历一看,吃了一惊:光是病人的现病史就写了三页半,全文总共七页半,名副其实的大病历。而且,最后的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也是写得清楚明了,并不像很多实习生那样直接照抄老师写的了事。

    段老师一边签名一边说:“小林,你这份大病历可是我这两年带的学生中,写得最好的了!”

    得到老师的肯定,芳华一天的辛苦也感觉有了回报。

    第二天不到六点,芳华就起床,开始去给病区的病人抽血了。这也是实习生的基本工作。内科住院病人要做的检查很多,住的时间长了,还要定期复查。有时候一个病区早上要抽二三十个病人的血呢。

    今天芳华才抽六七个病人,算是轻松的了。抽完了跟着段老师写交班记录。

    8点钟医生们一上班,都集中在医生办公室听值班医生交班。

    常规是实习生先汇报,关于昨天全科的住院病人、出院病人和新入院病人的情况,还有夜间有无特殊情况出现以及值班医生给予的处置情况。接着才是值班医生的交班,因为他们更为老练,所以大家基本上在这时候才会专心听。

    不过芳华一开始交班时,就提起一口气,大声清脆地汇报起病区的情况。这倒是一下子吸引了资深医生们的注意力。

    一般的实习医生多数没什么自信,交班时总有点吞吞吐吐、磕磕巴巴。声音也比较小声。大多数的青壮年医生都是不耐烦听的,只有负责任的主任等老医生会稍微注意一下。

    但是这个女生却很镇定自若,身板挺得笔直,说话流利清楚,让各位医生都大生好感。再仔细听她汇报的内容,也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众人都不由暗暗点头。

    交完了班,各位医生都分别去查房、看自己的病人了。

    8点半,是病区主任查房。这是全科医生都要参与的,实习生们抱着自己分管的病人的病历牌跟着。

    主任对每个病人都要询问一番近来的情况。指导一下后面的治疗措施。每到一个病人床头,管床的实习生就赶紧递上病历牌,并且开始汇报病情。如果是新入院病人,就要汇报病史和入院后安排的检查项目及其结果,以及初步的治疗方案。当然,完了照例是住院医生接着补充。

    查到芳华昨天收治的新病人了。芳华赶紧站在病人床边,和主任隔床相对,将病历牌递过去后,就开始汇报了:“17床,昨天新入院病人,姓名……”

    主任边听边打开病历牌,开始翻看起来。本来他都是习惯翻过放在前面的大病历,直接看后面住院医生写的小病历,没想到今天翻了几页还没翻到。他不由“咦”了一声,仔细看起这份实习生写的大病历了。

    详实的病史记录,特别是期间病人病情的反复、和用药的情况记录,让他看得连连点头。很有参考价值啊!

    没等他看完,芳华已经简明扼要地汇报完了病人的基本情况。病人和周围的医生都等着主任的指示呢。

    主任不露声色地按常规给病人做了问诊查体和治疗指导后,才带着众医生退出了病房。

    在门外,他忍不住将芳华的病历牌摊开,展示给大家看:“你们一会儿都看看这份大病历,写得好啊!好在哪儿?好就好在认真!这样的病历在以前的老协和并不少见,但从文化后就几乎看不到了。这个同学,叫林芳华是吧?”

    段老师忙点头称是。

    主任又问:“是哪个学校的?”

    “华西医大,五年制的。”

    “哦——!不错,我看比我们学校的那些个八年制的还强!因为她很踏实啊!有些人尽管学历高,门门功课学得优秀,但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只有像这位同学这样,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有可能成为名医!名医可不是速成的!我们协和的老专家老前辈们,都是这么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你们这些实习医生都该好好跟这位同学学习,认真写好每一份大病历!”

    主任没再多说什么,继续带领着大部队查下去了。

    几个实习生都在后面冲着芳华挤眉弄眼,意思是:你可风光了。程浩还冲她比着大拇指。

    芳华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不过,她也对主任说的“名医不是速成的”这句话印象很深。

    本来实习生值班后是允许第二天下午休息的,但是今天又赶上了内科大查房,所以芳华照样和其他实习生一起随着段老师等人。准时赶到内科大教室。

    这每周一次大查房,是由内科住院总主持。他负责选择各科最近一两周收治的疑难病例、少见病例或者危重病例等有价值的病例,由全科医生一起讨论该病的诊断治疗情况。

    这是各住院医生学习和展现自己才能的好机会。到讨论的时候,住院医生们都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些病例比较有意思的时候,主治级别的医生们也会参与讨论。

    最后,往往由对这种疾病浸y多年的专家教授们做总结发言,对疾病做出诊断、对治疗提出意见。

    听了全科大查房,让芳华感到了不同水平的医生之间,那不同的临床思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启发。老师们辩论中表现出来的渊博的临床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都让芳华很佩服。

    她和其他学生一样,边听边忙着做记录。大查房后,她又回到病房,将自己管理的病人的病程记录、以及各级医生查房的病历记录写好,然后将这两天小记事本上的一些重要收获,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后,转抄在一个大笔记本上。

    在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是系统的知识。但是到了临床这个“真实的世界”后,他们就发现真实病例远远比书本上讲述的复杂。而且实习生遇到的都是琐碎、具体的事务,是完全不系统的知识。

    而芳华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就是努力将实习中得到的琐碎知识,又重新组织成新的系统,这样她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而不只是一个光会听从上级医生命令、死干活的简单“劳动力”。

    晚上算是没什么事了,但芳华又从协和图书馆借来专业书籍查看,目的是将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扩展和拓深。近了说是为了在主任查房时不至于“一问三不知”,远了说当然是为成为一名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协和的图书馆可是全国医学类书刊杂志收录最多的了,特别是它订阅的外文期刊的种类也是最全的。现在近水楼台,守着这么好的图书馆,芳华自然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了。

    虽然,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但是拥有广博的全科医学知识,依然是成为名医的必由之路。

    现在的芳华,只感到时间的不够用。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写的病历很多,要听的查房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忙起来的时候都没时间给嘉辉打电话了。

    一般都是嘉辉晚上从病理科梁主任办公室,挂个长途到科里找芳华,但是芳华往往都在忙,只能和他匆匆说几句,就放下电话继续去忙了。

    无奈的嘉辉,只能叮嘱芳华要保重身体,注意劳逸结合。

    芳华一想,还真是啊!到协和这里都没地方跑步了,自己又这么起早贪黑的劳累,长期下去可是不行的。于是,她也从善如流地在下午或者晚饭后,抽点空和程浩他们打打篮球什么的,算是休息和锻炼了。

    【加更】

    正文 一百零四、情牵一线

    一百零四、情牵一线

    内分泌科一般没有太危重的病号。但是琐事特别的多,主要是各种化验和检查多如牛毛。

    糖尿病还算好的,只要定期测个血糖尿糖什么的。有的老病人烧尿糖,比实习生还熟练。不过,协和早已经在使用袖珍的血糖仪了,只需病人手指的一滴血滴在仪器试纸上,就可以快速地知道血糖结果。这种方法胜在方便快捷,很适合病人自测。

    而芳华最近主要忙的是给几个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原醛症)、库欣综合症的病人做各种检查试验。

    因为这些病人体内的激素水平是有时间变化,所以有些试验也是有时间性的。

    比如给原醛症患者做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基础值测定及负荷试验,芳华要在病人清晨安静平卧4小时后采血,测定基础值。然后让病人站立4小时,并肌肉注射速尿20g,再抽血化验。

    而给他做醛固酮基础值测定及负荷试验时,又不一样了。芳华要在病人清晨起床前就采血测醛固酮浓度基础值,然后让病人站立2小时后采血测负荷后的醛固酮浓度。

    总之,芳华就要天天做这些琐事,并努力弄清楚这些试验和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这一天晚上芳华总算是做完了这些纷乱如鸡毛的事情,她想起今天嘉辉在外科值班,是不能给自己打电话了。

    而自己已经好久没有主动打给嘉辉了,于是她又跑到门诊的磁卡电话那儿拨起了号码。这里到了晚上就没什么人打电话了,不像住院部里总是排着长队。

    电话响了半天。都没人接。芳华觉得有点奇怪,这时候才九点半左右,又是夏天,正是病房里实习医生最多的时候,就算嘉辉有急诊手术上台去了,也该有别人接电话啊。

    终于有人接电话,是个女声,芳华听出来不是同学的声音,应该是值班护士吧。她请那位护士帮着叫一下嘉辉。

    不料那人却说:“实习生都不在,好像是他们的同学出了什么事。你晚点再打过来吧!”然后就挂了电话。

    芳华愣住了:到底是哪个同学出了事,您倒是说清楚啊!

    她不由得往坏处想:一定是嘉辉出事了!不然,他正在值班,是不应该离岗的啊!可是会出什么事呢?生病?受伤?一定很严重吧?

    芳华发觉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是最让人着急的,因为不知道的东西可能被自己的想象力夸大到吓人的地步。

    她在话机前踱来踱去,不停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事的,一定没事的!嘉辉就是个最老成的人,不会生病也不会受伤的。他一定会好好的。对!就是没事的!

    好不容易,她等到过了十分钟,又给川医打电话过去。没想到电话还占线。芳华不停地拨号,终于接通了。

    还是那个护士:“梁嘉辉不在,实习生都还没回来呢!”然后就迅雷不及掩耳地挂了电话,让芳华还没来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