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分节阅读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红尘有幸识丹青 作者:阿堵

    夺。”

    江自修抬起头:“就是昨晚最后讲故事的那个孩子罢?口才倒好。”

    王梓园沉吟了会儿,道:“他昨晚讲的故事,只怕不是杜撰。”

    “哦?”

    “丹青的父亲朱惟之,两年前带着他母亲和他到彤城定居。先是送了幅鸣玉山人的‘中庭消夏图’到‘文阁’寄卖。‘文阁’的刘子昭根本没把画挂出来,过了个月跟他说无人问津,要他五十两银子卖给店里。他不肯,刘子昭就退了幅仿品给他。谁知这朱惟之眼力好得很,当场指出五处破绽,索回了真品。我当夜悄悄拜访了他,用五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幅画。”

    江自修拍大腿:“想起来了,前年古雅斋送到京城的那批货里就有这幅画。张林二位供奉携手,揭了头层二层。”

    所谓“揭了头层二层”,是把宣纸的第层和第二层整个揭下来,这样幅字画就变成了三幅,轮廓完全样,只不过颜色略浅。粘上同类纸张,再经高手加重线条色调,熏染做旧之后,与原作几乎般无二。

    “那二层和原来的底子做好之后,幅卖给了江南大粮商,幅卖给了京城的翰林。”江自修笑道,“头层加了衬,还在父亲的书房里挂着呢。”

    王梓园知道,少东家说得这么仔细,是为了表示对自己的信任。鸣玉山人是前朝后期画坛奇才,只可惜生颠沛流离,再加上他死后不久就赶上幽燕勤王之变,天下大乱近百年,真迹留存于世的极少。那两幅加了工的“中庭消夏图”价钱应当至少翻了十倍不止。微笑着点点头,接着说下去。

    “此后又和朱惟之有过几次往来,他手里竟然有二王真迹和昊天时期的画圣仿本——这仿本因年代久远,如今也是珍品了。只是不久他两口子都得了重病,这些也就陆续卖给咱们古雅斋了。”

    江自修点点头表示知道。

    “从言谈间推断,朱惟之自己也善画,不过似乎因为某种缘故都焚毁了。只有幅金粉观音,为了朱夫人礼佛,在家里挂着。”

    “金粉观音?画得怎样?”

    “当日不过匆匆瞥,只觉眼波流转,庄严妩媚。身上衣裳脚下海水用了银线,背后佛光用了金粉,辉煌夺目,动人心魂。”

    江自修和王梓园对望眼,后者点点头。

    “这么说,他应该就是丹青故事里从西蜀逃出来的洪氏书生洪凡了。这洪凡不过是对画画有些痴狂,如此下场,实在可惜。那金粉观音可有下落?”

    “听说朱夫人自知不久于人世,处理了所有家财,回楚州老家去了。那东西也再没人看到过。”

    下午丹青正在书案前写字。前几日偷看了水墨师兄的习作,突然觉得写字也很有意思。反正师傅也没说自己不能写字,只要偷看的事情不让他知道就好了。想起别的师兄弟们似乎都很有目标的样子,虽然自己向不在乎,心里不免还是有点失落。

    “丹青少爷,老爷请您去趟‘如是轩’。”福伯在门口轻声唤道。福伯和叔,还有两个年轻点的,是王宅的家人,负责看住这些孩子们。话虽如此,王梓园为了要养出他们的斯文气象、清贵气派,免得笔下股匠气,向让家人对他们以少爷之礼相待。

    听到师傅说要开始正式教授自己绘画技巧,近年胡乱摸索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丹青咧开嘴直乐。嗯,自由当然好,可是自由是很寂寞的啊。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想自己是不是和别人不样,师傅是不是打算放弃自己了,虽然丹青心情不好的时候实在不,但对于痛苦,丹青本能的不甘承受。

    丹青自己乐开了花,也就觉得师傅今日格外和蔼可亲,对王梓园下面的话相当没有思想准备。

    “今天晚饭不用吃了,到静室面壁思过两个时辰。”

    “啊?”

    静室是犯了错的弟子面壁思过的地方。开始的半年,丹青是那里的常客,后来去的就少了。倒不是说他越来越乖,只不过瞒天过海的本事练得越来越好而已。丹青想了想,知道昨晚的话肯定让师傅听去了。师兄弟间不论技法、不谈时事、不言身世,自己全犯了。数罪并罚,面壁两个时辰算是顶轻的了。

    “昨天怎么想起讲那个朱砂痣的故事呢?”王梓园看丹青耷拉着脑袋,副可怜无辜的样子,全没有平时的活泛劲儿,忍不住问了句。

    “姐姐出嫁的时候,我还只有五岁,什么都不懂。这些事都是爹过世以后,娘点点说给我听的。当时也不太明白,这年终于慢慢的想明白了。想起来心里就难受得很。我想干脆当成别人的事讲出来好了,也许,讲出来以后慢慢就忘记了。师傅放心,丹青不会再犯了。”

    第 4 章

    锦夏朝隆庆四年,涿州地震。所幸强度并不大,数人家有惊无险。其中范阳郡有户苏姓人家,从老宅震裂开的夹壁里寻出本书来。这本书对行外人来说不算什么,却在士林引起了番比地震强度大得的震动。

    这本书名叫《涤尘洗心录》。作者是苏家这代的曾祖,苏拂苏涤尘,号洗心斋主人。苏涤尘年轻时候曾做过御库执事,专管大内字画收藏,后来见局势动荡,便辞官隐居在家。这人是个深藏不露的品鉴高手,生经手过目的名作珍品不知凡几。老来便把毕生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就是《涤尘洗心录》。

    苏涤尘生活的年代,许前朝大家之作保存完好,加上御库执事职务之便,少先贤字画有缘亲见。因此,这本书上详细记录了很百年后人们梦寐以求追思神往却无缘目睹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者已经在战火中被毁,或者随所有者深埋于地下,又或者拥有者代代相传,秘而不宣。在这本书被世人阅读之前,人们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苏家子孙如今做的是绸缎生意,并不如何看重这本凝聚了先人心血的书。听说范阳太守乃是喜爱舞文弄墨的风雅之人,干脆送给了太守做人情。太守大人得到这本书,召集手下幕僚考证了番,证实它确是苏涤尘亲笔实录。得意之下不免在亲朋同僚之间传阅,好此道者争相抄录,于是天下皆知。

    此后几十甚至几百年,收藏字画的人们都在孜孜不倦的搜求《涤尘洗心录》上列出的作品,甚至有人以此为毕生目标。这本书的发现,给当时刚刚有点疲软的字画收藏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堪称临仿业内具有历史意义的件大事。

    这切,江自修、王梓园自然知道。而圈在彤城王宅正在心意学画画的小丹青还什么也不知道。

    过完年丹青就该十岁了。个子长高了不少,细瘦细瘦的。王宅决不苛待弟子,就是不知道饭都吃到哪里去了,成天像竹竿似的支着。小时候天真淘气之余那点惫懒狠厉的神色,经过两年严格系统的绘画基础学习,慢慢被种沉静的书卷气所取代。可惜丹青这种有气质的样子保持不了太久。数时候你以为他很有气质,其实他不过是在模仿纯尾师兄的木讷迂腐,或者瘦金师兄的故作潇洒,聊以取乐而已。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丹青很有点不以为然。像他这样的天才,何必从笔划开始?被王梓园劈头盖脸顿好骂。没收了笔墨纸砚,把他关在“如是轩”里整整半年,别的什么也不用干,只要他把三个高及屋顶的书架上所有的卷轴画册统统看遍。

    丹青放下最后张画,从“如是轩”里失魂落魄的走出来,坐在槐树底下发呆。其他师兄弟们完成了天的功课,在他面前来来去去。师傅吩咐过了,大家都不要理他。于是大家很有默契的晚饭也没有去叫他,任他呆呆的坐到太阳落山,月亮东升。

    “喏,吃吧。”水墨走到丹青面前,递给他个夹着肉的馒头。

    丹青慢慢把目光投向那个馒头:“姿态丰腴,体势凝重,具摇曳之美而无倾覆之危……”

    恰逢生宣经过,掌拍醒丹青:“小子走火入魔了吧?这是肉夹馍,不是杨贵妃。”

    “谢师兄,我要见师傅去了。”丹青跳起来往“如是轩”跑去。

    “他是谢我打得好吗?”生宣拿过水墨手里的馒头咬口,不解的问道。

    王梓园正在收拾被丹青铺得到处都是的各类卷轴画册。看见他进来,顺手抓起案上锦纹花石小笔架扔过去,叱道:“还不来帮忙!”

    丹青笑嘻嘻的抄手,接住笔架放到案上,道:“师傅,这可是中秋节东家特地从京里捎给您的,摔坏了看您心疼。”东家指的是江自修。头半年江慎正式宣布退休,由儿子完全执掌江家大业。

    王梓园心里实在喜欢这个入室弟子,有时不免忘了维持形象,以致丹青有点不逊起来。也曾经板起脸教训番,然而内心里偏偏又有几分舍不得这种不逊,于是往往色厉内荏,不了了之。今日从店里回来,看铺得满地满桌的范本,人却不见了,心知丹青必有收获。耐着性子等了半天,这小子却等天黑透了才来,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丹青架起松木人字梯爬上去,王梓园在下边本本张张分门别类递给他,师徒俩边收拾边说话。

    “师傅当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师傅自然不用说,我总想我爹已经很好了,若是到了鸣玉山人那样的境界,可不知道还能高到哪里去,现在我懂了。”

    “哦?”

    丹青侧着头想了想,似乎是在考虑该怎么表达:“造化万物,本身就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而人心是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各人眼中的世界,化而为心中的世界,再化为笔下的世界,实在是无穷无尽,美不胜收。这些日子以来,我常常有这种感觉:翻开本画册,脑子里轰的声,原来可以这么美,这么令人感动!心想这已是画中至境。可是过不了长时间,就会发现别的人,别的作品,又开出了另外片天地。我心里时激动得发狂,时又沮丧得想哭。”

    王梓园听到这,抬起头。丹青脸上显出种交织着沉醉向往和迷茫惆怅的表情,下子好像长大了好几岁。

    王梓园缓缓道:“凡夫俗子看画,不过是欣赏这幅的山水花草,美人楼阁,抑或是迷恋人家的笔墨韵致。殊不知绘画之所以引人入胜,乃是对世间之美的无限探寻。造化人心合二为,生出少妙丽风姿。”

    “对世间之美的无限探寻……”丹青重复着师傅这句话,眯着眼睛咂摸了会儿。忽然挎着脸说:“可是师傅,古人讲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个人的资质、精力都有限,别说推陈出新了,就是追上前人的水平都难上加难。我以前没有看过这些画册,自己胡乱涂鸦,倒也自得其乐。可是现在,总觉得不论我见到什么想到什么,早已有人替我画出来了,真的很郁闷啊。”

    “唔,受打击了。”王梓园心想,“哪里用得着推陈出新那么累。至于追上前人,以你的资质,绰绰有余了。”看丹青两条腿在人字梯两旁晃来晃去,两只胳膊支着下巴,张脸皱巴巴的,心底深处泛起阵凄凉:这个孩子,已经完全被点燃了追求艺术理想的热情,然而终有日要被浇个透心凉。狠狠心开口道:“历朝历代,都不乏天纵奇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具数家之长,开代新风。世上的事,没试过怎么知道?”

    过了正月,丹青正挥毫泼墨和工笔“十八描”缠斗不休的时候,从京城来了两个执事,到古雅斋取批货,也把弟子们的近期习作挑些带给东家去看,同时带走了五个人,是章草、熟宣、紫毫、焦叶和飞白。他们将到京城总号学习半年柜台上的事情,然后派到各地分号去做事。

    江家各地分号的伙计大部分都是本地招聘。像这样从学习字画的弟子中淘汰下来去柜台的,因为签了终身契约,又教养了几年,既懂行又忠心,往往能成为心腹干将,甚至升为掌柜、大执事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前途还是很可观的。只是毕竟是淘汰下来的,面子上未免难堪。何况这些孩子真心热爱书画,去了柜台,便不允许人前动笔,这番心思也只能割舍了。

    临别之日,十四个孩子十分不舍。毕竟朝夕相处几年,和亲兄弟没什么两样。离开的五人中飞白向与丹青友善,到了分手的时候,泪汪汪的抱着丹青不松手。他年龄最小,生的清秀可爱,性子活泼率真,丹青早已把他当作弟弟看待。这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心里很有些担忧,又不知从何说起。从袖子里掏出张尺见方的画来,递给飞白:“为兄没有什么可送你的,这个留给你,以作来日之思吧。”

    飞白听得他文绉绉的故作老成,与平日大不相同,忍不住破涕为笑,接过来看,画的却是两个人和条狗,正是当日两人突发奇想,要训练阿黄逮鸟的情景,心中阵感动。再看那画面不过寥寥几笔,然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又觉黯然。有时候,人和人的差距真让人灰心。

    转眼看到画的右下角矜着小小方白文篆字印:“看朱成碧”,问道:“你不是没有印吗?”

    “这是过年水墨师兄送的。”

    “师兄可真偏心。”

    “这是第次用呢,就送给你了。”

    生离死别,丹青年纪虽小,却早已见惯。虽然过后总能恢复,但当时那种槌心之痛却不能减少分毫。命运的无常、人生的残酷,让小小的丹青充满了无奈与愤怒。他没有办法,只得无师自通,学会了用忘却解决问题。

    很快,他看起来就像忘了这次分离,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重新投入到绘画学习中。

    第 5 章

    丹青最近很苦恼。

    第件事是他发现自己有了精神分裂的征兆。有时候心里想的是“铁线描”,笔下出来的却是“水纹描”;有时候原本打算用淡墨,落到纸上却成了焦墨。最恐怖的次,画了幅吴门山水,准备在水边添个渔翁。画完了定睛看,哪里是什么渔翁,分明是陈派工笔淡彩中的西子浣纱。自己瞪着眼睛发了半天呆。

    第二件事是师傅和师兄弟们变得越来越神秘。以前年纪小不觉得,最近两年感觉越来越明显。丹青向是王宅的规矩破坏者,以往师傅知道了也不过训斥几句做样子,现在却要严厉得。丹青可以清楚地感觉出来,那种严厉,不仅仅是脸色和语气的变化,而是师傅心里真的觉得非常严重。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脸皮的厚度也与日俱增,倒也没什么。

    真正让他郁闷的是,现在几乎找不到什么破坏规矩的机会了,师兄弟们好像专门防着他似的。比如瘦金师兄,和他样学画,骨子里颇为不羁,两人私下偷偷摸摸常有些交流。但是最近见面却绝口不提和画画有关的任何话题,总是打个哈哈顾左右而言他。再比如水墨和生宣师兄,和他关系向来不错。丹青常常偷了他们的字帖习作来看,他们也都装作不知道。最近半年以来,这两人除了上交师傅的作品,其他字纸统统在第时间烧了。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丹青闹心的是,水墨师兄和学篆刻的留白似乎有了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

    大夏国历来不禁男风,丹青外祖家所在的楚州就以盛产美男子而闻名于世。历朝历代达官贵人均收蓄娈童,士林中彼此有点露水关联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的还以此为风流韵事,颇引以为荣。

    丹青已经十二岁了。男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自然已知人事。王宅里除了后厨做饭的巧婶和小娟(已经跟护院的张哥成亲了),跟和尚庙没什么两样。丹青想,水墨师兄比自己大三岁,寂寞难耐是定的。怪不得前段时间他总是阴着张脸谁也不理,自从和留白出双入对之后才好些。留白虽然年龄和自己差不,可是天生长得高大英俊,和文静秀气的师兄在起,居然般配得很。

    潜意识里,丹青对水墨很有些孺慕之情。自从到了王宅,水墨师兄就直十分照顾自己,常常能感受到他默默的关怀与包容。虽然不曾说出来,丹青心中总觉得自己于他是不同的。可是现在,他命里真正与众不同的人好像出现了。那种深深的失落几乎让丹青沉郁而不能自拔。

    在丹青短短十二年的生命里,始终在失去。失去了故乡,失去了姐姐,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朋友……现在,又要失去兄长。几年的学习让丹青在绘画技巧上突飞猛进,也让他的灵魂加敏锐通透。他面无比清晰深刻的体会着人生的痛楚,面用加坚韧强悍的心去思考探究,终于想通了如何让自己渡过难关。

    首先,关于绘画方面的问题,应该向专业人士——师傅求助。其次,关于师兄弟们的奇怪行径,先放在边,等过些时候再说。最后,关于水墨师兄的移情别恋——“我决定默默地关心他,守护他,祝福他。”丹青这样对自己说。

    从此,丹青密切关注着水墨和留白的举动,同时为自己的高尚情操感动不已。

    王梓园静静地听着丹青诉说在学习中遇到的苦恼。

    “你且把习过的各种基本技法说来。”

    “用笔轻、重、缓、急、粗、细、曲、直、刚、柔、肥、瘦十二法,主要参考画圣高逸之、御苑八大家,南派李松年,北派董巨源;用色浓、淡、干、湿、清五目,学金石画派、岭南三哲、鸣玉山人。工笔人物十八描已经全部练熟了,花鸟器物正在练习之中。写意落墨、洒墨、泼墨各法都有进展,只是不太熟练……”

    “绘画之道,无非笔墨二字。其中高下之别,乃在于变化。变化固然无穷无尽,然而落笔那刻,终究只得招式。如何从无穷无尽中取得那恰到好处的招式,才是关键所在。你现在是被无穷无尽的变化迷了眼,蒙了心,下笔时才会摇摆不定,心手不。”

    丹青点点头:“那么师傅,可不可以说,前人之所以能做到自成格,与众不同,正是因为他从无穷无尽的变化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招式。”

    “孺子可教也。”

    “可是师傅也说过,那些天纵奇才可以身兼数家之长。比如鸣玉山人,各种技法无不精,偏又取舍随心,宛转自如,毫无凝滞之处。”丹青脸上显出无限仰慕的神色,“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呢?”

    “各人秉性气质、阅历境遇不同,自然会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概而言之,总要选择和自己心性最为契合的那种,才能得心应手。林雨轩天生柔弱情,下笔自然温婉细致;石圣言心怀家国之恨,故而满纸萧瑟苍凉。违背本性去追求周到新奇,只会让人觉得虚伪矫饰。所以说,只有真正大智慧之人,才懂得虚怀若谷,刚柔并济。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方式不可以表情达意,因此能做到变幻莫测而毫无滞碍。有时缠绵悱恻,有时冷若冰霜;入则淋漓尽致,出则斩钉截铁。因其广阔,故能姿彩,因其真切,故能深入人心。”

    王梓园说到这里,陷入沉思之中。师徒二人都为这艺术可以到达的境界深深陶醉,为心灵可以获得的自由感动不已。

    半晌,王梓园看着丹青,道:“不管什么人,想画出什么变化,总得先把笔墨烂熟于胸,没有谁天生就能做到‘无招胜有招’。你现在的问题,是手还不够稳,心还不够空,才会导致学过的东西纷至沓来,乱了心志。等你把手练到足够稳的时候,心自然也会空起来。到那时,你的心就如面天地般广阔的明镜,造化万物都在其中纤毫毕现,还有什么能扰乱你呢?”

    说罢,王梓园指指右手书架下层的画册:“从明儿开始,把历代名家画谱挨个临摹遍。”

    丹青哀嚎声:“师傅——手下留情哪!”

    这几天水墨总是幅精力不济的样子,丹青边替他担心,边暗暗咒骂留白不懂得怜香惜玉。虽然他们的关系连师傅也睁只眼闭只眼——证据就是他们常常起从师傅的“不厌居”(王梓园的工作间)里出来——但是年纪轻轻的如此放纵伤身体啊。不用说,可怜的水墨师兄肯定是下面那个。

    丹青隐在树丛里,等着水墨出来。白天大家都忙,而且包括水墨在内的几个年长的弟子已经从大屋挪到“不厌居”里练习去了,丹青自己,倒是留在“如是轩”的时候居。如此来,同在个院子里,两人难得见回面。

    自从发现水墨师兄和留白的秘密后,丹青突然勤快了不少,每日晨昏定省,早晚总要到水墨房里照个面,打声招呼。和水墨同住的生宣、纯尾看到他就满脸戒备。用生宣的话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丹青如此殷勤,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丹青想,唉,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的苦心。

    水墨有时会在大伙入睡以后到院子里散步沉思。丹青知道他这个习惯,已经是第三天在这里等着了。揉揉酸痛的胳膊,又摸摸怀里的小包裹,丹青轻叹口气,坐在地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