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外戚攻略 作者:八爷党
且说洪萱这厢正因阮轻罗个眼色暗自愣神,举止间不免迟疑三分。吴清姝在旁冷眼旁观,误以为洪萱是时才短,作不出诗来,心下喜,不觉幸灾乐祸的催促道:“萱儿妹妹,且快着些,不然这茶就冷了。”
洪萱回过神来,打量着吴清姝面上有得意之态,是心中哂笑,面上却故作不经意的问向安阳大长公主道:“且不知这新茶是哪国进贡来的,也好叫我知道知道。”
没等安阳大长公主答言,吴清姝又是掩口笑道:“凭它是哪国进上的,又不打紧,还是快些作诗罢。可莫叫我们这些姐妹等得心急如焚呢。”
安阳大长公主略有深意的瞧了吴清姝眼,笑向洪萱道:“听陛下说,这茶叶乃是新罗国进上来的。我今儿也是头回喝,萱儿觉得如何?”
安阳大长公主今年不过二十有五,年岁与洪贵妃相仿,却是仁宗皇帝与继宗皇帝异母所出的皇妹,承启帝的姑母。当年仁宗继位时,安阳年岁尚小,对这个皇帝哥哥的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这位大哥性子仁厚,对待他们这些个手足兄妹宽宥有加。次后仁宗御驾亲征兵败被俘,继宗以皇弟身份登基为帝——原本谁当皇帝,对于她们这些个皇室公主而言,并无差别。奈何继宗生性凉薄,疑寡恩,自登基后每每见疑于同胞兄弟,想那些略有实权远在封地的闲散王爷都过得越发谨慎,何况他们这些个没有出宫仰仗皇恩存活的公主和年纪小些的皇子们,是屈于继宗淫、威之下,不得不胆战心惊的过日子。
直至后来安阳年岁渐长,要不是有皇嫂懿安皇后记挂着,恐怕也不得如愿嫁人,早就被遗忘在那冰冷的后宫中。因此安阳大长公主自然是心向着孙太后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在洪家回京之后,即刻下了帖子邀请洪萱前来赴宴。
究其根本,不过是想借着自己的声势,为洪萱打开京中世家官宦的交际圈子罢了。且为了避免洪萱不习惯京中规矩怡人笑柄,安阳是体贴的提前了二十来天就下帖子,叫洪萱有时间习学规矩。如此绞尽脑汁辛苦筹谋,可不是为着吴清姝三言两语就将人得罪的。
洪萱初来乍到,自然不晓得这些秘闻。不过对于安阳大长公主传来的善意,还是明白的。因此她微微笑,向安阳大长公主说道:“我这人向来不怎么饮茶,喝着倒也还好——”
话音未落,只听吴清姝又抢白道:“既已知道这茶是新罗国进上的,就快些作诗罢。不然,妹妹竟是那等认真推敲的人,不过作几句诗,还要打听这茶是怎么种的,又是怎么摘的,且是怎么运到京中的不成?”
如此咄咄逼人之态,实叫人为之侧目。不过旁人敬畏吴家之势——况且大家同洪萱又不相熟,因此并不敢出头为洪萱周旋。安阳大长公主作为东道主,虽有义务使往来堂客宾至如归。可她终久不敢认真得罪吴家,遂只能在旁说几句不轻不重不咸不淡的话,极力将吴清姝的刁难岔过去,时倒觉尴尬起来。
唯有洪茜与洪萱同出理国公府,同气连枝,损俱损,且连日来相交说谈,脾性相投,不忍洪萱被人刁难的下不来台,遂开口说道:“我倒是有了首诗,不如——”
没等句话说完,就听洪萱在旁轻笑出声,好整以暇的挑眉笑道:“茜姐姐才思敏捷,做妹妹的敬佩不已。不过既然吴二姑娘心想让妹妹抛砖引玉,若妹妹只是推辞,难免叫吴二姑娘失望。莫不如妹妹先行献丑,几位姐姐们再依序作诗也不迟。”
洪茜闻言,且瞧着洪萱胸有成竹的模样,不觉放下心来。吴清姝听着洪萱的话里有话,是连连冷笑,越发轻狂的说道:“萱儿妹妹是洪大人的嫡亲女儿,洪大人才学机敏,冠盖京华,只盼萱儿妹妹得了洪大人几分真传,莫叫我等失望才是。”
洪萱轻笑声,并不同吴清姝闲话,只把玩着手中茶盏,徐徐吟道:“新罗国里产新茶,茶香氤氲诗几家……”
吴清姝听在耳中,扬声嗤笑道:“我原以为洪家的女儿能有几分才学,如今看来,不过尔尔。”
洪萱继续念道:“豆蔻声里词万物,枕上诗书净少暇。”
吴清姝听到这两句,只觉股子灵气扑面而来,不觉脸色微变。只见洪萱已似笑非笑的看了过来,口内念道:“白盏冷凝茶水碧,笑问才思有几许?”
这时候堂上诸位女眷也都听出来了,洪萱这是直用诗句讥讽吴清姝行事轻狂,咄咄逼人之举,不免也饶有兴味的看了过来。就见洪萱手持茶盏敬向众位女眷,口内继续说道:“且将新茶比新酒,安阳府里问百花。”
“好诗!”洪萱话音刚落,早已按捺不住的安阳大长公主即刻抚掌笑道:“不愧是洪大人的家教,真真是才气逼人,出口成章。再看萱儿这小小年纪,实在是难得之作。”
安阳大长公主这番话,倒也不是味的虚虚称赞。只因洪萱这首诗本属上乘之作。在座的诸位女眷虽然碍于天赋所限,于诗词道的造诣上有高有低,可于品鉴上倒也略识得几分滋味。
洪萱这首诗,其辞藻韵味不必细说,难得是应景二字。最叫人称快的,则是洪萱作诗时也不忘讥讽吴清姝落井下石的轻狂举止,叫众人从洪萱的才思敏捷中,品味到几分真性情来。
洪萱眼明心亮,自然觉察出堂中女眷们的几分心意,不觉轻勾唇角,笑向安阳大长公主颔首谦辞道:“谢安阳大长公主美言,我也不过是赶鸭子上架,应景之作罢了。”
说完,斜睨着旁面色阴沉的吴清姝,洪萱开口笑道:“我这‘板砖’可是抛完了,不知吴二姑娘的‘美玉’出炉了没有?”
吴清姝闻言,面上神情是难堪。她方才意欲刁难洪萱,以踩低洪萱之举宣扬自己的声势,自然在这品茗诗上有所准备。然而吴清姝心知肚明,她所作之词句,无论是从辞藻上,还是从立意上,甚至从言辞犀利上,都不如洪萱所作。既然不能夺魁,吴清姝也不想屈居人后——尤其是屈于洪萱之后。
奈何洪萱生性要强,亦且不是那等会息事宁人之人。这会子自己的诗作吟诵完了,立刻话锋转询问起吴清姝的诗句来。堂上众人碍于吴清姝此前逼人之举,也不好为她斡旋调停的。且吴清姝生性高傲,目下无尘,平日里仗着吴家声势,也没少抢白挤兑旁人。洪萱且背靠孙太后和洪贵妃,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在座堂客们为了避免战火烧到自己身上,自然乐得躲在旁端看好戏。因此众人明明瞧见了吴清姝脸上的为难之色,种种思量之下,却也并没有替她出头的。
吴清姝在原位上怔然端坐良久,并没言语。洪萱看她憋的脸面通红,双秋水般的明眸也委屈得泪涟涟的,心下倒觉无趣。因此并未效仿吴清姝落井下石之举,只转头向洪茜耳语几句,笑向安阳大长公主道:“坐了这么久,我也有些乏了。且出去松散松散,还望大长公主莫要怪罪。”
安阳大长公主不动声色地瞥了吴清姝眼,心中十分敬佩洪萱年纪小小,性子却疏朗大度,并非那等睚眦必报之人。因此越发高看了洪萱,开口笑道:“萱儿这话说的,难道我竟是那等生性小气的人,只因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会怪罪晚辈的。”
安阳大长公主本是句闲话,随口说笑的。然而吴清姝心里有病,听了这话,越发的恼羞成怒。当即开口说道:“你且别走,我还没作诗呢!”
说完,不等洪萱反应,干脆利落的将自己早先酝酿好的首诗作吟诵出来。顿了顿,沉思回,又气念出另外首诗来。这两首诗虽然从辞藻立意上不比洪萱的那首诗。可吴清姝小小年纪,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作两首与茶有关的诗作,却也是难得的急才了。
吴清姝气作完两首诗,看着堂上诸位女眷不觉叹服的神情,自觉扬眉吐气,笑向洪萱问道:“萱儿妹妹,你且觉着我这两首诗怎么样?”
洪萱只冲着吴清姝微微笑,并未如何点评,起身向外走去。
吴清姝见洪萱竟然无视自己的话,心中无名之火胜。然而她今日几次三番的欲寻洪萱的不是,皆无功而返。且在洪萱轻描淡写的反击下,是险些溃败。古人讲“鼓作气,再衰三竭”,吴清姝这会子对洪萱竟隐隐有了两分惧意,只看着洪萱飘然而去的背影,思量再三,到底没有发作出来。
在座堂客瞧着吴清姝汹汹而来,铩羽而归的模样,不觉暗自嘲笑。
不提堂上气氛如何暗潮涌动。且说洪萱带着玉蘅杜若径出了正堂,在府中侍婢的引领下,顺着游廊散漫行走。没几步路就瞧见方才同她使了眼色的阮家姑娘正在游廊中,垂着臻首,默默端看游廊两旁的繁花。午后的日光顺着廊檐打下来,在她的身上形成道柔和的光晕。看的洪萱眼前亮,不觉想起汉时司马相如所作《美人赋》中,“有女独处,婉然在牀,奇葩逸丽,淑质艳光。”之词句。
虽然阮轻罗此刻并未静坐在床,不过这婉然清丽的姿态,却是不错的。
阮轻罗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不觉转回身来,笑向洪萱说道:“请妹妹出来,原是想着妹妹若时情急,酝酿不出诗句,姐姐这里倒还有得首拙作,愿交给妹妹以解危急。不过妹妹此时才出来,想必是妥善解决了吴家姑娘的刁难了。”
洪萱闻言,轻笑出声,意有所指的说道:“谢阮姐姐体恤之情。只不过吴清姝心性浅白,手段拙劣,其言行种种,咄咄刁难,不过小儿行事,我洪萱从不放在眼中。只因我洪家家教秉持的乃是立身其正,只要静修己身,心智清明,不论旁人行出何等鬼魅伎俩,我们都是不怕的。”
阮轻罗听明白了洪萱的语双关,不觉哂笑出声。她说吴清姝心性浅白,手段拙劣,不足为虑。自然有那等心性不浅白,手段不拙劣的人叫她深思熟虑。思量洪赋家入京不久,且有孙太后并洪贵妃撑腰,又有承启帝隆恩厚待,何尝有过不顺心意的时候。思来想去,恐怕洪萱口中之意,说的还是洪茜的事情。说的是那京中传的沸沸扬扬的,赵顼与阮家女儿的私情罢了。
思及此处,阮轻罗不觉收了面上轻笑,强压下心头怒火,欠身告罪道:“若为着那件事,我阮轻罗代表阮家所有人,少不得要给洪家赔罪了?”
“阮姐姐这是何意?”洪茜佯作不知,侧身避开阮轻罗的大礼,口内轻笑道:“阮姐姐方才在正堂上,已然义正词严的说明了此事与阮家并无干系,这会子做什么又赔罪来?”
阮轻罗叹息声,开口说道:“家门不幸,竟出了那等不孝子女,连累的我们阮家满门清誉受损。依我父亲的意思,此事早在当年便有明断,这么年过去,本该家丑不得外扬。奈何此事终久牵扯到英国公府与府上,若不仔细说明,恐怕令府上竟同我们生了嫌隙,如此反倒不美了。”
阮轻罗唏嘘已毕,当着洪萱的面儿,将那桩陈年旧事徐徐道来。原来当年阮家遭难,阖府男丁流放琼州,女眷贬入官奴,因有京中同僚旧好看不过阮家下场悲凉,遂共行“欺上瞒下”之举,将阮家女眷赎出身来,送与阮清正同往琼州。然则阮家家大业大,纵然家风清正,可总有二不孝子弟,因贪图京中富贵,不肯跟随众人前往那琼州苦寒之地。
其中便以阮烟罗同她的姨娘为最。
直到这时,洪萱方才知道这阮烟罗并未说谎,原来她真的是阮家的姑娘,只不过是庶出而已。她的姨娘本是勾栏院中名花魁,因仰慕阮大人的风流,遂自赎其身,嫁于阮清正为妾。
因她生的花容月貌,极富才情,当年也颇得阮清正宠爱。生下的庶女烟罗是继承了母亲十分容貌并父亲八分才情。当年京中传言“阮家出美人,阮家出才女”,这口风儿便是有几分从阮烟罗身上来。
阮清正因着京中赞誉,发得意之下,并不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诫,反而将女儿同儿子般教养读书,如此经年累月下来,耗费的心血精力,可见斑。
只可惜阮烟罗生性同她那下贱的姨娘般,纵使学得阮大人八分才情,却未学得阮大人分风骨。阮家落罪之后,众女眷被贬入奴籍,阮烟罗并她的姨娘且被当年位恩客买走。
彼时阮家旧友得了消息,曾与那恩客协商,欲要赎买两人送还阮家。岂料阮烟罗同她的姨娘惧怕了那等苦日子,并不肯离开那位恩客。那位恩客见此情景,也乐得抱得美人归。此事传到阮清正耳中,自然引为奇耻大辱,恨得连连吐了几口鲜血在地。次后阮清正直接将阮烟罗并她的姨娘逐出族谱,带着家中众人流放琼州,再往后的事情,比如阮烟罗母女究竟如何了,阮烟罗又怎会辗转成为赵顼的外室等等,阮家众人却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