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275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rouwenwu

    饶。他知道被拉出去后的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没有活下来的机会。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高览显然不想死。

    “慢!!”

    就在高览即将被严颜拽出营帐的时候,庞统的声音传来。

    严颜装过身,问道:“军师,您有什么吩咐?”

    庞统并不答话,反而看向张辽,拱手说道:“大人,高览是镇守豫州的重要人物。有他在,我们招降豫州的官员会方便许多。再者,有高览在,俘虏的魏军士兵也更好处理,请大人饶他一命。”

    高览感激的看了眼庞统,心中庆幸不已。

    张辽沉吟片刻,问道:“高览,你可愿意归降我主?”

    “愿意,愿意!”

    高览顾不得其他,立刻答应下来。

    张辽一摆手,立刻有士兵走进来,把高览带了下去。等高览离开,张辽问道:“军师,高览能力平平,让他指挥军队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人留着也没用,你到底怎么打算的?难道真让他留在军中。”

    庞统说道:“将军,高览关系我们能否快速拿下豫州,不能杀。”

    “哦,军师仔细说说。”

    张辽来了兴趣,兴奋的问道。

    严颜、文聘和黄叙也是打起精神,等着庞统说话。眼下击败了八万魏军,但曹仁还在安城驻守,豫州完好无损,得花费一番功夫才行。

    庞统正色道:“先前我给将军说过,八万魏军大败,曹仁力量大损,不可能再出兵,只能防守。接下来,我们逐步蚕食豫州的疆土,但不是步步推进,而是以豫州的治所安城为中心,将颍川、汝南等豫州外围的地方拿下,鼓励曹仁,阻断曹仁向北方求援的道路,把曹仁困在安城里面。安城成了一座孤城,不需要强攻就可以破开。”

    顿了顿,庞统又说道:“有高览在,就可以让高览去也说降豫州官员,也能让魏军以为大势已去。毕竟高览都投降了,其余的县令、太守投降就很正常。”

    张辽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立刻把高览投降、八万魏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去,动摇魏军军心,再慢慢的收拾曹仁。”

    文聘、严颜和黄叙摩拳擦掌,期待早日拿下豫州。

    等豫州平定,接下来就是徐州,再后来就得往北面奔去。等蜀军会师,将是一副怎么样的场景呢?

    ……

    豫州,安城。

    刺史府,大厅中传出阵阵咆哮声。

    曹仁大发雷霆,摆在案桌上的茶杯,以及其余的瓷器等等都被掀翻在地上,甚至连大厅中的案桌等都被曹仁一剑劈断,可见曹仁有多生气。

    大厅中的文官武将,秫秫发抖,低着头,不敢说话。

    曹仁发泄一通后,喘着粗气,愤愤的说道:“高览葬送了我八万魏军,力量大损。现在蜀军又逼近了豫州,你们有什么办法?”

    “将军,在下有一计。”

    说话的人相貌清癯,面颊瘦削,已经年近五旬。这人名叫段政,是曹仁帐下的幕僚,帮助曹仁出谋划策。

    曹仁问道:“段先生,你有什么话之说。”

    段政正色道:“诚如将军所言,高览大败被擒,而且投降了蜀军,我军兵力大损,这就导致安城的防御力量减弱,必须要调集兵力拱卫安城。请大人从颍川郡、汝南郡、陈国、鲁国等地征调士兵,保护安城。因为一旦安城落陷了,就昭示着魏军大败,再也无力回天。只要大人坐镇安城,豫州就不会乱。”

    曹仁心中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先生言之有理,只要本将还在安城一日,豫州就不敢乱,也不会乱。段先生,这件事交给你办。”

    “诺!!”

    段政拱手应下,又站了回去。

    曹仁冷静了下来,仔细思考接下来的战事。

    然而,曹仁却不知道拱卫安城,却又恰恰符合庞统的计谋。豫州各郡的力量弱了,张辽更容易拿下豫州各郡,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安城包围起来。

    豫州的一切,已经在庞统的控制下。

    曹仁治军有方,却没有一个善于谋划的人才,难敌庞统。

    ps:三更之一;嗯,求收藏,拜谢。

    第十六卷 问鼎天下 第1229章 鱼与熊掌兼得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14 本章字数:3498

    残阳如血,夕阳西下。

    虎牢关静静的矗立在大地上,挡住了魏军的步伐,让曹操难进一步。

    关卡内,蜀军营地。

    史阿手中拿着一张纸条,神采飞扬,脚下生风,迅速的朝中军大帐奔去。一道人影掠过,史阿像是一阵风进入营帐中,那速度令人咋舌。

    王灿抬头见史阿眉开眼笑,笑问道:“史阿,又有什么好消息?嗯,别忙着说出来,我猜一猜,是不是法正和司马懿再次交手,取得了胜利?”王灿抬头看向史阿,一脸期待的神情,史阿却摇了摇头,眼中仍流露出兴奋的神色。

    见没猜出来,王灿说道:“说吧,有什么好消息?”

    史阿说道:“陛下,您自己看。”

    他往前走了两步,恭敬的将纸条递到王灿手中。

    王灿接过纸条,瞅了眼纸条上的内容,上面清楚的写了张辽大败高览八万大军,俘虏了四万多人,并且高览已经表示归顺的消息。

    “好,好一个张文远!!”

    王灿忍不住跳了起来,兴奋无比。他突兀的大喊声,让正在营帐外巡逻的典韦急匆匆跑了进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灿激动的在大帐中来回走动,嘴中喃喃自语道:“不愧是凤雏,竟然轻易的击败了八万魏军,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虽然说是张辽领军,但王灿知道必定是庞统给张辽出谋划策,才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王灿确实很高兴,前段时间法正在并州灭掉了六万魏军,庞统现在又豫州灭掉了八万魏军,再加上虎牢关也取得了小胜利,可以是给了曹操一记重拳。

    王灿看向史阿,问道:“有没有具体的战况禀报。”

    史阿摇头道:“陛下,飞鸽传书只有战报,没有具体的战况。只有等送消息的斥侯抵达虎牢关,才能知道豫州的具体战事。”

    王灿想了想,吩咐道:“山君,把阿蒙叫来。”

    “诺!!”

    典韦立刻离开,去通知吕蒙。

    史阿禀报完消息,也告辞离开了大帐。

    不多时,吕蒙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抱拳问道:“老师,找弟子有什么事情?是不是准备对曹操发起猛攻,要和曹操决战?”

    王灿一翻白眼,哼了声,又把纸条递给吕蒙,说道:“给,自己慢慢看看。”

    吕蒙恭敬的接过去,看完纸条上的消息也是无比兴奋。他心思一转,眸光闪亮,说道:“老师,您的意思是像上次那样,把消息传到魏军,气一气曹操,顺便动摇魏军军心。”不得不说,吕蒙够聪明的,立刻揣摩到了王灿的心思。

    王灿摆手道:“既然知道了,去执行吧。”

    “好嘞。”

    吕蒙欢喜的答应下来,转身去准备。

    时间不长,一千弓箭手带着准备好的弓箭离开了营地,出了虎牢关,迅速靠近魏军营地。吕蒙带着士兵在魏军营地五十步之外,命令士兵摆开阵势。这一阵势立刻让巡逻的魏军紧张起来,小心应对。

    营地外的蜀军士兵拿出长弓,搭箭上弦,瞄准了营地。

    “咻!咻!!”

    一支支弓箭破空,胡乱的朝魏军营地射去。

    转眼间,无数的弓箭射向魏军军营。和上次一样,每一支弓箭的箭杆上都绑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豫州战况。

    几轮弓箭过后,吕蒙招呼一声,带着蜀军士兵迅速后撤。

    魏军营地,嘈杂动乱的情况很快安静了下来。

    有了上次的经验,魏军士兵知道弓箭上绑的纸条是消息,许多士兵趁着军中还没有下达命令,赶忙捡起弓箭,看了纸条上的内容。

    不到半柱香,高览损失了八万大军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军营。

    中军大帐,曹操也知道了情况。

    曹操静坐着,一动不动,下方的文臣武将是不吭声。相比于北方的司马懿兵败,以及曹操在虎牢关被王灿坑了一把,豫州的魏军摔的跟头实在是太狠了。不仅是八万魏军士兵全部覆没,连高览都投降了王灿,沉重的打击到了曹操。

    良久后,曹操沉声道:“诸位,都说说你们的看法,该怎么办?”

    许攸道:“陛下,这或许是王灿的攻心计,故意诓骗陛下。”

    曹操哼了声,冷声说道:“这种幼稚的想法,也就你能想到。上一次司马懿兵败,王灿让人射出消息,不久后就得到了司马懿兵败的消息。这一次高览投敌,大军惨败,也不可能是假的。什么事情你都认为没有发生,是人家骗你的,可王灿有必要骗你吗?”

    语气咄咄逼人,一点都不顾忌许攸的感受。

    许攸讨了个没趣儿,退了队列中不说话。

    刘晔站出来,说道:“陛下,高顺折损了八万大军,暂时力量不足,难以主动出击。不过曹仁坐镇安城,控制着汝南、颍川等地,肯定能守住。”

    曹操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刘晔又继续说道:“眼下,陛下应该传信给于禁和李通,让两人小心应对,不要中了徐庶的计谋。若是徐庶再灭掉几万魏军,几处战场都是失败,就真的要全部转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了,必须让于禁稳住扬州。”

    曹操说道:“子扬,你给于禁传信,让他小心应对。”

    “诺!!”

    刘晔答应下来,心里也祈祷着扬州能稳住。

    ……

    扬州,秣陵。

    徐庶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稳定扬州,将扬州的农业、商业恢复了过来,然后留下张纮等老臣子留守吴军,率领十万之众北上秣陵,在秣陵县驻扎下来。

    秣陵,后世绝对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历史上孙权迁都秣陵,在秣陵筑城,改名为建邺,后续又有金陵、石头城等各种各样的称谓产生,秣陵也是秦汉时期对南京的称呼。秣陵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控制长江的险要之地,又能和甘宁的水军联系上,还能遥遥威胁扬州,不能不掌握在手中。

    大军在城外驻扎,没有选择入城。

    军营中,甘宁和周泰急匆匆的奔向徐庶的营帐。

    进入营帐后,甘宁大声嚷嚷道:“徐军师,豫州传来了消息,双方一场大战,张辽击败了八万魏军,并且只损失了几千余人。军师,豫州打得如火如荼,我们却还在秣陵停留,不应该啊!你是说豫州战起,我们也出兵,现在等到了,该出兵了。”

    周泰跟着说道:“军师,法正击败了司马懿六万魏军,陛下也取得小胜,尤其是庞统都取胜了,您还是赶紧也出手吧,再不出手,咱们的脸往哪儿搁啊。”

    徐庶笑道:“既然庞统取胜了,我们也出兵,北上徐州。”

    “啊!!”

    甘宁和周泰听了后,立即傻了眼,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太史慈撩起营帐门帘走了进来,他刚才在营帐外也听见了徐庶的话,也露出不解的神情,大声问道:“军师,陛下给我们的目标是扬州,怎么打徐州呢?”

    三个将领,愣愣的盯着徐庶,一头雾水。

    徐庶正色道:“陛下给我们的任务是扬州,这个我知道,但扬州要打,徐州也要打。这一次,我要把扬州和徐州一起拿下。”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徐庶两个都要拿下,鱼与熊掌兼得。

    甘宁听得徐庶的口气,越加的兴奋了起来。

    他握紧拳头,大声说道:“军师说的有道理,我们所在的地方才是扬州。于禁、李通等人所在的扬州只相当于一个郡,甚至连一个郡都比不上,打下这样的扬州没意思。我也认为应该向军师说的那样,不管是扬州还是徐州,一锅端了,再和庞统、张辽会师。”

    太史慈抱拳说道:“军师,您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徐庶说道:“法正和庞统都有了大功劳,功勋卓著,我们也不能闲着。”

    甘宁抱拳问道:“军师,您是怎么安排打得,下令吧。”

    徐庶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我说说接下来的安排,我们出兵北上,直接攻打徐州,,……,最后拿下扬州和徐州,清楚了吧。”

    太史慈、甘宁和周泰点了点头,抱拳道:“末将明白!”

    徐庶摆手说道:“既如此,都去准备吧。明日一早誓师北上,攻打徐州。”

    “诺!!”

    三人兴奋的离开了,去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ps:三更之二;

    第十六卷 问鼎天下 第1230章 于禁的意图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15 本章字数:3084

    八月下旬,徐庶率领十万大军,自秣陵启程,一路北上,朝徐州杀去。

    徐庶骤然出兵,让远在寿春的李通、于禁都紧张了起来。

    刺史府,大厅中。

    于禁和李通坐在大厅上方,一左一右。大厅下方坐着一干文臣武将,韩浩和史涣是跟着于禁一起来的,地位较高,有别于其余的将领。

    大厅中,站着一个中年人。

    这人名叫阳弛,是刺史李通的主簿。

    阳弛昂着头,朗声说道:“于将军,在下认为徐庶领兵十万蜀军往徐州而去,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得出兵救援。若是徐州被攻陷,扬州东面和南面都将面临蜀军,再加上豫州若是出一点问题,扬州更是朝不保夕,请于将军三思。”

    李通神色凝重,点头说道:“阳主簿言之有理,我认为应该增兵徐州,协助徐州刺史击退蜀军,保证徐州的安全,这也是保证扬州的安全。”

    他看向于禁,问道:“于将军,你认为呢?”

    李通是扬州刺史,掌管扬州的军政大事,但于禁身份特殊,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有专断之权,寿春城外还驻扎着于禁带来的十万大军,明显比李通的能量更大。李通不能独断专横,得征询于禁的意见。

    于禁摇摇头,毫不客气的说道:“李刺史,我不同意出兵。”

    李通眉头一挑,问道:“于将军,这是为何?”

    阳弛也立刻问道:“于将军,徐州的安危关系着扬州的安危,两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徐州落陷,扬州必定危险,请于将军三思啊!”

    “混账!”

    于禁一巴掌拍在案桌上,猛然大喝。

    阳弛眉头皱起,没有任何的畏惧,平视着于禁,等着于禁的解释。

    李通心中也有些不快,压着心下的怒气,问道:“于将军,为什么不出兵?总得有个理由吧。不能一句不出兵,就阻拦士兵出战吧。”

    于禁见李通服软,才微微颔首。

    他的目光在大厅中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阳弛身上,沉声说道:“阳弛,你口口声声说徐州落陷、扬州危险,难道徐州的城墙是纸糊的,一遇到蜀军就崩溃,这是哪门子道理?徐州刺史是陛下任命的,你要相信陛下的安排,相信徐州刺史有能力守住疆土。”

    “徐州刺史没传信求救,我们能随意插手徐州的事情吗?”

    “若是随意出兵,国家就要乱套了?”

    “国家法度,自有一套规矩,不能逾越。陛下任命官员担任徐州刺史,掌管徐州一地的安危,我们要相信陛下。即使担心徐州的安危,也可以传信给陛下,请陛下派人进驻徐州,保证徐州的安全,这才是老成持重之法。”

    “这人啊,不要姿势太高,不要认为你一个人能干。离开了你,国家照常运转,百姓仍然生活,这样的想法要不得,要相信徐州刺史。”

    于禁噼噼啪啪的说了一大通话,完全是教导的口吻。

    阳弛羞得面色通红,眼中闪过屈辱之色。

    他想要大声反驳于禁,但李通却摇摇头,用眼神制止了阳弛,不让阳弛继续说。因为李通是看出来了,于禁在借题发挥,想树立于禁的权威。

    事实上,李通是支持阳弛提议的。

    扬州和徐州的关系非常重要,不能坐视扬州出现危机。

    于禁看向李通,继续说道:“李刺史,我们只有十万兵力,蜀军却不止十万,还可以从江东各郡抽调士兵。一旦调兵离开,扬州可能遭到危险。你也知道司马懿大败,曹仁更是败得稀里糊涂的,扬州再出点问题,陛下能接受吗?”

    “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守住扬州,完成我们的任务。”

    “以我观之,徐庶和张辽采用的是相同的计谋。徐庶大张旗鼓的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徐州,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的是扬州。只要我们出兵救援,就正中徐庶下怀,也不可避免的和蜀军碰撞,扬州也可能被蜀军攻击。”

    于禁神色诚恳,并且语重心长的说道:“李刺史,局势艰难,能少一事,那就少一事,保住扬州才是最重要的。”

    李通听了后,心中暗暗鄙夷。

    这算什么?

    保住了扬州的安全,你于禁在短时间可以得到陛下的青睐,一旦徐州出了事情,终究是捂不住盖子的。

    李通也想明白了,于禁不是不出兵,而是害怕兵败。

    徐庶不打扬州,万事和于禁都没有关系。

    说到底,因为并州和扬州的战事传来,给于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前面两路大军兵败,局势动荡,一旦于禁兵败,就真的是举国动荡。尤其是兵败的消息传到曹操耳中,于禁肯定难道罪责,所以于禁坚决不出兵。

    李通朝阳弛摆摆手,阳弛便退了下去。

    史涣和韩浩没有起身劝说,默认了于禁的决定。就这样,李通和于禁暂时达成协议,坐视徐庶率军攻打徐州。

    ……

    徐庶率军从秣陵启程,渡过长江,杀入徐州。

    进入徐州后,徐庶立即占领了靠近扬州的高邮县,以此为跳板,扫荡广陵郡。

    十天时间,蜀军拿下了东阳县、射阳县、盐渎县,占据了大半个广陵郡。

    接下来,徐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以大半个广陵郡为根基,开始往西进军,迅速的拿下了盱眙县,高山县,攻下了下邳郡南方的地界。徐州刺史力量薄弱,无力抵抗,眼睁睁的看着徐州南面的疆土丢失。

    这样一来,徐州南面都在徐庶手中。

    徐庶在徐州南面站稳了脚跟,控制了徐州南面的地盘。既和徐州的魏军接触,也和扬州东面接壤,处在扬州和徐州中。

    徐庶继续往北推进,大有拿下徐州的意图。

    消息传到扬州寿春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于禁预料的发生错误,徐庶不是假意攻打徐州,而是真的率军攻打。

    刺史府,大厅中。

    李通已经坐不住了,再不出兵,徐州真的要落陷了。

    阳弛站出来,大声说道:“于将军,徐州的消息已经传来,您说该怎么办?难道坐视徐州被徐庶攻下。那可是十万蜀军,若是没有大军抵抗,纵然徐州有坚固的城池,肯定守不住,不能等下去了。”

    于禁面色阴沉,显得很不高兴。

    没想到,徐庶是真的打徐州,这让于禁有些手足无措。

    李通见阳弛说得有些冲,放低姿态说道:“于将军,大局为重,现在发兵还不晚,只要能保住徐州,一切都还能挽回。”

    于禁皱眉道:“李刺史,你说的我不是不明白,但一旦士兵被打败,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于禁最怕的就是兵败。

    李通见于禁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中来气,还是耐着心思劝说道:“于将军,徐庶攻打扬州,这是逼迫我们出兵,不得不救。不管成败如何,都得出兵。您只管下令,若是失败了,我会向陛下请罪,并且言明和于将军无关。”

    于禁说道:“李刺史,你这是何必呢?”

    李通大声说道:“不是李通执意如此,而是眼下的情况不得不如此。”

    韩浩和史涣看着李通,眼中都露出钦佩之色。两人的目光看向于禁,神色复杂,以往两人都佩服于禁,可于禁一直不出兵,让两人很失望。

    于禁扫了众人一眼,最后点头同意了。

    ps:三更完成;

    第十六卷 问鼎天下 第1231章 劫粮的山贼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15 本章字数:2854

    李通征得于禁的同意,从城外十万驻军中征调了六万魏军士兵,又从城中的守城士兵中征调两万人,凑齐了八万大军,开赴徐州。

    这支力量一旦加入到徐州,明显增强了徐州的防守力量。

    韩浩跟随李通离开,去阻击蜀军。

    如此一来,寿春剩下的兵力就不多了。于禁带来十万大军,刨开六万,驻扎在城外的士兵只剩下四万人,城中还剩下一万守军,加起来不过五万人。于禁想到寿春力量减弱,为加强寿春的防守,把驻扎在城外的四万大军调入城中,拱卫寿春。

    城中士兵的力量强横,于禁才放心了。

    李通率军离开,消息很快传到了徐庶耳中。

    这段时间,徐庶带着十万蜀军高歌猛进,已经占据整个广陵郡,以及大半个下邳郡,得到徐州半壁江山,和北方的魏军相互对峙。

    蜀军驻扎在广陵郡的郡治所广陵县,准备再战。

    郡守府,书房中。

    蒋钦神色急切,匆忙的赶往徐庶的书房,要禀报事情。相比于甘宁和周泰,蒋钦的武艺远不及两人,不可能去攻城掠地。但蒋钦也有明显的有点,善于梳理政务,徐庶让蒋钦梳理各方面的消息,也算是物得其用。

    “砰!砰!!”

    轻轻的叩门声,在书房外响起。

    “进来!”

    书房内,传来徐庶的声音。

    蒋钦急忙走了进去,恭敬的朝徐庶揖了一礼,拜道:“大人,李通率领八万大军开赴徐州,扬州的防守力量减弱,太史将军派人询问,是否可以在扬州动手了?”徐庶此率军攻打徐州,以甘宁和周泰为主,没有出现太史慈的身影。

    徐庶要同时拿下扬州和徐州,就把太史慈留在了扬州。

    徐庶想了想,沉声说道:“让太史慈不要急,他若是立刻动手,扬州出现危险,李通必定舍弃徐州,回援扬州。你回信给太史慈,告诉他动手的条件是我们这一路大军黏上了李通的八万魏军,让李通无法率军回援,他就可以动手。”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蒋钦抱拳应下,转身就要离开。

    正当蒋钦准备离开的时候,徐庶又吩咐道:“记得把甘宁和周泰找来。”

    “诺!”

    蒋钦离开了书房,不多时,甘宁和周泰来到了书房中。

    自从大军北上徐州,战事频繁,甘宁和周泰忙碌着征战沙场,乐在其中,可算是过了一把瘾,非常的爽快。

    甘宁抱拳问道:“先生,你把我和幼平找来,有什么事情吗?”

    徐庶点头道:“太史慈派人传信,他已经想动手攻打寿春了。我命他原地等待,但你们两人必须加快步伐,务必在李通带着八万魏军抵达前攻占下邳郡。然后再缠住李通,歼灭八万魏军,给太史慈争取机会。”

    周泰见徐庶要加快攻城的脚步,大声说道:“先生放心,我和老甘必定取胜。”

    徐庶微微颔首,期盼两人攻占下邳郡。

    ……

    寿春,刺史府。

    于禁虽然没有出兵,却密切的关注着徐州的动静。

    周泰和甘宁兵威日盛,短时间就就攻占了广陵郡,又在数日前攻陷了下邳郡,甚至把坐镇彭城的徐州刺史吓跑了,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彭城,堪称神速。

    这样的速度,令于禁感到头疼。

    甚至于禁对自己镇守的扬州,也觉得有些不妙 。

    没过多久,前线又传回李通率军和甘宁交手的消息,双方不胜不败,没有分出胜负。于禁得到这样的消息,心头才好了许多,只要李通不败,一切都好说。

    史涣神色匆忙,急匆匆的赶到书房中。

    于禁见史涣神色异常,急忙问道:“史涣,出了什么事?”

    史涣面色凝重,恼怒的说道:“将军,现在正是收新粮的时候,各县征收的粮食陆续运到寿春。昨日,运往寿春的一批粮食被劫了。根据押送粮食的士兵禀报,劫走粮食的人可能是一群山贼”

    “劫了多少粮食?”

    于禁没有询问山贼的事情,反而询问粮食的问题。

    史涣说道:“不是很多,只有几千石粮食。”

    于禁笑了笑,摆手说道:“不过是几千石粮食罢了,不用放在心上。眼下战乱不断,许多的百姓落草为寇,这些山贼缺少粮食,抢了几千石粮食后肯定不会再来。眼下最重要的是镇守寿春,不能给蜀军可趁之机。徐庶是王灿麾下的一员重要谋士,不能轻视。”

    史涣张开嘴,想要说话,可看见于禁执拗的表情,又闭上了嘴。

    几千石粮食不少,够守军吃几天了。

    他心中叹息,只得转身离开,忙自己的事情。

    三天后,寿春城东南三十里外又出现了一辆辆马车。这些马车在道路上行驶,都装着粮食,也是送往寿春的一批新粮。

    “哒!哒!!”

    马车缓缓行驶的时候,一队人马迅速的从山林中窜了出来。这队人马有的身穿粗布麻衣,有的身穿绫罗绸缎,但都是匪气十足,显得很粗鄙,发髻蓬松,面颊脏兮兮的,完全是山贼的打扮,他们迅速的包围押粮的士兵,发起攻击。

    不到一个时辰,粮食都被山贼搬走。

    好在山贼劫粮不劫命,带着粮食大摇大摆的走了。

    消息传到史涣耳中,史涣心下叹息。

    若是上次于禁派兵剿灭了山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群山贼,只需要一千士兵就能剿灭,不需要多少力量。史涣一想到于禁不出兵,就鄙夷于禁的行为,连普通的山贼都吓得于禁不敢出战,若是真的出现了蜀军,该怎么办呢?

    史涣再一次来到于禁的书房,禀报了山贼劫粮的消息。

    于禁问道:“史涣,你怎么打算的?”

    史涣毫不犹豫的说道:“将军,这些山贼是典型的趁火打劫,必须发兵剿灭。”

    于禁也觉得不能继续放任城外的山贼为祸,眼珠子一转,说道:“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怎么惩治城外的山贼。”

    史涣将信将疑的凑过去,听着于禁的计谋。

    听完后,史涣说道:“将军英明,末将这就去准备。”

    于禁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史涣却认为于禁还是缺乏胆魄。既然早有计谋,就该直接说出来,并付诸行动,为什么要等到现在呢?

    不过,总算能出兵了。

    史涣带着几百名士兵离开寿春,前去准备。转眼间,两天时间一晃而逝,寿春城外东南三十里外又出现了一队士兵。这些士兵押送着一批送往寿春的粮食,每一辆马车都极为沉重,车轮压过道路,留下了一条深深地印记。

    其中,领兵的人正是史涣。

    这一次,明显是史涣针劫粮的山贼布下的局。

    ps:三更之一;

    第十六卷 问鼎天下 第1232章 引狼入室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15 本章字数:2815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一辆辆马车缓缓的朝寿春行驶。马车排成一条长龙,蜿蜒绵长,尤其是马车很沉,拉着马车的马儿显得很疲惫。

    这一副场景,是史涣按照于禁的计谋,亲自布置的。

    史涣骑在马上,眼珠子不停的转动,打量着周围的情况。前两次送往寿春的粮食就是在这里被山贼劫走的。此番史涣押着粮草大张旗鼓的经过,就是为了吸引山贼。一想到可以拿下所有的山贼,史涣心中就有些激动。

    韩浩跟随李通出征,他在寿春显得发慌,有山贼找乐子算是打发时间了。

    “将军,山贼会不会不来啊?”

    一名小校跟在史阿旁边,眼珠子左右转动,瞅了两眼,见两侧的道路空空如也,一个人影都没有,低声问道。

    “乌鸦嘴!”

    史涣哼了声,自信的说道:“山贼缺少粮食,有大批的粮食经过,他们肯定会来的。虽然知道有危险,但山贼都是在刀口上讨日子,不抢劫就没有粮食。我们慢慢的等着,等着山贼来劫粮,然后一网成擒,就可以立下一功。”

    小校谄笑道:“将军英明!”

    史涣摇了摇头,目光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他现在留在寿春无事可做,早知道是这么空闲,就该主动请缨,也跟着李通去徐州打蜀军去,在战场上厮杀才爽快。

    史涣耳朵一动,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来了!

    史涣心中一动,朝身旁的小校吩咐道:“山贼来了,让弟兄们打起精神。”

    小校听后,赶忙把命令传达下去。

    正在赶路的七百士兵得到了消息,还是装作不知道,继续赶路。

    没过多久,道路右侧的山坡上出现了一群衣衫破旧的山贼。其中一人骑着马,手中提着一口大刀,露出黑黢黢的牙齿,大吼道:“兄弟们,官兵又送粮来了。走,抢他娘的。有了这批粮食,我们就不用饿肚子,为了不饿肚子,给老子杀啊。”

    山贼们听了首领鼓劲儿的话,扯开嗓子大吼大叫。

    凌乱的大吼声响起,没有丝毫气势。

    山贼杀出来的位置处在车队的正中央,可以最快的打乱官兵的阵脚。

    史涣听见山贼头领的话,知道眼前的山贼是乌合之众。山贼冲下来,车队中央的官兵和以往一样,迅速的退开,不和山贼交手。史涣心中冷笑,官兵的确是散开了,却又渐渐的形成一个圆圈,将山贼包围起来,不让山贼有机会逃走。

    “不好,箱子里面装的是石头,中计了。”

    “我的娘咧,全都是石头,中计了,快逃,赶快逃。”

    急促而惊慌失措的吼声接连响起,山贼立刻乱了阵脚。这些山贼缺乏训练,一遇到突发事件,立刻蔫了,再也没有先前的嚣张气焰。

    史涣策马奔驰,大吼道:“你们被包围了,降者不杀!”

    山贼的数量只有两百余人,史阿却有七百士兵,还有押粮的士兵。双方实力悬殊,山贼远不是史涣七百士兵的对手。

    若是选择抵抗,必定是自寻死路。

    “军爷,小的投降,小人投降!”

    山贼的首领听见史涣的话,眼珠子滴溜溜转动,又瞅了眼官兵明晃晃的战刀,不再抵抗,干脆而利落的扔掉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投降。

    其余的山贼见此,扑通扑通的跪下投降。

    史涣眼中露出不屑的神色,冷笑道:“欺软怕硬的家伙,不过各县押送粮食的官兵也都是孬种,遇到这样的山贼都都抢了粮食,一群蠢货。”

    小校跟在史涣旁边,低声道:“将军,山贼没有任何用处,都杀了吧。”

    史涣想了想,摇头说道:“本将虽然领兵讨贼,却没有杀掉这些人的权利,等率军返回寿春,禀报了于将军再说。”

    小校又说道:“小将考虑不周,将军英明。”

    史涣骑马走到山贼首领身前,问道:“本将问你,前两次抢劫的粮食呢?”

    山贼一把鼻涕一把泪,泣声说道:“回禀军爷,前两次抢的粮食都分给百姓了。军爷啊,我们都是周围的百姓,不是真正的山贼。因为家中揭不开锅,才悄悄的聚在一起,扮成山贼抢劫粮食。军爷,您饶了我们吧,我们一定不会再犯。”

    史涣哼了声,大喝道:“想走?哪有这么容易。来人,将他们押起来,带回寿春。”

    山贼首领听了后,嘴角却闪过一丝笑容。

    接下来,史涣命士兵把装着石头的箱子全部推下马车,带着空荡荡的马车回城。史涣看着低头前行的一群山贼,心中蓦地升起一阵畅快的情绪。这样的山贼可以多来几次,来一群,他抓一群,反正没事做。

    史涣率军回城,把山贼关在县府监狱中。

    接下来,又去刺史府拜见于禁。

    史涣把山贼的事情说了一遍,冷成说道:“将军,此番一共抓捕了两百山贼,全都带了回来,囚禁在县府的监狱里面。山贼虽然是百姓假扮的,但此列不可开,必须严惩,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末将建议,将山贼全部斩首示众,警示百姓。”

    于禁听了后,微微摇头。

    史涣问道:“将军,为什么不行?”

    于禁沉声说道:“寿春局势不稳,不能闹得人心惶惶。况且我们的兵力不多,两百山贼可以训练一下,用来守城。亦或者,把这两百山贼用来充作后勤兵。这样一来,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这些山贼会感恩戴德的。”

    “将军,他们是山贼。”史涣神色严肃,朗声说道:“常言道贼性难改,即使收编了这些山贼也不好用。一旦山贼被收编的消息传出,肯定会造成更坏的影响,说不定会有无数的百姓纷纷劫粮,想着大人开恩,把他们收入军中。”

    于禁想了想,说道:“既如此,将他们作为奴隶,修筑城墙,搬运粮食。”

    史涣这才说道:“将军英明。”

    两人仔细的商议了一番,史涣转身离开了书房,去执行命令,把俘虏的两百山贼作为奴隶,用来搬运粮食,修筑城墙等。

    时间流逝,夜色渐浓。

    由于山贼被关在县府狱中,一个个山贼都没有带上脚镣等等,能在监牢中自由活动。一旦山贼出现问题,监狱中还有巡夜的士兵,史涣并不担心山贼出问题。微弱的灯光下,山贼首领坐起身,吹了声口哨。

    周围的山贼听见后,全都醒了过来。

    “将军,时间差不多了,准备行动吧。”靠近山贼首领的人低声道。

    山贼首领并不是山贼,而是蜀军将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降将朱桓。他带着两百士兵假扮成山贼,劫走粮食,然后等着魏军围剿,又借机投降,混入了寿春城中。

    ps:三更之二;

    第十六卷 问鼎天下 第1233章 于禁被擒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2:15 本章字数:3284

    朱桓低声说道:“余兵,你小子能开锁,打开牢门的大锁。”

    “好嘞!”

    余兵应和一声,飞快的跑到牢门前,在袖口里面摸了摸,又鼓捣了一会儿,就听见哐当一声,大锁已经打开了。一名士兵低声说道:“老余,你小子是当兵的,开锁的小把戏藏着掖着没啥用处,何必搞得这么神秘呢?让兄弟也学学,开开眼界。”

    “学个屁!”

    余兵低声骂道:“老子以后还要靠这门手艺劫富济贫,不能外传。”

    朱桓见两人斗嘴,并不制止,直接让余兵把关押在其余牢门的弟兄放出来。

    这一动静,让牢中的其余罪犯起哄了,想跟着一起出逃。朱桓却不理会,带着人三两下收拾了监牢的狱卒,才带着两百弟兄离开监牢。不仅如此,朱桓离开的时候,还把两个狱卒的衣服脱下,又拿走了狱中的兵器。

    “将军,现在没人发现我们,干脆先去收拾于禁,再打开城门。”

    一名士兵舔了舔舌头,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捉住于禁,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

    朱桓轻轻摇头,低声说道:“不能全部的人都去刺史府,一旦没能拿下于禁,岂不是鸡飞蛋打,什么事情都搞砸了。余兵,你带一百八十个弟兄去城门,打开寿春的城门,迎接太史将军入城。我带二十个弟兄去刺史府,争取捉住于禁,即使抓不到于禁,也要把于禁困在刺史府,不让他指挥城中的士兵。”

    余兵低声说道:“将军放心,卑职一定打开城门。”

    朱桓摆手让余兵等人离开,他则带着二十个士兵朝刺史府行去。

    一行人穿?br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