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养娃记事第19部分阅读
清穿之养娃记事 作者:rouwenwu
到地上,“你没变,真好”。说完,他抬头看了看那远去的身影,勾起嘴角真心一笑。
漫天飞舞的桃花,在少年的笑容之下也显得有些暗淡。
还未走出几步,身后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女声:“八皇子,八皇子,你等等。”
“喜蔓嬷嬷,可是有什么事吗?”对于如筠身边的几个宫女,胤禩还是十分敬重的。
“这是主子亲自给你做的冬衣,原本打算像往年一样做套全身的,但是现在她现在身子虚弱,不宜过度操劳,就只做了件上衣。”喜蔓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包袱递给了胤禩,“主子说漠北之地,比不得京城之中,想来是苦寒之际,又让我们几人给你做了好几件衣服。”
“还劳烦嬷嬷替我谢过成额娘,下次我一定会亲自去谢谢她。”
“八皇子,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每次你们出征,主子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吃不好也睡不好,有空的话,一定要多让人送些信回来,这样主子也好心安。”
“恩,还请嬷嬷一定要照顾好成额娘,胤禩会照顾好自己的。”其实能有个人一直关心的他,记挂着他,这种感觉真好。
在康熙35年,也就是今年,是康熙第二次亲征葛尔丹,经过两次的大规模的战争,葛尔丹集团内部早已土崩瓦解,但葛尔丹却并不听从康熙投降之话,反而奋力抵抗。而这也就让康熙决定继前两次亲征未果之后,他要亲自在明年一举将葛尔丹拿下。
虽然三十五年还喂过去,但上至朝堂,下至军营将士们都在紧张的为明年的战争做着准备,就连后宫中的妃子们也在不停的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着,哪些皇子会跟随着前往宁夏作战。当然连如筠也不例外,而她担心的只有墨儿,因为这可能会是她这个小儿子人生之中第一次上战场,做额娘的总是免不了担心一番。
可是当事人的态度却与她这个做额娘的截然相反,这不,远远的就传来了墨儿那响亮的声音。
“额娘,额娘”伴随着说话声的还有那靴子踩在地上所发出的噔噔声。
坐在炕上,倚着靠枕休息的如筠,微微皱了皱眉,心想道: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告诉他做人做事一定要沉稳,稳重,可这小子倒好,愣是一句没记住。她有些头大的用手抚着额头,“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做事情还是这般风风火火的,先喘口气慢慢说。”
不用她提醒,在一旁伺候的宫女就接过墨儿脱下的外衣,随即倒了一杯茶水轻轻的放在小桌上,然后退了下去。
若说墨儿在其他地方会一举一动都按着皇家的规矩来,但是在景仁宫里真是想都别想,这不,又在炕上找了个舒适的地方双腿习惯地一盘,伸手就拿起一粒梅子放到了嘴里。“额娘,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样子的,那就没必要在你面前装了,怪累人的。”
“是,您十四阿哥对外人有礼有貌,行为举动进退得当,也就欺负我这个做额娘的。”听上去像是在抱怨些什么,但经常这样互相调侃的母子两人早已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这才说明额娘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其他人我还懒得理他们呢。”墨儿一边说着,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赶忙擦拉擦手,爬到如筠身边,开始一下一下的给如筠按摩了起来。
“那我还真是荣幸呢,整体面对着你那臭脚丫子,去,一边去,给我离远点,小心熏着你妹妹。”无事献殷勤,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额娘,这才几天啊,你都开始嫌弃我了。”向来爱闹的墨儿还适时的做出了一副怨妇样,语气中尽显“哀婉伤感”之情。
看着小儿子又在这里耍宝,虽说这一招用过很多遍了,但是每一次如筠只要看到这搞笑的局面,就会忍俊不禁。心情就算再差,都能被墨儿逗的笑起来。
拿出随身带着的娟帕,直接递给了那个一边耍宝却还不忘偷偷往嘴里塞东西的家伙,“既然伤心了,就赶紧回去痛哭一场吧。就不要当着我的面哭了,可不能让你未来的妹妹知道我还有一个爱哭的‘女儿’。”
突然室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如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墨儿就坐到她的身侧,看着那还未隆起的肚子,郑重的说道:“妹妹,你才不要听额娘瞎说,我是你哥哥哦,上战场英勇杀敌的哥哥,以后保护你的哥哥。”
如筠十分感动的笑了起来,然后用力眨了眨眼睛,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她的心情总是会非常容易的随着身边人的言行举止所变化,也总是特别容易被一两句话就感动到不行,“你怎么就那么肯定这是个妹妹呢?”
墨儿有些奇怪的看着如筠,“她就是妹妹啊,因为墨儿是‘末儿’,是额娘和阿玛最小的儿子。”他不明白额娘为什么会问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不过他还是好高兴,终于能有一个粉嫩粉嫩的妹妹了,下次和完颜揽月见面的时候,一定要告诉那小丫头,他也有一个能整天跟在他身后,甜甜的喊他“哥哥”的小家伙。
“呵呵”,墨儿的这句话确实让近几日心忧不已的如筠,感到释然不少。对啊,孩子还没出生呢,为什么从现在就要开始担心起来了,而且说不定,冥冥之中一切都早已有所安排。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所以在他们看来世上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而大人们却总喜欢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预想一遍,最后发现事情实在太困难了,从而也就萌生出了后退之意。
看着如筠心情不错,墨儿就想着趁这个机会把今天的目的说出来:“额娘,你说,如果有一件事情你期待了很久,然后现在终于有机会去实现了,那你会不会去做呢?”其实他这个人向来是直来直往,也讨厌那些说话做事都拐弯抹角的。但是刚才在来之前,九哥和十哥告诉他,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还是拐着弯,设个局把额娘套进去比较有用。
虽说每个做额娘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让从小养尊处优的他们上战场与敌厮杀,却又让每个女人都担心不已,尤其是孩子第一次上战场的额娘,更是忧心忡忡,想着有什么办法能说服皇帝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这残酷的一面。
“不一定,我还得看这事情的好坏优劣,要是这事情本就不怎么样,那就算了,还不如安心的呆在家里实在。”这十几年养育着几个孩子,如筠自认为其他的地方没什么长进,但对他们几个的心思确实一清二楚。
“额娘,从小你就对我说,有梦想就一定要去实现,人的一生总是因为太多的事情,而使得梦想后退、后退在后退,最后直至消失。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那这一辈子岂不是很可怜?”就知道没那么方便,他的额娘总是那么的精明。
“如果某人口中那些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上书房的屋顶掀了,把他皇阿玛气的说不出话来,让他额娘整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那还是可怜一点的好,至少他让别人多活了几十年,这也算是功德一件。”从墨儿一进门,她就知道这小子今天的目的,但是这件事,她答应过让康熙,绝不插手。
就知道九哥十哥的那些烂招没有用,还是用“苦肉计”吧,墨儿又是一副苦哈哈的样子:“额娘,在你心里儿子就那么差吗?”
如筠像是有些受不了的看着墨儿,他还真以为“一招鲜,吃遍天”啊,“你以为这从小用到大的苦肉计对我还有用吗?不知道前几日是谁当着人家小姑娘的面硬是逞英雄,还玩英雄救美,真该让人家来看看这英雄现在还在额娘怀里撒娇呢。”
没想到这招也没用了,难道今天只能无功而反?这让墨儿不禁有些沮丧:“都说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小妹妹还没出生呢,额娘就开始偏心了。”
“嗨,你这小子,我都偏心你多少年了,现在也该换人了。”看着墨儿这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如筠不知为何,越发的想要逗逗小儿子。
“额娘,皇阿玛肯定告诉你了,这次出征皇子的随行名单,那上面有没有我 ?”
就知道,这么快就忍不住了,“前几日,你皇阿玛还提呢,说这战就要开打了,还不知道要带哪些皇子去呢,让我想想啊,大阿哥,你四哥,你八哥,九阿哥,十阿哥,还有”说到这里之时如筠故意皱起眉头,像是竭力在回想什么事情一般。
墨儿的心似乎都被提到了喉咙口,摇了摇如筠,他知道额娘是在故意逗他呢:“额娘,你快说啊,到底有没有儿子。”
而如筠像是不负重望一般说出了最后半句话:“还有你十三哥,恩,就这么多。”
墨儿像是并不相信似的,不行,在问一次,刚才一定是额娘耍他呢,“额娘你是不是记漏了,一定有儿子的,额娘你就在好好想想。”
“真的没有了,你皇阿玛说你,做事不够稳重,毛毛躁躁的,上了战场指不定出什么事情呢,所以还是安安心心的呆在宫里和你其他的兄弟们学习吧。”
墨儿的小脸立马挂了下来,之前的满腔热情像是一下子被扑了冷水一般,
“不行,我要找皇阿玛说理去,我这几年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让我跟去。”自从前两年知道即将有场战争爆发之时,他就一直希望着能上战场杀敌,为此他不分昼夜的专研兵书,每天都要额外花上许多的时间练习刀枪棍棒,为的就是这一天。没想到,随军出行的名单上根本没有自己这十四皇子的名字。
看着墨儿又风风火火的出去了,依靠在炕上的如筠,勾起嘴角神秘的笑了笑。
“主子,你为什么不告诉十四皇子,其实”其实皇上的意思就是让十四皇子随军出行。
“喜蔓,有时候人能有机会去自己选择一件想做的事情,那也是一种福气,有的人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如筠悠悠的说了这句话,却不知这话中在感慨的到底是她自己还是康熙,亦或是小八。
尚书房
正在尚书房处理政务的康熙,听到太监的通传,就放下了手中的朱砂笔,让人宣十四皇子进来。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即使觉得再忿忿不平,但是到了尚书房的墨儿还是规规矩矩,心平气和的给康熙请安。
“十四啊,你来找朕可是有什么事情?”即使皇子再多,却没有一个能如同十四一般在他面前毫无顾忌的闹腾,所以在康熙的心里一直都把墨儿当成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
从小到大,墨儿闯下的祸真是数都数不清了,但每每事情都能息事宁人,而当事者却并未受到太多的处罚,除了如筠在宫中的身份地位所致以外,更重要的是康熙的放纵。身为皇帝的康熙,总是感到寂寞不已,但他那父亲的身份却让他想与寻常百姓一般感受天伦之乐,为此他的刻意放纵,也导致了墨儿与他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请皇阿玛答应让儿子明年能随军出征,儿子一定不会添乱的。”墨儿信誓旦旦的像康熙说道。
“咳咳,谁跟你说你明年不去的!”这小子又被他额娘给戏弄了,每次母子对峙,十四总是被筠儿耍的团团转。
“那就是说有儿子的名字了!”听到这句话的墨儿终于多云转晴,又恢复了神采奕奕的模样。不过对于有一次被额娘戏弄了的他还是悄悄将这一笔账记了下来,打算等会就回去报仇。
“恩,你回去好好准备吧,可不要丢人了。”其实这一次他特地为十四准备了“一块磨刀石”,希望这一次能将十四锻炼的更加锐利、锋芒。
“谢皇阿玛,儿子告退。”
正当墨儿后退到门口,准备转身离开之时,康熙突然叫住了他,“十四,身为朕的儿子,你要去打败他,知道吗?”康熙想起曾见过两次面的那个少年,鹰一般锐利的眼睛,矫捷的身手,灵敏的感觉,还有狼一般的凶狠。无论如何,他都留不得,留不得。
他,谁?停了许久之后,墨儿还是没有听到康熙接下去的话,就知道现在即使问了,皇阿玛也是不会告诉他的。带着满腹的疑惑还有喜悦之情,墨儿退出了大殿。
“三德子,晚上摆驾景仁宫。”
夜晚,皎洁大殿月光照耀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当然也不乏有人此时正在月下低低的说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话。
“这次也要御驾亲征吗?”一个有些懒散的女声从风中飘来。
“恩,两次了,两次亲征葛尔丹,最终却无功而返,这一次朕一定会将其打败,朕要告诉所有蒙古人,还有西边的那些喇嘛,以及天下的人,朕才是天下之主。”声音虽然低沉,但却丝毫不影响这男子语气中的那副豪迈之气。
“那荣宪公主该怎么办?”荣宪公主,荣妃所出之女,康熙早期非常受宠的第三女,后来联姻蒙古准格尔部。现在清朝与以她丈夫为部落首领的准格尔部战事频起,夹在在其中的荣宪公主的命运却成了所有人心中的一个疑问。
“若葛尔丹肯投降,那他们自然还是安稳的过着日子,但是如果,那朕也无能为力。”身为帝王早已手染鲜血,即使下一个是他的女儿,那也绝对不能手软。否则,春风吹不尽,野火烧又生。
荣宪啊,朕给过你机会了,而最后一次就看你的态度了,不要让朕失望啊。
如筠有些愣住了,或许这个结局她从一开始就早已料到了,但是当真的亲耳听康熙所出之时,那份震撼之情似乎没有丝毫减少。此时,她想的只有,以后康熙也会如此这般的对待她的女儿吗?
“不要又胡思乱想些什么,朕是不会这么对我们的女儿的。”当年的决定使得荣宪的人生走到了如此的境地,若说没有伤感之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即使不是荣宪,也会是其他的女儿。所以他不后悔,可是,真的不后悔吗?
康熙紧紧抱住了怀中的如筠,用头慢慢的蹭着如筠的鬓发,最后还是忍不住在如筠的耳边问了一句,“朕真的是个狠心的父亲吗?”
如筠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闭上了,只是转过身,将康熙抱住,然后像安抚小孩一样的安抚着这个受伤的父亲。
在这个皇宫之中,是非对错早已变得模糊不堪,做事情也不是依靠着是非而定,而是利益,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一点更是在皇帝的身上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一阵微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而这也掩盖了如筠在康熙耳边留下的那句悄悄话。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段康熙36年之事很早以前就有安排,原本是为了如筠和康熙的,但是好多天了,我就像自己和自己下棋一样的,不停的纠结着,康熙到底要不要第三次亲自出征,如果去了那又该什么时候回来,女主难产的时候?还是女主生完孩子以后?前面一种的设定,早已被康熙的爷爷皇太极注册了商标,第二种,在女主生完孩子以后,那岂不是显的康熙无情无义。还有就是女主到底在什么时候生产,以及这个小格格到底是活下来还是挂了?我几乎想了几十种的方案,但每一条却不断的被否定了。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太狗血了。
我甚至还想过,小格格挂了以后,康熙怕女主伤心,暗中掉包郁闷啊这几天不停的想着康熙在江山美人之间的比例,最后实在是决定不了放弃,另走他途
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一方面的所有构想,把这次的机会留给墨儿。原本应该是周末更的,现在晚了点,但是我在纸上都已经写好了,现在就差打到电脑上在加以润色。应该能有两万字,今晚先发7千五。
第 68 章
“留。”一个清脆而又坚定的女声从屋内传出。
随即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也毫不退让的说着:“不留。”
“留。”在房内的女人双手紧紧的护着肚子,睁大眼睛,侧着身子紧紧的盯着坐在她右手边,此刻正闹着脾气的男人。
“不留,这件事朕说了算。”尽力压下心中的那抹不舍,即使他再想要一个孩子也不能拿如筠的性命去当赌注,况且他也输不起。
所以还是趁着对这个孩子没有太多感情之前,康熙轻轻的叹了口气,起身走向那个一脸固执的女人,心中想着:就当,就当从来都没有这个孩子吧。
“筠儿,听朕的话,我们已经有老四、老七和十四了,够多了,没必要为了这个孩子把命搭上。”身为皇帝的他早已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丧子之痛,对这些事情早已麻木不仁,话虽如此,可深埋心底的那根神经还是被挑起,“筠儿,松手吧。”在朕心里你比孩子重要,皇子格格那是任何女人都能生的,而你却只有一个,如同天下一般,是唯一。
话虽这么说着,但抱起如筠的康熙却很习惯的把手贴到了如筠的腹部,像是在和腹中的孩子打招呼一般。
突然触碰到了如筠那有些冰冷的双手,康熙一震,赶紧松开了手,随即像是想到什么一般,把如筠那放在腹部的双手用力拉开,重重的压在身体两侧。
沉默许久的如筠,抬头顶着康熙的下巴,略带哭泣的问道:“皇上,你上次答应过臣妾,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留下这个孩子,无论他是男是女,是健康还是”
还没等如筠把话说完,康熙就有些激动的接了起来:“可是他危机到你的生命了,如果你到时候难产,那该怎么办?”若是让他在那个时候再决定要孩子还是要均儿,那他宁愿现在就让这个孩子离开,即使这是个他期待许久,甚至想了好几天名字的孩子。
如筠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我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哪能那么容易就遇上难产呢?就连上次生墨儿的时候,刚开始太医不也说有危险吗,到最后,他不还是平平安安的出世了,现在甚至比其他的孩子都健壮。”
“他是没事,可你的身子却差了许多,若早知道你的身子不宜怀孕,那朕就不会让这个孩子有出现的机会。”现在真是悔之,晚矣。
对于再和如筠生一个孩子这件事,其实康熙反复思虑了多次。如筠名下的孩子不少,而且全是皇子,若不是胤佑出宫游历,胤禩也表明了与景仁宫桥归侨,路归路的想法,还有十四以后生活的重心是战场而不是官场,最终要的是,胤禛自进入朝堂一来,就一直忠心的为太子办事,这让康熙微微放下了心。因为无论他再宠如筠和其所出的几个皇子,那都是以父亲的身份,而不是皇帝。在皇帝的心里,未来的接班人,那几十年前就定下来,现在稳坐东宫之位的太子才是他众多皇子中最偏爱,最倚重的那个。
和如筠再要一个孩子,这原就打破了他们当年“末儿”的约定,但他还是堵上了一局。在和如筠的这段感情中,由于两人的身份地位,势必也夹杂着一些政治因素与利益冲突,他们虽心知肚明,却从来不当着对方的面提起这些。然而,康熙知道胤佑离宫,胤禩被他逼着与景仁宫分道扬镳,十四未来的军事生涯,这些或多或少都和如筠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实则,却是几个孩子在这场父子斗争中的后退之举。
或许是因为不想让如筠为难,但更多的是,几个孩子在宫廷多年的斗争中明白,人的心是偏的,尤其皇帝的心更甚。而且皇帝丝毫不会因为和他们额娘之间的那段感情,就对他们有所手软,尤其当他们的存在威胁到太子之时。
所以聪明的他们一个个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无论这是否是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但为今之计只有“忍”。
这一点,康熙明白,几个孩子的心理也都跟明镜似的,而他们更加清楚的是,现在的风平浪静只是大家将自己的野心深埋了起来,总有一日,一切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到那个时候,父子,兄弟,一切都不会再如今日这般恭敬有礼,相谈甚欢。深知如筠性格的康熙明白,那个时候,也会成为他们两人感情路的终点。
为了一国安定、繁荣富强,为了亲自教养的太子能够顺利接手大清,他这个做阿玛的势必要为他扫平一切障碍,即使那些都是他一直宠爱着的儿子,还有那个在他心里扎根发芽的女人。
虽然他没有经历过皇位之争,但历朝历代血一般残酷的教训,都非常清楚的告诉了他,在不久之后,一切都会变了。
或许他相信胤禛他们不会联合起来与太子抢夺皇位,但是即使这样,成妃所出几子的存在也会让太子感到危机,所以即使他们无心皇位,却也避免不了与太子的一战。
身为那么多皇子的阿玛,康熙总是在想办法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胤禛站在太子这派中,还有其他几个孩子的事情,无一不是他这个皇帝在幕后做了推手。
对于未来的事情,康熙早已料到七七八八,所以他想着能够让太子明白,成妃所出几子抱成一团危害是大,但若能为他所用,那没有同母兄弟的太子就能得到很好的助力,在那以后即使老三或者其他的皇子想要与太子做对,也要先认清形势。
唯有这种方法,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他所有的儿子也都能平平安安,更重要的是在他百年以后,有人能忠心的扶持太子,兄弟几人齐心协力定能将大清治理的更好。
理想的结局,未来的鸿图在康熙脑中勾勒着,但身为皇帝的他却知道一切都会朝着最坏的结果发展,而他也不得不为此做好准备。
可是他却不甘心,这段父子之情,还有和如筠之间的这段感情就这样不了了之,甚至以后成了仇人。为此,他想到了他和如筠之间需要一个牵连,需要一个没有与任何利益挂钩的牵连,无疑,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格格将会成为他们之间最稳固的联系,或许还能成为他这个皇阿玛和胤禛他们之间的一个纽带。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康熙都需要一个孩子,一个在未来或许可以挽救他和如筠关系的孩子,一个能用来弥补他对胤禛他们愧疚的孩子。
静静的依靠在康熙怀中的如筠,眼神迷离,像是在透过现在想着未来可能会发生景仁宫的事情,“如果我真的在这次难产,丢了性命,皇上以后还会记着我吗?会好好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吗?”
看着如筠那似哀怨凄苦的神情,突然一件令他忘记许久的事情涌上来康熙的脑子,在几十年前,当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之时,也有那么一个人带着愁苦,甚至恳求的语气问着他,“如果臣妾这次难产丢了性命,妾身并无太多要求只希望,能在皇上心里给妾身留个小角落,每逢臣妾忌日之时,皇上能记得来陪臣妾说说话,臣妾知足。”说完又是一个如桃花般明媚的笑容慢慢的随着嘴角两侧弯起。
此刻年轻的帝王无法拒绝这个女人的任何要求,同时他也为这个女人宁愿放弃生命也要安全生下孩子的伟大举动而动容不已,“不会的,你的朕的皇后,一国之母,未来太子的皇额娘,你一定会好好活下去的,看着孩子长大,看着他接手朕交给他的国家,你会看到的。”
听到了这句如同承诺一般的话,那个女人再次笑了,像是放下了一切一般,毫无顾忌的在男人的怀中“咯咯”笑了起来,似乎她现在不是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一国之母,而是妙龄少女在对着心爱的男人诉说着的情话。
没多久,那个女子在最美的年华失去了生命,只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却在一出生后没多久就被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
那个女人的面庞一次次的与如筠的神情相融合,好像康熙又再次听到了那悦耳的笑声,还有那句,“你会忘了我吗?”
沉浸在回忆之中的康熙突然站了起来,留下这么一句“朕不允许,不允许你拿一个孩子来威胁朕,你以为你是谁?”,便神情激动的离开了。
室内只留下了如筠一个,她一言不发,就这么呆呆愣愣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主子,为什么要扯出这件事呢?看刚才皇上都对你发火了,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许久之后,徐嬷嬷进了这寂静似无人的房间,站在如筠的下首,有些不解的说问道。
“皇上不是在对我发火,嬷嬷,我的存在,胤禛他们几个的存在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就算是为了以后坐稳皇位他都不可能让我们这么舒坦的过日子的,不会。”所以,我只有先发制人。
其实她会难产一说,并没有像康熙说的那么严重。在这几个月里,她一直都在暗中服用着中药,身体早已大有好转,即使看上去显的虚弱不已。也正是在好转之后,她才有心思开始“准备战斗”,故意将这一消息传到康熙耳中。
原本如筠并没有想到从现在就开始对付太子,即使康熙一次次的把她的孩子分散,她都没有想要对付太子的念头,因为,她也希望几个孩子能够远离纷争,远离那残忍的兄弟夺位之战。但是这次小八的事情却清楚的告诉了她,人家要的不是你后退,而是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于是她精心设计了这么一局,她确实不知道当时的孝诚仁皇后在临终之前和康熙说了些什么,但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却不难猜出她的心思,尤其还是一个被逼入绝境,唯有一条出入的女人的想法。
看着所有人一路走来的徐嬷嬷心中伤感,“主子,几位阿哥都长大了,这些事情他们心中有数,若不是为了主子和皇上之间的那份感情,他们又岂能会一退再退呢。”
“嬷嬷,他们长的再大,都要喊我一句‘额娘’,也永远都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该做一些事情。皇上对太子的宠爱根深蒂固,是谁也动摇不得的。记得吗,当年有传闻说,孝诚仁皇后走的时候,很释然,像是无牵无挂一般。我想她确实无牵无挂,因为她就用着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咱们的皇上给套住了,还套了一辈子。
“即使如此,皇上也不会因为这样,就对太子有所”突然徐嬷嬷睁大了眼睛,“原来主子是想”
“我自然知道皇上对太子的宠爱自然不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女人临终之前的几句话,可是当事情牵扯到我身上之时,尤其是那三十几年前的画面与万物现在的情景重合的时候,他会开始变得有些混乱、迷茫。”重新恢复状态的如筠端起桌上的热茶,轻轻拿起杯盖,将杯子慢慢递到嘴边,而手中的杯盖正好遮住了她那转动的眼珠。
孝诚仁皇后,我们俩为了孩子用了同一个计谋对付同一个男人,也许我们会有着一样的下场吧
当年,在临近产期之时,赫舍里氏才得知孩子胎位出现问题,生产之际,孩子和大人怕是只能择其一了。那个时候赫舍里进退两难,在上面有太皇太后看着,皇上看着,下面还有一群虎视眈眈想要随时取而代之的妃嫔们。无论如何,她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个或许是皇上第一个嫡子产下,即使这个代价是她的生命。而且自长子承枯走后,这个孩子是她唯一的期望,定不能出任何差错。
但是一考虑到这个孩子出生以后将会成为所有人的眼中钉,深处后宫多年的赫舍里氏自然明白一个没有额娘的孩子是无法在后宫之中生存下去的,尤其这个孩子还是前皇后之子。而赫舍里更加明白的是,皇宫是个人走茶凉的地方,她死了,康熙不可能不再立后,可是这样一来她的这个孩子又能如何自处呢?这个用她性命搭上的孩子还能成为太子,未来的皇帝吗?这一切的一切全是未知数,却也成了赫舍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梦寐。
于是,在一个下午,她和康熙一起回忆了过去,回忆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话题顺着顺着就谈到了未来。赫舍里泪眼朦胧的问了这么一句话,而康熙的答案也如她早就预料的那般。她陪伴这个男人好几年,也早就猜透了这个男人的心思,所以在“临终”之前,她并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问题,甚至没有提出要让这个孩子当太子。一句“你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吗?”,这是一个母亲最后的担忧与牵挂,而“每逢臣妾忌日之时,能来陪臣妾说说话,臣妾就知足了”,这是一个女人对心爱男人最后的恳求。
“以退为进”,确实最后赫舍里达成了愿望,而这么多年来,“忌日”和皇太子始终成为提醒着康熙的警钟。
之所以如筠敢走出这步的原因就是凭借着康熙对她的那份情谊,“嬷嬷,可是我与先后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会活下来。”活着,告诉康熙,她的坚强。
所以这段时间,她必须更加不间断的服用着汤药,加强锻炼,为未来她和孩子生存的机会多几分希望,毕竟生产之事,谁也说不准。
赫舍里氏最后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这一点让康熙铭记一生,也造成了康熙对太子那无条件的宠爱。而她要做的就是,就是打破赫舍里氏在康熙心中的印象。
徐嬷嬷深深的看了如筠一眼,有些不忍的叹了口气,“主子,值得吗?”说完她就端着桌上的两个茶杯,转身离去。
还没有走几步,就听到了,“嬷嬷,当年的你不也做了如此的选择吗?”不是为了做太后,不是为了那些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孩子能够平安的活着。
徐嬷嬷猛地一震,手上的杯子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深深的闭上了眼睛,随即睁开,然后快步走出了房间。
值得,还是不值得,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于错一样,是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而她在孩子和康熙中,选择了前者
她知道感情是禁不起利用的,可是她得不惜一切代价的护着自己的孩子
如筠轻抚着还未凸显的肚子,或许她将这段感情的最后期望也寄托在了这个孩子身上,不,说不定结局还会更糟
但她无路可退
作者有话要说:结局已经决定了,后面的章节大概框架也码好了吼,最讨厌结局了,一个应该能被称为好消息的消息,本文还有几章就完结了。结局我真的已经很尽力了,想了好多天,每天早上醒来开始就在想结局,也想了很多个,大多数都是悲剧。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发现我潜意识里居然喜欢悲剧,好吧,知道亲们不喜欢,又想了那种留有悬念的结局,结果被身边的好多人说,那些是“能被所有亲骂死”的结局,然后又换,可是又落入了前人小说的固定思维模啊一个大起伏,决定了好久到底要不要写这个,其实就是一场阴谋,而这个又决定着结局的走向最终在今晚敲板定音,就这个了
这本码完之后,会暂停一段时间,学业任务很重,下次要是写清穿的话,我一定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天知道,我们现在学英语有多痛苦,我上课经常就是鸟语花香,很容易走神,而且就要其中考试了,该开始好好学习了。
人家都说大学生活很轻松,但是我这过下来真的好累。而且我还是一个熬不了夜的人,晋江的有一个作者,也是大一生,每天码字到凌晨2点真的好佩服她,我要是一熬夜,一个星期都恢复不过来,幸好明天的课不多一切都准被好了,就等着发文了
因为本文的主线是母爱,辅线上爱情,所以一直想要一个能将两者统一结合的结局,希望最后亲们能喜欢
其实赫舍里氏并不是对太子没有感情,相反的,她这么做确实也是唯一能保全孩子的最好办法但是她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康熙对她永远有一份愧疚,对太子永远有照顾之情。正如女主勾起这件事,确实是为了引出康熙对赫舍里氏的那段记忆,二来,就是文中说的那个
文中引出了另一条线索,细心的亲们应该发现了
有没有觉得女主不是好人啊
没去核的梅子
虽然战争即将爆发,却依旧阻挡不了新年的热烈气氛。而那次如筠与康熙的不欢而散就如同南柯一梦,像是从未发生过一样。而他们两人也十分默契的对这件事情闭口不谈,当然双方原因确实截然不同。
这几日,孝仁皇后临终前一幕幕场景总是浮现在康熙脑海之中,最令他烦心的却是,每次那画面里的人都会莫名其妙的变成如筠。
另一边,对于如筠来说,这件事情只提一次,康熙只会认为她是没有安全感,若是不断的在康熙面前提起这件事,那聪明的他自然能轻而易举的明白如筠的意图,比如慢慢破坏孝仁皇后在康熙心中的那个束缚,从而导致了康熙对太子也不再是那么的毫无目的的宠爱着。
“额娘,儿子已经收到七弟的信了,说他这几日要到京了。”对于这个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弟弟要回来了,胤禛心里还是高兴了好久。虽然自从七弟离开之后,他们每年能相处的时间很短,但关系却非常的好,尤其他们俩都热衷于以“打压”十四弟为乐趣。
“呵呵”如筠会心一笑,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一脸为胤禛打抱不平的说道:“你今年可为他出宫建府的事情忙前忙后,让他回来好好谢谢你。哪有自己当甩手掌柜,而兄长却劳心劳力。”从胤佑以下的都是光头阿哥,大婚的礼制和府邸的规格都和那些有了正经“名分”的皇子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表面上这些事情都是由内务府进行统一安排,并派人进行建造和买办各种必需品,但实际上却还是和皇子以及其母妃地位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所谓,一样的碗,里面装的东西可大有不同。八皇子胤禩的一切准备工作早已被皇贵妃和长公主牢牢把握在手中,良嫔连过问的权利都没有,这倒是让原本喜气洋洋的她发了很久的闷气。宜妃的宝贝儿子九皇子自然不用说,有宜妃在宫里指挥着,五皇子在外面监督着。而丧母未久的十皇子胤俄的一切事宜早在贵妃过世之前就已安排妥当,而康熙也在暗中添补了不少东西。
原本一开始胤佑的事情也全由如筠安排,胤禛和淑慎在外面监督着,对一些安排不甚合理的地方,比如不能通过轮椅的台阶和过道走廊都做了调整。但是后来由于如筠和淑慎先后有孕,所有的事情就让胤禛通通接了手。
来年开春就是新一轮的选秀之际,而几位皇子的府邸大规模上都以竣工,只等着待未来福晋选定之后,将福晋娘家精心挑选的家具摆进新房即可。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像是在比拼什么似的,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在那一样外表和规模的“碗里”装上最满最好和最显示尊贵的东西。最后,大家一番比拼下来之后,发现七皇子的府邸最具灵工巧匠气息,府内随处可见各种园林美景,乍一看,到真不像是一座皇子的府邸,到更像是文人墨客,世外高人的休闲之地。八皇子的府邸到与他一贯内敛的性格不似,大概是由于这座府邸更多的是出于三个“霸气”女子之手,所以园林内少了一份平静淡雅,而更多的是锋芒毕露。不说别人的感觉如何,至少胤禩因为这房子心中不快了一阵子。九皇子的府邸到更符合他的性格,商人,虽说府邸名义上是有他的兄长在监督着,但是康熙却知道这个精明的儿子可却没少趁这个机会赚上一笔,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府里的东西除去大笔利润之外,却还是极品中的极品。看来,内务府的人可没从中少赚银子。而十皇子的府邸更显豪放不羁之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