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第30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 作者:yushuwen

    那本帐册也不知现在有没有被送进来,若有,里头必定写着数字、沙石、河道、人工之类的言语,因此华灼下定决心,这几日里就教会红袖认这些字儿。

    回到秀阁,华灼看了看手中的《守贞》,心中又是一动,将七巧喊来,道:“你把这本书给刘嬷嬷送去,就说九惠独自在客院里,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本书让她看看解闷。”

    七巧有些莫名,应了一声,拿了书出来,走到无人处时翻了几页,顿时明白了小姐的意思,这本书原是教导闺中女儿应如何防犯那些会使她们闺名受损的事情,更对言行举止提出许多要求,其中不乏一些反面举例,拿给九惠看,倒是正好对症下药,让九惠警醒一些。

    也不知是被软禁了几日,又一直没能与外头通上消息,九惠心里焦急了,还是这本《守贞》真的警醒了她,又或者是见到卖身契以后,相信了华家是真的想放她一马并非是骗她说出那个男人之后再行处置,总之,三日后,她终于松了口,却没有说出那个男人的名字,只是托刘嬷嬷向方氏转告,希望夫人宽宏大量,把她一家子的卖身契都赏下来。

    刘嬷嬷来向方氏回禀的时候,华灼正好也在,闻言眉头一皱,她能说动母亲放九惠一马已经是尽力,这丫头竟然还得寸进尺,莫非以为母亲平素宽宏惯了,就一定是好拿捏的么。

    谁知方氏却没有生气,只是沉吟了一阵,然后叹息道:“当初把她放到老爷书房,就是见她沉稳心细能拿主意,到如今这样的境地,她还能想到家人,可见思虑慎密,只可惜却走岔了路。”

    刘嬷嬷也叹了一声,道:“夫人说得是,这孩子我也原是看好的,本想等她许了人后,便调到我身边来打个下手,将来少不得……哎,可惜了。”

    华灼却的思绪却飞远了,她回想起上一世,九惠还是嫁给了二管家,可见与她有私情的那个男人,果然是不曾将她放在心上的,后来自家遭难,九惠却在华府被抄的时候突然失踪了,现在想来,恐怕被人灭了口也说不定。

    “刘嬷嬷,你告诉她,卖身契我可以给,但不能白给,让那个人来赎,我也不多要,原来的身价是多少就多少。”

    方氏铁了心,一定要逼出那个男人来,女儿对她的提醒一点也不错,什么人家的堂堂一个少爷,能看得中别人家的婢子,便是看中了,若是正经人家,大大方方地来讨就是,九惠又不是自家老爷的禁脔,你情我愿,华家断没有不给的道理,何必偏要私下往来,偷偷摸摸,鬼鬼崇崇,可见其中必定是有蹊跷的。

    不知是什么人在打自家的主意,不揪出来,让方氏如何心安。九惠现在又不能出府,更无法向外递送消息,要让那个男人来替她一家子赎身,自然就得先要说出那个男人是谁。

    刘嬷嬷明白夫人的意思,又去跟九惠磨了几天,语重心长的话不知说了多少,九惠虽然素来沉重,但终究年轻,时间拖久了,没熬住性子,终于说出了一个名字。

    大出华灼的意料之外,那个男人竟然不是她原先猜测的赵家大少爷赵伯良,而是宋家的大少爷宋清波。

    怎么会是宋家?

    这两年华灼也没少往宋家跑,宋娉婷虽然言语刻薄,但心地其实不坏的,除了杜宛之外,华灼也没几个能交心的闺中蜜友,庄静离得太远,不可能时常来往,赵玉儿虽然热情活泼,但骨子里的商人气息太浓,要不是心里怀疑赵家,她根本就不会接近赵玉儿,而和宋娉婷之间虽然常常说不到一起去,但有时候听听她对别人毒舌,倒也挺有趣的,所以每次宋娉婷下贴子邀她去宋家,华灼几乎就没有推辞过。

    宋清波这个人,华灼见过一次,对他的印象非常好,生得秀秀气气,一身的书卷气,从言谈举止来看,他是个很随和的人,宋家的下人们也非常喜欢这位大少爷,她去过宋家多次,也从来没听过宋家下人说过他半句不好来。

    第125章 最可恨的

    “原来竟是他。”

    方氏先是惊了一下,转而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就对了,九惠平素极少离府,哪有什么机会去认识什么少爷,也只在书房伺候的时候,能见几个外人罢了,宋左尹是常与老爷来往的,这位宋大少爷也到过书房几次,只是没想到宋大人那样的谦谦君子,养的儿子却是个浮浪子。”

    华灼惊过之后,心里也琢磨开了,要说宋左尹在淮南府,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父亲这个府尹之外,便数宋左尹权柄最大,理论上来说,这次父亲回京述职后,如果吏部不另外委派,府尹之位就非宋左尹莫属,他没有道理要害华家呀。

    等等,上一世父亲被陷害,是在连任之后,也就是说,赵家现在并没有对华家不利的心思,宋清波接近九惠,恐怕只是想打探父亲这次进京述职的结果,想必宋家现在也已经派人进京去吏部打点,想接手下一任淮南府府尹的位子,可是上一世秋闱弊案是谁也料不到的事情,阴差阳错导致父亲连任,宋家白花了心思,恐怕还损失了不少的银钱,这才有了借新江决堤的事来陷害父亲的举动。

    华灼还隐约记得,上一世父亲被押解进京之后,临时代管淮南府的人,正是宋左尹,后来她离开了淮南府,虽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但想来只要在安抚流民这一块上不出差错,最后担任淮南府府尹一职的人,只怕是非宋左尹莫属了。

    虽然不知道自己这推测得对不对,但华灼觉得还是应该提醒母亲一句,因此便低声道:“娘,是不是问一下九惠,宋家大少爷可曾问过她关于爹爹这次准备进京述职的事?”

    她这一插嘴,方氏和刘嬷嬷都是一惊,她们并非不懂事的无知之人,华灼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听得明明白白。

    “夫人,我这便去问。”

    不等方氏开口,老成精明的刘嬷嬷就立刻退出了西跨院,往客院匆匆而去。

    方氏坐在椅中,竟似是重新认识了女儿一般,盯着华灼看个不停,直看华灼背心上都快发毛了,才开口道:“灼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一点的?”

    如果说华灼之前在九惠的处置问题上表现出沉稳谨慎的姿态,还只是一个闺中女儿应有的手段,那么现在她突然点出的这个问题,就完全是一种政治觉悟了,就连方氏自己,都完全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她顶多只是以为,宋家是从华家身上图谋什么好处,绝对不会想到宋家盯上的是老爷屁股底下坐着的那个位子。

    当然,方氏不知道,华灼是结合了上一世发生过的事,才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是没有上一世的经历,别说什么政治觉悟了,恐怕在发现九惠有私情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就得出大岔子,按上一世华灼未遭离难之前的任性脾性来说,直接把九惠打死都是有可能的。

    华灼也知道自己表现太过了,她一个闺中女,按理来说,是不该想到官场上那些事上去,此时无可辩解,只能装出一脸茫然道:“没什么可想的呀,咱们不是都要进京么,爹爹要述职,咱们还要给老祖宗去祝寿……”

    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华顼走了,他留下的位子当然得要有人补上,华灼能想到这一点,已经算是出格了,这种事情从来就不该是女人能想的,但话又说回来,她就是这么想了,顺理成章,谁也不能说她这样想就想错了。

    方氏闷了半天,也没能从这里挑出什么不对,女儿太聪明,总不能说是错吧。

    不知道刘嬷嬷跟九惠是怎么谈的,隔了大半个时辰才又回到西跨院,沉着脸道:“果然有这么一回事,却不是宋大少爷主动问的,而是九惠自己与他商量的,老爷这次进京述职,夫人托了本家二少爷帮衬的事,不知怎么被她晓得了,她知道这次多半是回不来了,心里舍不下宋大少爷,上回私下离府,就是找宋大少爷商量这事儿的,她想向宋大少爷要些银子,把一家人都赎身,以后就留在淮南府不走了,只是没料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方氏揉了揉眉心,道:“这种事情,她主动说,还是宋大少爷主动问,无关紧要,只怕人家早就料到了,这种事情他们不主动问,九惠既然恋着宋大少爷,必然是要自己说出来的。”说着,她又沉下脸色,“宋家,哼,真是好一个宋家,平素一副不恋权贵、不贪钱财的清贵模样,不想私底下竟然这般龌鹾,这等手段也使得出来,亏得老爷还将宋家倚为心腹,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说着,又轻叹一声,道:“那日我跟老爷提起九惠的事,老爷的意思也是想轻放了她,没想到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待老爷从衙门回来,我还得提醒他提防着宋家些,真是教人心寒,我们还没走,便这样急急的惦记着,竟是连半年工夫也等不得了……”

    “夫人,九惠那里,怎么处置?”刘嬷嬷问道。

    方氏挥了挥手,道:“她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双成的手中收着,你去拿吧,再派个人去宋家递信儿,让宋家来人拿银子赎了她一家子走,主仆一场,我不想把事情做绝,只是这丫头实在是让我失望,也不想再见她了,让她收拾东西,先回家去。”

    刘嬷嬷应声去了。

    华灼想想,接下来也没她什么事了,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与宋家怎么相处,就是爹娘自己考量了,她也插不上手,因此便想告退回秀阁去,不料方氏却没让她走,反而问道:“你可知我为什么要轻放了九惠她一家子?”

    “自然是母亲心善,又念着她有几年苦劳。”华灼一下子没明白母亲的意思,因此只管捡好听说。

    方氏却摇了摇头,道:“这固然是一个理由,却只占了一丁点,她若犯的是普通的小错,我也不会与她计较,但与男人有私情便也罢了,还帮着外人算计主子,莫说她只是有几年苦劳,便是她于我救命之恩,也绝不能放过。灼儿,你这一、二年虽与我和双成学着管家,到底不曾经过什么事,因此不晓得这其中的厉害,眼下你爹爹快要离任,因此宋家还不曾做什么事,但若是你爹爹连任呢?宋家既然盯上了府尹的位子,又岂会就此甘休,九惠这丫头必然成为宋家手中一杖棋子,到那时候爹爹的一举一动,只怕全在宋家眼中,要寻个差错将你爹爹赶下来,全不用费什么工夫。这等大祸,轻则丢官,重则害命,九惠之错,如何能恕。”

    华灼一愣,旋即惊讶起来,母亲说的,竟然与上一世后来的发展不谋而合,可见她之前的推测,恐怕与实情极为相近,虽然这一世已经无法验证了。

    “娘,你的意思是?”

    “我放九惠一家子走,一是安她的心,先前我既答应了只要她说出那个男人,便放过她一家子,自然不能言而无信,二来也是做给府里其他人看,这几日里九惠调到客院去,恐怕谁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时候放了她一家子,自然就能平事息人,再也没人追究真相,九惠称了心意,更不会说出她与人有私情的事,这一桩丑闻便算瞒了下来。”

    华灼听着,连连点头,母亲顾虑得不错,若把九惠逼得急了,把事情闹开来,固然她名声坏了,可华府更加颜面无存,这时候放九惠一家子走,既落了个言而有信,也可以防住丑闻外泄。

    方氏这时却冷笑一声,道:“你莫点头,厉害的在后面,这样的手段你也学着点,将来管家,自有用得着的时候。我若真想放了九惠一家子,直接还了卖身契放她一家走便是,又何必让宋家来赎人。”

    华灼愣了愣,连忙道:“女儿糊涂,请母亲指教。”

    方氏抿了一口茶,润一润喉,这才又道:“这里头也有两个意思,一是警告宋家,再不收手,你爹爹在回京述职之前,要整治他也不是没有手段,这半年里,他们最好安分些,等我们走了,随他使什么手段去;二是让九惠不能做人,她以为宋家是什么人家,一个婢子,也想攀高枝,她在华府中,对宋家有用处,自然是甜言蜜语地哄着她,现在事情败露,宋家怎么可能再把她放在心上,你只管看好了,宋家绝不会来赎她一家子,若来了,岂不是当面承认宋大少爷与婢子偷情,更承认了宋左尹对府尹的位子有觊觎之心。这等虚伪之人,最是要脸的,有些事他们能做,却绝不能认,否则就是落了把柄在你爹爹手中。”

    华灼神色一黯,仔细想了想,却深以为然,宋家素来自许清高,又重门风,宋左尹便是要纳个妾,都得选那些知书达礼的良家女子,最少也得是个教书匠的女儿,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长子去纳一个婢子回去,更不用说这里头还牵涉了华府,宋家来赎人,等同于认罪,宋家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自己将把柄送过来。

    “母亲说得是,对九惠来说,这样的结果比什么惩罚都严重。”

    她长长地叹息一声,华府容不下,宋家又不要,九惠完了。她不知是该恨这个丫头,还是可怜这个丫头,九惠的悲惨结局已经可以预见,想想上一世的家破人亡,再想一想九惠现在的下场,华灼摇了摇头,想恨,终究还是恨不起来,说到底,九惠也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最可恨的,是宋家。

    第126章 挑选人手

    宋家果然没有来赎人,不但没来赎人,反而一副茫然不知的模样,反问华府:你家的婢子,凭什么要我们去赎?那位宋大少爷,更是连个面儿也没露,隔天宋家就放出消息,自家长子早在一个月前,就往扬州郡的白石书院求学去了。

    结果早在方氏的预料之中,转而就让刘嬷嬷把宋家的反应告诉九惠,然后借口九惠胡乱攀诬宋家,毁言在先,华家自然不能轻放了她,把她一家子、连同她自己的卖身契又都收了回来,没隔几天,就将九惠一家子转卖做了贱役。

    事情是私下做的,除了方氏、刘嬷嬷之外,谁也不知道,大家都只当九惠一家子已经离了华府自谋生活去了,华灼知道九惠被处置,已经是好多天以后的事了。

    “那丫头……真是可惜了,晓得宋大少爷对她如此无情,整个人几乎失了魂,走的时候瞧着人都木了,一点儿生气都瞧不见……”

    刘嬷嬷私下里偷地对华灼说了当时的情况,一转身又去教训七巧和八秀两个。

    “你们这两个丫头,一直被小姐宠着,可莫要学九惠那样失了心性,光只看着男人长得好看,家世又说,会说几句好听的话儿,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七巧用力点头,记住了这个教训。

    八秀却微吐舌尖,脸红红道:“我才不想男人,我是要陪小姐一辈子的……”

    “傻丫头。”

    刘嬷嬷让她逗乐了,道:“哪有姑娘家不嫁人的,你若真想陪小姐一辈子,将来做个陪嫁吧,少不得姑父、小姐一起伺候。”

    这话一出口,不说八秀,就是华灼和七巧也一并脸红,埋怨地望着刘嬷嬷,怪她胡言乱语。

    刘嬷嬷瞧着三个女孩儿个有个的羞态,却是一般的鲜嫩嫩、俏生生,心下越发疼惜,然后又道:“这九惠的事了结之后,眼下夫人正在清算府里到了年纪的丫头、小厮,或娶或嫁,这几个月里怕要安排好几对呢,三春许给了二管家,五贞配了厨房管事白嫂的大儿子,六顺有意要顶三春的缺,还能再留一、二年,除了她们,还有几个丫头都是要出府的,恐怕最近一阵子府里要缺人手,夫人正犹豫着是从绘芳园里调人过来,还是从庄子上挑几个家生子,你们两个丫头也不用急,七巧快十四了吧,八秀小两个月,若是愿意当陪嫁,还能再多陪小姐两年,若不想陪嫁,过两年早晚轮到你们要许人,手巧些,现下便该给自己绣些物件备着了。”

    一番话说得两个丫头的脸上更加红透了。

    华灼笑了笑,忽地想到宋家的事就这么过去了,脸色便又沉了下去,道:“嬷嬷,难道就不管宋家了么?”

    刘嬷嬷怔了一下,没想到小姐刚才还在羞涩,这会儿心思竟然转到那里去,便道:“老爷已经明着敲打过宋家,在衙门里让宋左尹吃了好几回挂落,丢了不小的面子,但也只能如此了,毕竟这等事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咱们府上自己也不光彩,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便罢了。宋家在淮南府经营几代,根基比咱们华府还牢靠些,老爷毕竟是要走的人了,不能拿他怎么着,也犯不着把仇结深了,这个仇暂时只能记下了,小姐,官场上的事,咱们不懂,也不必过问,老爷心中自然有数,只是咱们内宅里,以后与宋家就不要再往来了,宋家小姐要是再下了贴子来,你莫理她。”

    华灼还是有些不甘心,上一世,华家被害得何其凄惨,就这样轻松放过宋家,她做梦都得把牙齿咬断。但是刘嬷嬷也说得确实在理,宋大少爷和华府婢子有私情这样的事,毕竟不能拿到台面上说事,传出去,宋家固然没脸,可华府也一样颜面无光。

    而且宋左尹这个人平日也算勤于公事,没出什么岔子,明面上,爹爹也不能随意处置他,而且再有半年,爹爹就要回京述职了,二堂兄那里如果不出差错,明年一家子就得去富庶的江南郡上任,跟宋家以后大概连见面的机会也不定会有,犯不着在这紧要的关头,闹出主官与辅官不和的事情来,若是因此若得爹爹在吏部的考评降等,去江南郡的事情恐怕也会生出变故,未免得不偿失。

    只是,真的很不甘心。贪墨河银的事情肯定存在,而且宋家一定占了大头,否则上一世也不会有那本栽赃的账册出现,宋家手里一定有这本账册的原本,如果能找出来,不止宋家能入罪,而且还能及时重修河堤,也许来年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但她没有办法,谁知道那本帐册藏在宋家哪里,别说她不知道,就是知道,也没本事偷出来,只是眼睁睁看着宋家继续滋润地存在着。

    真憋气。

    华灼跑到后花园散心,望着满目芳菲,扯了一朵开得正盛的牡丹花撒气,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声声稚嫩的呼喊:“姐……姐姐……抱……”

    三岁的华焰已经会跑会叫人,还会撒着娇让人抱了。

    “小心点,小少爷……”

    四喜追在华焰的身后,一大一小两个人一起跌跌撞撞地向华灼走来。

    华灼上前几步,一把抱住华灼,捏捏他的脸蛋儿,道:“小捣蛋儿,走慢些,再摔了,可别哭鼻子。”

    华灼咕咕囔囔,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还有些口齿不清,有时候不仔细听,很难分辨出他到底在说什么。

    四喜气喘吁吁地追过来,给华灼行了一礼,才道:“小少爷今儿不知怎地,特别兴奋,这都快绕了后花园大半圈了,还是不肯停下来,亏得忽然看见了小姐,不然真怕他累着。”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跟着,奶娘呢?”华灼有些不悦。

    华焰可是华府的宝贝疙瘩,但凡出了屋子,身后至少得要两个人跟着,就怕有什么闪失。

    “昨儿她家中来人,说是小旺儿病了,就向夫人告了假,连夜赶回去了。”四喜解释了一下,小旺儿就是奶娘的亲生儿子,只比小少爷大了两个月。

    “那弟弟屋里现在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照应?”华灼又皱起眉。

    四喜笑了笑,道:“也不是,夫人把五贞派了过来临时帮忙,今儿天气好,她这会儿正在替小少爷翻晒被褥。”

    其实这两日五贞都有些恍忽,四喜是过来人,知道这丫头快要许人了,难免有点神思不属,让她跟出来,也是心不在焉,索性就没让她出来。

    华灼怔了半晌,看来府里是真的人手不足了,连弟弟屋里缺的人都要母亲身边的丫头来顶上,还是个快要许人的,等等,刘嬷嬷先前好像说,母亲正犹豫着从绘芳园里调人手,还是从家生子里挑几个补进府来,她忽地记起一事,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把华焰交到四喜手里,道:“带小弟回屋吧,如今人手不够,轻易别带他出来了,等奶娘回来再放他出来走走。”

    然后她便匆匆往西跨院去了。

    善婶儿来了,而且已经来了有小半天,依照方氏的吩咐,她送来了绘芳园里所有下人的花名册。其实这个花名册方氏手里也有一份,不过绘芳园里的下人流动比较大,内园还好,外园伺候的人有许多是临时雇佣性质的,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换掉一批,但如果有表现得极好的,也会调入内园,因此方氏手中的花名册并不是很准确,而善婶儿送来的,是最新登记造册的名单。

    “娘,你是打算从绘芳园挑人吗?”华灼轻手轻脚地靠近,没让人通报。

    方氏正在翻花名册,被华灼突然出现吓了一跳,眼一抬,笑骂道:“你这丫头,猫儿似的,走路也没个声。”顿了一顿,才又道,“上回去绘芳园,见到几个丫头似乎都不错,我正找独善问情况呢,若真是好的,就补上府里缺的人手,她们都是独善调教好了的,过来就能用,也不用再调教,省了许多工夫呢……不过其他人也是要安排,杜家那里也同意连园子带人一起接手,所以这份花名册回头还要给杜家送去。”

    “娘,园子里人员流动大,恐怕不那么可靠吧。”华灼提出置疑,她本来就是为了这事来的。

    方氏点点头,道:“外园的人,自然全部留给杜家,一个不带,不过内园里的人,都是独善调教过的,挑几个能干灵俐的来,大可以放心。”

    善婶儿站在下首,笑了笑,道:“夫人真是过奖了。”

    “会做事,还是忠心耿耿,娘,依女儿看,还是后者比较重要,宁可咱们麻烦些,也别再节外生枝的好。”

    华灼说得比较隐晦,但善婶儿的脸色却有些变了,小姐这是什么意思,暗指她不忠心吗?却是不知道刚刚过去的九惠的事,因此想歪了。

    方氏怔了怔,转而会意,笑了笑道:“你这话说得也不错,我也只是看看园子里有没有合适的。”又对善婶儿道,“成了,花名册先放在我这里,等我慢慢细看,园子里眼下正在把所有的物什清点造册,正是最忙的时候,我也不留你了,等我瞧着有适合的人选,再派人叫你来。”

    第127章 意外除患

    善婶儿走的时候,心里还在犯嘀咕,不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什么,被小姐暗示了一把不忠心,难道是清点园中物品登记造册的时候,私下将一些不招眼的小玩意儿藏下的事情暴露了?想到这里,善婶儿走得更急了。

    方氏这时却对女儿笑道:“你匆匆赶了来,这回又有什么说道?”

    却是她原本心里已经偏向从绘芳园挑人,但经过九惠的事以后,对女儿说的话又多了些重视,因此华灼话里一透露出绘芳园里的人不可靠的意思,她就暂时按耐了想法,将善婶儿打发走,准备先听听女儿怎么说。

    华灼道:“女儿哪有什么说道,只是忽然想起一事,想给母亲提个醒儿。娘可还记得,当年郡守夫人到淮南府来,曾经到绘芳园来做客,当时娘还请了好几位夫人做陪,其中便有宋夫人。”

    说着,她就把当时宋娉婷比她这个华家小姐得到消息还快的情况说了,然后又道:“当时女儿只是觉得她消息灵通,也不曾多想,直到现在,才忽地明白过来,恐怕宋家并不只是在九惠一个人身上下了工夫呢。园子里人多,来来去去的没个准儿,要安插人手进去再容易不过,恐怕就是善婶儿也防不住那些有心人吧。”

    方氏听了,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沉吟了片刻才道:“咱们府上用人,素来都要将身家查得明明白白,才敢招进来,园子里却不计较这个,只要是得用的,有个保人便成,果然容易出漏子,我也是想着,总归是快要走了,只是临时招几个人手进来帮忙,待走时,是不带这些人的,现在想来,还是轻忽了,想不到宋家竟然处心积虑,这样说来,恐怕府里的人也都要再清查一遍才行,园子上更不能放过,那些有问题的人,一个也不能留给杜家,不然将来出了事,倒是咱们对不起杜家了。”

    方氏这时候才真正重视起宋家来,郡守夫人到绘芳园做客,已经是快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自家老爷到淮南府来,也不过是一年的光景,宋家就已经在绘芳园里安插了人手,可见是处心积虑、蓄谋已久,若不是老爷一向为官清正,不谋私利,也不曾有什么把柄落于人手,恐怕早就出事了。

    “实可恨也!”

    她一拍座下扶手,面上带出几分怒色。

    方氏一向是个宽仁的人,这一怒,行事不免就严厉了几分,先把府中梳理了一遍,不管是真有问题,还只是假有问题,但凡只要有了疑心,一律遣人出府,连查证也不用了,事实上,老爷再有半年便要进京述职,要做的准备本来就多,她也没有时间去查证,于是小半个月后,华府就又少了一个门房和一个长随。

    华府清理完了,就轮到绘芳园,但绘芳园人手更多,里里外外足有上百个,这还不算那些临时雇佣的,等方氏把绘芳园也清理完毕,时间已经从春转夏,又到七月流火之时。

    离华家离开淮南府还有两个月,这期间却出了一件大事。

    河银贪墨案提前闹出来了,宋家上下全被拿住,一个都没跑掉,闪电般的速度直惊得华灼差点没被针刺到手,自从她绣艺略有小成以后,就再也没被针刺过了。

    这事是怎么爆出来的?她百思不得其解,先前还一直在惋惜报复不了宋家,也救不了来年被新安江决堤而祸害的无数百姓,怎么突然就事发了?

    其实华灼不知道,宋家事发,还真跟她有些关系。华顼虽然有君子之风,但却不是迂腐之辈,既然发现了宋家有对他不利之心,又岂能不防着,只是宋左尹这个人实在是谨慎之辈,在公事上没有什么痛脚可以让他拿住,除了挂落他几回给个警告,其他的华顼也做不了什么。

    那一日,华顼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忽见书案上摆了一本书,却是一本《两淮水经》,里面记录了淮南、淮北两地的所有河流湖泊。

    “红袖,这本书你翻出来做什么?”华顼有些纳闷,他不记得他有让丫头找这本书呀。

    正在给他研磨的红袖伸长脖子一看,连忙哎呀一声,道:“不好呀,这本书是小姐要的,我摆错地方了……”说着,一吐舌头,连忙把《两淮水经》放回书架上。

    华顼见她俏皮的模样,不由得一笑,低头继续处理公文,处理到一半,心里突然打个突。水经,河道?新安江的修河银?

    如果是以前,他也想不到这事上去,但近来他正愁着不知怎么抓宋家的痛脚,因此一下子就想到新安江的修河银上去了。因为最近的一次新安江河堤大修,正是宋左尹主持的,那时候华顼刚刚上任,连淮南府的人事都还没有理清楚,而修河银又是在他上任之前一个月就发下了,当时前任淮南府尹就把修河的事交给宋左尹主持,所以华顼上任之后,也就没有再横差一手,现在想来,宋家如果真有问题,这修河银是最容易动手脚的。

    事实上,华顼会想到这个问题,也跟九惠的事其中一个细节有关,七巧说,看到跟九惠有私情的那个男人穿了一件湖丝衫子,开始华顼也以为是赵家,等九惠说出是宋清波之后,他才震惊了,宋家是书香门第,虽然清贵,却不富贵,宋家大少爷,凭什么能把湖丝衫子当日常衣物穿?宋家哪来的钱可以如此挥霍?

    贪墨河银?

    这只是一个猜想,但是当华顼派人连夜挖开一处河堤,看到里面的情形以后,这个素来爱板着脸的男人,脸色几乎发了紫,这要是新安江突然发大水,整段堤坝非垮了不可。他能在淮南府当了几年太平府尹,还真得多谢老天爷开眼,这几年没降下大水来,唯一遭的一次天灾还是旱灾。

    既然发现了问题,华顼也不是无能之辈,立刻动用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宋左尹给拿下了,连带所有的宋家人都控制起来,一番搜查,发现了帐本,甚至连当初跟宋左尹同流合污的几个官员也查了出来。

    事关重大,华顼连夜具文呈奏,将事情写成公文,连同那本帐册一起,派快马四百里加急,送进了京城。京城的反应也很快,没多久,圣旨就下来了,宋左尹及所有涉案官员革职去官,押送刑部待审,其家眷暂押大牢。

    让华灼很不满的是,父亲华顼也被斥责了一通,说他玩乎职守,吏部考评降了一等,这还是看在宋家贪墨河银一事最后还是华顼发现的,才减轻了处罚,不然也要问个渎职之罪。

    虽然很冤枉,但是华顼也无话可说,当年修河银尽管是在他到任之前就发下的,可是修河工程却是在他的任上完成的,宋家利用他初来乍到摸不清情况的机会,贪墨了大笔的河银,他确实有失察有之罪,朝庭没有追究,已经是轻罚了。

    不满之外,却是后怕,宋家是不是早就有打算把贪墨河银的事栽赃在华顼的头上,只是老天爷站在华顼这一边,这几年新安江一直很安分,河堤不出事,宋家自然也不会主动揭破,而一旦新安江决堤……想到有可能的后果,即使是有整个华氏豪族做靠山的华顼,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宋家,当诛。

    当华顼下了这决心以后,宋家的结局就不用再想了,荣安堂这些年虽然败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还有整个华氏豪族在背后撑着,宋家虽然还有两房人在别处为官,就连京中也有些关系,但是当整个华氏豪族都压下来的时候,宋家在淮南府的这一房,注定覆灭,谁也救不了他们。

    只有华灼在知道结果以后,小小的纠结了一下,她一直担忧害怕不知道要怎么解决的问题,到了父亲手上,便似冰雪遇到烈阳,转眼间就融化消失了,更让她无语的是,她左思右想想不出法子提醒父亲关于河堤的问题,结果一本《两淮水经》,反而无心插柳了。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没有留下尾巴,河堤的问题既然发现了,少不了就要重修,钱从哪里来?抄了宋家也拿不出全部的修河银呀,于是华顼又开始头疼了,眼看离任在即,但河堤的事一天不解决,他就一天难心安。

    但对于华灼来说,不管怎么样,终于是松了好大一口气,上一世留下的最大的阴影消去了,接下来,不管父亲是留任还是去别的地方上任,反正她是不担心了。

    方氏却又担心起来,老爷的考评被降了一等,这次述职也不知会不会受影响,别定好的事又起波折,思来想去,她越想越不安心,就给华焕去了一封信,让他再去吏部打探情况。

    华焕的回信还没有到,华顼却自己向吏部呈文,请求连任,他表示不把河堤修好,绝不离开淮南府,哪怕官降一级也在所不惜。

    于是方氏什么想法也没有了,只能长叹一声对华灼道:“你爹爹是个认死理的人。”

    华灼深以为然。

    第128章 左右为难

    转眼八月秋意渐浓,华灼的百子千孙大屏风也绣好了,方氏特地找人,用贵重的紫檀木将它镶嵌起来,以红绸罩得严严实实。

    绘芳园已经交到了杜家手上,田产铺子方氏也都留了可靠的人手在经营,整个华府上下,都收拾好行囊,只是往哪里去,却让方氏犯了难。按原本的计划,她们母女是要先行往京里去,将寿礼送到荣昌堂,然后等着华顼随后进京述职,看吏部派的是什么缺,她们便跟着往哪里走。

    可是现在华顼想要连任,不等吏部有回文来,他是不会离开淮南府的,那么还进不进京,方氏就犯了难。

    “夫人,若此时不动身,恐怕就赶不上给老祖宗祝寿了。”刘嬷嬷知道夫人在为难什么,因此提醒道。

    “我又如何不晓得,可是若老爷不进京了,我们母女还进京做什么,本家是个什么地方,我虽不知道,却也是听过一些的,听说那几位本家的妯娌,可都是一双势利眼呢,没有老爷撑腰,只我们母女,还不得让人欺负了去。”

    方氏怕的当然不是她嘴上说的,荣安堂再败落,也不是好欺的,其实暗地里,担心的还是本家要打女儿的主意,虽然这大半年来,她也照着华焕出的主意,把华灼的生辰八字含含糊糊地透了些风声出去,但也保不住老祖宗她贼心不死呀。

    刘嬷嬷也能猜出方氏的顾忌,仍是道:“夫人,若是往日咱们只送寿礼人不去也就罢了,只是今年正好老爷要述职,而且老祖宗又是七十岁整寿,整个华氏豪族,不论是嫡支还是旁系,甚至连那些出了五服的,都纷纷要赶回来给老祖宗祝寿,咱们荣安堂不去个人总是不行的。”

    方氏听了,面上的忧虑更深了。

    是呀,这一次不去不行,可是谁去呢?

    荣安堂还是吃亏在人丁太单薄,数来数去,能代表了荣安堂去祝寿的,只有三个人,华顼,华灼,华焰,就连方氏自己都不够资格,她只是荣安堂的媳妇,除非是夫死子亡女嫁,否则怎么也轮不到她来代表荣安堂。

    华顼就不提了,他是铁了心不等到吏部回文绝不离开,华焰才三岁多点,根本就不顶事,而让华灼去的话,那不等同于送羊入虎口,谁知道老祖宗现在是个什么心思,反正方氏是死也不愿的。

    方氏的烦恼,华灼很快就知道了,她倒是有心替母亲解忧,表示愿意代表荣安堂带着寿礼去京中给老祖宗贺寿,并信誓坦坦一定不会被本家人给算计到,但却直接被方氏一句“小孩子家家,懂得什么人情世故”给打发回来。

    “娘,过了六月,女儿已经满十二岁,不是小孩子了……”

    华灼试图说理,十二岁的女孩子不算大,但若放在平时,父母已经可以开始为她准备嫁妆,到处相看哪家少年郎配得上自家女儿了。

    方氏瞪了她一眼,道:“当年你两个姑姑去京中时,比你还大一些,可结果又如何……”

    华灼想了想,觉得母亲最不放心的还是怕老祖宗拿她镇宅,以后婚事要受影响,再难嫁到好人家,便开口道:“若是女儿订了亲再去给老祖宗贺寿,娘该放心了吧……”

    话还没说完,就让方氏敲了一下,斥道:“这不是女儿家该说的话。”

    华灼缩了缩脖子,知道自己出格了,订亲这种事,只能别人跟她说,绝不能她主动提出,否则便是有失体统。

    不过方氏让女儿这么一说,倒也觉得这个法子可行,订了亲,华灼就不再是纯粹的华家女儿,老祖宗就是想拿她去镇宅,也要考虑一下华灼的夫家的想法,不过,要让老祖宗有所顾忌,这个夫家也得有点分量才行。

    于是,方氏转眼间就又想到了章家那个男孩儿,去年她派人去汾阳打探,可惜派去的人回来说,章家与同为五大豪族之一的崔氏正在议亲,据说崔氏有意再嫁一个女儿到章家,以加强两家人的关系,不过章家三房人,到底谁能娶到崔氏的女儿,还有待商榷,但是汾阳那边却人人传言说章家五少爷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的母亲就是崔氏嫡支出身,亲上加亲是再好不过的。

    最后结果怎么样,方氏并不知道,反正她知道有崔氏横插扛子,章家那个男孩儿她就不用再想了。眼下急切间,却哪里找得到合适的人选,就算想从章家另外挑个年?br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