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第96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作者:rouroushu

    我们的和瑶相提并论?哎,你究竟在乱想什么?如果你不愿意养她,送慈宁宫吧,左右额娘那儿也要人陪着。 ”

    敏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又犯情绪病了,都是刚才婉宁那一声奴婢造的孽。当下调整情绪:“还是养在永寿宫吧,毕竟是铁帽子亲王家的格格,太疏远了不好。”“疏远?”阴丝丝终于找到老婆闹情绪的症结了:“你呀,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心事。打起精神来,快点适应,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忙呢不要以为进了畅春园,你就可以享清福了,我可是忙得焦头烂额。”

    “皇上为国事操劳,忙是为天下苍生,我一介深宫妇人,我有什么好忙的。”敏芝终于笑出来。胤禩白了她一眼:“再闲下去,我的日子就不太平了”说着站起身:“行了,朕还有折子要批,你先看看内务府递上来关于小选的折子吧,九弟也是的,这种事也来烦着朕”

    胤禩哄好了老婆,想到清溪书屋还有成堆的折子,眉头又皱成了铁疙瘩。无奈小九在办公室里忽然狂打喷嚏。内务府虽然管着皇家的吃喝拉撒,但早请示晚汇报却是定制,毕竟是皇帝管着大家呢

    敏芝也知道他是有口无心的,应和了一句:“是啊,这点小事都不能自己拿主意,皇上白给他亲王爵位了,到底还是十八弟得用些。”

    胤禩刚走到门口,一听这话没好气地回头,想啐一声口没遮拦。却见她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全没了刚才的颓废。莫名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伸出手指弹了一下她的脑门:“你这张嘴,真是屡教不改”

    第三百七十三章 依然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七十三章 依然

    就这么着,敏芝在胤禩的默许下,敏芝开始插手内廷事务。类似内务府的大小选,这些本就在皇后职责范围内的事,某人交代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慈宁宫的太后做妃子的时候从来都没有管事儿的经验。皇贵太妃自从交出凤印之后更万事不管,养花种草,弘历在寿宁宫住着,她是一点帮忙的意思都没有。

    于是,太后有什么事,必定先问过宜贵太妃和惠贵太妃,然后才找皇后媳妇分派任务,而敏芝总是四两拨千斤:“皇额娘的话,臣媳记得了,只是这事最后还得皇上做主,少时皇上来请安,皇额娘不如问问他的意思。”

    现在,内务府大半的日常工作都只向皇后负责了,敏芝欢快地忙碌着,只是太后那里却找不到借口推脱了。

    德昭元年九月,起驾回宫,十六家的丫头已经在永寿宫等着敏芝,刚换了环境,小孩不停的哭闹,一点都没有以前见她时的乖巧,胤禩每次过来,都能听见孩子震耳欲聋的哭声,悻悻地说,十六小时候安静乖巧,从来不哭闹,怎么生个女儿就闹成这样?”

    敏芝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帮她顺气:“儆恪小时候也是个混世魔王,兴许女儿就是比儿子会折腾,弘普小时候也很乖的。”胤禩懊恼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扔北五所去。”敏芝哄了一会儿,把孩子交给奶娘带下去:“君无戏言,她现在是和硕公主了,见了十六弟和弟妹是要改叫叔叔的。”

    “嗯,要不,再领养一个?老十家的大一点,已经懂事了,也不费事……”胤禩沉吟道。敏芝刚想给他一个白眼,瞬间想起一个人来:“十弟家的就算了,马上就要定亲出嫁的,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

    胤禩转头看她,两人目光一碰,心有灵犀:“二哥家的嫡女。”“嗯,这是个很好的人选,一来么,二哥封亲王是皇阿玛的遗愿,不能算是你善待兄弟的佐证,领养他家的格格,让朝臣们看到咱们是真心诚意想要对他好的。”

    “可是你身边已经有一个这么闹腾的……”胤禩已经开始嫌弃十六家的这个了。敏芝温然一笑:“养在我名下而已,自有嬷嬷们照顾着,实在不行,还有皇额娘和一众太妃不是么?”

    “嗯,这样也行,左右十六家的也没册封,过两天,等朕和大臣们商议一下,把二哥家的女儿接进来,一起册封了吧。只不过……”

    “不过什么?”敏芝见他犹豫追问了一句。“说起皇额娘,到让我想起了寿宁宫里,还有一个弘历,隆科多现在是九门提督,掌管京城禁军,佟庆恒在西北为一省总督,宫里还有一位贵妃和一位皇贵太妃……”胤禩说到这里,停住了,目光闪烁不定。

    敏芝当然知道他想要说什么,故意一嘟嘴:“我就说四哥家是个麻烦吧,佟家人如今实权和名利都有了,虽然不是像前朝那么权倾朝野,可你给的差事明显实权更大些。以前佟家的老爷子就是老狐狸,隆科多,没准儿是只小狐狸。潜邸的时候,我可没少听说四哥请他吃饭,两人走得挺近的。”

    胤禩一摆手:“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佟家不足为惧,我担心的,潜邸的时候,四哥手里的那批暗卫。以及他手里隐藏的其他势力,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德妃和弘历暂时不能动的原因。”私下无人,胤禩自然也不会在老婆面前称朕。

    “在我看来,四哥家的暗卫才不足为惧。先皇将他的黑衣侍卫全部都给了你,谁家的暗卫也比不上皇家的。”敏芝自信满满:”皇上忘了,潜邸的时候,我们家的事儿,除了先皇,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了,就连四哥也被蒙在鼓里。如今想来,其实先皇对我们家还是不错的。”

    “潜邸的时候怎么从不曾听你说这种话,妯娌里只有你和先皇的关系闹得最僵。”胤禩没好气地说。“那时不理解,觉得先皇对谁都好,唯独对我们家不好,现在才知道是误会他老人家了”

    胤禩不接茬,只是慢慢地靠进靠背里,遥望正对面铜鹤的嘴里缓缓而出的香烟。敏芝忽然也闭嘴了,陪着他静静地看着,回想起许多年前,自己在这里被康熙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脸上不敢有抱怨,心里却骂了人家无数遍。

    如果康熙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儿子媳妇终于想通了,皇阿玛其实是爱他们的,只是他们太任性太欠调教了,所以才会对他们那么凶,那么苛刻,一定是内牛满面。

    那些没有继位希望的皇子,早早就做了亲王,那些把龙椅刻在脑门上的皇子,一个个都死在老爹温柔的微笑里。

    只有他们,算是一路被打骂出来的,自从嫁进皇家,康熙就没给过她好脸色,想必胤禩也是一样,自从出宫建府,娶了她这个倒霉福晋之后,就再也没得到老爷子的任何一句赞美。流泪流血流汗,甚至差点没命。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到了最后,老爷子病逝了,才明白一切尽在掌握是什么滋味。老爹为了培养这对皇帝夫妻,真实呕心沥血,全武行都用上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啊

    两人同时从回忆中走出来,相视而笑。胤禩把扳指从手指上取下来,放在桌上:“先皇把扳指给了我,却把扳指的秘密告诉了你。到现在,我才算明白他的用意,这批侍卫,还是你用着吧。收养两位格格的事,我会诏告天下,咸使知闻。另外,十四的刑期也该定下来了。”

    敏芝却摇头:“我不需要,如果你觉得你不方便出手,我也是一样的,四哥这个贝子,是皇阿玛降的,要升不能,要降也不能,是挺麻烦的,这么麻烦的事,还得你想办法。不过寿康宫的那位,我倒是想到办法了。”

    “我说了,这些人暂时动不得,你怎么又想起她来?”胤禩无奈地拉过她的手,让了一个位置,两人坐到了一处:“我知道,你恼恨四哥和十四弟,可眼下我还没完全掌握四哥手里的势力……”敏芝千娇百媚的横了他一眼:“我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么?”

    “你的意思是……”胤禩收到暗示,凑近一点。

    “我听原永和宫的宫女和太医说,德妃有肾结石,而且很严重。”敏芝故作神秘。

    “肾结石?是什么病?”胤禩不解地问。

    ”就是,就是……我也不清楚,反正太医是这么说的,说是得了这种病的病人疼起来天翻地覆的,而且有很多东西忌口,吃了会并发症。”敏芝言之凿凿。

    “你想怎么样”胤禩顺势把头凑到她耳边,甜甜的洋甘菊香气萦绕。

    “我想让太医给她看病,就像她以前在永和宫的待遇一样。”算计人的时候,她的目光亮若星辰。

    “然后呢?”他自然沉溺在这样的目光下,好久没看到这样的她了,智慧中带一点狡黠,算计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兴奋起来,双颊红红的,眼睛亮亮的。都五个孩子的额娘了,这个时候还像孩子一样。

    “你以为四哥和十四弟怎么会长成这样的?和先皇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德妃带坏的,可想而知她的脾气有多古怪了。我明旨过去探问,她一定不会领情,我开过去的药,说不定她会当成是毒药而拒绝……然后,我可以让宫人们在她耳边经常闲言碎语,说些诸如十四弟遭虐待了,四哥生活却很安逸这样的话。然后……还用我说吗?”

    敏芝越说越兴奋:“哎,你说这样好不好?本来嘛,宗人府大牢里的日子对十四这样养尊处优的皇子来说,和地狱没差别了。我也不算是撒谎。喂,你说这样好不好?”

    胤禩看着抓着自己袖子双眸闪亮的某女人,深吸了一口气,一口咬在她喋喋不休的嘴上:“你还真是……”

    眼前的明黄|色忽然放大,敏芝吓了一跳:“喂……”被沾了便宜的某人一把推开他,胡乱擦嘴:“这里是养心殿啊喂”

    胤禩“百忙”之中不耐烦地应了一句:“养心殿又怎样?”“什么叫做又怎样啊?”敏芝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恰恰是这一眼,让胤禩一瞬间愣了神。敏芝见他停手,气急败坏地整理衣服,摸头发。真是的,什么时候都看她的头发不顺眼,上第一件事就是拆她的发髻。

    等她捣鼓了半天,发现身边没声音的时候,才想起回望他。却发现他直勾勾地看着自己,脸上是思索的表情。一时间又红了脸:“你在看什么啊”

    胤禩仿佛突然回神,尴尬地轻咳了一声,脸上仿佛也有些薄红:“那个……德妃的事,就按照你的意思办,记得给朕多留一点时间。”

    听见他又自称朕了,知道这个人已经完全清醒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扳了脸,恭敬地行了个礼:“遵旨。”

    随后敏芝退出养心殿,回永寿宫。胤禩等她走出去之后,才无奈地合上折子叹气,刚才那一幕让他想起多年以前,他们起争执,那时她的拒绝让他完全失控……到底还是我爱你多一些啊重新翻开折子,皇帝深深叹息。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事国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事国事

    德昭二年正月十六,册封庄亲王世子嫡女为和硕淑嘉公主,理亲王嫡女为和硕淑慎公主,抚养宫中。先皇四贝子胤禛守景陵,德妃之乌雅氏一族为守灵家族,迁往遵化马兰峪,胤禩亲笔撰写神圣功德碑文,满汉各一份。建立御碑亭,宣扬圣祖爷一生功绩。

    先皇十四子胤祯,不仁不孝不义罪名成立,宗人府十年徒刑。敏芝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打击德妃的好机会。各种闲言碎语,花言巧语,花边消息,小道消息。把宗人府大牢形容成十八层地狱,把乌雅氏一族在景陵遭受胤禛无理报复的凄惨事实。惹得德妃一会儿哭一会儿怒,一会儿唉声叹气。

    敏芝吩咐太医院每天早晚两次平安脉,汤药什么的都要乘热送进去,所有在寿康宫偏殿服侍的人一律只会说不会听,无论德妃说什么她们都只当没听见,每天恭恭敬敬送药,恭恭敬敬服侍,就是不跟她说话。谁要是被发现与德妃有半句话的交流,立刻会被带去填刑司。

    德昭二年,定上书房制度,把上书房搬到了毓庆宫里。另外,咸安宫官学在皇后的倡议下成为大清的国立文理综合学院,而原本的国子监则改为文科学院。后两所学院是未来各省市的进士们进修的地方。

    翰林院与文渊阁合并,留守的老翰林要么被前面三所官学聘请为客座教授,要么进文渊阁做编辑。再不然,就发回原籍,送到各省市学台府衙里。这么一来,毓庆宫作为皇室成员专门的读书场所,其接收人群也随之放宽到在京贝子以上的宗亲世子开放,但仅限于未成年的嫡子或长子。

    其余不能被纳入毓庆宫体系的满族男孩,有两条出路,要么去丰台大营参加童军选拔,要么就是和汉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科举考试也经行了改革,保留策论,但是取消了八股文的样式,改为除了诗歌以外的文体都能自由。取消自学人员参考资格,考生必须有在各省学台认证过的公办或民办学堂开具的三年以上学籍证明方可参考。到了德昭七年,这一项规定期限延长至六年。

    诏令所有原在大清传教未曾来得及回转的外籍人氏,让他们到各地公办学校开设数学和屋里课程,承诺五十岁以上的外籍教师教满五年即可回过,三十到五十岁的教满十年即可回国。

    原八九十三家共有的庄园,更名为国立科技园,受内务府辖制。并将此模式渐渐向全国推广,农业技术,建筑技术,医药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渐渐与官府的考评挂钩、

    另外,热武器及能源开发部在胤俄的秘密主持下悄然开张,原本在内务府库房内积灰的鸟枪和晚明时候,葡萄牙人带来的火铳雷火弹(手榴弹)等全部重见天日。丰台大营首先试水重新编组,采用现代军队编制,三三制编组。结果一下子编出了一个军。

    敏芝看着胤俄呈上来的本章一个没忍住,一口茶喷出来:“居然有这么多”交泰殿里一片沉寂。这还不算大内侍卫,胤禩的亲兵营,护军营等。另外,九门提督所辖的巡捕五营(汉人)也不算在里边。

    这些编制外的杂七杂八加起来少说也有两个师,敏芝手抖了,不行,这么多人集中在京城,不是护卫而是累赘了。于是,胤俄接到诏令实行全程淘汰制。多亏当年名动全国的两江驻军夏训的余威依旧,加上柯安额尔济时不时地带人来回巡演。

    加上铁帽子王们早就见识过皇上手下这支强军的实力,诏令下来之后并没有像敏芝想象的那样遭到顽固派的打击。相反,有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北京军区完成脱脂,剔骨,整编工作。人数减半,除了大内侍卫保留扩编成营以外,取消亲兵营,护军营等建制。

    九门提督所辖巡捕五营所编为一营。其余人马分散为两拨,分别由巡城御史,顺天府尹共同辖制。所有这些变更,在德昭五年全部完成。

    这期间,固伦儆恪公主下嫁德昭二年探花,白佳氏澜止。胤禩在京城敕建固伦公主府,等同亲王例。先皇二十女封和硕温雅公主远嫁巴林。

    德昭三年的选秀,富察氏被选定为弘旺嫡妻。叶赫瓜尔佳氏选为弘晢嫡妻后者为康熙朝名臣刑部尚书叶成额的侄孙女。

    其他大多配了数字军团家的小子们,当然,后宫也添了几个常在,整个过程,皇帝本人都没有没有露面,敏芝也在看过了儿媳妇之后退场,忙别的事情去了。

    德昭三年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前朝疯妃乌雅氏殁了。据说死时眼睛瞪得老大,死不瞑目。太后得报的时候,还陪着掉了几滴眼泪。

    可到了敏芝这里,却是松了一口气: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该够了吧?随即奉太后懿旨还了她妃位的金册,随葬景陵妃园。但是上谕里却写清楚,这是看在已故和硕温宪公主的面子上才追加的特别恩典,算是全了佟家的面子。

    很快,新任宗人府令康亲王巴尔图来报,说胤祯得到消息之后整日痛哭,时不时还夹杂着咒骂之声,茶饭不思,人日渐消瘦。

    胤禩得报后一笑置之:“去告诉他,德妃母家的那些个亲戚们,在景陵正过得水深火热呢,四哥得知德妃病故,大喜过望。十年的时间,很容易就过去的。”

    德昭三年五月,胤禩带着敏芝及五阿哥六阿哥去了避暑山庄,会见来京觐见的六世达赖。敏芝见到独臂的牧仁给自己行侍卫礼的时候,眼泪掉下来。再看看眼前的青年,红色的僧袍,同样红棕色的皮肤,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泥塘里捡出来的弃儿了。

    再看他目光平和,双手奉上主人的佩刀。敏芝闭了闭眼:“这刀就赏了你,你用它好好保护大师,也算是一份功业。既然你不愿意还俗回京。这刀,就算给你留个念想吧。”

    胤禩当然看出老婆对牧仁依依不舍,想要挽留达赖,又念及避暑山庄离京城路途遥远,找老婆商量。敏芝想也没想就把雍和宫的构想说了出来:“反正胤禛的贝子府建到了遵化,弘历即便成年也没有住回去的道理,那儿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就改了寺院吧。”

    胤禩苦笑:“这样,倒是给他积了阴德了。”“是啊是啊,宣传的好,没准他会被皇上感化的。”敏芝半真半假地说。

    于是德昭四年,胤禩下旨在雍亲王府原址上兴建黄教寺院,定名净业寺。寺院未建成时,达赖携牧仁及随从往来于避暑山庄与五台山之间,为大清子民开坛说法。宣扬黄教教义。一呆就是三年。

    三年后,净业寺落成,胤禩亲临拈香,请达赖升座,为主殿佛像开光。并在寺中讲经一月,一个月后,达赖启程回京。胤禩亲自偕文武大臣为大师践行,达赖深有感触。

    德昭五年正月,胤禩宣布将要动身下江南,因为儆恪公主跟白澜止携子女回白家庄省亲迟迟不归。由此皇帝也动了南巡的念头。就在各部委积极商议皇帝初次下江南的路线及费用的时候,胤禩却宣布此次南巡的费用全部由内务府承担,不搞铺张浪费,不讲排场,除了弘旺和弘晢之外,谁也不带。朝政由几位亲王协同军机处共同议处。

    这一次南巡历时七个月,三月出发十月方回。也就是这一次南巡,白澜止身上肩负了二十多年二十六年的重担就此卸下了。家传的大圣遗音琴中,藏有微雕账册一本,细数自康熙三十五年到康熙四十二年到康熙五十三年,即曹寅死后两年,两江三省大小官员亏空国税的大致数目。

    十一年,就算按照国家标准,两江欠朝廷的银子也达到了一千万两之巨。其中,曹李两家织造就承担了五十万两。胤禩在白家庄书房里看敏芝把账目重新放大誊清,眉头深锁:“曹寅到还真是会做买卖,他的这个私生子,要了皇阿玛一千万两银子”

    敏芝知道他不是真气了白澜止,于是笑嘻嘻地补了一句:“外加一位固伦公主。”胤禩叹了一口气:“是啊,一千万两,康熙六十一年国库盈余不足九百万两,若不是你的点子,加上九弟善经营。朕这个皇帝手里的银子,还不如这些地方官。”

    敏芝一边抄账册一边借口:“所以我说,大清需要之下而上的严密的审计制度。京官穷,皇上做皇子的时候就体会过了,地方官刨去孝敬和贪污,他也是穷的,掌握的权利和所得的报酬极度不平衡,贪污是理所当然的,哪个朝代没有贪官?只不过群贪得这么厉害的,很少见而已。”

    “群贪……这个词好,就跟潜邸的时候,你说两江的贪官多得好像春天的蚜虫一样好治虫的根本不在药,而在毁灭他的生存环境,培养它的天敌。农桑如此,政道亦是如此啊”敏芝搁下笔,揉揉发酸的肩膀:“是啊是啊,皇上英明神武,一早有治虫的法子了不是?”

    胤禩放下手中的折扇,亲自过来给她捏肩:“朕的点子,哪有你的多,朕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第三百七十五章 琐事(一)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七十五章 琐事(一)

    德昭五年十月,圣驾回京,即刻接连颁布谕旨,开始在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清查钱粮,追补亏空。凡亏空钱粮官员一经揭发,立刻革职。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距离康熙六十一年已经过去五年了,五年里诸多的人事变动已经很难将责任追究到某个个体身上了。

    当然,朝廷的追查重点是两江,许多前任和前前任捞足了资本的官员都被抓出来抄家并游街示众。当然,白家庄住着的曹李两家幸免于难。仅一年的时间,被抓出来革职抄家的各级官吏就达数十人,还不算已经卸任被抄家贬为庶民的。

    因为抄家抄得多了,跟着去核实家产的御史大夫并师爷们就被抓出来单独形成了一个部门,定名为审计署。各省定两级,分别为正三品和从二品。平时受总督和巡抚辖制,总督有有权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大小官员进行审计。但到了每年的十一月,也就是吏部考评月的时候,朝廷会亲派国字号审计小组,奔赴全国各县市进行国审,这个时候,地方审计署直接对朝廷负责,一旦有亏空或账目不符。所涉官员就地革职抄家,绝不宽待。

    有罚就有奖,德昭五年,和清查钱粮的谕令一起颁布的,还有涨工资的消息,宣布取消工资中禄米的部分,全部折合现银发放。另外,官员的基本工资也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两倍。而且,所有朝廷命官不分地域,工资水平一刀切,京官是多少,地方官就是多少。从理论上消弭了京官穷地方富的基础。

    胤禩是吏部出身,当年没少和胤禛争取官员工资的问题,怎么涨以什么名义涨涨多少,他心里有数,一切都成竹在胸。

    有了审计制度,又有了革新过的科举制度和军队选拔制度,胤禩这个皇帝,做得相对就轻松了许多,加上从德昭元年到德昭五年,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不但让他体会到了皇阿玛的辛苦,也体会到了皇阿玛的专权最后害苦的是他自己。

    某天,胤禩歇宿永寿宫,敏芝服侍他沐浴的时候,赫然发现他的鬓角已有了斑白的痕迹,顿时惊声尖叫:“皇上,皇上竟有白头发了”胤禩还以为她要说什么,一听这一句,没好气地说:“这也大惊小怪,你以为朕像你似的,朕哪儿有闲工夫成天跟头发较劲。”

    敏芝却不以为然:“皇上正值不惑之年,怎么能这时就有白头发了呢?定是朝务太多,又通宵达旦的,这才……”刚想说“未老先衰”想想不妥,又咽了回去:“皇上当以龙体为先。”胤禩叹了一口气:“还是在江南那阵子闲的久了,再捡起来更加觉得累。”

    “连累你也陪着朕一起熬着……“胤禩的这句话让正在给他梳头发的敏芝手顿了一下:“皇上说的什么话,我每日的操心的,不就是后宫那点事儿,如今孩子们一个个都大了,眼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立业,皇额娘身康体健。我开心还来不及,怎么能说是熬着呢?说到这里,敏芝也补了一句,今儿早上景阳宫来报,说是汪常在有喜了。”

    “你思量着办,回头给慈宁宫报个信便是。”胤禩随意说了一句:“今儿十三弟和十五弟上请罪折子来了,两年前,他们的禁足就该解了的。”

    敏芝一听说十三和十五,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皇上准备怎么安排他们?”“给十三一个贝勒,送他去松花江治军。十五才麻烦,文不成武不就的,干什么好呢?”“十三弟有腿疾,你送他到东北……”敏芝到底是心软的。

    胤禩就看不得她这样,轻啐了一句:“你怎么还关心他,潜邸的时候,是谁被他气得脑袋顶上冒烟气儿的?一转脸全忘了?”“是我……”敏芝很没骨气地小声认错:“对不起……”听见老婆认错,胤禩满意了,问了几句孩子们的功课,夫妻两就歇下了。

    第二天早朝,胤祥晋贝勒,奉旨去盛京督军。胤禑一样晋了贝勒却被胤禩扔到了文渊阁的故纸堆里。

    同年十二月,在琼州当到总督的纪容舒回京述职卸任。奉上最新的航海地图和周边诸岛的排摸情况以及敏芝最关心的海军基地的建设情况。胤禩龙心大悦,赏了他单眼花翎,应允了他关于海南人事变动的建议,并且体谅他离家十余载连岳父何焯的葬礼都没赶上。直接放他接替孙嘉淦,任两江总督,顺便可以带何凝玉回乡祭祖。

    令敏芝啼笑皆非的是,她在永寿宫接见何凝玉的时候,听她说小儿子叫纪昀,德昭二年生,时年三岁,转头敏芝就对老公说,等这孩子长大,又是一代名臣。胤禩笑她:“这么多年了,一点都没变,感情用事”

    德昭六年,孙嘉淦入主内阁,先充任刑部尚书,没多久调入军机处,升任内大臣,他也成了自张廷玉后第二位入主内阁的汉臣,而且他比张廷玉年轻许多。

    是年,儆恪公主携额驸离京,说是要替皇兄走遍大清的万里疆土。胤禩当然记得儆恪的梦想是做海蚌公主,于是就提议说:“你自己选吧,是草原还是沿海,你选定地方,差人回话便是。”

    敬恪和白澜止这一去就是十多年, 直到德昭十五年, 太后病危时方回。此时的敬恪已经在风景秀丽的浙江海宁安家。

    朝廷将那里由县升为州, 隶属江南省。敬恪在那里建立公主塔, 筑公主堤。大力发展农桑和商业, 加上固伦公主的名头引来的皇室投资, 海宁在她治理的时期达到了六乡十二县四都的规模。惹得在内务府做牛做马的胤禟眼红不已, 要求自己退休后也到江南去养老, 被胤禩狠狠地一顿批。

    德昭七年,大清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边防部队在黑龙江雅克萨组建完毕, 另外东三省的边境检查站同时全面布控, 总理这一切事务的, 是十三贝勒胤祥。因为胤禩告诉他, 当年为祸西川的策妄阿拉布旦率领余部, 有反攻入境的企图, 在国事上, 十三弟是可以交付重责大任的人选。

    实际上,之所以选择在雅克萨首先驻军,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清的邻国沙皇我国此时正处在国政崩坏内忧外患的时候。彼得大帝在德昭三年的时候病逝,他的第二任妻子叶卡特琳娜一世和孙子彼得二世相继登基,荒y暴虐,导致俄国民不聊生。大清东北边境一时间鸡犬不宁,大量移民涌入。给乌苏里台以及黑龙江的原住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胤禟急得不行,东三省可是大清的畜牧业大区,是大清一大粮仓。最主要的是,那里是小九一砖一瓦添建起来的,损失一点点都要了他的命了。于是,胤祥就被胤禩从家里提溜出来送东北去了,胤禩很厚道,没有在俄国纷乱的时候打劫,而是恪守尼布楚条约,所有军事行动只在红线范围内进行。

    正是因为大清皇帝的这份厚道,到了德昭二十年伊丽莎白女王登基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邀请大清使臣前往克里姆林宫见证她的登基大典。并于首席代表弘晢签订世代友好条约,大清第一个驻外领馆就建立在莫斯科。弘晢任第一任驻俄大使。当然,这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德昭七年, 大清第一个海军基地在海南建成, 从筹建到正式落成, 耗费了整整十五年。海军基地建成后, 第一个任务就是全海岸线的巡行, 所到之处引起大众争相围观。

    很快, 沿海诸小国,纷纷上书求保护, 于是, 敏芝再次提大胆构想, 仿现代美国例, 发展海外驻军。第一个吃螃蟹的, 是最没骨气的朝鲜儿皇帝李氏。胤禩派出去的人却让朝野好一番震动, 理亲王胤礽将自己的爵位让给了年仅十岁的世子。于德昭八年十月携其余家眷及一个营的步卒登陆朝鲜。

    两年后, 朝鲜皇帝暴卒, 胤礽以上帮监国为名奉襁褓中的幼主登基,借此掌控整个朝鲜。紧接着,朝鲜与大清签订了一系列合约, 到了德昭十二年, 朝鲜仿西藏例, 正式并入大清版图。胤礽成为首任执政官, 这个时候, 他正好六十岁。

    留在国内的弘昞于德昭八年继任理郡王, 被胤禩接回北京教养, 直至成年, 发往国立科技园从事科研工作。

    这期间,寿宁宫的弘历成年了,对他的处理问题让胤禩头疼不已,胤禛的存在一直让他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一不留神,人家的儿子都成年了。这一大一小两个眼中钉成了胤禩的心病。与胤礽不同的是,胤禩否决了军机处给出的外放建议,却不知道怎么安排才能最放心。

    不能杀,不能放,还不能给他权柄。现在又加了一个弘历。实在是太考验他的智商了。敏芝劝他:“一个个来,弘历成年了,住在宫里不合适了。加上这些年,他和晏儿小四他们一起上学,我看下来皇贵太妃把他教得不错,你若实在不放心,就把因保的例子,将他出继了。只是这样,朝臣们不免非议,说你对德妃这一脉,下手狠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琐事(二)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七十六章 琐事(二)

    于是,弘历最终的命运和因保一样,只是他过继的人家档次高了一点。胤禩始终记得皇阿玛遗诏中说要善待礼亲王一脉。因此,宗人府与军机处把礼亲王代善一脉子孙重新翻出来理了一下,最后还是康亲王提出自家祖上还有一位有爵位,最后因为没有人袭爵而泯灭了。

    代善第六子玛占二十七岁时阵亡,无后。生前所得之辅国公爵位无人继承。当年代善八子,七子有爵位,一子早夭。有爵的七子中,只有辅国公玛占无后,其他不是铁帽子亲王就是铁帽子郡王。玛占有功与社稷却落得无子送终。

    这会儿大家把这个人考证出来,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让胤禩把弘历送到这大清第一王的家族体系中去。胤禩考虑再三,决定不迁怒孩子,也不给他改名了,就以胤禛贝子第四子的身份过继出去,袭辅国公的爵位。只是这一袭,直接做了人家的玄孙。

    而且,玛占亡故一百多年了,早就没有什么府邸家产可以继承了,还是胤禩在盛京郊区圈了一块地,建造了辅国公府,赐以田产仆从,安顿了他。

    搞定了儿子,看看依然健在的老子,胤禩依然脑仁生疼,只不过除了胤禛健这件事以外,其他事情都已经上了轨道。

    这一天,敏芝正在交泰殿里看折子,大清出版总署江南分局递上来的折子,说是在固伦额附的鼎力支持下,《全唐诗》修订版终于面世了,《全唐诗》是白澜止的父亲曹寅生前一大重要的文学成就,只不过最初的版本被敏芝翻找出来一看,觉得油水太多精华太少,被勒令重新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今《全唐诗》修订版终于面市,敏芝随即批示,采用科技园最新调配出来的纸张配方以及现有的进过多次改良的印刷技术,将印刷成本降到最低,尽量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另外《全唐诗》的满文版,蒙文版,以及法文版,俄文版都要加紧译制。

    就在这时候,外面报进来说三阿哥带着其他小阿哥来请安了。敏芝立刻放下笔,让人把折子收走,等着儿子们来问安。

    弘晏体弱,虽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敏芝依然舍不得将他放出去,总觉得孩子还小,再留几年,再看他身后庶出的弘晔都已经定了亲,年底就要出宫了,这边弘晏还悬着,敏芝又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了。

    年龄越长,身体孱弱的劣势就愈加凸显,不能累着,不能晒着,不能冻着,他比大清第一病号果亲王胤礼还要脆弱,每天过来请安的这几步路,都要奴才们前呼后拥小心伺候着,而他却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日日埋首与书中,并且立志将来要著述等身。

    令敏芝和胤禩惊讶的是,这小子最崇拜的人不是司马迁司马光之流,而是宋时的民族英雄岳飞。敏芝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岳飞是文武全才且事亲至孝。敏芝把这番话告诉了孩子他爹,得来胤禩的一声叹息:“放心吧,晏儿会长命百岁的。”

    而今,弘晏带着两个弟弟来请安,敏芝的注意力却只放在他身上:“今儿身体觉得这么样?若是不舒服,差人过来回个话就是了,你这来回奔波的,皇额娘担心。”弘晏恭恭敬敬地:“儿子不孝,一直让皇额娘如此挂心。”

    “你再大也是皇额娘的儿子,皇额娘乐意替你操心一辈子。”敏芝笑眯眯地对其他三个道:“你们三个也是,虽说小四过几天就要搬出去了,但皇额娘依然替你们操着心。”弘晔的生母蔡氏去年六月里薨世了,胤禩将她晋了贵妃,和云贵妃一起奉安于潜邸。等皇陵建好后陪葬妃园。

    弘晔少孤,敏芝曾想把他也养到自己名下,却被胤禩拒绝了,而且很迅速地宣布放他出宫建府。敏芝只好闭嘴,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他是专制的。当然,弘晏除外。

    和儿子们聊了一会儿,门外传来皇上驾到的声音。敏芝带着孩子们接驾,却见胤禩板着一张脸进来。见到四个孩子,脸色也没有好转,弘晏带头上来请安,胤禩只是扫了他一眼:“起吧,这天就快入秋了,仔细着点儿,长大了,自己的身体自己当心,别总让你皇额娘替你劳神。”

    敏芝没料到胤禩会说这么严重的话, 顿时眉毛都拧在了一起, 刚想说什么, 胤禩已经先一步赶人了:“都回吧, 朕改日亲自考校你们的功课。如果你们连两位皇妹都比不上??????”

    四个小子唯唯诺诺地退了出去, 敏芝的脸也板起来了:“皇上今儿是怎么了?不但训子, 连两个丫头也埋汰上了, 皇上几时得知公主们学富五车的?您大约连她们长什么模样都记不得了。”

    两个丫头自打进了永寿宫, 胤禩就想着法儿不让敏芝在她们身上花心思, 先是把内务府, 礼部, 理藩院甚至兵部的一部分折子交给她打理, 更是十天里有七天把她叫到养心殿去就寝, 到后来敏芝恨不能在交泰殿弄个幼儿专区, 一边看孩子一边办公。

    这法子当然是行不通的, 交泰殿的规矩极严, 敏芝在的时候, 只有秋菊和四墨能随侍在侧,其他下人都是不允许进来的。 这么一来, 敏芝对两个养女的关心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

    今天听胤禩提起两位公主, 就等于是戳了她的心筋, 语气也变得僵硬了。胤禩也意识到自己话说重了,叹了一声:“晏儿已经大了, 没有养在身边一辈子的道理, 等小四的婚事完了, 也该放他出宫了, 你一直藏着他, 小四就只能先娶侧福晋, 弟弟总不能越过哥哥去。”

    敏芝犹豫道:“你说的都有理, 可是三儿的身体??????”胤禩走过去, 在老婆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胤禟想去山西视察煤矿, 你知道吧?”“嗯, 知道, 他上了折子的, 我觉得可以,内务府这些年几番整治, 早已自行运转。九弟前些年累着了, 皇上就当赏他个长假吧。”

    “赏他长假?朕恨不能将他揪到跟前揍一顿”胤禩忽然咬牙切齿道。敏芝吓了一跳:“怎么了这是?刚才就看你脸色不好。”

    “ 你以为, 他是跟谁一起去?咱们的二贝勒, 此时恐怕连行李都打点好了”

    “ 晢儿?他想离京?怎么从没听他提过啊?”敏芝想歪了, 顿时觉得事态严重:“你该不会以为九弟和晢儿之间 ,有什么吧?”

    “成婚五年有余, 弘旺已经有二子二女, 而他呢?至今无嗣, 朕原想着, 他兴许不喜欢瓜尔佳氏, 先后指了一个侧福晋两个格格, 他到好, 干脆去净业寺做了居士, 若不是晏儿问出来, 朕还蒙在鼓里, 朕派他到工部当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