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楚晴怎会不知道?
那年冬日,明怀远坐在梅树下弹琴,人美如画,琴美如歌,恍如仙境。当年的她也是看痴了去。
可是,再怎么美的人也当不得过日子吧?
楚晴又问:“你偷看表哥可被他发现?”
魏明珠脸上现出几分羞涩,轻轻点点头,“他冲我笑,还问我有何事。”
这就是明怀远,他即便不喜欢女人,但也会温文有礼。
只是,这情形若是换成周成瑾,倘或知道她在偷看他,定然会捉了她过去,贴着她的耳边说:“看够了没有,没够的话回屋让你使劲儿看。”又或者,揽了她在怀里,不由分说地亲吻她。
想到这些,楚晴觉得脸颊有点发烫,忙收敛心神,问道:“表哥真的定下往贵州去了吗,几时启程?”
“原先说成亲半个月就走,可嫂子说不必赶那么急,总得在新房住满一个月。再者家里有车行跟着一道,误不了上任就成,后来就定下四月二十六的日子,还有六天,夫君让我回娘家住几日。”魏明珠嗟叹一声,“这一去恐怕好几年见不到面了。不过离得远也有离得远的好处,万一过得不如意,爹娘看不见也不用跟着操心。”
又是这样教人伤感的话,楚晴一时不知如何接话,借着续茶的空当缓了缓情绪,笑道:“对呀,明家有车行往贵州跑,咱们可以托他们带书信,你别到时候犯懒不肯写,或者认识了新朋友就忘了我。”
“我肯定不会,倒是怕你事情多把我给忘了。”魏明珠信誓旦旦道。
楚晴也跟着赌咒发誓一番,约定好每个月写一封信才算完。
“你的性子真是好,跟二嫂完全不一样。”魏明珠欲言又止,终是当着楚晴的面不好说楚暖的坏话,只露了半句便起身告辞,“我去跟阿琳道个别也就回了,你且记着写信的事儿。”
楚晴笑着送她离开。
正日子那天,吕怀中并没有亲来,代为迎亲的是他的一个堂弟,叫做吕怀北。
拜别大长公主的时候,楚晴躲在屏风后头偷看了眼,不免有些失望。
人长得算是周正,中等个头,白净的面皮,挺直的鼻梁,就是一双眼贼溜溜的四处乱转,而且身子有些怯弱,走起路来脚底发虚。
不过就是亲兄弟也有完全不相像的,何况是堂兄弟。
楚晴自我安慰一番,暗暗期望吕怀中能好一点,起码有点男人气概,能护得住女人。
送走两人,大长公主拍着太师椅把手“哼”一声,“就知道那个蠢妇挑不出什么好人家来,贼眉鼠目的什么玩意儿,给阿琳提鞋都不配。”
楚晴忙把先前自我安慰的话说一遍,又笑道:“祖母素来眼力好,以后肚子里这个说亲还得您给帮忙掌眼,挑个顺心如意的夫婿。”
大长公主果然乐了,满口答应,“只要我能活到那岁数,肯定给我这曾孙女挑个好的。”
楚晴莞尔。
两人在乐安居和乐融融地说话,外头周成瑾跟周成瑜却为送嫁之事起了小小的争执。周成瑜的意思是送出城门已经可以了,周成瑾却说要送到真定府。
两人各执其词,谁都不肯低头。
周成瑜怒道:“从京都到真定,至少三四个时辰,一路骑马过去再回来,人都散了架子,要去你自己去,我送到正阳门就回来。”
“行,随你的便!”周成瑾冷冷地俯视着他。当初在宁夏,自己整整三天没下马,就连吃饭也是掏出个馕饼啃一口,最后下马时双腿酸麻得几乎走不动。
这会儿是送嫁,肯定走得不快,路上也会打尖歇息,周成瑜竟然担心身子散架。
周琳还是他嫡亲的胞妹,难道他不知道送到城门跟送到真定在吕家人眼里是天壤地别。
不过受累一天,却关系到周琳的大半生。
真是蠢货!
就这样还惦记着世子的名分。
祖母说得对,与其把爵位传给他让祖宗蒙羞,倒不如让他本本分分地当个普通人。
楚晴已经知道周成瑾是要把周琳送到真定府的
这小半年,周琳天天在大长公主跟前尽孝,周成瑾看在眼里,对周琳的看法已有所改观,而且之所以这般做更多的是为了宽大长公主的心。
楚晴没想到的是,周琳辰正时分出的门,而周成瑜不到午时就晃晃悠悠地回来了。
大长公主也不敢相信,特地找人去叫周成瑜。
周成瑜刚换下衣裳准备松散松散,连口热茶都没捞着喝,听到大长公主传唤,心里便有些不痛快,但又不敢不来,随手抓起件平常穿的圆领袍,不太情愿地到了乐安居。
大长公主看他散漫的神情便来了气,强压了下去,问道:“这么早就回来了,阿瑾呢,也一道回了?”
周成瑜觑着大长公主的脸色不太好看,寻思会儿道:“大哥跟着往真定府了,我本打算也去的,但昨天夜里没睡好,骑马觉得头晕,加上亲家那边吕公子一再推辞,所以只送到城门口,先回来给您报个信儿。”
大长公主垂了眼眸没吱声,忽地一拐杖抡在周成瑜肩头,“说实话!”
拐杖是乌金的,落在肩头,周成瑜只觉得整条胳膊火烧火燎地疼,几乎抬不起来了。
情急之下大嚷道:“祖母,就算我只送到城门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祖母何至于下这么重手?”
大长公主怒道:“这还重?要是我真用力,你信不信这条胳膊就废了。”
周成瑜冷笑一声,“我真不明白,同样是祖母的孙子,为什么大哥做什么都是好的,逛青楼包妓子,整天走狗遛马都好,而我做什么都是错,千辛万苦地读书,考中了秀才也不见祖母半分笑脸,明明是可以承继的爵位,祖母却非得推出去。祖母既然看不上我,废我一条胳膊又算什么?”
“你……这个畜生!”大长公主气得浑身发抖,拼了力站起来,举起拐杖就要砸下去……
☆、第173章
浅碧瞧出大长公主动了真气,怕周成瑜受不住,正要上前拦阻,却听“咚”一声,拐杖头转了个方向落在地上,将地面铺着的木头砸出一个坑来。
周成瑜脸色煞白看着地面,既惊且怕,还有些恨意。
大长公主所说没错,倘或她真的用尽全力,自己的肩膀早就要废了。
而大长公主却因突然收力,身子支撑不住,猛地往前倒去。
周成瑜本能地闪身一躲,正挡住浅碧去路。浅碧挥臂将他甩开,再伸手去接,却已来不及,大长公主踉跄地摔在地上,当即没了气息。
“你这贱婢,竟敢推搡我,”周成瑜差点撞到墙上,骂骂咧咧地转回头,看见倒在地上的大长公主,立刻惊恐地喊道:“不是我,跟我没关系,我根本没碰着祖母。”说罢,探头探脑地四下看看,脚底一抹油跑了。
浅碧根本顾不上搭理他,先将大长公主翻过来,一边掐着她的人中一边喊人,“快,请太医。”
在乐安居伺候的丫鬟都挺有眼色,当即有人往前院找人请太医,另有一人道:“我去请大奶奶过来。”
大长公主出事跟天塌下来差不多,乐安居的丫鬟根本没法自作主张,必须得喊个主子过来。而楚晴往乐安居跑得勤,大长公主也看重她,所以丫鬟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因是周琳出阁,忠勇侯府的夫人姑娘们作为同支也过来了。
那边的二奶奶正月里又得了个男孩,见楚晴肚子已经显怀,便谈起孕期饮食和教养孩子的事情。
两人坐在大炕上正说得兴起,楚晴看到暮夏领着乐安居的丫鬟慌慌张张地进来。
丫鬟跑得急,进门后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长公主晕倒了,大奶奶快去瞧瞧吧。”声音里明显地带着哭腔。
楚晴脑子“嗡”的一声,身体晃了几晃,差点摔倒,幸得旁边二奶奶扶了一把才勉强站稳,问道:“怎么回事?”
“别急,先过去看看怎么回事。”二奶奶拍一下她的手,低声宽慰,又不满地瞪一眼丫鬟。
丫鬟自知行事欠妥当,不敢再催促,等暮夏给楚晴穿好鞋,才尽量心平气和地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是浅碧姐姐在厅堂伺候,就知道刚才大长公主叫了二爷过去,没说几句大长公主就动了怒,不知怎的就倒在地上。”
楚晴身子顿一顿,问道:“请太医了吗?”
丫鬟应道:“已经让人请了。”
二奶奶看出她的神思不属,便道:“要不我陪你一块过去?”
算起来二奶奶该称呼大长公主为叔祖母,也算不得外人,楚晴点点头说道:“好。”
两人赶到乐安居时,浅碧已经将大长公主移到了床上,她则在床边六神无主地坐着。
看到楚晴,浅碧一下子跪在地上,“是我伺候不周。”
“先起来再说,”楚晴撩开帐帘,见大长公主神色安详地躺着,双手摸起来还算温暖,鼻端却无半丝气息,而人中处有明显的指甲红印。
“祖母一直没醒?”楚晴问道。
浅碧点点头,哽咽道:“掐人中、掐脚底都没用,我不敢再用力了,只能等太医。”
楚晴环顾一下四周,扬声朝外面道:“再让人去催催太医。”
外头有人回答:“大奶奶来之前又让人去了。”
楚晴也没办法,让了二奶奶在椅子上坐下,自己坐在浅碧先前的地方,问道:“早上见祖母还挺好的,怎么突然就摔了?”
浅碧睃二奶奶一眼,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遍,“……大长公主虽是气,但也没真想把他怎么了。可二爷,不是我非议主子,二爷明知道大长公主摔在地上,也不说上前看看,也不急着请太医,就跟没事人儿似的走了。”
“他竟敢对祖母这般无理,还有没有良心?”楚晴气得浑身哆嗦。
二奶奶忙道:“弟妹且别发火,我想这事儿小不了,该跟叔父和婶子说一声。”
“已经去了,”浅碧应道,“先去请了两位奶奶,紧接着又让人到正房院报信,估摸着夫人也该到了。”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丫鬟急促的喊声,“太医来了,太医来了。”
楚晴忙站起身子,浅碧已经迎了出去,外头来得不只是太医还有沐恩伯跟忠勇侯,却是太医进府正好遇到他们便一道来了。
大长公主已经上了年纪,素日看太医都没有特意遮挡,此时浅碧也径自将太医引到床前。
太医瞧见大长公主的脸色,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楚晴正在他旁边站着,心骤然提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太医。
太医先探一下大长公主的鼻息,又伸手翻开眼睑看了看,最后试了试脉息,肃然道:“气急之下痰迷心窍,得施针催吐。”
沐恩伯与忠勇侯面面相觑。
施针得脱了衣裳认准穴位,大长公主可是金枝玉叶,怎么能当着外人的面脱衣?
一时两人都不敢言语。
浅碧心急如焚,可她是下人,在众多主子跟前哪里有说话的权利,只哀求地看向楚晴。
楚晴本也有些犹豫,可想到到底性命紧要,且大长公主这般年纪,何必顾及那么多,遂开口道:“劳烦太医施针。”
“施针,这怎么行?”外面传来一声尖叫,却是刚到的高氏。
听到她的声音,楚晴心里厌恨,越发坚定起来,不容置疑地又说了一遍,“请太医施针!”
太医打开随身带的药箱,取出一排寸许长的金针,顺次摆好,环顾一下四周道:“催吐后需有人帮她吸出来。”
浅碧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来,”想一想,对楚晴道:“大奶奶,烦请您跟厨房说一声,让她们备着鸡汤。”
屋里分明还站着丫鬟,浅碧却吩咐她。
楚晴微愣,很快反应过来,拉了下二奶奶,“嫂子与我一道吧?”
二奶奶也明白,吸痰不比别的,很多人看了会恶心,尤其楚晴有孕在身,容易孕吐,倘若在众人面前失态,别人只会说她闲话,倒不如避开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