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第1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读书真的很苦!

    妙妙不开心,她觉得还是每天跑来跑去的比较有趣。而且,读书的时候,母后和傅母都不许炒蛋在旁边陪她,连父皇都不帮着她说话!

    但这阵子有宜姐姐在旁边陪着她,她就觉得日子好过多了。

    宜姐姐会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耐心地告诉她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妙妙最近都特别喜欢她,跟她比跟哥哥们都亲。

    叶蝉最近也很谢宜。小孩子要耐心读书太难了,几个男孩最初时也都过得很不愉快,妙妙有谢宜陪着之后,情形已经是七个孩子里最好的了。

    她便在晚上睡下时跟谢迟夸谢宜说:“阿宜真懂事,我都没想到她能那么耐心地陪妙妙。”

    谢迟刚躺下,听言稍稍僵了僵,接着就叹气:“阿宜也不容易,我知道她想要什么。”

    她想要他点头给崔氏和张子适赐婚,所以这几个月来都往宫里跑得特别勤。

    叶蝉也一喟,又赞道:“阿宜的字可真写得不错。”

    “可不是不错?跟张子适的字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谢迟哑笑,扭脸便见叶蝉一脸错愕。

    “……我先前没跟你说过?”他翻身揽住她,唏嘘道,“阿宜这些年用的都是张子适当年写给元晰的字帖。唉……算起来,元晰和阿宜都跟张子适情分不浅,要不是太上皇那边对张子适不满,我也真想成全他们。”

    太上皇到底为什么对张子适不满?这事他至今都不清楚,而且还不好问。

    先前太上皇与他议及此事时,他都没有追根问底,若现在突然追问,太上皇一定会觉得奇怪。一旦太上皇追问他,他怎么办?敷衍是敷衍不过去的,可若提及崔氏,焉知不会害了崔氏?

    他把这些顾虑说给了叶蝉,叶蝉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但在他快要睡过去的时候,她突然“哎?!”了一声。

    谢迟一下子被惊醒,看着她一脸好笑:“怎么了?”

    “我在想张子适和崔夫人的事……”叶蝉在他怀里一脸喜色,“咱能不能换个问法?先问问太上皇,若崔氏想要改嫁,他许不许。”

    这件事里,张子适与太上皇那不为人知的旧怨是一个难点,崔氏从前的身份是另一个难点。若能解决一个,那也算解决一半了。

    另一半怎么办?

    回头慢慢说嘛。

    谢迟想想,也行吧。虽则他觉得张子适那边的事或许更严重,可崔氏的身份也确实是个不得不明言的问题,能先解决哪一样都是好的。

    他便在次日傍晚去陪太上皇用了膳,晚膳后,父子俩边下棋边闲话家常,谢迟瞧着父皇心情还不错,就寻了个合适地由头提了这事。

    他道:“父皇,阿宜近来担心嫂嫂。她说自己过几年就要出嫁,到时嫂嫂就是一个人了。儿臣想着也有道理,又觉得谢远亡故后已废太子位,嫂嫂改嫁也不是不行……不知您意下如何?”

    然而他没想到,太上皇一子落定后,便沉着脸抬了抬眼皮:“张子适?”

    谢迟实实在在地惊了一跳,汗都冒出来了:“父皇……?”

    第191章

    谢迟愕了半晌,问:“您知道……?”

    太上皇点了点头。

    是的,他在元晰离世后不久,就知道了。

    那时他太想念元晰,去过东宫很多次,看了所有与元晰有关的东西,包括东宫物品出入的档。

    于是他就无意中发现,崔氏送过张子适很多幅画。

    宫里往外送画倒不是什么大事,他自己的画作也给过许多人。可是,崔氏的画只给过张子适。

    在男女之情上,他也是过来人,他自然感觉得到那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那是种什么感觉呢?

    他失望过,愤怒过,也怀疑过二人是不是因为私情而杀的谢远。但最终,他摒弃了那种猜测。

    他相信崔氏不是那样的人。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萌生怎样的感情,是不可控的,可崔氏不是那种能不顾礼法的人。在任何事上,她似乎都有一条明确的界线,她从不做任何越界的事,所以他相信在谢远在世时,她与张子适是发乎情、止乎礼的。

    他也一度迷茫于自己心中的愤怒,因为这种愤怒让他看不明白自己对谢远的感情。

    在那之前,他始终都清楚,自己是恨谢远的。他恨他不争气、恨他害死了元晰、恨他带来的一切不幸。在元晰刚染上时疫时,他曾拔剑想杀谢远——那日他并非一时冲动,若非三个女儿拦着,谢远一定已经死了,而且他绝不会后悔。

    甚至在谢远死后,他都觉得还不解恨,他于是下旨废了他的太子位,不许他葬入皇陵,只草草地葬在荒郊野岭里。

    他,着实是不愿与这个儿子再有任何瓜葛了。就连在谢迟入继后,偶尔提起谢远,他都只会冷漠地称一声“废太子”,而提起谢迎时,他总会说“你大哥如何如何”。

    所以,他真的不懂为什么,为什么他明明已经恨这个儿子入骨,却又同时恨杀了他的人。

    他无法原谅张子适,所以把张子适支出去了很多年。也有一点恨崔氏,所以后来阿宜来看望她时,他都很少过问崔氏的事情。

    这实在是一种复杂到他活了这么多年都依旧无法说清的感情。眼下谢迟将二人的事情拿到了台面上,令他心中愈发沉郁。

    他便道:“这件事,朕不答应。”

    他不答应,谢迟也不意外,就点了点头:“听您的。”

    “他们杀了谢远。”太上皇忽而道。

    谢迟悚然一惊:“您说……什么?”

    他真的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废太子虽然死得急,急到有些蹊跷,引得宫中朝中众说纷纭,但并没有哪种传言说是崔氏和张子适杀的人。

    太上皇淡然道:“当时殿中没有留人,具体是谁杀的他,朕不清楚。但朕问过外面的宫人,说是崔氏先提着剑进的殿,张子适后来赶了进去……朕想,大概崔氏当时因为元晰的事悲痛过度想杀他,却打不过,最后张子适出手相助的吧。”

    谢迟愈发心惊,怔了半晌,哑然道:“那您之前不肯调张子适回来是因为……”

    “就是因为这个。”太上皇点了点头,“所以这件事,朕不答应。”

    谢迟震惊到喉中紧绷,缓了一缓,才又点头道:“我先前不知道这些,既如此,我不会再提此事了。不过阿宜那边……”

    阿宜知不知道张子适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太上皇疲乏摇头:“与她不相干的事,不要同她再多说什么了。”

    他心里是过不去这道坎,可是再过不去,他也清楚这一切不幸的由头,都是谢远。

    退千万步讲,这件事可以怪崔氏、可以怪张子适、可以怪他、甚至可以怪谢迎和元晰死得早,但是当年刚两岁的阿宜一点错都没有。

    这些年,因为父亲的沉浮与非议,阿宜已经承受了太多东西了。何苦再让她因为那个不争气的父亲,再多一份杀父之仇压在心头?

    他希望谢远的事情能就此终结,不要再多牵涉任何无辜之人了。

    “这些话,你都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崔氏和张子适。”太上皇轻笑了一声,“你就算怨朕,朕也不会改变主意。”

    “不会……”谢迟摇摇头,“这是人之常情。过一阵子,我会再寻个由头,把张子适派出去。”

    “那倒也不用。”太上皇的口吻轻松了几分,“张子适是个人才,你大局为重便是,反正我也见不着他。”

    谢迟颔首,沉吟了须臾,又说:“那我改日召见他们,同他们说清楚,让他们自己劝好阿宜。”

    太上皇嗯了一声,继而又是叹息:“阿宜这个孩子,唉……”

    是他们这些长辈间的纠葛让阿宜小小年纪就要担心这么多的,他们对她到底有所亏欠。

    若她不那么懂事,他们心里或许还舒服一点,可她偏偏懂事得令人唏嘘。

    “为了她,你不要亏待崔氏。”太上皇道。

    谢迟沉然应下:“臣明白。”

    当日晚上,谢迟就把这些都说给了叶蝉听。叶蝉听罢也惊呆了,她早知废太子那会儿纷争颇多,却还是没想到竟会有这样一桩纠葛。

    “那崔氏和张子适是不好在一起……”她叹了口气。他俩要是成婚了,那真是往太上皇心上捅刀子。

    谢迟点头:“所以他们也从不曾主动提过,阿宜提之前,应该也并不曾同他们商量。”他说罢一喟,“明天我会召张子适进来,崔氏那边……你把她请进来说一说吧。此事要以太上皇为尊,让他们心中有数。”

    叶蝉点点头,当晚就着人出宫去递了话,让崔氏明日一早进来,但没说是什么事。

    而后崔氏又听说,紫宸殿也传了张子适明早进宫,也没说是什么事。

    她情不自禁地不安起来,一点点不好的猜测在犹如墨汁入水般在心头漾开,逐渐占据了所有思绪。

    不知是不是为他们两个之间的事。如果是,也不知陛下和皇后娘娘究竟是什么意思。

    阿宜所期待的方向,大约是不可能的,她也从没有想过真的能嫁给张子适。于她和他而言,都是现下的情形已然很好,他们之间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歌赋、有雪月风花,但又没有夫妻之间那些无可避免的不快。

    可阿宜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她现下只能祈祷如若明天要因此而死人,能只死她一个。

    ——崔氏是怀着这样的念头走进长秋宫椒房殿的,于是,在叶蝉小心翼翼地跟她说完太上皇的意思后,她反倒松了口气。

    “这样么?太好了。”崔氏满脸的喜悦,反倒令叶蝉有些意外:“嫂嫂不难过……?”

    崔氏摇摇头,沉默了半晌,又说:“到底是我们欠太上皇的。”

    不管怎么说,谢远是太上皇仅剩的儿子。纵使他再不济,在三位公主都嫁出宫后,他也还是太上皇最亲近的人。

    所以在她动了杀谢远的念头后,就做好了一命抵一命的准备;所以在看到张子适出手后她那么崩溃,她绝望地觉得他也会把命搭上。

    但他们最终都活了下来。那不是他们命好,是太上皇仁慈。

    “若太上皇不想让我再见子适,我也可以……”崔氏的话说到一半,被叶蝉摇头截住:“他倒没这么说。而且,他不愿阿宜知道那些陈年旧事,你们还是一切如旧,别让阿宜起疑的好。现在在太上皇心里,阿宜的分量很重,就连我和陛下,也都希望阿宜好好的。”

    太上皇说得对,那些晦暗的、不堪的,就不要再牵连下一辈了。

    崔氏点点头:“好……那我清楚分寸了。”

    “也请嫂嫂告诉阿宜,让她不必担心自己出嫁后您要孤身一人。咱们可以时常走动,来日元显元晋成了亲出宫开府,我也会嘱咐繁歌和堇宸多去陪陪嫂嫂的。”

    崔氏又点头:“多谢娘娘。”

    紫宸殿里,谢迟与张子适长叹的过程,也和长秋宫这边差不多。张子适听闻结果后平静极了,甚至还有些喜悦,似乎对这一切都很满意。

    然后他也跟谢迟说:“臣有分寸,多谢太上皇。”

    君臣二人于是算得相谈甚欢,说完了这件事,还饶有兴味地议了些别的事情。

    张子适于是提起:“臣近日从翰林院得了两本新书……写得颇是有趣。”

    “话本么?”谢迟惯来对这些不感兴趣,闲闲问道,“怎么个有趣?”

    张子适说:“这书不是翰林院写的。翰林院把书给臣,是想问问臣识不识得此作者。”

    谢迟不禁有些好奇了,他锁着眉道:“你别卖关子,到底怎么回事?”

    张子适笑笑,就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他提到其中一部书里的皇帝颇有些像谢迟,又说及近来的新书中所述的庆功宫宴与前不久的宫宴如出一辙。

    “里头还有位年轻将领,臣读起来,觉得那就是卓将军啊!”张子适边说边抿了口茶,“哦,里头还有位亲王,家里有一妻一妾。妻妾早年不合,后来倒是越来越好了。这位亲王先前还时常说错话,脑子缺根弦的样子,写得很有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