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第154章 地道战,嘿,地道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古诗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

    金矿开采顺利,每个月出产三百多两黄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的。

    有钱固然是好事,可也容易引来灾祸,就算现在不来,早晚也会来的,这一点,薛羽非常肯定!

    红石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上面有数百名青壮,武器装备也还不错,就算有大股贼人来进攻,山上的人也应该守得住。

    退一步说,就算是守不住了,利用山上复杂的地形,从容退走还是不成问题的。

    贼人们能抢走金子,却搬不走红石山,等到贼人们退走之后,一切还可以恢复过来,薛羽也交待过百户们,真到了危险时刻,弃矿、保人,有人就能从头再来。

    真正让薛羽放心不下的,不是金矿,而是白沙堡!

    白沙堡位置偏远,人口数量少,又大都是老弱妇孺,仅以军事实力来论,是十个堡垒中最弱小的一个,偏偏又在金矿利益中占了最大一份。

    这样一个又甜、又软的柿子,最容易引起贼人们的觊觎了。

    如果自己外出期间,贼人前来劫掠白沙堡,该怎么办呢?

    打,是打不过的。

    守,也守不住。

    逃,一群老弱妇孺,只怕没跑出去多远,就被贼人给追上了,那样死的更快。

    求援的话,其他堡垒相距太远了,等到援兵赶来之时,只怕白沙堡已经鸡犬不留了。

    自己发掘金矿的目的,是为了让白沙堡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如果因此给他们引来杀身之祸,岂不成了好心办坏事,那样自己一辈子都要活在自责中了。

    不行,必须想一个办法,保白沙堡平安无事,可用什么办法呢?

    搬到山上去住,只怕军户们故土难离,也舍不得刚开垦出来的田地,何况擅自弃堡,军法不容啊!

    请上面调一支兵马,保护白沙堡的安全,只怕非但保护不了,反而引狼入室了。

    这种馊主意,自己以前就反对过的。

    ……

    薛羽来回转了几十个圈,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急的直拿脚跺地,结果地一点事没有,脚丫子却跺的生疼。

    白沙堡这个地方,表面上是一层薄薄的沙子,底下其实是坚硬的黄土地,用脚跺不疼才怪呢!

    “等一等,黄土……地下……安全,哈哈!”

    摸摸生疼的脚丫子,看看脚下的黄土地,一个好办法迅速在薛羽的脑海中生成了,同时响起了一首歌曲……

    地道战,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

    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

    “玉郎,这要让白沙堡的乡亲们挖地道?”

    “没错,挖地道,不要耽误时间,从明天就开始挖!”

    “地道,咱们这家家户户都有,还挖它做什么呢?”

    当薛羽急冲冲的,找到了百户爷爷等人,把挖地道的想法说出来以后,几位老人家都听懵了。

    在西北地区,人们经常在房屋周围挖一个地窖,凭着其干燥、阴暗的特性,用来存储一些粮食、蔬菜、酒类,可以长期的不变质。

    这种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没什么新奇的。

    唯恐薛羽不信,百户爷爷还带着他参观了一下自家的地窖,就在院子的角落里,入口三尺见方,先向下挖掘一人多深,再横着挖一丈多,内部空间不算大,可以钻进去七八个人,就是有点气闷。

    “不对,你们挖的这是地窖,我说的是地道,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的。”

    参观完之后,薛羽连连的摇头,拿了根树枝做笔,一边在地上画图,一边给众人讲解起了地窖、地道之间的区别。

    地窖,入口明显,深度浅,内部空间小,而且没有别的出口了,也没有通风口,用来储存东西还可以,至于人嘛,别说下去躲避了,就是在里面多待一会儿,恐怕都有窒息的危险。

    一旦被贼人堵住出口,再用水攻,或者火攻,里面的人就插翅难逃了!

    地道则不同了,首先,入口必须隐蔽,灶台下、柜子后、水井里,鸡窝中……反正是越隐蔽越好,外面还要做巧妙的伪装!

    其次,地道至少要一丈深,个别地区,甚至两丈深、三丈深,内部四通八达,空间非常之大,可以迅速的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里面还要存储粮食、饮水、被褥等生活用品,保证几百人躲在里面,一两个月也能生存。

    最后,地道里要存放武器,还要设置传声筒、瞭望孔、射击孔、扎抢孔、活动翻板,绳索陷阱……等一系列的东西,还要兼备防水、防火、防烟的功能!

    总之一句话,这样的地道网挖好之后,不仅能躲藏、能防守,还能充分的利用地利,对来犯之敌进行杀伤!

    看着薛羽画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地道结构图,百户爷爷傻了、疯子爷爷傻了,其他的老军户也傻了,一个个哆哩哆嗦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最后还是鞑子爷爷,总结出了一句话:“地道挖成,可比五千精兵!”

    若有五千精兵,白沙堡稳如磐石矣!

    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就在当天晚上,百户爷爷把男女老幼们都召集起来,开了一个挖地道动员大会,并在会上做出两项决定:

    第一,从明天开始,男女老幼齐上阵,全力以赴挖地道,这关系到大家的生死存亡,一刻也耽误不得。

    第二,地道是白沙堡的最高机密,出入口的位置,任何人不准外传,违者将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绑在木桩子上,扔在沙漠里活活晒死!

    就算是出嫁的女儿,也不能把秘密告诉夫家人,否则其父母亲人一起受罚!

    不是百户爷爷心狠,而是事关几百人的生死存亡,不得不加倍小心,而且在开会之前,薛羽特别叮嘱过了。

    这种挖地道的方法,可以教给其他的堡垒,让他们用来躲避危险、抵御外敌,不过吗,白沙堡的地道分布情况,以及出入口的位置,绝不能告诉任何外人,也不能带外人下去参观。

    有了地道,白沙堡的安全就有了保障,这下薛羽可以放心的,去黄河东岸走私货物了。

    ……

    第二天一早,队伍集合完毕了,共计二十三个人,都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带着水葫、背着行礼,兵刃暗藏其中,就连无言也不例外,还戴了一个大斗笠,把光头给遮挡住了,否则队伍里有个僧人,太引人注目了!

    至于金子,都缝在了三条布袋里面,分别系在薛羽、鞑子爷爷、疯子爷爷的腰间,确保万无一失!

    “玉郎,一路上多加小心,如果事情不顺利的话,就赶快回来,千万不要冒险行事,时候不早了,带上干粮,早点出发吧!”

    “是,百户爷爷!”

    ……

    “玉郎,这是奴家给你做的锅盔,留着路上吃,千万别饿瘦了,奴家会心疼的。”

    “玉郎,奴家也做了一个,比她的大多了!”

    “还有奴家,做了两个!”

    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千年未变,一则,锅盔份量足、易保存,口感也不错,做为干粮再合适不过了。

    二则,锅盔又坚硬,又厚重,两个一组背在身上,可以当做护具用,当年秦军就是用它来挡箭的,故而有‘锅盔能吃箭的说法。

    久而久之,锅盔就带有了保平安的寓意。

    如今队伍要出远门了,白沙堡的乡亲们,为每个人都准备了锅盔,有的还是两个,希望他们早日平安归来,不过大家的锅盔加起来,也没有薛羽一个人的多。

    只见堡内的小娘们一拥而上,人人手中拿着大锅盔,拼命往薛羽怀里塞,怀里塞不下了,就往身上、脖子上挂,几乎快把薛羽给掩埋住了。

    如今薛羽在镇羌所一带,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年少英俊、多才多艺,更有一手淘金的绝活,不知有多少军户想把女儿嫁给他,又有多少少女,把他当成梦中情郎呢!

    白沙堡的女孩们自然也不例外了,靠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没事就在薛羽周围转悠,眉目传情,暗送秋波!

    她们的父母非但不阻止,反而大力支持,甚至暗示自家女儿,主动出击,尽快拿下,那怕奉子成婚也是可以滴!

    得知队伍今天出发,昨天半夜里,这些小娘们就起来了,为情郎做爱心锅盔,要想征服一个男人,就要先征服他的胃口,这句话……就是薛羽说的。

    “多谢,多谢!”

    “够了,真的够了,我吃不了这么多……谁摸我的脸啊!”

    薛羽前世是个单身狗,过情人节的时候,从来没有收到过巧克力,真是做梦都想尝一尝爱心便当的滋味,没想上辈子的梦想,这辈子实现了。

    可一下子收到这么多爱心锅盔,得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还有西北女子的火辣劲,也真有点招架不住,虽说男婚女嫁,天经地义吧,可自己今年才十五岁,身体还没发育好呢,现在谈恋爱早了一点吧?

    (大明朝,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婚嫁了,超过年龄还不成亲,就有被官府强制结婚的危险,因此上,薛羽,你不年轻了呦。)

    没办法,薛羽赶紧摆脱了纠缠,抱着大堆的锅盔,带着队伍出发了,或者说是落荒而逃了。

    那知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人拦住了,正是吕公公,也是一副远行的打扮,还背着个大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装了什么!

    “且慢,杂家随你们一起去!”

    “吕公公,旅途劳累,吉凶难测,您的年纪也不小了,还是留在家里吧!”

    “呵呵,放心吧,杂家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再说了,这次出采办货物,你们有用得着杂家的地方!”

    吕公公的来历不凡,且有一肚子的学问,一直深受众人的尊敬,不过他行事低调,每天就是在屋子里看书、写字,从不直接参与堡内的事情,顶多是冷眼旁观。

    没想到这次,他主动要求随队伍一起出门,倒是让众人吃惊不小!

    不过吕公公这样的人,一向是谋定后动的,他既然要一起出行,肯定有其目的的!

    因此上,薛羽略加沉思,也就点头同意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加深对这位神秘公公的了解!

    就这样,一行人离开了白沙堡,先向南穿越红石山谷,进入到长城以内,再折而向东,来到了距离黄河不远的黄甫川堡,并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第二天,高百户亲自送一行人过河,却不是乘船,而是坐羊皮筏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