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个项目就跟她的孩子一样,从出生开始磕磕绊绊成长至今,点点滴滴聚焦的全是她的心血。只愿,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她吃完晚饭,许久没有躺尸的她瘫在沙发上冲浪,看完了各方八卦新闻,又转战朋友圈遛弯儿。
刷着刷着,她看到了一个朋友圈,是之前加过微信的创作团队。
他们的选题好像被人抄了?
她顺着看下去,看完之后,气得浑身发抖。
对方在朋友圈发:
“惊闻在书展上听到了抄袭?!16图是柚子家《千里江山图儿童版》,79图是雨花社家《千里江山图少儿版》,柚子家的《千里江山图儿童版》获得国家原创基金支持,将Q版人物形象、动物形象与千里江山图融合,是柚子家独家原创,而雨花社最新出版图书,从选题到形式,无一不和柚子家撞车,抄袭行为实锤。请各大同行引以为戒,拒绝发行,以尊重原创、尊重创作团队。柚子家发展至今,虽不是大佬级,但也有自己的话语力量,请大家为我们发声,拒绝抄袭!”
许之愉不光刷到这一条,她还有这家别的同事的微信,发现对方也在朋友圈发布他们抄袭的事情。
许之愉光速去搜索版权页,这才发现,因为她将自家书的版权页出版时间往后推了两个月,对方的出版时间足足比他们早了五个月。
一股凉意从脚底缓缓渗透上来。
她可以肯定,自己绝对没抄袭对方。
但是撞车得太过相似,有种有理也说不清的无力感。
许之愉左思右想该如何回复对方,手机收到新的微信消息,是领导。
给她发了另一张照片,也是直指他们抄袭。
紧接着,电话响起,许之愉手忙脚乱接听电话,收到领导斥责。
“发给你的图片看了吗?这个选题是抄了他们的吗?”
许之愉否认:“不是,这是我自己原创的。”
“你看下吧,太像了,真的太像了。特别是人物形象、动物形象那块,我们风格几乎和对方如出一辙,底图倒还好说。但对方很聪明,没拍内页,也没打算走法律途径,但就要在朋友圈给我们定罪了。”
“大领导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我刚刚先给你搪塞过去了,你想想看怎么处理吧。”
“好了,我这边有电话进来,你想想怎么应对吧。”
电话就这么被挂断。
许之愉呆呆坐在沙发上,无所适从。
她要怎么证明?
她没抄袭,人物那块更没抄袭,全是她一笔一画自己想出来、画出来的。
她可以整理项目证据,从选题到最终成稿,所有显示时间线的东西都可以整理出来。
可整理出来有什么用呢?
如果对方拿出比她时间线更早的证据,是不是侧面锤了自己?
这不相当于将自己的“罪证”赤·裸·裸摊到别人面前吗?
许之愉狠狠抓了抓头发。
为什么?
为什么总是这样?
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纸片人,就理应得到这样的结局吗?
她不服。
真的不服。
她也努力了啊,她也有踏踏实实付出时间,付出心血。
可凭什么啊?
为什么总是这样对她?
许之愉垂着脑袋,眼睛里全是颓唐。
小暴龙直播结束,就看到许之愉颓丧无比地坐在沙发边上,她周围是显然易见的低气压。
小暴龙不知许之愉发生了什么,安慰无从下手,唯有默默坐在另一头,假装玩手机,时不时注意着许之愉的反应。
无意间,他瞥见浏览器的一则推送——《震惊!当世绘画大佬竟然抄袭小透明!》
鬼使神差的,他点开消息。
营销号真的是开篇一张图,剩下全靠编。
一篇文章,打码绘画大佬姓名,却爆出小透明创作团队的名字,也爆出相应的出版公司。
可能因为出版的事情有点冷门,没怎么引起反应。
小暴龙却是一眼就看出对方所指是谁。
绘画大佬是沈木白,出版公司是小鱼儿在的那个。
小暴龙皱眉。
他把题目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确认没理解错。
不是有人抄袭小鱼儿,而是有人说小鱼儿的项目抄了别人的。
怎么可能?!
这个项目是他看着许之愉点滴做出来的。
或许是他点开了那个新闻,再打开微博,微博居然给他推送了相关信息。
一个小有粉丝的新锐插画师发声:
【当主创人员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信,怎么可能?我们还是一个小透明,图书也没在主流渠道销售,只在自媒体小范围团购,居然就被人抄袭了?我不敢信,可看到证据、看到同事发来的图片,不得不信。
当我得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