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许桃桃道:“正是如此。”
第41章 破产第四十一天 ·
元戎虽说年轻气盛, 但也算是通情达理,许桃桃这么一解释,也就不再意气用事。
他担心父亲的状况, 仍然是忧心忡忡的样子,许桃桃也无可奈何,又不能放任他真的北去, 只能好言相劝。
过了好些日子,元戎才再次收到父亲的消息, 说是虽然损失惨重,但好歹也捡了一条命,多亏了许桃桃告知的消息。
收到这样一则消息, 他才摆脱了前阵子寝食难安的状态, 许桃桃也松了口气。
“这么说,元校尉已经南撤了?”她夹起桌上的油焖茄子, 放到平安碗里。
平安皱着脸:“不喜欢茄子。”
许桃桃眼睛一横:“不准挑食。”
元戎倒是喜笑颜开的, 食欲也好,夹了个鸡翅膀给平安:“南撤了,不知是否能来江城, 我好见上父亲一面。”
鸡翅膀落到碗里, 平安才美滋滋地开吃,许桃桃无奈一笑,道:“那也不是不可以,南边也就是江城还算安定, 元校尉大抵会过来。”
“只是有一事……”元戎突然放下碗筷。
许桃桃疑惑:“什么事?”
元戎抬眼看向她:“我爹的南撤, 是没有上头的命令的, 若是皇帝怪罪下来……”
许桃桃不懂得古代军中的规矩,只是讶然:“这是什么道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没听过吗?”
元戎摇摇脑袋:“前些年就有守疆的校尉因随机应变,虽立了军功,但却被皇帝斩首的先例。”
许桃桃彻底无话可说了。
她心头有些骇然,这到底是什么歪理,人随机应变,因地制宜,难道不是1+1=2的定理吗?这皇帝是非不分,竟随意将人处死?
两人相顾无言,饭毕,丫头收拾东西下去之后,元戎才道:“但当时战事凶险,朝中人都以为我父亲已经战死了,恐怕也无大碍。”
许桃桃沉声道:“你父亲带了多少人南撤?”
元戎虽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回答:“信上说,五人三马,还有半车的补给,渡江问题不大。”
“我派人去接你父亲来江城,你们有些体己,在这边安身立命还是很容易的。”许桃桃道。
元戎没想到许桃桃能帮到如此地步,多少有些动容,站起身来,要给许桃桃致谢。
许桃桃当然不能受,将他扶住,笑道:“咱们都是认识这么久的熟人了,加上先前咱也没少借着元校尉的名头狐假虎威,现下元校尉有难,我自然能帮就帮。”
元戎抱拳道:“多谢许姑娘了。”
说实话,当时元戎刚见到许桃桃这姑娘的时候,是有些动心的,只是这些日子见多了她独当一面雷厉风行的样子,元戎才觉得,这姑娘不是自己能把握得住的。
他一开始只是将许桃桃当作普通姑娘家看待,顶多是觉得商人子女,能有些活泼罢了,但许桃桃开学堂、扩张茶铺、救济孤儿平民、兴教育,他都是看在眼里的,知道许桃桃的目光长远是他所不能及。
面对这样的佳人,能助其一臂之力已是福分,哪里会肖想将其据为己有呢?
因此元戎对于许桃桃再没有了当时的懵懂情愫,有的只是对许桃桃胸襟胆色由衷的佩服。
这次她依旧是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救助他的父亲,说到底,要是没有许桃桃,他父亲可能早就死在了战场上。
想到这里,元戎又不禁暗自咒骂起那要人命的朝廷。
当年与外族开战,就是因为当朝皇帝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非要展现国力,在边境侵占了人家土地,还屠戮了外族平民,于是便遭到报复。
结果就是草原铁骑临头一棒,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泥潭之中。
一开始,元戎也像那些平民一样,盼着战争能快些结束,但显然,现在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种奢望。
北边破关,流民失所,昏君无能,只知道割地、赔款、迁都,日后要发展成什么样子,还是个可怕的未知数。
元戎叹了口气,提起手中宝剑,自言自语道:“罢了,今日田庄的课可不能误了。”
他自从去了田庄教导孩子,便得他们喜欢,那些孩子中也有几个天赋异禀的,有大才之相,元戎想着等他父亲来时,在许桃桃这里做个教头,也未尝不可。
……
这边,许桃桃望着家中的账簿,焦头烂额。
自从知道许家收养孤儿,流亡到南方的难民便都一股脑子将孩子往这边送,自己饿死了不打紧,主要是孩子得活,而许家又不会亏待这些孩子,自然是有吃有喝,还有学上。
这短短几个月,已经来了第四批孩子了。
许家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银子去白养活这些孩子,许桃桃思考了很久,也就只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节俭。
否则账簿若是再见红,那可真是要坐吃山空了。
这几个月来,由于村中的茶铺搬迁,加上扩张,江城的许记茶铺扩展到了四家之多,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各有一家,为了避免同质化,许桃桃还专门安排了四家茶铺每日都分别进行不同的活动。
倘若其中两家今日唱曲,那剩下两家今日便授课。
宋思明不嫌麻烦,主动要求每日跑两家茶铺子讲学,正好应了许桃桃这安排。
四家茶铺子每日的流水是五两银子进账,刨去人员开支,每月能有一百三十两银子进账,再去掉府里的支出,每个月剩下有一百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