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平凡的清穿日子第48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平凡的清穿日子 作者:rouwenwu

    说声没事的,别担心就把你打发回来,只有我这种好朋友,才能详详细细分析给他听啊,交给我吧!放心,这关系到老端的终身大事,我不会弄砸的。”

    淑宁半信半疑,不过桐英虽然有时言行有些脱线。但还真没有过办砸正事的时候,她就暂时相信他吧,若有问题。自己再行补救就是。

    “好了,小姑娘就该有小姑娘的样子。这种烦心地事就交给大人吧。”桐英望望天,“乌云飘过来了,只怕等会儿要下雨,你快回房去吧。”

    淑宁一边黑线地腹诽“你也没大到哪里去”,一边正准备起身离开。忽然感觉有异,连忙重新坐下来,装作镇定地对桐英说:“我想再吹吹风,等一会儿自己回去就行了。桐英哥你先走吧。”

    桐英狐疑地望望她:“吹什么风呀?都快下雨了,你还坐?不怕淋雨么?”淑宁摇头道:“看天色还要好一阵子呢,我很快就会回去的。”桐英皱皱眉,虽有些奇怪,还是走了。

    等他的背影消失了,淑宁才伸手探了探身下。然后便忍不住低低哀嚎一声。

    怎么会这么倒霉啊?!算算日子,明明还有五六天啊,怎么提早了呢?这可怎么办?身上衣服是浅蓝色地。沾了水都会很显眼,更别说是血迹了。她又没带披风外套什么的。可没胆子就这样走回房去。

    她转头望望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方才丫头小子们都去领月钱了。按惯例,是先发女仆再发男仆地,等牛小四和汪一水领了月钱回来,只怕都快傍晚了,到时候再让他们去叫自己的丫环,真不知要等多久。更何况,她能不能在下雨前等到两个小厮,还难说呢。

    转而去向桐英或他的书童求救是不可能的,他一定会问发生了什么事,这种女孩子的私密事怎好能他说?难道真要等到素馨冬青她们发现不对来找她,才能脱离这个窘境么?可是……她出来时没说会到园子里来啊……

    淑宁脑中乱成一团,竭力想着解决地办法。眼看着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厚,天色越来越黑,风也越来越大了,自己却还只能坐着不动,真真心急如焚。

    忽然,她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心下一喜,转头一看,居然是桐英,她不禁呆了呆。

    桐英沉声道:“你不是说很快就会回去的吗?这天色都变了,还呆坐着干什么?”

    淑宁低下了头,又不敢实话实说,窘得满脸通红,又怕他硬逼自己起身回去,那可就漏馅了。

    桐英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有所觉,丢下一句“等着”,就转身走了。不一会儿,就拿了件披风和一把伞回来,还把披风披到淑宁身上。看着她吃惊地神色,他不自然地咳了两声,道:“我也是刚刚才想到的,这湖边的石头上想必会生青苔,淑妹妹的衣裳要是沾上了,穿着难免会有些尴尬,再说,这风有些冷了,披着这个也可避免着凉。”

    淑宁想想身下那块干干净净的大白石头,知道桐英必是察觉到什么,只是故意这么说,给她留点脸子,便觉得脸上发烧。

    豆大的雨滴终于落下来了,桐英忙打开雨伞道:“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我送你。”淑宁低低应了一声,紧紧身上的披风,起身时,借着披风地掩护,悄悄用帕子擦了擦身下的石头。等走远几步,再偷偷回头看,那石上的痕迹大都擦干净了,只余几丝红痕,等雨水一冲,自然就会消失。她暗暗松了口气。

    雨越来越大了,桐英把伞向她那边移了移,自己几乎全身都被淋湿了。回到前宅,他说了声:“走夹道吧。”淑宁默默点了点头,跟着他通过侧门进了西夹道。

    也许是仆役们大都在前院,也许是躲雨去了,他们一路上居然没碰上什么人,很快便回到了淑宁院子地角门边。

    桐英将伞塞给淑宁,转身就要走。淑宁忙道:“桐英哥,你把伞带走吧,我都到家了。”桐英却说:“你还要进院子不是?女孩子身体弱,染了风寒可不是玩的。你放心,我身体好着呢。”他拍拍淑宁地头,道:“小姑娘要有小姑娘地样子,遇到困难,就该大胆说出来,偶尔也该依靠依靠别人啊。”

    他说罢灿然一笑,便转身冲进大雨中。淑宁直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雨中,才转身大力拍打门板。

    素馨出来开门,看到是淑宁,大吃一惊:“姑娘可回来了,我们都快急死了,正要出去找呢。”淑宁低低应了声,回到屋里,让人打热水、拿干净衣裳去了。

    等换好衣服擦干了头发,冬青拿着换下地衣裳,拣出那件披风来,问:“这件看着有些眼生,姑娘是哪里弄来的?”淑宁低头道:“是水阁里常备的,我借用了,你洗好后连雨伞一起送回去,预防那里的客人要用。”冬青听了有些奇怪,但没说什么,就拿着衣裳出去了。

    素馨端了碗进屋道:“姑娘快来喝碗姜汤,刚煮的,还放了红枣。”她将碗放在桌面上,抬头正要说话,却忽然惊呼一声:“哎呀,姑娘,你的脸怎的这样红?别是着凉了吧?”

    淑宁用手捂捂脸颊,果然有些烫,但身上手上却是正常的体温。她顿了顿,对冬青道:“也许是发烧了,南厢的药匣子里有现成的丸药,你去拿一丸给我吃吧。”素馨忙去了。

    淑宁走到妆台前坐下,对着镜子一看,果然,自己面上一片绯红,仿佛染了桃花一般。她“啪”的一声关上了镜盒,心跳得有些快。

    一定是淋了雨发烧了,一定是。

    (咳……今天没话说……)

    一五五、商议

    事后,淑宁虽吃了药,又喝了热汤,盖了厚些的被子发汗,但只得一个热字,这才确信自己并没有发烧。不过她再见桐英时,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心跳略多跳几下,倒也没有什么古怪的感觉,便确定自己并没有对什么人动心。

    这才对嘛,她一个活了两辈子的穿越女,怎么会喜欢上岁数还比她“小一半”的小男孩?错觉!完全是错觉!一定是因为当时太糗了,才会脸红的!

    她心下一定,见了桐英也大方些。令她更满意的是,桐英态度也很大方自然,好像什么事也不知道似的,连素馨去还披风和雨伞,他也摆出一副“什么时候拿了去”的惊讶样子出来,素馨还以为是自家姑娘自己拿的呢。

    淑宁对他的上道十分赞赏,便连着几天都给他做了爱吃的菜,桐英笑咪咪地受了,也没故意气人。

    端宁回到房山后,桐英抓着他密谈了半日。淑宁完全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等他们出了房门,端宁便宣布第二天要到良乡去。淑宁本想跟着去的,好歹得给老哥打个掩护不是?但桐英阻止了,瞧了瞧淑宁,道:“听说你前两日临了雨,还常头晕是不是?还是别去了。我听说崇礼那小子也在良乡,我陪你哥哥去,就当是去探望旧日同窗,如何?”

    淑宁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她也知道在这种非常时期出远门,很不方便,既然桐英找到了另一个好名头,她也就接受了这份好意。

    端宁与桐英二人足足去了一日,傍晚方回。淑宁忙忙叫人去准备茶饭。又问他们此行如何。只见端宁微微一笑,那眼角就带了喜意,淑宁便知成了。也跟着开心起来。

    桐英喝了一大口茶水,往扶手椅上一坐。松了口气,道:“崇礼那小子,以前就是一板一眼的,没想到现在越发道学了。防我们防得什么似的,若不是为了老端你。我才难得理他!”淑宁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真珍家的庄子上,经过桐英出马亲自交涉,端宁才得到了与真珍独自交谈的机会,只不过地点是在一个亭子里,而崇礼则与桐英坐在四五丈以外地屋子里陪温夫人说话,那屋子有个六尺宽的窗子,直对着端宁他们所在的亭子,虽说听不到声音,但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桐英当时心下不悦。见端宁不在意,才没说什么。

    他远远瞥了几眼,见端宁与真珍两个隔着张桌子说话。仍旧是规规矩矩地,忍不住替好友着急。但见得那真珍脸上有喜色。笑得极娇美可人,才放下了心。然后把心思放回温夫人这边来。

    大概是有一定年纪的贵妇人都爱给人做媒,那温夫人见了桐英地人品,便心生欢喜。因桐英来时只说是崇礼与端宁的旧日同窗,并没说明自己的宗室身份,温夫人听说他尚未娶妻,便大有想为他牵线做媒的意思。桐英应付得好不痛苦,却又怕态度硬了惹恼人家,会坏了好友大事,只得强忍着。偏偏崇礼满腹心思都放在妹妹那头,没功夫替他解围。直到端宁与真珍说完了话,桐英才算是脱离苦海。

    淑宁听了感觉有些古怪,却又说不清楚是什么缘故,只是觉得有点不自在,便岔开话题道:“既然真珍姐那边说清楚了,那这桩婚事是不是就能定下了?”

    端宁与桐英对望一眼,面色略有些苦意。…桐英道:“他们家最近风头太盛了,听说内务府已定了要建钟表作坊,专供上用,要武丹将军帮着选主事的人呢。现在冲他们家去地人,是越来越多了。”

    端宁苦笑道:“其实崇礼做事严谨些,也是怕风声传出去,于真珍和我都有害。如今听说不但有许多权贵子弟都有心提亲,连皇子宗室都掺了一脚,崇礼也是因为有意将女儿嫁给他的人家太多,怕得罪了人,才躲到良乡去的。他家如今连崇思大哥都有人想嫁女儿给他做妾呢。”

    淑宁听得眉头大皱:“这可怎么办?在这种情形下,哥哥与真珍订亲,岂不是成了人家的眼中钉?那些人都是冲了钱财权势去的,将军府不会想跟他们结亲吧?“

    端宁道:“他们家也是头痛,过几日,真珍会以探望妹妹的名义过来,到时候,咱几个再商量办法吧。”

    这时丫环媳妇们送晚饭上来了,他们便没再谈下去。

    第二日,桐英回京去了,直到这边送信去,通知崇礼与真珍最后定的上门时间,才从京里赶了回来。

    等到崇礼与真珍来那日,淑宁安排五人在园中观澜亭说话,那里周围都是窗子,全都打开后,风吹着凉快不说,有人靠近,随时都能发现。

    坐下后,真珍先说话了:“这几日我让家里人回京打听,又多了几家要来提亲的,不过都是给哥哥说的。阿玛烦了,只管躲进内务府去料理皇家钟表作坊地事,皇上那边没什么动静,不知是什么意思。你们这些天商量得如何?”

    端宁道:“我与阿玛额娘商量过了,若能得皇上下旨赐婚,就是最好的结果,到时候,也不怕得罪什么人。”

    崇礼微微皱了眉:“能得皇上赐婚自然是好事,可皇上要赐,自然是先紧着自家子弟。如今三阿哥几乎隔天就派人到家里来问妹妹回去了没有,还时不时送礼过来,因都是书啊棋谱啊,并非值钱东西,要推也不好推,他又没有明说要娶妹妹,所以我阿玛也没法明着拒绝。最麻烦的,是东宫那边近日也传出风声来,说太子看上妹妹了。有了这两位皇子在,皇上还怎么会给你们赐婚?”

    真珍咬咬唇,不作声。端宁也皱起了眉头。

    桐英却忽然笑了,见众人都在望他。便慢条斯理地说:“这几件事都不是问题,而且,只怕还对端宁与真珍姑娘有好处呢。”

    崇礼沉声道:“我倒看不出什么好处来。正想请教辅国公。”

    桐英也不在意,道:“三阿哥已经娶了勇勤公家地姑娘为正福晋。那董鄂家是满洲世族,福晋之父勇勤公官居从一品都统,与武丹将军同品级,再怎么说,皇上也不会同意将真珍姑娘指给三阿哥为侧室的。所以三阿哥如今不过就是表表殷勤。实际上不足为患。至于太子……他如今正宠那侧妃李佳氏,又内定了石家地姑娘为正妃。那石家可是了不得,满族里好几位总督、将军、额驸什么地,说不定过几个月还多一两位都统呢。太子怎么会为了个小小地钟表作坊,就把这石家给得罪了?他之所以放出那风声来,不过是因为前几日与三阿哥起了口角,故意与他作对罢了。”

    端宁与真珍听了,面上不由露出喜意。崇礼问:“就算这两位皇子都不成问题,又对我妹妹与端宁兄有什么好处?”

    桐英喝了口茶。微微一笑:“一般地权贵之家以为两位皇子有意,自然不敢再上门提亲。而太子出了声,三阿哥又知道事不可为。自然就会偃旗昔鼓。这么一来,真珍姑娘的麻烦自然就少了许多。”

    端宁亲手为他斟茶。道:“这几日你就是为了帮我打听消息才回京去地吧?好兄弟。你辛苦了。”桐英笑道:“好说,好说。”

    崇礼却道:“就算皇子们不成问题。还有那些宗室和贵戚子弟呢,那些人我们可得罪不起。”

    真珍皱着眉道:“二哥,你怎么净会泼冷水?”端宁连忙说:“真珍别这样说,崇礼兄也是为我们担心罢了。”真珍就没再作声了。

    崇礼见她这样乖巧,心里酸溜溜的,不由暗叹女生外向,嘴里凉凉地道:“我也是说实话罢了。端宁如今还在孝中,又无官无职,皇上只怕未必愿意赐这个婚吧?”

    “关于这一点,我有个主意。”淑宁出声了,“照我说,真珍姐直接请将军大人向皇上明说就是了。”她见众人都吃惊地望着自己,便笑道:“其实,只要将军大人对皇上说,蒙皇上地恩典,才有了如今许多荣耀,一家人都感激皇恩,愿意一辈子做皇上的忠臣。因此,不敢坏了阿哥们的兄弟之情,更不敢攀附宗室权贵,只愿长长久久地做皇上的臣子就好。这么一说,皇上只会觉得你们家是忠臣、纯臣,多半不会生气的。”

    众人都若有所思,淑宁继续道:“至于哥哥地事,将军大人可以对皇上说,其实是当年在广州时,两家便有意结亲,只是当时我们家祖父过世,要回京守孝,才中止了议亲之事,但当时还留了信物,定好日后再议的。这也是实情,可不是欺君。将军大人可以这么说:虽然如今自家显贵,但人无信不立,不能有违当年的约定。先前别家来提亲时,因顾虑到男家还在孝中,所以不敢明言。如今男家将要满服了,请皇上赐个恩典,成就这桩婚事。这可不就行了么?”

    她没有说完,其实去年桐英献图的事,端宁是有出力的。此事因为涉及军机,皇帝并没有出言嘉奖桐英,但心里肯定有数,如果他对端宁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有所耳闻的话,事情说不定会更顺利。

    她偷偷看了桐英一眼,见桐英也正在看她,眼中带了一丝赞赏,嘴角含笑,微微点了点头。她顿时心中大定。

    端宁与真珍听了都觉得不错,崇礼沉吟片刻,也点头道:“这法子不错,当年两家虽没有明着定下婚约,其实彼此心里都是有数的。这样一来,皇上也会觉得我们家忠义守信。”他转头望了淑宁几眼,笑着说:“淑宁妹妹如今真是越发聪明了。”

    桐英插言道:“不但皇上会觉得你们忠义守信,别人知道了,也会认为你们家不慕权贵,不忘旧谊,是真正有德的人家,对令尊地名声很有好处,说不定连给崇礼兄说亲的人也一并打发了。而且,端宁为了守孝,连议了一半的亲都放下了,可不正是个孝字?若皇上有兴趣,顺道问问端宁地学问功课,说不定还会加以青眼呢。这可是对你们两家都有好处的事。”

    当下众人大喜,又商定了许多细节,此事便算是议定了,只等武丹寻机向皇帝求旨。只是因桐英提醒,端宁与真珍二人决定在赐婚地旨意下来前,尽可能少碰面,以免多生事非。

    这样一来,他们二人恐怕过了今日,就要再过许久才能再见面了,众人也有眼色,给他们留下了独处地空间。崇礼本有意要站在亭外相候的,硬是被桐英拉走了,不过走到临渊阁边,他便不肯再往前,淑宁只好陪他站在那里等。

    淑宁远远地望着亭中哥哥与真珍说话,心里也为他们高兴。她转头时无意中发现崇礼看了自己好几眼,便问:“崇礼哥有什么事?”崇礼咳嗽两声,说没事,便转过头去看对面地山景。

    再过了一会儿,淑宁觉得崇礼又在望自己,便又问他怎么了。崇礼仍旧是咳了几声,不过这回他犹豫了一会儿,开口了:“淑宁妹子,我记得……你明年要选秀是不是?”

    “是。”

    “那么……不知你们家……可有什么准备……打算?”

    “什么打算?”淑宁有些奇怪,“你是说学规矩那些么?”

    “不是……”崇礼又咳了几声,“我是说,你们家觉得……淑宁妹子你能不能选上,如果不能……又有什么打算?”

    淑宁这才明白了:“还没选,谁知道结果会如何?我虽然自己觉得多半是个陪客,但打算什么的,总要结果出来了才好去想。”

    崇礼嘴角翘了翘,但很快就止住了,正要继续说些什么,却冷不防被桐英打断。

    桐英才从园门处赶回来,道:“伯母派人来说,已经备下饭菜了,让我们去用饭呢。”淑宁忙道:“是我忘了时间了,我这就告诉哥哥与真珍姐去。”

    她抬脚就走了,桐英却似笑非笑地望了崇礼一眼,崇礼有些不自在,便咳了几声,没想到咳得多了,反呛着了自己,顿时咳了个惊天动地。桐英笑笑道:“崇礼兄没事吧?这夏天啊人就是容易口干上火,这里府上煮了甘草茶,最是适合这种天气喝的,崇礼兄不妨也尝尝?”

    崇礼好容易喘平了气,道:“多谢辅国公好意,只是在下怕太过麻烦主人家了。”

    桐英笑得更深了:“不麻烦,反正是现成的,我跟人打声招呼就行。”

    崇礼不说话了,掉过头去迎接妹妹等人。

    午饭时,席上仍旧只有他们五个年轻人,佟氏很热情地招呼真珍兄妹多吃点,大概是与桐英比较熟了,隐隐把他当成了半个自己人,倒没那么热情。

    崇礼一直板着个脸,淑宁以为他是看不惯真珍与端宁互相挟菜,偷偷给哥哥打眼色,让他收敛一点。唯有桐英一直笑咪咪地吃着菜。

    饭后,众人在书房里坐着聊天,不一会儿便听得前头传来阵阵喧哗声,扰得众人不得安宁。原本正在睡午觉的佟氏命人去前头看看是怎么回事。

    一个婆子来回报说:“太太,是对门卢家,他们把个媒婆赶出来了,那媒婆正在他家门口骂呢。”

    (抱歉,今天更得有些晚了)

    一五六、邻里

    原来那卢家自从女儿上次拒婚受伤后,一直关门闭户,不与亲友来往,除了偶尔还与对门张保家互相送点东西问候一声外,连自家的佃户也很少见,生怕再惹什么事非,又怕那大名府知府的公子会再上门来。

    后来那知府公子因胡来闹出了人命,刚好被个路过的御史碰上了,抓起来交到刑部去。偏那刑部的主审是个油盐不进的,不管谁来讲情都不理会,最后收集了一大堆这纨绔子弟胡作非为的证据,又因出了人命,本要重判的,他老爹使尽浑身解数,才判了个流刑。

    那刑部问案时,也曾派人到卢家门上问过,卢老爷使了钱财,才免了女儿上堂作供之事,只让个管家代劳。等案子过去了,他瞧着风声缓了些,女儿伤势又好了,便打算尽早给她说门亲事,免得日长梦多。

    可事情就麻烦在这里。那卢小姐虽一向是以才貌双全在乡间闻名的,可无奈如今人人都传说她坏了容貌,又惹上官非,因此,虽有个贞烈名声,却没有正经读书人家来提亲。上门来的,不是丧妻的土财主,就是姬妾成群的富商,好不容易有个秀才上门来,却是个贪财好赌的,看上卢家的陪嫁了。

    今日却是那媒婆

    第四回上门,说的倒是个富户,但人人传说他不是好人,来提亲不过是想借卢小姐的好名声,跟了媒婆过来,没喝完一杯茶便揩了丫环三回油了。卢老爷几乎没气死,当时就叫家丁把人赶出去。那人骂骂咧咧地放了几句狠话,走了,媒婆见又坏了一桩生意。便在卢家门口大骂,说话极难听。

    卢家只是紧闭了大门不理,张保那边的一个门房听着不象。忙出来喝道:“兀那婆子!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你撒泼的地儿么?还不快滚!”那婆子对这附近极熟,也知这不是她能招惹的人家。当时便住了嘴走了。

    那门房赶跑了周围看热闹的人,回转身来,却有些意外地道:“咦?李老爷,李先生,你们可是来见我们老爷地么?我替你们通传一声?”却是李家家主带了侄儿。两人都穿戴得整整齐齐。

    李家的侄儿却道:“眼下却另有正事要做,回头再去拜张大人罢。”然后便跟着叔父走到卢家大门前,大声道:“晚辈李文嗣,薄有功名,略有家产,厚颜来求,望世伯将小姐许我为妻。”然后便一鞠到地。其叔却只是站在边上,盯着那扇大门。

    过了足足一柱香功夫,门才开了。卢家管家出来请李家叔侄进去,随手又关上了门。张保家的门房看了,大感有趣。便急跑回宅里报告去了。却说那李家叔侄进了卢家后,卢老爷夫妻正经在客厅里招待。本来。卢老爷有些嫌李家与他家不和。又是做生意地人家,不想应这门亲。但瞧得李文嗣长得一表人材,又有举人功名,心里也有些欢喜,便耐下心来打听些底细。一听说李文嗣家在山西,家里只有几间瓦房和几十亩薄田,心里就不乐意了,怕他也象前头那个秀才一样,是贪图卢家陪嫁来的。

    李老爷一听他露了类口风,当即就差点反脸。当年明明是卢家有错,若不是侄儿苦求,他还不愿意来呢!他虽是做生意地,但兄弟却是耕读传家,又有功名在身,下一科定能高中的。那卢家女儿现在嫁不出去,自己肯来就不错了,他们既然还敢嫌他那么出色的侄儿?

    眼看着二老快要吵起来了,李文嗣连忙拦住,道:“卢世伯容禀,晚辈家产虽薄,但要养活妻儿还是不成问题的。晚辈想娶令嫒,却不是为了嫁妆,而是心中仰慕令嫒贞烈才德之名,若能如愿,定会待她如珠如宝。至于嫁妆,却是不必,二老留着养老吧。”

    卢李二老都被他这番话惊住了,卢老爷还觉得他这话有些不客气,心中不悦。不料那卢紫语卢小姐早已悄悄到了后厅,听到这些话了,便隔着屏风直接开口问那李文嗣,若是当真对她有意,为何此时才来?可是因为看到她婚事受阻,觉得可以趁虚而入?

    李文嗣连忙道:“小姐误会了,当日在下得知小姐拒婚之事,便感叹小姐贞烈,只是当时小姐有伤在身,两家又有隙,因此不敢打搅。近日连番有俗人冒犯小姐,在下不堪忍受小姐再受屈辱,方才大胆前来。”

    卢紫语又问:“公子身为举人,日后少不得有飞黄腾达的时候,难道不想得一位出身显贵地妻子?为何要求娶一介平民之女?”

    李文嗣道:“在下读书求官,是为了报效朝廷、为百姓做事,并非为了飞黄腾达,因此只愿求得一位德才兼备的贤妻,举案齐眉,相酬唱和,一双一对白头到老。”

    卢紫语顿了顿,又问:“小女容貌受损,又惹了官非,难道公子竟毫不在意?说不定你见了我的模样,就要后悔了。”

    李文嗣却道:“官司的事,小姐分明是受害之人,怎能怪小姐?至于容貌,向来娶妻求淑女,何况在下平日多有听闻小姐行善举之事,比如那村西的寡妇,南坡的何老头祖孙,余家的小姐,还有镇上的善余堂,小姐仁义之举乡中谁人不知?你心地这样良善,即便是容貌上有些缺馅,也比图有美貌而无仁心的女子强百辈。”

    卢紫语听后,却不作声。卢老爷有些不自在,清清嗓子正要说话,却听得女儿在后堂问:“公子先前说不要嫁妆,可是当真?”李文嗣忙说是真地。卢小姐便从后堂走出,跪下对父亲说,请父亲将自己许给李公子,她愿意嫁给他过清贫日子。

    卢老爷惊得目瞪口呆,李文嗣却是头一回见卢小姐。她脸上头上哪有半分毁容的样子?虽隐约看到额角有疤,头发一挡,美貌依旧。李文嗣真真喜出望外,见她行事。更是欢喜。

    卢老爷心里其实已愿意了,但还是想试试这个女婿,便板着脸说要嫁可以,嫁妆却半点也无,问他们可还愿意?李文嗣只顾着点头。倒把他叔叔气得要死,不过想到侄儿愿意,这侄媳妇又的确美貌,便勉强忍了。

    两家当下便定了婚期,卢老爷问李文嗣日后打算,得知他要带妻子回乡读书,心中不愿,但李文嗣态度坚决,而且不肯接受岳家资助。卢老爷虽然生气,但也觉得这女婿够硬气,是真心求他女儿来地。便暗自打算要陪送一份厚厚的妆奁,不过此事却得瞒着那李老头。免得被他占了便宜去。而另一边。李老爷也在暗自叹息侄儿糊涂,想着定要帮他向卢家多敲些嫁妆。好让他日子好过些。

    且不提那两个老男人在互相算计,两家一致认为自此应当向张保报备一声。一来三家是近邻,平日卢李两家多得张保一家关照,尤其是卢家先前拒婚地事,若不是张保出面庇护,还不知会怎样呢。二来李文嗣这些日子虽没当上张保地幕僚,却也蒙他允许,能自由出入别院书房借阅,还得张保推荐,帮房山县令起草过几篇文字,算得上是知遇之恩。李文嗣心下是十分感激的。

    张保听得他要娶卢家小姐为妻,恭喜之余,还主动说要写信给县令大人,请他作主婚人。李文嗣倒罢了,他叔叔却听得大喜,这可是极有体面地事,他甚至还盘算起自家儿子能不能从中得些什么好处了。

    他们临走时,佟氏早已让人备好贺礼,不过是一对碧玉杯和二十两贺银,却已算得上厚重了,李文嗣再三推却,才勉强收下。

    消息传到后院,几个年轻人听见,却各有思量。端宁与真珍自然是见了别人结了好姻缘,联想到自身,都觉得心头甜蜜。崇礼、桐英却不知在想什么。淑宁被絮絮拉到一边说话,并没有怎么留意别人的反应。

    絮絮是刚刚才认识了真珍兄妹地,只是端宁考虑到婚事未定,不好张扬,因此并没有告知表妹实情。絮絮还以为他们如桐英一样只是好朋友,见说不上什么话,便把心思摆到卢小姐的事情上,拉着淑宁说悄悄话。

    她本来对卢小姐有些心结,但在房山别院暂住期间,听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便对卢小姐同情起来,有时也会送些东西过去。若不是顾虑到人家要养伤,又有毁容的传闻,怕人家心里着恼,她还想要亲自去探望呢。她每次学了点心,总会挑几个好的送到对门去,次次都有回礼,她便觉得对方承了自己地情,心里已经把卢小姐当成了朋友。

    没多久,真珍与崇礼就告辞了。端宁与桐英都再三提醒他们别忘了要做的事,所幸崇礼心里虽酸,做事还知道轻重,便都一一应了,磨蹭许久,才催了妹妹上车。

    晚上,絮絮又来找淑宁,问:“现在卢小姐那边既然连亲事都定了,而且也听说她伤好了,明儿你陪我过去探望一下,好不好?”

    淑宁想了想,道:“自然是好的,但她家既然要办喜事了,我就不太方便上门去,不如姐姐自己去吧?我叫王二家的陪你如何?”

    絮絮有些犹豫:“自己去?我还没试过一个人出门呢……”

    “这怎么能算是一个人出门?”淑宁笑了,“姐姐还带了人不是?再说了,只是对门而已,出了大门口,不过走上百来步,就到他家了。这附近只住了我们三家,外头这条路向来少有外人经过,姐姐便走过去也没什么。卢小姐以前行事那般讲究,过来我家时也一样是走过来的。”

    絮絮想想也是,便点点头,脸上有了兴奋之色,但转而又想到:“我该送什么贺礼给她?从前这些事,都一概是我额娘做主的。”

    淑宁笑道:“闺中好友出嫁,一般送的礼,不过是文房四宝、衣物佩饰,或是书画,或是各种玩意儿之类的,只是份心意罢了。不过姐姐与卢小姐算不上蜜友,送的东西最好不要太贵重了,只要是含义吉利地就好。”

    絮絮眼珠子转了两转,已有了主意。

    她最后送的是一对前些天做的金丝彩线绣地荷包,因上头是花开富贵的图样,也算是贴切了,另外还带了一盒子亲手做地红豆饼。她只带了一个丫头和两个婆子,跟着王二家地出门,起初有些不自在,但没遇着什么人,走在大路上,心情倒也轻快。她在卢家也过得很愉快,虽然卢小姐行事依然有些让人不惯,却也顺眼许多了。絮絮回来时,还得了一篮子水晶糕做手信。

    她尝了这次甜头,开始觉得“一个人”出门也没什么,便在打算什么时候再尝试几回。

    不久,淑宁让人送了一盒子自家产的新鲜莲子去良乡,打听真珍家里地消息,却听闻他们回京里去了。过了两日,真珍用原盒装了一盒葡萄派人送回来,还附了一封信。

    按信上的说法,武丹已经向皇帝提出了赐婚的请求,理由正如淑宁与桐英等人先前商议的一般,只是又添了许多好话。皇帝一边笑骂亲信做事太小心,一边又夸他为人实诚,答应了等端宁满服后,便给他和真珍赐婚,顺便还问了端宁的课业和性情为人,却又没说什么。

    淑宁与端宁见信中所说正如当日预料的一样,心中均大定,淑宁还开玩笑地恭喜兄长终能娶得美人归,被端宁敲了一下脑袋。

    不过,在旨意未下达之前,这个消息暂时还要瞒着人,这也是为了避免麻烦。所以真珍在信中还道,她暂时要到乡下外婆家暂住些时日,避一避京中的风头了。

    (今天状态不好……)

    一五七、琐事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度过,淑宁仍旧每日上课、练习才艺女红和帮母亲管家,张保夫妇则忙着准备秋收的事情,端宁除了读书温习,就是练习骑射和教两个弟弟,家中所有人都各安其职。

    不久,卢李两家举行了婚礼,不但大摆宴席接待亲朋,还请了县令来作主婚,学官作见证。一时间,对卢小姐不利的传言都消散了,许多人都说她嫁了个富户出身的举人,真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因来的客人多,为了摆下足够多的桌椅,卢李两家还事先和张保打了招呼,把三家共同使用的那条通道占了大半去。

    卢老爷口里说不会给嫁妆,其实心里早软了,对这个女婿是越看越满意,觉得他十分配得上自己家的门第。女婿说不要他的钱,难道他不会塞给女儿么?女儿有了私房,不会吃苦,也不必担心叔爹会贪了去。另一边厢,李老爷却在想,侄媳妇的私房就等于是他侄儿的私房,他那么好的侄儿,那卢老头怎会不满意?那嫁妆必定是多多地。

    二老各有肚肠,面上却表现得极亲热要好,让那些知道他们不和的人暗暗称奇。

    张保守孝,并没有参加婚礼,但过后,李文嗣还是带了新婚妻子来拜见张保夫妻,顺道告别,因为他要赶着回乡去告祭父母,在下一科开考前,可能都不会再来了。张保有些惋惜,说了些鼓励的话后,问明了他家乡的地方官,却原来是旧时奉天同僚的兄弟。思虑再三,便写了封荐信给李文嗣。让他有需要时,带信去见地方官,或许能谋个差事。李文嗣再三谢过了。

    在内堂里。佟氏带着女儿甥女见卢紫语,才知道她其实并不算是毁了容。不过是有好事者以讹传讹罢了,见她如今嫁了人,更显得娇美动人,行事也端庄许多,便添了几分喜欢。

    絮絮与卢紫语交情最好。很是不舍,但卢紫语倒淡淡地,送了她一把亲手题画题诗的扇子做念想,前头李文嗣一说要告辞,她便走了。

    絮絮有些怅然若失,淑宁知她是舍不得头一位自己交回来地朋友,便劝她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日暂且分别,往后她还会回来的。别说李先生三年后要再入京应考,人家娘家就在我们对门,她总不会不回娘家吧?”絮絮想想也是。便略好过了些。

    不过,她拿着那把扇子翻来覆去地看了两日。脸色很是古怪。淑宁见她这样。感到有些疑惑,夏天时送扇子是很寻常的事。她总是看它做什么?

    最终絮絮还是自己揭开了谜底:“去年刚认得卢小姐时,我看了她写地诗,画的画,觉得很好,可这扇子上地诗画,却只是寻常。难道她是故意敷衍我的?真真枉我把她当成是至交好友!”说完,还把扇子丢到桌上。…

    淑宁拿过来瞧了,觉得和去年的相比并无两样,她想了想,倒是明白了其中的缘故:“姐姐错怪人家了。其实卢小姐的诗画并没什么不同,不同地只不过是姐姐的眼光。”

    去年的絮絮,只是弱质娇娇女,整日为了脸上的疤痕担心,姑妈又娇惯,因此别说琴棋书画诗词之类的,便是寻常的女红,也是不常做的,不过懂些粗浅文字,读过几本女四书罢了。

    但如今的絮絮,已跟蔡先生学过几个月的才艺,又念了几本诗词文章在肚子里,即便不会写,也知道些有名地典故,认得平仄韵脚之类的。即使是画画,隔上两三日的也亲自画几笔。想那卢紫语虽自负才艺,只是跟着老师学些皮毛而已,外行人觉得好,但落在已经勉强算是刚入行地絮絮眼中,自然是差了。

    絮絮听完淑宁的解释,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心中也为朋友并没有敷衍自己而高兴。不过很快,她又想到另一件事:原本不觉得,但显然,她比起刚来时,已经学会了许多东西,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是不是意味着,她也成了才女了?

    淑宁有些哭笑不得,但为了不打击她地积极性,勉强点了头。絮絮高兴得小脸泛红,又道:“这么说,我已经不输给……那谁了?”她小心地伸出两根手指头摇了摇。

    淑宁知她指地是婉宁,便忍住笑道:“是啊,不过,咱不去学人显摆,自家知道就好,等姐姐见了姑妈姑父,再让他们知道你的本事,他们一定很高

    絮絮眼珠子一转,笑着点点头,道:“到时我还要告诉我阿玛额娘,我如今不但会琴棋书画,还学会了打络子、做极漂亮地荷包,还学会好几种面点的做法。我最会做饺子了,会调十三种馅儿呢……”

    淑宁陪着她高兴了好一会儿,却看到她忽然收了笑,沮丧起来:“可惜我脸上的疤还是去不掉。太医说,只能治到这个地步了。”

    絮絮来房山之前便结束了疗程,按太医的说法,只需要照方子继续在就寝时涂抹药水就行,但几个月后,那疤痕还有些极淡的印子,只是比肤色略微暗了些,不凑近了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淑宁认真盯着她的疤痕望了几眼,笑了:“其实,我倒有两个法子可以解决。第一个嘛,老办法,涂一层薄薄的粉上去,盖住就行了,就是麻烦些。”

    絮絮有气无力地问:“那第二个呢?”

    淑宁道:“其实姐姐就是疤痕的颜色略深些,若不是你长期用那些美白的东西,只怕早就看不见了,所以,姐姐只需每日在大太阳底下待上两刻钟,过得几日,皮肤晒得如同疤痕一般黑了,自然就看不出来了。”

    絮絮眼中一亮:“果然好法子,就这么办!”

    她果然天天都到大太阳底下站上两刻钟。幸好淑宁硬拉住她,让她把时间从午后改成早上或傍晚,不然早就中暑晕倒了。后来淑宁觉得这不太象样。便干脆拉她一起去练射箭,既运动了。又晒了太阳,还能顺便练练箭术。

    淑宁如今常练,箭法已大有进步,基本上在三十尺内都能维持在八九环里了,也就是说。如果她射的是只不动的兔子,十箭里已有大半能摸着兔毛了。只可惜被她拿来当目标的贤宁,已经到了十箭里有六七箭能射中兔子身体的程度,恨得她牙痒痒。

    没想到絮絮射了几回,竟很有天赋,别看她仍旧娇娇弱弱地样子,却常常能射中靶心,可以跟贤宁比了。淑宁掉过头,不去看她与两只皮猴得意的样子。

    其实她近来之所以勤于练箭。是想到离明年的选秀只有大半年时间了,不管她要做什么,都该开始做准备了。她仍旧想试试增肥地办法。但要增肥减肥,极易弄坏身体。应当先打好底子再说。因此每日早起都到练武场跑几圈,?br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