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生于望族 下第40部分阅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生于望族 下 作者:未知

    ,十有八九就是另两家王府的人!不过他们太狡猾,通政司的人没能拦下来,没有证据。浩瀚书屋 但无论如何,朱景深的企图已经很明显了。既如此,上头便索性编个罪名,将他拘在府里。至于王府那些人,大概是见他行动受限,皇后又赐了宫人与他为妾,有夏氏在他身边,再继续找他,万一泄露了风声,连累的可不仅仅是康王府的人。因此康王府的旧人便转而盯上了那个未得正名的小王爷,虽然没有正经名份,但他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再说,他年纪还小,又不懂事,若真的大事得成,他比朱景深更好掌控。”

    文怡听得厌烦:“果然这康王府的人都不是好东西!难道我们到了康南后,就要天天跟这些人打交道了么?”她原本还以为去了那里会有清静日子过的。

    柳东行笑了:“别担心,他们虽讨人厌,但也蹦跶不了多久了,今天你告诉我的消息,又帮上了大忙,咱们加把劲儿,赶紧把那些人给灭罗,然后咱们就舒舒服服地过咱们的小日子去。”文怡忙问:“那要是把他们解决了,云妮儿会怎么样?”别人她不关心,只是心疼云妮。

    柳东行皱皱眉:“这种事难说,她虽没有造反的心思,但她娘是那样的人,她弟弟又如...若她能帮上我们的忙,自然好说。”他正色道:“娘子,这事儿不是寻常小事,我知道你心疼那姑娘,但事涉谋逆,你别心软。若是能救,我会想办法的,但若不能,你也别强求。”

    文怡张张嘴,又闭上了,闷闷地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多说一句:“我叫她到了康城后捎信去顾庄我娘家那里,留下她的新住址的,若是能帮上你们的忙,也算是立了功,她什么也不懂,不过是个被母亲逼迫的可怜人,若是能保她一命,你就保她一命吧......”

    柳东行点点头:“放心。”这天以后文怡就再没问过这件事,柳东行也每天重复地早上出门、傍晚回来,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再拿“去跟营里的兄弟喝酒”来当作理由了,他什么都没说,文怡却只需要他一个眼神,便都明白了,尽管夫妻相处的时间变少了,心里却更加甜蜜。

    文怡加紧了收拾行李与处理京城产业的进程。现在柳东行在京城周边的田产都已经被转手了,几乎不在明面上的产业,也都卖给了罗家商行,只留下几样在外地的产业。原先派出去的家人也都召回来了,有的要打发,有的要留在京里看宅子,有的要带着上任。

    其中马有财一家的处境最为尴尬,若是要留下来,文怡与东行都不放心,更不想带着上路,便想把他们打发了,给几两遣散银子让他们自寻门路去,不转卖给人伢子,便已经是主家厚道了。

    但是马有财不甘心。官宦人家可不是随便就能进的,他一家子在柳家从来就不愁吃穿,就算是从前一时不慎,错听原主人的命令,得罪了正经主人,也不愿把这么好的差事丢了。眼看着柳东行官越做越大,家里肯定会越过越好的,他怎么甘心再回去受穷呢?

    可是他现在的靠山已经倒了,柳顾氏在柳家地位大不如前,连管家大权都交到了儿媳妇文娴手上,文娴是不习惯用这种小人伎俩的,对马有财自然没好脸色。更何况柳家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乡了,正是要清理人手的时候,哪里还会再添人手?

    经马有财夫妻俩再三磨缠,文怡终于不耐烦了,看在他们儿子大宝还算老实本份的面上,她多给了十两银子,又许他们带走自己的东西,再威胁若还要纠缠不休,就把他们交给人伢子,快刀斩乱麻地在一天之内把人都打发了。其他家人见状,也都老实了,文怡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听,哪怕是被打发出去呢,好歹都是有点手艺的人,又惯在京城讨生活,出去了也不会饿死,更别说还有十两银子揣。

    最终留下来的家人并不多,舒家夫妇俩负责留京看宅子,每年五十两银子花费,随他们做主,舒平与润心要随行,双止和舒安留下陪父母;王家是说好了要脱籍的,打算随他们一同南下,到了半路就直接分开,转去归海与儿子孙子团圆,柳东行在归海还有一份小产业,足够他们生活;内院侍候的丫头以及厨房的凤喜都要跟着主人上任,马侠何大有不想离开京城,也留下来了,车夫王小二还有谷旺等几个小厮则跟着走。

    等人都安排好了,文怡再一看,家里人少了许多,也安静了许多,不过夫妻俩过日子,有这么多人侍候足够了,再说,等柳东行上了任,任所也本杂役可以做粗活。

    倒是舒伯夫妇留守京城这件事,文怡十分心虚,她也听说过舒嬷嬷私下里向人哭诉的事,不过她不想把舒嬷嬷两口子带上。舒伯是很能干很好,但他的本事一离了京城这个地方,就要大打折扣,而且舒嬷嬷又嘴碎,总是念叨着柳东行,虽然对文怡的态度已经在为改善,只是偶尔也会对柳东行抱怨几句,不是说她不会管家过日子,就是嫌她太粘着娘家人,也有说她不关心丈夫,不懂得时时刻刻嘘寒问暖的。

    这都是小事,文怡有时候对柳东行的行踪不加过问,那是因为她清楚他在做什么,可是这种事要如何跟舒嬷嬷说呢?再这样说下去,朝夕相对,迟早要出岔子的。文怡仔细想过后,便索性把舒家夫妻留下来看宅子了。晚上柳东行回来,她便说:“虽然这么做,你就要跟嬷嬷分开了,可是舒伯和嬷嬷在京城住了这么多年,年纪又大了,搬到外地去,未必习惯得了。再说我们还要赶路呢,怎好让他们二老辛苦?若是他们实在想你,等我们在康南安顿好了,局势也稳定下来,再接他们过去也是一样的。”

    柳东行笑说:“这有什么?嬷嬷就是嘴碎,照你的意思办吧,过两年也用不着接他们去康南了,若是想家,就叫他们回恒安去,那里才是老家,熟人也多。我在恒安也有一份族田,有可靠的老家人帮我照管,我也放心些。嬷嬷那边我去说,你就别管了。”他找了舒嬷嬷一回,后者果然没再对人哭诉过这件事,反而天天笑脸迎人,好象遇到什么好事似的。

    出发的日子渐渐近了,一日,文贤与葛氏忽然过来了。柳东行请了文贤到外书房安坐,文怡便把葛氏领到了上房。

    葛氏先是谢过了她之前收留文慧以及将蒋氏送走之事,文怡摆手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倒是大哥大嫂在家里可曾受委屈?大伯母走了,大伯祖母与大伯父一定很生气吧?”葛氏叹了口气,摇头道:“生气是必然的,但人都走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相公与我不过就是挨几句骂。长辈们也不敢闹大,对外只说是婆婆陪六妹妹回老家去了,不然实情传出去了,顾家脸上也无光。还好七弟一直住在李家,家里人不敢得罪李大人,只能由得他去,不然七弟一定要受苦的。”

    文怡心里明白,文贤已经是官了,葛氏又出身书香名门,长房的长辈们顶多只能骂骂他们,却不能下手打,相比之下,文安更危险,而现在他躲开了,这危险又小了。她又问:“如今家务是谁在领着?还是二伯母么?两门亲事都没说成,那大伯祖母和二伯父.....”

    葛氏苦笑:“太婆婆几乎气晕过去,还要公公派人去追呢。婆婆不在,什么好亲事都说不成,二婶又没有诰命在身,除了管家,什么忙也帮不上,即便去了那种场合,人家知道二叔的名声,也不想搭理她。至于我,上头还有婆婆,顶多就是出门交际一二,真要决定什么大事,却是不管用的。饶是如此,相公也嘱咐我了,等我们从这里回去,我就要生病了。”

    文怡无奈:“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么?”葛氏摇摇头:“相公不想我出门交际,更不想我天天到太婆婆面前立规矩受气。既如此,倒不如生病省事。我已经给家里人送了信,等我‘病&039;了,他们会时不时派人来看我,那样会轻松些。”

    顿了顿,她看向文怡:“九妹妹和九妹夫快要走了吧?家里人最近在犹豫,不知该不该赶在你们离开前再过来几次,大概是想打听什么消息。婆婆走的那天,柳姑老爷过来了,跟公公说了半天话,应该不是什么好消息,自打那天以后,公公就整天愁眉苦脸的,去跟太婆婆商量,太婆婆总是把人骂出来,公公就继续自个儿犯愁。”

    文怡想起了柳东行忽悠柳二叔的话,不知怎的生出几分心虚:“大嫂子可知道我们家二叔跟大伯父都说了些什么?”葛氏摇摇头:“详情我不清楚,问你大哥,他也不跟我说,不过我猜想,可能是跟柳姑老爷辞官的事有关联。不过柳姑老爷也就是来了那一回,太婆婆自那天以后,也是提起他就骂呢....”

    她压低了声音,“......说他是个祸害,只会连累亲友。相公要劝,她就连相公也骂了,倒是对二叔越发看重。听太婆婆屋里的如意姑娘说,她老人家悄悄儿给过二叔几回银子了,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文怡皱了眉头。

    葛氏没再说下去,只是拣些家常话说了一会儿,丫头来报说文贤要走了,她便向文怡告辞。送完客后.柳东行回到后院,文怡便问他:“二叔是不是跟我大伯父说什么话了?难不成是叫大伯父跟着他一块儿辞官?”

    柳东行冷笑一声:“你家二伯父得罪他了,以我二叔的脾气,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不过你放心,他心里再恨,能做的也有限,断不会为了报复就把好不容易脱身的自己重新陷回去的。其实顾大老爷辞子官也没什么不好,他们家还有你大堂兄呢。倒是顾二老爷越来越不对劲了,他到底是攀上了什么人,居然如此嚣张?!”

    文怡一听到他就没好气:“谁知道呢?总归是旁门左道,只怕别人也是哄他银子的,都拿他取乐呢!我才不信,他真能谋到个正经官职!”她索性把这件事抛开不管了,没几日,便到了出发的日子。夫妻俩带着一众仆役,挑着行李到了码头,交待了舒伯夫妻无数的话,又听舒伯夫妻交待了无数的话,便登船预备走人了。

    临开船前,李冬瑞与文安到了,他们是特地来送行的。文安特地找到柳东行,避了人悄悄对他说:我二叔可能要栽了。他跟几个官儿去喝花酒,结果正好叫御史台的人抓了个正着,全都下了狱,正等着上头处置呢。本朝律令,官员不得嫖妓,一旦被抓到,就是丢官的下场。

    “我大哥说,已经找人去疏通了,只是上头抓得严,看情形,恐怕连功名都保不住了!”柳东行眉头一皱,嘱咐道:“回去跟你哥哥说,千万别被卷进去,只是丢功名不要紧,把人保住就好。我这就要走了,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你们千万要小心。”

    文安郑重点了点头。

    第三百三十一章 庭院深深

    深院静室,门窗半闭,清冷榻上,朱景深独自一人半倚半卧,手里拿着一卷闲书,却只是在发呆。一阵冷风袭来,吹得门窗噼啪作响,他也不加理会,只是翻了个身,丢开书本,继续发呆。

    有人说话的声音渐渐接近,慢慢的,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发展成了争吵。其间那尖细的嗓音吵得朱景深头疼。他原本只是捂住自己的耳朵想要避开,无奈实在避不了,外面争吵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他甚至听到了秋檀的哭声,便再也忍不住,翻身而起,冲出门去:“吵死人了!都给我滚!”

    院门处聚集的人们吓了一跳,夏氏立时收起凶狠的表情,柔情脉脉地款款一礼:“世子爷,妾身听说您今早没有用膳,想着您一定饿了,特地亲手做了一碗汤,送来请您品尝。”她扫了秋檀一眼:“只是这丫头死活不肯放妾身进门,连传话都不肯,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

    她身边的侍女也跟着附和:“可不是么?我们夫人也没让秋檀姐姐做什么不合规矩的事,不过是叫她传个话进屋给爷知道罢了,若是爷不想见我们夫人,爷自会吩咐,哪里就轮到她一个丫头来做爷的主了?”

    秋檀吸着鼻子,红着眼圈道:“世子爷早就吩咐过了,不许人打搅的,是你们要硬闯!现在是谁不守规矩呀?!”

    夏氏又瞥了她一眼,正要开口,却忽然听到朱景深说:“现在我知道了,你滚吧!”夏氏不由得怔了一怔:“世子爷?”

    “你不是要见我吗?”朱景深懒懒地道,“可我不想见你,这辈子都不想见你,那你还不赶紧滚?!没听到我的吩咐是不是?!”

    夏氏愕然,结结巴巴地干笑说:“爷,妾身只是来给您送汤......”

    朱景深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一把掀翻了侍女手里棒着的汤,歪头看她,邪邪一笑:“汤没有了,滚吧。刚才可是你们说的,若我不想见你,我自会吩咐。那我吩咐了,你还不听话吗?”

    夏氏浑身都在发抖,暗暗瞪了侍女一眼,目光中隐有怒火,那侍女吓得头都不敢抬了,暗悔自己说错了话。秋檀见状觉得大为解气,冲那侍女哼了一声:“世子爷发话了,你怎么还不走?也不瞧瞧这里是什么地方,哪里轮到你一个小丫头来撒野?!”

    夏氏深呼吸一口气,故作镇定地道:“世子爷,妾身好歹也是皇后娘娘赐给您的,您难道就这样辜负皇后娘娘的好意么?!”

    “那你就去告状啊。”朱景深一脸不在乎,“去跟皇后娘娘说,我不喜欢你,我欺负你了,去吧,去吧!”

    夏氏眼圈一红,抬袖捂脸转身就跑了,她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如今的她,若无宫中相召,哪里还有脸面进宫求见皇后?

    看着她们主仆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远处,朱景深瞥了秋檀一眼:“行了,别哭了,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对付这种货色还要掉眼泪,真叫我看不起!”

    秋檀噘起嘴:“人家是皇后娘娘亲自赏给世子爷的夫人,奴婢哪里敢得罪呀?!”

    朱景深冷哼:“什么夫人?不过是个小妾罢了,她当自己是谁?传令下去,以后府里一概叫夏姨娘!出了门也这么叫,当着她娘家人也别给她脸面!坏了爷的事,还死活攀上来,没脸没臊的......”他呸了一声,叫过秋檀:“都打听到了?”

    秋檀点点头,朱景深立时沉下脸来:“我们进屋说话。”

    主仆俩进了屋,都没发现,先前跑开的夏氏主仆又回来了,站在离院子不远处的花丛里,满脸怨忿。

    侍女道:“夫人别担心,世子爷只是这些日子被拘在府里闷得狠了,心情不好,才会对着夫人发火罢了,等日子一长,自然就会发现夫人的好处。

    夏氏叹了口气,一脸落寞地道:“其实我也知道,我不过是个寻常宫人,又是被派去东宫侍候的,平白无故跟他扯上了关系,累得他背负起调戏太芓宫人的罪名,与太子殿下交恶,他要恼我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我如今名分上都已经是他的人了,好坏都与他一体,他还这般待我,我倒没什么,可若传到皇后娘娘耳中,岂不是惹娘娘生气?”

    侍女忙道:“夫人万万不可气馁,皇后娘娘下了旨,您也是遵旨行事罢了,世子爷怎能怪您呢?依奴婢看来,世子爷对夫人未必就无心,否则当日也不会与夫人亲近了。”

    夏氏心虚地干笑两声,再次看向院子:“我受再多的委屈都不要紧,只是担心世子爷叫那秋檀丫头给连累了。那丫头仗着爷的宠爱,便不把我放在眼里,万一有小人背地里嚼舌,说这是世子爷无视皇后娘娘的旨意,那可怎么好?如今府门外头可还有宫里派来的人守着呢,若是叫他们知道了府里的事,传回宫里去,岂不又给世子爷惹麻烦了?”

    侍女立时义愤填膺:“正是呢!奴婢还从没见过这么嚣张的丫头,要知道您可是皇后娘娘赐给世子爷的,哪怕是将来明媒正娶进门的夫人,也要给您留三分薄面,她却这般无礼,不就是仗着在爷面前多侍候了几年么?夫人可要好好教训她才行!”

    夏氏脸色沉了沉,有些不自在地道:“这些闲气不争也罢,还是想想法子,看怎么才能让爷不再恼我才好。”

    侍女连忙点头:“夫人说得是,要不叫了总管来问问?”她看着夏氏,眼里迅速闪过一道精光,“听说府里的总管是从前康王府时便在世子爷身边侍候的老人,世子爷一向是极为信任的。眼下夫人要搏得世子爷的青眼,不如问一问,世子爷如今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看能不能帮上忙?”

    夏氏有些迟疑:“这。。。不妥吧?万一世子爷误会我是在打探他的事”

    侍女笑道:“世子是您的夫婿,您见他近日烦恼,想要关心他,不是正常的么?总管大人会明白的。若是不该说的事,他也不会告诉您呀?方才您也说了,您已经是世子的人了,好坏都是一体的,想要为他分忧,不也是为了他好么?哪怕是事情不成,也能让世子爷和府里的人明白夫人的苦心啊!”

    夏氏抿了抿唇,慢慢地点了点头。

    朱景深根本不知道院门外不这处,有一对主仆正在算计他,只顾着问秋檀最新打探到的消息了:“这么说,王永泰是真的把人接走了?

    哼,我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不老实的,迟早要出妖蛾子!原先还遮遮掩掩地,如今没了顾忌,就肆无忌惮地露出马脚来了!”又问:“他勾结了什么人?这时候京里风声正紧,他哪里能找到可靠的船南下?!”秋檀摇摇头:“这个就不清楚了,应该是跟军里有些关系,大概是那两家王府安排的人。世子爷,现在该怎么办才好?小公子走了,再加上前些日子,您去见那些人时被抓了个正着....”她无比担心地看着他,“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景深跌坐在榻上,无奈地笑了笑:“还能怎么办?这是别人挖了个坑,等着我往里跳呢!是我太天真了,从前以为舍了王爵,就能换取自由,又能得到太子的赏识,今后海阔天空,有的是好日子!结果一点小功劳根本不算什么,太子不是个心慈手软的,手下也不留无用之人。可我又能做什么?!但凡我能干一些,他对我就要起戒心了,这不都是他害的么?!只要别人对他更有用处,哪怕他明知道那些人与我有仇怨,他也照用不误!我若是装没事人,明儿就有更多的人来踩我!我要抱怨,他就当我是孩子似的随口安抚几句,什么时候才能正经当我是个人?!”

    秋檀眼泪汪汪地安慰他:“您别难过,这只是暂时的,会好起来的......”

    朱景深摇摇头:“那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不能等了,如今随便一个人就能算计我,我要说什么话都没人理会,想要做什么,都做不成.....”他咬咬唇,“若不是这样”他眼中渐渐染上了戾气。

    秋檀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颤声问:“世子爷,除了......那个法子,就没别的法子了么?您......您如今都被拘在府里了,要不要......认个错儿...求太子殿下饶了您?哪怕是降爵呢!他虽然可恶,但从前对您还算过得去......”

    朱景深抬眼瞥向她:“没那么便宜的事!我心里清楚,做大事的,最忌讳摇摆不定,我既然已经拿了主意,又跟人见过面了,若要再么悔,王府的旧人怎么办?他们可都在另两家手上呢!没了他们,我仍旧是那个什么都干不了的落魄王孙,甚至比过去更糟糕——因为我连手下的人都丢了!”

    “可是王永泰已经带着小公子走了!”秋檀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世子爷,他们丢下你走了!娘说,他们这是要改奉小公子为主。

    那您怎么办呢?!您如今被独自留在京城,身边除了我们几个人,就再没别的人手了,这府里府外都是宫里派来的。若是他们那边真个闹起来了,您在京城...哪里还有命在啊?!”

    朱景深转开了视线:“即使是这样,我也没有第二条路了。你以为这个消息瞒得住宫里么?只怕太子早就已经知道了!这时候,我再靠过去......也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没得丢了祖宗的脸!”

    “世子爷......”

    “你不必再说了!”朱景深往榻上一躺,背过身去,“如果宫里真的下旨赐死我,我也会坦然接旨的。横竖我是个没爹没娘、又不讨人喜欢的人,死就死了吧!”

    秋檀低头小声抽泣起来。

    此时此刻,远在百里之外的淮江之上,文怡与柳东行正在船舱里欣赏窗外的风景,边看边说话。

    柳东行道:“安弟就是这么说的,等我们到了东平,要换大船时,可以派人回去打听打听,看后面是怎么判的。我估计,性命不会有大碍,就是功名有些险。”

    文怡叹了口气:“这也算是报应了,二伯父一天到晚都想着怎么做官发财,都快疯魔了,什么骨肉亲情,全然不顾。倘若真的丢了功名,倒还消停了呢。他没了做官的盼头,想必以后也能少生些事。只是可怜了十妹妹,她还不曾定亲呢,日后誓必要受连累。”

    柳东行笑道:“这倒是未必,我反而觉得,你二伯父丢了功名,你那妹妹说不定可能更容易订下亲事呢!”

    文怡愕然:“这是什么道理?”

    “你忘了连峰的事了?”柳东行眨眨眼,“你从前不是把他家的事告诉你二伯母么?你二伯母倒是愿意的,只是你伯祖母与二伯父心头太高,不肯将就,是不是?实话跟你说,我也跟连峰提过这事儿了。

    他这人做事很是利索,若是有心结亲,等你二伯父的判决下来,他有可能立时就会去提亲了。到时候,你二伯父一个白身,能把庶女嫁给有品级的武官,便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肯应?”

    文怡哑然,文娟亲事迟迟未能定下,确实是其父心头太高之故,只是她还是放不下心:“那位小连将军真的会去吗?他又不曾见过我十妹妹。”

    “这倒是。”柳东行点点头,“所以我只说,有可能。即便他没有这个心,也不要紧。眼光放低些,有的是好人家,即使京里找不到,回平阳去找也是一样的,再说,侍郎府里不是还有好些个举子么?

    虽然未必个个有风骨,但学问都还过得去,将来的日子不会太糟糕。”

    文怡嗔了他一眼:“”那样的人哪里配得上我十妹妹呢!”想了想,“若他们果真要回平阳去,我就再想想法子,看能不能给十妹妹找个好的。再怎么说,我要做媒,总比二伯母体面些。”

    柳东行眉捎一扬:“了不得,如今咱们柳恭人也气派起来了,说话果然有份量!”

    文怡忍不住笑了,拍了他一记:“居然取笑我,我的体面,还不都是从你那儿来的?”

    “是是是,咱们夫妻一起体面!”柳东行一把抱住文怡,搂着她轻轻摇晃,看着外头的青山绿水,“好娘子,我心里真快活,原来好风景真会叫人心情愉忧呢,哪怕是说些再平常不过的话,只要是跟你在一起,就觉得有意思。”

    文怡脸微微一红,迟迟疑疑地,回握住他的手,微笑着看着窗外的景色。

    第三百三十二章 抵达恒安

    柳东行与文怡一行人坐船顺流而下,没两天功夫,便到达了东平府,要在这里改换海船。

    柳东行此去赴任,担任的是康南驻将,虽然用不着与东平王府直接打交道,却要阻止三家王府联手施行的阴谋,因此,他不希望在东平这个敏感的地方再惹出事端来。如果可以,他宁可直接赶路,不在东平停留,无奈出了东平港后,船便要直接转入海路。他所坐的官船只能在内河行走,必须改换大船,这点时间根本就省不了。

    柳东行便索性提前一天派人送急信与银票前往东平,请罗家商行的人帮着打点,备好了出海的官船,连船上的食水用具都一应采买齐全,好减少在东平港逗留的时间。同时,他又命船家加快存程,并且在进入东平港前,让随行的官兵收起任何会泄露自己身份的旗帜、灯笼等物件,只以普通官船的样子进港。

    东平港也算是大港,从京城南下的官商每日不知有多少人要从这里坐船经过,官船并不少见,柳东行的船进港,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只有早就候在码头的罗家管事认出来,立即便把雇好的轿子都叫过来了。

    柳东行与文怡领着一干男女仆妇,这边下了船,就立时上了这些轿子,然后转往海港码头,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连人带行李都到了海船上。

    东平王府这时才得了消息。朱景诚早就听说柳东行被任命为康南驻将的事了。与康王府那边不同,他自认为与柳东行还有些交情,又是表兄弟,只要不涉及到长辈的恩怨,有些话未必不能谈,就算没法把人完全拉拢过来,请对方稍稍将防线放松一二,还是没问题的。再怎么说,柳东行也算是他外家的亲人,跟毫无关系又曾经有打压嫌疑的东宫太子相比,他们东平王府与柳东行无疑更亲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景诚早早就命人留意柳东行的行程,算好他会到东平港的时间,又事先与母亲谈过话,劝服她在外祖母的名分问题上稍稍让一步,横竖外祖母早就被扶正了,填房也是正室,没必要对元配一脉打压太过嘛。好不容易得了东平王妃的勉强首肯,朱景诚正打算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柳东行,他手下的人却报上来,对方已经换乘海船,看情形很快就要走了。朱景诚大惊失色,连忙赶了过去。

    可惜,柳东行的行动太过利落,已经让船工收锚开船,渐渐驶离东平港了。朱景诚赶到码头上时,只来得及看见柳东行转身进了船舱,而船头的彩旗正迎着海风飘扬,上头醒目地写着“康南驻军所大将柳”这几个大字,哪怕是隔了三里远,也能清楚地看到。港口附近水域的船只见了,都纷纷让出道来,让他们先行。

    在那一瞬间,朱景诚好象明白了什么,脸色立时难看起来,狠狠地将马鞭接在地上:“不识抬举!”

    随从小心翼翼地上前问:“世子爷,要不要......派人去追?”

    “不用了!”朱景诚冷笑,脸色十分狰狞,“他既没那福份,我又何必逼着人领情?!”说罢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文怡站在窗边,远远瞧着朱景深一行人怒气冲冲地离开了码头,有心担心地回头看柳东行:“这样不要紧么?会不会得罪他了?”

    柳东行一脸的满不在乎:“得罪就得罪了,我还怕他跟我们太亲近了,不然何必这样鬼鬼祟祟的?”

    文怡叹道:“我们悄悄地换乘海船,不想惊动旁人,原就是为了避免与东平王府打交道。结果如今虽然避开了,也叫他们发现了我们的意图。我不怕得罪人,就怕他们会从中发现什么端倪,坏了你的大事。”

    听到这话,柳东行也有些遗憾:“本来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加快行程,提前半天进港,只要咱们行动利索些,东平王府起码要到我们离开两个时辰后,才会得到消息的,那时候什么都来不及了。就算他们日后问起,我也可以说是不敢高攀王府,公务又急,就没多加停留。

    没想到,王府的耳目倒是机灵,我们才上岸不久,他们就已经收到信了。若不是我早就请罗家帮着打点好食水补给,只怕真的会被拦下来,不得不往王府做一回客呢。”

    文怡忙问:“那现在怎么办?东平王世子好象挺生气的,他应该知道你的意思了吧?会不会起疑心?”

    柳东行笑笑:“他会起什么疑心?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本来就没打算认这门亲戚,又一向与他们少有往来,只管推到先人的恩怨上去,也没人能挑我的理。再说了,我是柳家正儿八经的长子嫡孙,不论是族长、族人还是朝廷,都是承认了的,东平不就是有一个柳家庶出的出嫁女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说我就一定要去拜见了?那几个贵胄都是自命不几的人物,自以为行事机密,又怎会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朝廷知晓?”

    文怡道:“可是二叔贸然辞官,说不定已经打草惊蛇了......”

    柳东行摆摆手:“便是真的惊了蛇又如何?他们若能停下来,倒是他们的造化,可如今是三家王府联手,他们说停,人家也未必肯呢。

    京城附近几大军营都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郑家又一直在京中,未必愿意为东平王府所用,我只需要保住康城一地的安宁就行子。”顿了顿,“罗家已经领了旨意,归海的海军也会防范他们狗急跳墙坐船外逃的。”

    “罗家?!”文怡忽然明白了几分,倒是安下心来,反而觉得那三家王府不成气候,如今他们南下与出海的路都被堵住了,京城周边又有强兵镇守,郑太尉便是再疼女儿,也未必愿意放弃宫里的亲妹与到手的富贵,那他们还有什么可为的?她前世并没听说过几家王府闹出多大的风波来,只是传言说他们曾经闹过,平阳离康城这么近,都只是听到传言而已,可见只是小风波。柳东行想必也会无惊无险吧?

    放下了心头大石,文怡开始有心情说笑了:“相公,你方才说什么来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没听错吧?”

    柳东行眨眨眼,长长地“呃”了一声,赔笑道:“娘子听错了吧?我说的是东平王妃是嫁出去的女儿,不管做了什么事,都与柳家没关系了。”

    文怡斜睨着他,挑了挑眉,柳东行立时举起双手改了口:“娘子请说吧,为夫无有不从。”

    文怡笑了,凑过去小声道:“你上回在这里给我用木头刻了几个小玩意儿的,还记不记得?横竖如今在船上无事可做,你再给我做几个吧?”

    柳东行也凑近她小声道:“好啊,那我做两个娃娃好不好?大胖娃娃,一个小子,一个闺女......”

    文怡脸色顿时大红。

    此后具体情形暂不细表,且说柳东行与文怡一行坐了官船,南下泰城后,便改行陆路,随行的王德旺一家改坐别的船,继续南下归海,与亲人团聚,昨行前冰蓝拉着东行与几个姐妹的手哭成了泪人,文怡好不容易安抚住,才把人送走了。剩下的人在泰城驿馆借宿一夜,便改乘马车,前往恒安,路上足足走了四五天,方才到了。

    柳四老爷得了消息,亲自与妻子一道带了人前来相迎,嘘寒问暖,一派亲切长辈的风范。柳东行脸上一直端着笑,但算不上热络,随口说子几句话应付了,柳四老爷却毫不在意,反而更亲切了几分。

    柳四太太这边,也是同样的情形。文怡暗暗庆幸,在京城时曾经为了日后的官场应酬而特地逼自己学会了应对的法子,才能在柳四太太前所未有的热情中保持住清醒。还好柳四太太脸皮不算太厚,又对柳顾氏有所顾忌,见文怡亲热有限,便勉强维持住了长辈的体面。

    不过文怡略试探了柳四太太几句,发现对方可能还不知道柳二叔辞官之事,犹豫了一下,又看了丈夫一眼,决定等回头与他商量过,再决定要不要透露消息。

    柳氏一族在城外本来有老宅与田庄,但早在几十年前,便合族搬入恒安城中聚居,住的地方就叫柳街。东行与文怡坐着马车,在柳四老爷夫妻的陪同下到了柳街街口,便看到一大群男女老少候在一处宅院前,翘首以待,好些人脖子都拉得老长,一见马车出现在街口,便哄的一声叫嚷起来:“来了来了!”

    文怡吓了一跳,柳四太太这时却笑道:“哎呀,都是我们族里的人,听说行哥儿升官了,回老家祭祖,都高兴得什么似的,非要出来相迎呢,你瞧,那走在最前头的,就是四老太爷,大老太爷在时,与他最是要好的,他的小儿子差一点儿就成了大老太爷的儿子呢!行哥儿小时候,最亲近四老太爷了!”

    文怡心中一动,明白这位四老太爷的儿子,当年肯定是差一点被过继给容氏太夫人了。只见柳东行急急翻身下马,笑着迎上去,结结实实地跪下磕了个头:“四爷爷。”

    “好、好..”老人颤悠悠地扶住柳东行,眼中闪着泪花,“四爷爷就知道,你一定会有出息的!干得好!叫那些小人看看,什么人才配做我们柳家的长子嫡孙!”

    柳东行一笑,回头给文怡递了个眼色,文怡赶紧走过去,依柳东行的指示下跪行礼:“侄孙媳妇见过四爷爷。”

    “嗯?”柳四太爷愣了愣,脸色忽然沉了下来。

    (有事急着出门,少了些,不好意思......)

    第三百三十三章 柳氏族人(一)

    文怡站在清冷的小院里,四外张望。

    这里是柳东行幼时独居之所,位于柳街一个角落里,两进的小院,前院是小小的客厅、厨房和柴房,后院是卧室与书房,还有一间屋子供仆妇起居。房子已经很旧了,屋顶的破瓦尚未更换,院墙头上还有三四个缺口,可以看出这墙是用黄泥草草糊过,年久失修,都掉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斑斑驳驳。院里院外都长满了杂草,前院的老枣树几乎掉光了叶子,空落落的枝桠上停留着两只乌鸦,隐约还能看见鸟巢。

    这院落透露着如此衰败的气象,屋子里更是空落落的,桌椅床柜,全都积了厚厚一层尘,屋顶的角落还结着蜘蛛网。冷风吹动着窗页,啪啪作响,就没有一扇窗格糊的纸是完整的,全都破了好几个洞。

    柳四老爷站在院中,真恨不得立时溜走。尽管己是初冬时节,寒风凛凛,但他的额头却不停地在冒汗:“行哥儿,这屋子都好些年没住人了,我跟你四婶已经把长房的宅子上上下下都收拾过了,你的院子也都粉刷一新,只等你跟你媳妇回来,立刻就能入住。你跑这里做什么呢?这里......这里平日都没人来!”

    柳东行回头朝他笑了笑,丝毫没有在意,反而笑着对文怡说:“自从我父母去世后,我就搬到这里住了,直到我后来去康城读书为止。

    从平阴回来后,我也没回这儿,那时候二婶在老家这里,直接让我搬去长房的宅子住了。我想要出门,总有人拦着,我那时又有事要做,一时竟顾不上回来看看。如今总算回来了,可惜房子多年没有修葺,住不得人,不然咱们就在这儿住些日子,也可以回顾一下往日呢。别看这里地方小,住起来还算舒服。”

    “行哥儿你这是说笑呢?”柳四太太跟丈夫一样不自在,干笑着插嘴,“这样的地方,住起来怎么可能舒服?你是大男人不讲究,可也要为你媳妇儿着想不是?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名门世家的小姐,哪里住过这样的屋子......”

    文怡笑着对她说:“四婶抬举了,我们家虽在乡中有些威望,但也不是没有旧房子,有的还比不上这里呢。”接着又回头对柳东行道:“这里看起来是破旧了些,但若是仔细收拾一番,住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可惜咱们在恒安不能逗留太长时间,想要回顾往昔,怕是要等以后了。不如咱们就趁还在老家时,叫人过来修整修整吧?以后路过了,也有个地方落脚。”

    柳四太太连忙插嘴:“这又是何必?这里地方狭小,从前行哥儿年纪小,身边人也少,倒还罢了,如今你们夫妻两人,又带了许多仆从,这院子哪里住得下?”

    “是呀是呀。”柳四老爷连声附和,“再说,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