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闺秀 紫伊281第63部分阅读
一品闺秀 紫伊281 作者:未知
道的言语以后切莫再让我听见ˉ”大老爷沉声喝道。
很好,楼不知不觉的歪了,阿语暗笑。
四老爷在大老爷凌厉的目光注视下,就像个漏了气的皮球,慢慢低下头去。
“算了算了,提价的事还是以后再议,先维持原价吧!”三老爷摆摆手,今天的会议白开了。
四老爷回到房里,周氏讨好的端茶递水,满面堆笑,两眼放光:“怎么样怎么样?决定提到什么价?”
四老爷冷哼一声:“一个子没,提上去。”
周氏诧异道:“怎么可能?我和夫伯母提的时候.她是很赞成的,许氏也觉得应该提价,怎么议了半天.什么结果也没有?”
四老爷嘴角一扯,冷笑道:“被大哥一句话就黄了。”
“大伯父?不能吧!不是都说。他不管香水铺子里的事?今儿个怎么又管起来了?”周氏道。
”大哥张口闭口朝廷朝廷,一会儿是西南西北旱灾.一会儿是江南水涝,一会儿又是北方战乱,他还当自己是礼部尚书,忧国忧民,切,真不怕人笑话。”四老爷想到刚才被夭哥当众责备,心里恨恨。
周氏也嗤之以鼻:“他就是会唱高调.有本事到皇上面前去说,显得他有多忠君爱国,不就是做个小本生意.还跟朝延扯上了,他还真是能扯,难道你们就没人驳得了他?”
“谁敢驳啊!驳了就成大逆不道了,我驳了一句.大帽子立马扣我头上。
”四老爷郁闷的说。
“大伯母还在我面前拍胸脯打包票来着.说她′们大房一定会支持。哼!就是说的好听,咱们做生意的.图的啥?不就银子吗?还装什么清高,有银子不知道赚.就是傻子。”周哼哼唧唧一通数落,忽然想起:“阿语又是怎么说的?”
“她?异想天开的丫头片子。”四老爷讥讽道,“我就知道这丫头不好对付。”周氏想到以前的种种,不由的磨牙,不过她已经学聪明了,没有十足的把握.她绝不会跟阿语正面起冲突,这个死丫头精明的很。现在,她得先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先把阿语母女架空,让她们在这个家里没有话语权,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得先弄到阿语的配方。不过,这个很有难度,得徐徐图之。
俞氏一直等着阿语回来。今日是只有几位老爷和阿语一起商议。她们这些女眷都没参加。她就怕阿语跟几位叔叔伯伯顶起来。
“阿语,你们今天商议什么?”俞氏问。
阿语先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两口,“三伯父提出要涨价。”
俞氏思忖道:“我看你四伯母最近窜门子窜的勤快.尤其是跟你大伯母嘀咕的最起劲。纯儿听说.她们一旮力说提价的事。”
“我就知道是她们两在蹦跶,今天四伯父就埋怨当初我和九叔把价位定的太低了,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银子ˉ,阿语早就猜到是周氏起的头,她那张嘴闲的住才怪。
“那你们商议的结果如何?.”俞氏问。
“大伯父和七叔不赞成,八叔是无所谓.我再一搅和,这事就黄了。”阿语笑道。
“你没得罪人吧?”俞氏担心道。
阿语笑笑:“哪能呢!我又不是傻子.我只是顺着大伯的话展开了说,两边不得罪。”
俞氏放心了:“这就好,毕竟你是晚辈,不能力长辈面前太过强势。”
“我知道的。”阿语抱着娘的手臂撒娇。
“娘,明天咱们去看看师傅吧!”阿语说。
俞氏默然,现在,不太方便了吧!
“娘,自从祖母他们来了,师傅就再没来咱们哭-过年的时候我去看师傅,师傅一个人,怪可怜的。”阿语抬头看娘。
俞氏犹豫,想了想:“明天还是你去吧!我做些你师傅爱吃的糕点,你给带去。”
“娘,难道您真打算以后不见师傅了吗?”阿语想到那日看师傅寂寥的身影,大过年的,一个人独自喝闷酒,心里就觉得难受,其实她知道娘心里是有师傅的,可两个人就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
俞氏心里隐隐作痛,她也很彷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阿语,娘乏了,你也去休息吧。”俞氏幽幽道。
一品闺秀 第二百零四章 一家之言
几位叔叔伯伯来了以后,阿语空闲了很多,每日只管配制香水,其余时间,有大半是泡在钧天坊里,因为家里人一多,嘴就杂,阿语不喜欢听那些八卦,索性躲开了。可她能躲,俞氏却是躲不了。
长房的两位媳妇端的是孝顺,每日晨昏定省,把冯老太太伺候的舒舒服服,妥妥帖帖,这样一来,崔老太太心里就不平衡了,要求自己的两个媳妇也学学人家,周氏有心好好表现,对婆婆是言听计从,照顾的无微不至,俞氏也只得跟着做。
这日请安后,崔老太太不见孙子来,就问:“瑞哥儿呢?”
周氏回道:“瑞哥儿好像伤风了,直囔头疼,我怕他把病气过给您老人家,就没让他过来。”
俞氏一旁笑笑,瑞哥儿这会儿估计正睡的香,阮家的几位哥儿,除了瑞哥儿,其他的个个都十分上进,天不亮就起来读书了。
崔老太太立即关心道:“可曾请了大夫来瞧?”
“老爷已经让人去请了。”
“好端端的,怎么就伤风了呢?你这个娘是怎么当的,你不在的时候,瑞哥跟着我就从没闹过病,这才交给你几日,就生病了。”崔老太太颇为不满。
周氏委屈道:“媳妇已经很用心了,只是……”周氏睨了俞氏一眼,好像很为难的样子。
崔老太太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只是什么?我最厌烦说话吞吞吐吐的。”
周氏道:“只是瑞哥儿现在住的那屋背阴,一天到晚也见不到日头,那屋子走进去都是阴沉沉的,能不生病吗?我本想给瑞哥儿换个房间,可如今这宅子里住了这么多人,实在腾不出了,哎!连勤哥儿的房间都比瑞哥儿的好。”
崔老太太闻言,皱起了眉头:“按说各房早已经分家,就该各住各的,这宅子是咱们二房的,没道理把好房子都让给别人住,自己人却住最差的房,俞氏,这事你怎么说?”
俞氏微微一笑,和言道:“大家都是刚来不久,就算要另寻住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寻得到的。”
周氏说:“我看她们可没有要另寻住处的意思。”
俞氏神色不变:“迟早是要寻的,这事我也正想跟婆婆商量。”
崔老太太道:“说的不错,这事还是早点办的好,要不然他们吃咱们的,住咱们的,咱们可是养不起。”
俞氏暗暗叹气,不出她所料,婆婆和周氏果真打起了宅子的主意。
“婆婆,不仅是她们要另寻住处,咱们也得早些寻房子了。”俞氏温婉的说。
周氏跳起来:“弟妹,你说什么呢?你这是要赶我们走?你可别忘了,咱们是一家人。”
崔老太太也不高兴了:“俞氏,你到底什么意思?咱们二房可没有分家。”
好一句咱们是一家人,好一句咱们二房可没有分家,言下之意就是她俞氏的财产就是二房的,俞氏心里冷笑,强作镇定缓缓道:“婆婆,她六伯母,不是我要赶你们走,而是这宅子的租期快到了,我已经问过房东能不能续租,房东说他自己有户亲戚要来京了,得让给自家亲戚住,不能再租给咱们了。”
“这宅子不是你买的吗?”周氏讶然。
俞氏笑道:“她六伯母,我哪来这么多银子买这么大的宅子,京城里的宅子价钱可不低,而且去年分红利的时候,我们那份都拿出来给大家分了,我现在手头上也不多了。”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周氏和崔老太太张大了嘴半天没合上,良久,崔老太太将信将疑的问:“你说的是真的?”
俞氏点点头:“媳妇不敢欺瞒婆婆。”
崔老太太悻悻道:“料你也不敢。”
周氏无比失望,只得退而求其次:“弟妹在京城时日比我们长,人事都比我们熟悉,要不弟妹你再去寻两三进的宅子,咱们一家还是住一块儿,也好有个照应。”
“她六伯母,我帮你们找房子是没问题,不过我和阿语就不搬过去住了。”俞氏道。周氏的算盘她还不清楚,让她去找房子,然后租金什么的都叫她去付,以后再住一块儿,方便吞并她和阿语的产业,她可不是以前那个懦弱的俞氏了。
“那不行,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女儿不跟婆婆住一块儿,你想住哪里?别忘了你还是我们阮家的媳妇。”崔老太太拉下脸来道。
“就是,老六已经不在了,你这个做媳妇的就该老实本分的守着婆婆闺女,哪能自己想分开住就分开住,这寡妇门前是非多,到时候可别坏了咱们阮家的声誉,弟妹,你这做法可欠妥当。”周氏附和道,就算俞氏现在手头上没什么钱,可阿语那儿还有香水铺子百分之四十的份额,到年底分红利,那可是好几万两银子,没得便宜了别人。
俞氏听她们一唱一合的,心里越发敞亮了,笑说道:“婆婆误会了,是这样的,我大哥很快就要赴京任职了,知道我在京中,便说了,到时候让我和阿语都住他府上去。”
劲爆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崔老太太和周氏有点缓不过神来,阿语她舅要赴京任职,要成京官了,那俞氏岂不是有了靠山?她们就没办法控制俞氏了?
周氏先反应过来,咯咯笑道:“哎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舅老爷赴京担任什么官职?官居几品?”
俞氏莞尔道:“这个我还不清楚。”
周氏热络道:“不管几品也都是京官,不得了啊!弟妹,你可真是好福气,舅老爷府上在哪儿呢?大不大?如果方便的话,你就把我们一并带过去好了,将来瑞哥儿的前程可就仰仗舅老爷了。”
崔老太太听周氏说的不像话,俞氏过去住,哪有把婆婆,兄嫂都带上的道理,别说舅老爷不会同意,她也没这个脸。可是俞氏要真离开了,那就等于鸟儿出笼,以后再想抓就抓不回来了,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啊……崔老太太想想心肝就疼。
“俞氏,你是个孝顺贤惠的媳妇,虽然你没有给老六留个儿子,可阿语是个争气的孩子……”崔老太太开始绕弯。
俞氏静静的望着婆婆,听她给她戴高帽,她嫁入阮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婆婆说她好话,只因她大哥高升了,这赞美之词太虚了点。
“按理,只有被婆家驱逐的媳妇才会回娘家,可我对你对阿语是一万个满意,我也理解你大哥与你多年未见,想要住在一起叙叙兄妹之情,这无可厚非,但你若是在你大哥家长住就不太妥当了,不明就里的人还道你犯了什么错,或是我这个做婆婆的太霸道恶毒容不下你这个媳妇,这个罪名我可是担当不起。”崔老太太长篇大论终于绕到了主题。
周氏这才转过弯来,咯咯笑道:“看我,一高兴就犯糊涂,还是婆婆说的对,弟妹啊!反正舅老爷以后就在京中了,你和阿语要是想舅老爷回去窜个门子也方便的很,至于住到舅老爷家,可真是陷婆婆与不义了。”
俞氏就知道她们会阻挠,反正也不急于一时,一切等大哥来了再做商议,便道:“这事还得等我大哥来了再定,我大哥若是一定要我住过去,我也是很为难的。”
俞氏走后,周氏和崔老太太又嘀咕良久,两人商量着,俞氏和阿语真要离开,除非让出香水铺子的份额,或者让阿语把香水配方交出来。
元香一直在等俞氏,见俞氏回来,就急急迎了上去:“六嫂……”
俞氏见元香脸色苍白,神情焦急,忙拉了她进屋说话。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俞氏问。
元香两只手不停的搓揉着,犹犹豫豫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俞氏急了:“你倒是说啊!”
“我……我那个……已经迟了好几天了。”元香说着,下巴都快埋到领子里去了。
俞氏眼睛一亮,喜道:“真的?迟了几日?”
“过年这阵子忙,我也没留意,今早起来就觉得恶心,吐出来的尽是清水,我仔细一想,大概都过了快二十多天了。”元香弱弱的说。
俞氏忙拉了她坐下,欢喜道:“八成是有了,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待会儿我还是陪你去看看大夫。”
元香忐忑着:“要真有了怎么办?”
俞氏失笑:“有了就生呗!你和老九成亲都一年多了,也该有了。”
“可是……可是,超哥儿越哥儿都还小,文清又这么忙,我这不是给他添乱吗?”元香扭捏着,年前文清还跟她说起孩子的事,当时她就说再等等,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元香有种食言的不安。
“什么添乱,老九若是知道你有喜了,还不知得多高兴,超哥儿和越哥儿都是懂事的,有芷珊照顾着不会有问题的,至于你,也不用担心,凡事有我呢!”俞氏宽慰她。
元香心里才渐渐宽了,抚着肚子,一股柔柔的暖意涌了上来,其实她也很想要个孩子的。
“好了好了,你别担心了,我现在就陪你去看大夫,等大夫确诊了,再做计较。”俞氏兴奋的去叫纯儿备马车。
第二百零五章 舅舅来了
经过大夫确诊,元香真的怀上了,阮家又要添丁,算得上是大喜事一桩,冯老太太带头给元香送了贺礼,众人纷纷前来祝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
元香怕阮文清分心,不让派人通知他,反正保定那边的事再有个把月就完成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瞬就到了四月,期盼已久的舅舅俞若谦终于到了京城,领了工部郎中,从六品通判到五品郎中算是进了一级。
俞若谦刚领了官印,安顿好家人,就派人寻到了阮氏香水铺,小五立马来给阿语报信。俞氏激动莫名,六年未见大哥,此时听得大哥就在京城,近在咫尺,哪里还坐的住,忙带上阿语就去了大哥家。
对这位舅舅,阿语几乎没什么印象,可舅舅毕竟是娘在这个世上除她之外,唯一血脉相连的亲人了,所以阿语还是充满了期待,希望这位舅舅是个靠谱的,能为娘做主,帮娘谋一个幸福的未来。
因为赴京任职一事来的突然,所以俞若谦并不曾在京城置办产业,就派了手下的管事先来京城找间宅子,有合适的就买下,没合适的暂时租住,然买宅子不是说买就买得到的,既要合心意,又要价格适中,没那么容易,最后,只好租了一处三进的宅子先住下,那管事也不晓得老爷的亲妹子在京城,因此一直没跟俞氏联系上。
坐在俞府的花厅里,俞氏既兴奋又忐忑,双手不住的揉着帕子,阿语看在眼里,笑道:“娘,帕子都快被你揉破了。”
俞氏嗔了她一眼,边将帕子放在膝上撸平整,说:“娘和你大舅好些年没见了。”
“了解,娘还是先喝口茶定定神。”阿语笑嘻嘻的说。
“妹子……”厅外有人急声喊道。
俞氏噌的站了起来,站的急,险些弄翻了茶盏。
阿语寻声望去,只见一高瘦的中年男子疾步走进花厅。
“哥……”俞氏忙迎了上去,距离三步,两人不约而同停下脚步,神情激动的打量着对方,瞬间,眼里便都有了湿意。
“妹子这些年,让你受苦了。”俞若谦率先打破沉寂。
“哥……”俞氏哽咽着,多少年的委屈、思念顷刻间化作泪水,哗的淌了下来。
“妹子,莫哭,哥回来了,以后凡事有哥呢!”俞若谦轻拍俞氏的手安慰着,自己也是眼睛酸涩,极力隐忍着才不至于失态。
“老爷……”一个团团圆脸,一脸和气的妇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跟阿语年纪相仿的少女和一个年纪稍长的少年。
俞若谦回头:“夫人,快来见见若莲。”
俞氏盈盈施礼:“若莲见过嫂子。”
妇人抢步上前,虚扶一把和声道:“小姑切莫多礼,一家人惜当时滇城也不平静,要不然就把你们接到滇城来了。”舅母插了一句。
俞氏含泪点点头,又把后来发生的事一一说了。俞若谦不胜唏嘘,夫人也陪着掉眼泪。
“好在阿语出息,帮阮家弄了个香水铺子,总算是苦尽甘来。”
“可真是苦了你们了。”舅母拭泪说道。
俞若谦听得阿语小小年纪就要为生计奔波,更是心疼,说:“妹子,以后你就住在大哥家,有大哥一口吃的,就绝少不了你和阿语的。”
阿语没想到舅舅这么快就直奔主题,她忙去看舅母的神色。舅舅是至亲,可舅母跟她没有血缘关系,这事如果舅母不乐意,她和娘住过来,岂不是给他们夫妻惹麻烦。
但见舅母不假思索道:“正是正是,小姑,你和阿语就住过来吧!我在京城也没什么熟识的人,阿语和蓉儿年纪相仿,你们来了,这家也能热闹些。
俞氏犹豫着:“我也想和哥哥嫂嫂多聚聚,可是……我婆婆。”
看舅母这么爽快,一点没有不高兴的样子,阿语就放心了,看来舅舅,舅母都是好人,其实舅舅家她们也不会长住,不过可以趁这个机会摆脱贪得无厌的崔老太婆和讨厌的周氏,最最重要的是,娘和师傅的事,怕只有舅舅出面才能成。
“怎么?你婆婆不同意?”舅母问道。
俞氏不知该如何开口,背后说婆婆坏话总是不好的。
“舅舅,我祖母她肯定不会答应的,祖母总以为我爹给我和我娘留下了多少宝贝,在我娘没有交出这些宝贝之前,祖母是不会放我娘走的,舅舅,您也知道,我爹为官清廉,哪有什么宝贝财物,爹走后,仅有的族田早就被祖母和四伯母谋了去,她们还跟个吸血鬼似地,不依不饶,这些年,我娘可是受了不少委屈,要不是长房祖母可怜我们,多有维护,只怕我娘早就被她虐待死了。”阿语直言道。
“阿语!”俞氏低喝了一声。
俞若谦闻言大怒,重重拍了下茶几,震的几上的茶盏怦怦作响。
“岂有此理,阮家好歹也是百年望族,竟如此苛待孤儿寡母,做出这等不知廉耻之事,这般欺负我妹子,外甥女,我定要去问她们讨个说法。”
俞夫人也是气愤难平:“真是太可恶了,小姑,你莫怕,她不让,你偏就住过来,我看她能怎么着,按大康律例,夫婿没了,媳妇是有权选择回娘家的,我们家就是你的娘家,她凭什么不同意。”
俞若谦道:“夫人,回头你跟妹子一起回去,帮妹子收拾东西,我看那个老虔婆敢不敢拦。”
“哥,嫂子,你们先别动怒,这事,我自己会想办法,我婆婆无非是想从我身上榨些钱财去,毕竟阿语如今是阮氏香水的大东家,占了不小的份额,我们若是愿意让出一些,我想,她说不定会同意的。”俞氏道。
阿语说:“娘,您醒醒吧!这些多年了,祖母的性子您还不了解?还有四伯母,你让出多少她们才会满意?除非是全让了,可是,这香水铺子是大家的,阮家各房都有份,要是让她们占了大头,依他们的性子,这香水铺子非倒闭了不可,到时候岂不是害了其他几房?”
俞若谦再次对阿语刮目相看,比比自己的蓉儿,娇嫩的就像温室的花朵,而阿语,她小小年纪,已经承担起家族事业,看事情这般通透,真不愧是文彦的女儿,见识不凡,行事利落。
“阿语说的对,你什么都不必让,真是的,你婆婆这副德性,难道阮家就没人管管?”俞夫人赞成阿语的说法,这种贪得无厌的人,就像是个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不把你榨干了不会罢休的。
俞氏想想也是,婆婆和周氏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娘,你也不用烦恼,这事我有办法,我会让祖母同意我们离开的。”阿语定定的说。
“你能有什么办法?”俞氏就怕阿语跟婆婆起冲突。
俞若谦道:“妹子,你先跟你婆婆说,她要是不同意,我自会去找她,跟她好好算算这笔账。”
第二百零六章 人人有责
舅舅舅母盛情难却,阿语和娘只得用过晚饭才回阮家,舅母要给小姑子撑腰,决定过两天就登门拜访。
俞氏对阿语兜家丑的行为颇有微词,阿语则不以为然,反问道:“娘,要是将来我的婆婆也对我百般刁难,您是希望我瞒着您,还是也跟你诉诉苦?”
俞氏当即道:“自然是要告诉娘的,我是你娘,跟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娘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阿语笑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外祖母已经不再了,娘心里有委屈,有难处跟自个儿的兄嫂说说又有什么打紧呢?”
俞氏会过意来,搂过阿语,在她柔嫩的脸蛋上捏了一把:“你个狡猾的丫头,学会给娘下套了。”
阿语就往娘怀里钻:“女儿又没说错,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咱们又不是在外面说,况且我看舅舅舅母是真心为咱们好。”
俞氏抱着阿语,轻拍着阿语的背:“住你舅舅家也是权宜之计,阿语,你明年就要及笄了。”
阿语明白娘的言下之意,到了及笄之年,就该说亲了,娘是想住到舅舅家,可以让舅舅帮忙说一门好亲事,在阮家的话,恐怕崔老太婆会动歪脑筋,崔老太婆是不会考虑她幸福与否,是看能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娘在为她的将来筹谋,而她有自己的小算盘,哎!如果她的祖母不是崔老太婆而是伯祖母就好了。
“娘,或者,咱们先跟伯祖母商量,有伯祖母帮咱们说话,事情会容易一些。”阿语道。
俞氏点点头:“是该跟你伯祖母商量的。”
“可是,咱们要是搬走了,九婶怎么办?她还怀着身孕呢!咱们总不好再把九叔一家带着。”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阿语好几天了。
俞氏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个别的法子帮帮他们吧!”
母女两刚回到家,纯儿来说,几位夫人还有二老太太都在老太太屋里呢!让夫人小姐回来就过去。
阿语问:“是有什么事吗?”
纯儿摇头:“是老太太身边的敏儿姐姐来传话的,没说什么事。
俞氏道:“那咱们就过去吧!”
两人又往冯老太太屋里去。
一进屋阿语就发现屋子里的气氛沉闷,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尤其是姚氏,眼睛还红红的。
“老六媳妇,阿语,你们也坐下吧!”冯老太太说。
俞氏坐下,悄声问身边的许氏:“大伯母怎么了?”
许氏摇头无声叹了一息,说:“承哥儿回来了,发烧的厉害,说是考举的第二天就烧上了,硬是咬牙撑到结束。”
呃……俞氏心一沉,承哥儿怎的这么倒霉,寒窗苦读十几年,就等这回一鸣惊人,怎就生病了呢?难怪大伯母要哭了。
阿语却是想,大哥天天就知道埋头读书,从不锻炼身体,要知道读书也是件高强度的脑力加体力活,没有一副强健的好身板怎么行?加上压力又大,不生病才怪,这一点,阿语在前世是深有体会,想当初她们班上最拔尖的学习委员,就是因为体弱多病,高考的时候病倒了,发挥严重失常,连重点线都没上,只得灰溜溜的去复读,结果越高越差。哎……恶性循环啊!不过,就为这事,全家开大会?似乎她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吧!
“承哥儿这回肯定没指望了。”姚氏哭腔着。
“他大伯母,您先别急,承哥儿是对自己要求高,说不定他考的不错。”许氏安慰道。
周氏最近一直很活跃,表现欲极强:“是啊!她三伯母说的对,就算真的没考好,承哥儿还年轻,以后再考就是了。”周氏嘴上劝着,心里乐着,她的瑞哥儿不会读书,她巴不得阮家的其他几位哥儿都考不中。
“可是他爹一直对他寄予厚望的。”姚氏抹着泪说,不止是老爷对承哥儿有信心,她也是信心满满的,谁知道这么晦气,这么关键的时候,承哥儿病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怪就怪承哥儿的运还差那么一点吧!”崔老太太不痛不痒的说道。
“现在才刚考完,还没放榜呢!”倪氏道。
“还用等放榜吗?承哥儿病的昏昏沉沉的,能考的好吗?”姚氏越想越难过。
阿语很想说,考不上也很正常,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就算大哥没病,也不一定一试既中的。更何况成绩都还没出来,愁了也是白愁。
冯老太太道:“你现在急也没用,还是先把承哥儿的身子调理好,还有,老大那,你也多劝劝,别责怪承哥儿,承哥儿又不是不用功,况且,这举人又不是说考就能考的上,当初老大不也考了两回才考上?有些人考到胡须白了都还在考,承哥儿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众人纷纷附和,姚氏才慢慢的想开了,但要她彻底想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这个话题太沉重,冯老太太转了个话题:“老三家的,这几个月铺子里的生意如何了?咱们欠银庄的银子可是快到期了。”
这个话题正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不由的都竖起了耳朵,看着许氏。
自打三伯父来了以后,阿语就不管铺子里的账目了,铺子里也很少去,跟以前一样,她只管调配香水,别的不插手,所以,这账目的问题她还真是不太清楚。
许氏的神情有些凝重:“保定那边的开支超出了预算,这几个月因为原料不足,卖的就少了,这一进一出的,恐怕到期还差一万多两。”
众人俱是一凛,向银庄借的银钱可是高利息的,到时候还不上,利滚利的,岂不麻烦了?
崔老太太率先囔囔起来:“这可如何是好?元香,当初可是老九拍了胸脯保证,保定那边的支出十二万两肯定够的,阿语,向银庄借钱的主意是你出的,现在你们自己说怎么办?”
崔老太太一开腔,周氏立即同仇敌忾的附和:“是啊!你们倒是说说该怎么办?”
元香被当众质问,不知如何是好,无措的看向俞氏。
阿语被点名,觉得有点好笑,崔老太婆的意思是,这个后果就该由她和九叔来承担,有钱她们要分,有责任她们概不负责。
“这也不能全怪阿语和老九吧!当初可是大家都同意了的。”倪氏说了句公道话。
“怎么不怪她们?银庄的利息高的吓人,若不是她们说保证没问题,咱们怎么会答应?”崔老太婆沉了脸道。
倪氏力挺阿语到底,说:“大家别说当初是谁谁谁出的主意,哦!分银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这铺子是谁张罗着开起来的?现在有难处了,没道理把责任全往阿语和老九身上推。”
阿语对七婶的维护很是感动,七婶真是个正直de
“祖母,距离到期还有小半个月呢!您何必着急?”阿语从容道。
许氏说:“虽然还差小半个月,但是小半月里想要做出一万多的赢利,恐怕也难,咱们还是该想想办法,早点把这银子凑起来,不然,到期还不上,利滚利的,太厉害了。”
姚氏本来就心情不好,瓮声瓮气道:“我可是没银子的。”
吴氏愁道:“这几个月,咱们可是一分红利没发过,哪来那么银子呢?”
俞氏道:“咱们能不能跟银庄去说说,让他们宽限咱们几日。”
周氏咯咯一笑:“六弟妹,你想的太天真了,人家开银庄可是为了赚钱的,不是济善堂。”
冯老太太手里乌木拐杖笃笃敲了几下地:“老七媳妇说的好,咱们不能有福就同享,有难就叫别人当,大家都先回去想想法子,能凑多少先凑上,不够的再说。”
阿语起身缓缓道:“伯祖母,眼下就算有难处也是暂时的,现在已经是四月天了,货源的问题马上就能解决,而且,天气渐渐转暖,如果我料的不错,香水铺子的生意马上就会好转,铺子里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赚上几万两也是正常,更何况还有半个月,不过,伯祖母说的对,咱们先凑上一笔银子,到时候不够就补上,有备无患。”
冯老太太点点头,威严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各房有多少就先出多少,老三媳妇你先登记一下,到时候若是铺子里的不够,再问各房去拿,你们别瞅着眼前要拿出去的,也想想以后会拿进来的,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不愿意跟大家一条心,那以后也别指望分红利。”
许氏忙应声。
冯老太太说的掷地有声,个别心里不情愿的也不敢当面反对,这事就算这么定下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俞氏你且留下,其余的就散了吧!”冯老太太疲累的叹了口气。
大家起身告辞,崔老太太闷闷不乐,一句话也不说,沉脸走了出去,周氏连忙跟上,阿语去扶九婶,和倪氏吴氏一起走。
“七婶,谢谢您刚才替我说话。”阿语小声感谢道。
倪氏莞尔:“傻丫头,要你谢什么?七婶不过是说了句公道话而已。”
阿语跟七婶八婶道别,扶着元香往自己的院子走,却见崔老太婆和周氏站在全面等她。
第二百零七章 舅母来访(上)
阿语以为崔老太婆是要跟她算账,正打算让元香先走,没想到崔老太婆突然咧嘴一笑,问道:“阿语,今儿个见到舅舅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阿语谨慎的点点头:“见着了。”
“你舅舅舅母身体可好?”崔老太婆和颜悦色。
“好啊!都好。”阿语回答着。
“那你舅舅这次赴京派了什么官职?”崔老太太又问。
原来这才是重点,阿语小声回答:“舅舅补了个工部郎中。”
崔老太太“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说:“五品官也不错了。”
“祖母,您还有什么吩咐?”阿语问。
周氏笑眯眯的说:“阿语,让你舅舅舅母有空来家坐坐啊!”
“舅母说了,等她安顿好了,过两日就要来的。”阿语笑微微的说。
“那敢情好,自家亲戚,理应多走动走动。”崔老太太道。
两厢别过,周氏搀着婆婆缓缓走着,边说:“婆婆,六弟妹如今有了靠山,那咱们的计划……”
崔老太太沉声道:“你愁什么?再怎么说她也是我媳妇,她还能不听我的?”
“我觉得六弟妹现在变化不小,不向以前那般好相与了,阿语就更不用说了,野丫头一个,油盐不进。”周氏嘀咕道。
“这点我也觉察出来了,手里有钱,翅膀就硬了,哼!她想离开这个家,没那么容易,不脱层皮下来,我是决不答应的,老四家的,你让你那外甥女尽快动身,便宜不能都让长房的人占了,四姐儿如今也学会了调制香水,咱们也得派个人去学。”崔老太太道。
周氏应和着:“媳妇已经写信去了,让她尽快赶来,顺便把瑞哥儿的亲事定下来,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崔老太太有些不甘,她原指望给自己的孙子许一门好的亲事,可现在阮家落没了,高门是指望不上了,好歹周氏的外甥女愿意出一笔不菲的嫁妆,也就凑合凑合算了。
“就这么办吧!”崔老太太叹了一气。
阿语送九婶回屋,超哥儿越哥儿还在读书,“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略显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煞是好听。
“九婶,超哥儿越哥儿可真用功。”阿语称赞道。
元香莞尔:“是啊!两个孩子都很勤奋,读书的事从来不用大人操心,也多亏了你师傅帮忙找了庄先生,两孩子学的越发用心了。”
“说起来,阮家的子弟除了六哥,其余的都不错,都是读书的料。”阿语感慨道。
“是阮家的风水好,不过承哥儿这回运气欠佳。”元香替阮思承惋惜。
阿语道:“八字还没一撇的,现在下定论还言之过早,即便当真落榜了,也算是积累了经验,下回去考就轻车熟路了。”
元香笑笑:“但愿吧!”
“九婶,您早些歇息,我先回了。”阿语告辞道。
“不去跟超哥儿越哥儿玩会儿?”
“不了,不打搅他们念书了。”阿语婉声告辞。
阿语回到自己的院子,就在娘的房里等着,不知道伯祖母留娘要说些什么。
等了差不多两柱香的时间,娘终于回来了。
“娘……”阿语过来扶娘坐下,让纯儿去倒杯热茶来。
“你怎么还不去睡啊?”俞氏揉了揉额角,神情有些疲惫。
“我特意在等娘的,娘,伯祖母跟您说什么?”阿语站到娘身后,帮她按揉肩膀。
俞氏舒服的闭上眼:“你伯祖母找我商量搬家的事。”
“伯祖母打算搬走了?”阿语意外道。
“是啊!你伯祖母打算再过一个月就搬走。”俞氏道。
“那七叔和八叔他们呢?”阿语问。
俞氏吁了口气:“你伯祖母并不打算让大家都搬过去,不是她不管大家,她想清楚了,如果大家都还指望着长房,那就永远不会有出息,大家分开另过,说不定都会上进些,反正都是在京里,相互照应一下还是很方便的。”
阿语沉吟道:“伯祖母说的有道理,阮家早就分家了,没道理都跟着长房住。”
“你伯祖母过两天就会跟你七叔八叔说这件事,也会把咱们的难处告诉大家,让各房自己去寻住处,我本来还烦恼着该怎么开口,现在好了,有你伯祖母出面,我想你七叔九叔他们是不会有意见的。”俞氏婉言道。
“七叔八叔都是明白人,九叔就更不用说了,问题是祖母和四伯父,我想他们是不会轻易搬走的。”阿语悻悻道。
提到这两人,俞氏的心又犯堵:“走一步算一步吧!”
姚氏因为承哥儿没考好,这两天也没心情出来得瑟,整天躲在屋里唉声叹气,不过大伯父还算是淡定,一切等放榜以后再说。
第三日上,阿语的舅母秦氏登门拜访,同来的还有俞又蓉表姐。
冯老太太郑重其事,与崔老太太一起接待秦氏,几个婶婶伯母都来相见,几个姐妹也来见礼,明堂里,冯老太太和崔老太太并排上座,秦氏右手边首位坐下,俞氏挨着她次位而坐,阿语和又蓉表姐站在一旁,左手边依次坐着姚氏许氏倪氏等,思薇、思卉也站着,一众女眷丫鬟把个明堂站的满满当当,好不热阄。
“老太太,我早听我家小姑说老太太是个和气慈祥的,对她母女多有照拂,我家老爷一再交代,一定要代他好好谢谢老太太才是。”秦氏起身恭敬行了一礼。
冯老太太忙道:“舅太太不必如此,都是自家人,相互照应是应当的。”
“那是老太太慈爱,怜惜晚辈,可不是谁都能像老太太这般慈祥和蔼的。”秦氏笑说着,有意无意的瞟了一旁的崔老太太一眼。
崔老太太原本还想跟这位舅夫人搞好关系,亲近亲近,没曾想人家一开口就把她暗讽了一顿,不由的心里怨恨,定是俞氏在舅夫人跟前告了她的黑状。
冯老太太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舅夫人对自己这位老妯娌不满,哎!老妯娌这些年对俞氏母女确实过分了。
场面的气氛一时有些紧张,许氏赶紧转圜,笑道:“听说滇城那地方,四季如春,常年花开,气候甚是宜人,我初时还不信,现在看到舅夫人和表小姐,才知所闻不假。”
秦氏笑道:“气候宜人倒是不假,不过三夫人是如何从我身上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