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结同心(全本)第79部分阅读
药结同心(全本) 作者:肉文屋
已经将柔儿抱出来。
“抱着我们柔儿怎么都不累。”她笑道,将枯皱的脸贴在柔儿脸上。
柔儿手舞足蹈流了她一脸的口水。
祖孙二人都高高兴兴的出去了,刘梅宝嘱咐奶妈婆子小心点,便坐下来接着看信。
刚看了没一行。有仆妇进来含笑回道太原知府夫人来了。
“快请。”刘梅宝忙起身下炕,一面笑道。
她的话音才落,已经有人迈进来了。
“可是热死了,快将你家藏着的冰块端上来,来客人了,也别小气了。”知府夫人笑道,一面随意的坐下来。
当初的知府夫人还是知府夫人。但却从河中府的知府夫人升为太原府的知府夫人,就在卢岩升官的同时,曾经与他相关的那些人员也在升官,河中府知府去年便由于政绩出众调任太原府,同样是知府,但地位却完全不同,而且据消息说,既有可能竞争一下太原巡抚的位置。这让当初准备在河中府位置上养老的知府大人完全没想到。一时间如同老树开新花一般意气满满。
刘梅宝笑着在她一旁坐下来,问她从哪里来。
“刚从戏园子里来,热的我出了一身汗。要不是罗游击夫人拉着我絮叨个没完,我早就出来了。”知府夫人摇着扇子说道,一面将一个大红帖子推过来,“我是来送喜帖的。”
此时的红白喜事来往跟后世没什么区别,随着卢岩的官位越来越高,应酬来往也越来越多,光随礼一个月都下不来三四家。
不过一般都是府里的门房接这个,然后报给管家,再由管家递过来。
刘梅宝笑着接过来。
“哪家的,还劳动你送过来?”她口中问道。
知府夫人只是笑着不说话。
刘梅宝说着话已经打开看了。
“天啊。竟然是孙夫人的。”她高兴的说道。
这孙夫人便是京城吏部侍郎的夫人,也就是当初她和卢岩在京城的媒人。
“再看看。”知府夫人在一旁笑道,摇着扇子意味深长的说道。
刘梅宝有些不解,再低头去看那帖子,上面说的是孙家的小儿子迎娶新妇,邀请他们夫妇。新妇是宣府兵备家…宣府兵备!
“不会是郑小娘子吧?”刘梅宝惊讶的问道。
知府夫人点头笑。
“不会吧。”刘梅宝惊讶的合不拢嘴。
宣府镇怀安兵备郑国祥自来民政显著考绩优等,已经无数次受到皇帝的特旨嘉奖,在宣府边镇那样一个位置,能如此稳当安坐的官员可真的是不多见,不过饶是如此,正四品的外放官员与吏部侍郎家结亲,也算很高嫁了。
刘梅宝好激动一阵才平静下来,想到郑小娘子曾经的样子,忍不住的笑。
“孙大人的小公子是做什么的?”她笑问道,“应该不是将官吧?”
孙家文官世家,怎么可能让子孙入伍,反过来说郑兵备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武官。
“跟兵也有点关系。”知府夫人笑道,“在兵部衙门任职。”
刘梅宝还是笑,知府夫人显然知道她笑什么,带着几分长辈的嗔怪横了她一眼。
“人家郑小娘子可不是从前了。”她笑道,“文文静静的。”
刘梅宝更是大笑。
“你这孩子!”知府夫人笑着用扇子拍她,自己也撑不住笑起来,“我和你说,你可别往外说,那孙小公子和郑小娘子结识还真是…”
她说这自己也噗哧的笑停不住。
“快说啊。”刘梅宝忙催道。
“郑兵备回京述职,不知怎么的那日微服去了武选清吏司,你不知道,那些京城衙门一向是小鬼难缠,郑兵备稳妥之人没说什么笑笑走了,但郑小娘子却脾气又发作了。趁着爹不注意,调头回去将那员外郎打了一顿,那日孙家小公子当值,出来劝和。也被郑小娘子甩了一鞭子,事情出来后,郑兵备押着女儿去孙家道歉,这一来二去的,没想到道歉不用了,反而坐下来说亲了。”知府夫人笑道。
“瞧,我说了吧。江山易改…”刘梅宝笑道。
话没说完就被知府夫人一扇子拍在头上。
“说什么呢!”她瞪眼说道。
刘梅宝忙掩嘴笑。
“我就说了嘛,她本性如此,哪能说改就改了。”她笑着岔开话,说道,“那孙小公子就没被吓到?竟然还同意了亲事?是父母之命吗?”
“是人家孙小公子自己看上的。”知府夫人笑道,“原本孙夫人还不太愿意呢,觉得这个媳妇脾气太暴”
“那真叫不打不相识呢。”刘梅宝感叹道,虽然跟郑小娘子交往算不上多愉快。但她本性不坏,看到有情人成眷属终究是让人高兴的事,刘梅宝觉得心情格外的愉悦。
“我得备两份礼。”刘梅宝和知府夫人商量。“郑兵备那里虽然没说,但我们也得送一份,前一段多亏他在圣上面前为我家那口子进言。”
这是王墨告诉刘梅宝的,上一次哨探得知一队鞑子劫掠而归,卢岩便命花了大血本足足练了三年的骑兵突袭,抢夺了鞑子俘获,这件事就发生在宣府镇境内,宣府镇那边也都是悍兵,也正计划着追击,只不过没卢岩这边胆子大。竟然敢只让骑兵奔袭,被山西兵抢了俘获,感觉脸面大失,告到皇帝面前。
再加上看卢岩张狂不过眼的其他官员趁机符合,吵得皇帝头疼,这时便是郑兵备出面说话了。同为大周兵将,当慷慨奋勇杀敌,这时候分什么你我,再者被人家卢岩抢了先,是他们技不如人,不怪自己没本事,反而怪人家有本事,这叫什么道理。
宣府镇的重要官员都发话了,大家也便不再说什么了,此事便就此了之,事后卢岩还得到皇帝的嘉奖。
“那是应该。”知府夫人听了点头说道,“郑兵备这个人性情稳妥,很少替人说话,好话坏话都不说,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场合为卢大人出头,不怕被人说胳膊肘向外拐,可见对卢大人是真心喜欢。”
刘梅宝点头。
“真可惜没做成儿女亲家。”知府夫人忽地又打趣道。
刘梅宝知道她说什么,跟知府夫人也没什么拘束,起身过来用扇子拍她。
知府夫人笑着躲。
“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总是跟你这个年轻人玩一块…是我心年轻还是你心老啊?”她笑着说道。
刘梅宝扶着她的肩头,一面笑一面帮她抿头发。
“是我娘去的早,所以最见不得太太这般年纪的人疼我,你们一对我好,我就黏上你了。”刘梅宝说道。
这话让知府夫人忍不住鼻头发酸。
“也是你这孩子招人疼。”她忙借着喝茶掩饰,一面笑道,“要是那郑小娘子,我躲还来不及呢。”
“太太。”刘梅宝笑着拍她,“谁还没个年少轻狂时候,你就别打趣人家了,以后成了你的晚辈,你可别在人家婆婆跟前上眼药…”
知府夫人被她拍的直笑。
“上眼药是什么?”她又问道。
刘梅宝笑着打哈哈过去。
“对了,我今日来还有一件事。”知府夫人坐定,摇着扇子歇息一刻说道。
见她神色有些郑重,刘梅宝忙也肃正神情。
“太太有什么话尽管说。”她答道。
“是这样,”知府夫人迟疑一刻,斟酌说道,“按理说有成媒的关系,再说当初也多亏卢大人举荐,虽然来往不多,但孙大人夫妇心里跟你们不是外人,你们家的事就是他的事,只是有些事不太好办,万一有慢待的,还望担待些”
刘梅宝听得云里雾里的。
“太太,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明白,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她忙打断知府夫人的话说道。
知府夫人看着她,最终一咬牙。
“你二堂哥的调回京城的事好说,只是你大伯父的事实在是难办。”她说道。
刘梅宝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第二百九十三章 轮流
亲戚就是亲戚,关系是远是近是亲是仇外人可不知道,他们知道的只是你们是亲戚。
随着上门拜见拉关系结人情的人越来越多,刘大老爷一家很快反应过来并且如鱼得水的享受起来。
女婿是从龙之功的山西副总兵,当朝吏部侍郎是姻亲之媒人,由此延伸出更多的关系。
“刘二少爷于三月由六安同知擢升为南阳府同知……”
由一个从六品的官员一跃为正五品,不过人家并不满意,本意是要进京,目标是提刑按察使司。
“刘大老爷已经复都察院经历,想要右副都御史的空缺…”
刘梅宝虽然对这些官职不太清楚,但这次为了调查刘家扯大旗谋虎皮的行径,好好的恶补了一些。
“从正六品升为正三品大员,他可真敢想!”她听到这里重重的将茶杯撩在桌子上,气的在屋子里来回走。
屋子里仆妇丫鬟不敢说话。
“他可不是真敢想,我都忘了,这家人什么不敢想不敢干!”刘梅宝来回走着,气呼呼的说道,看那站在一旁的小厮,“还有什么?跑官要官只怕还是低估他们了。”
果然一家人明白一家人,小厮心里忍不住想到,不过这话是打死也不敢说出来。
“二少奶奶开了一间酒楼…”小厮接着说道。
刘梅宝冷笑一声。
“生意很火爆吧?承揽官府各种招待来往应酬吧?是不是还欺行霸市恶意打压同行啊?”她问道。
小厮心里五体投地跪拜。
刘梅宝气急无语,将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
不过意外的是。大少奶奶一家并没有参与,自从那时离开刘家虽然后来经人劝和又回来了,家里这几年光景不好,大少奶奶反而交了好运一般,终于一举得男,因此本就有些怕老婆的大少爷就更听话了。
在卢岩官职越来越高时,大少奶奶却一反常态。不许丈夫借着卢岩这边的威势谋利,甚至闹腾着分家出去。
大少爷由中书舍人升为考功郎,并不是他们主动找关系要求的。而是上边有人献媚邀功卢岩主动给提的,大少爷当然想要的不止这些,不过架不住大少奶奶和离带走儿子敢来抢打破你的头等等威胁。只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我家男人拼死拼活的挣来今日,他们倒好,轻轻松松拿着耀威作福去了,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刘梅宝愤愤说道,坐下来就给京城孙大人写信。
“太太要给孙大人说什么?”宁宝华听到消息过来问道。
“说什么?让他实话实说,告诉那些各路要员小鬼门神,我们和他们刘家势不两立。”刘梅宝气呼呼的说道。
“哪有这样自曝家丑的!”宁宝华瞪眼也气呼呼的说道,“你又想给大人惹麻烦!”
刘梅宝瞪眼。
“你这个又字是什么意思?”她哼声说道。
“太太心里知道。”宁宝华也哼声说道。
二人不欢而散。
隔日宁宝华又拉着脸过来了。
“信写了没?让我先看看。”他说道。
这老头真是事妈,刘梅宝心里嘀咕,忍着笑将写好的信给他看。
“太太你这遣词用句能不能文雅一点?”
“…太太这个词怎么可以用在长辈身上?”
刘梅宝一把抓过信。
宁宝华哼了声。
“信写了。双方都抹黑了然后怎么办?”他问道。
经过一晚上刘梅宝已经冷静下来了。
“我会干那么损人不利已的事吗?”她撇撇嘴说道。
宁宝华看着她点点头,刘梅宝气结。
好女不和酸文人一般见识,刘梅宝心里安慰自己。
“我写信将当初的纠纷告诉孙大人,这也没什么,当初说煤时他们就知道个大概了。此次我再详细和他说一说,像他那般官员眼都毒的很,那一家人是什么品行他自然心里明白,我和他把话说明白,他便知道怎么办了,再请他帮忙。维护一下卢岩…”刘梅宝深吸一口气,和颜悦色的对宁宝华说道。
“太太怎么能直呼大人的名讳!”宁宝华瞪着眼打断她。
刘梅宝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保持心平气和。
“…请他帮忙维护一下大人的声誉,大人出身低,升官快,本就招人嫉妒,我们外臣武将,常不在京中天子身边,俗话说三人成虎”她接着说道。
宁宝华这才点点头,捻须面色满意。
“这样说才像话。”他说道,“写完了再让我看看。”
刘梅宝撇了撇嘴嗯了声。
“还有,虽然这样打了招呼,但县官不如现管。”她接着说道,“还得在做些什么才成。”
“太太打算怎么做?”宁宝华问道,这种家务事最难处理,亲戚关系撕破脸也是双刃剑,尤其是随着卢岩地位越来越高,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实在是不好处理。
“他们能找人,我们也能找人。”刘梅宝说道,“二少爷不是想进京吗?我就找人不让他进京,跟上边打招呼,要他在外历练什么的借口随便找几个,至于刘大老爷…”
刘梅宝抿嘴想了想眯起眼。
“我的父母已不在了,该奉养的亲人也就他们一家了,大人驻守在外不得随意入京,不能膝下尽孝,所以,将他们接过来安养晚年。”她点头说道。
“他们要是不肯呢?”宁宝华皱眉问道。
“不肯?”刘梅宝嘻嘻笑道,“只要到了我这里,就由不得他们了。”
六月末。一封书信外带一队家丁护卫从太原出发,到京城邀请刘家人来山西。
听到消息刘家大老爷又惊又喜。
“早就说过,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年纪轻轻的一个人在外,还得靠着亲戚帮衬,亲戚亲戚,打断骨头连筋呢。再怎么说也比外人强。”刘大老爷对着卢岩的管家语重心长的教导,“说起来,女婿他年纪轻不知轻重。行事又乖张,不知道惹了多少麻烦,还不是我在京里周全。”
管家笑容满面态度谦卑。
“所以太太感念大老爷。如今当了两个孩子的娘,也知道当长辈的辛苦,无奈外命在身不得随意入京。”他恭敬的说道,“这次正好赶上小姐的周岁,想着大老爷老太太们都还没见过,特意让来请过去一家人聚聚。”
过周岁啊,只怕这贺礼不能薄了…
刘大老爷等人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但转念一想,这些日子虽然巴结奉承的人依旧不少,里里外外的人对自己态度都很和善。但因为和山西这边一点来往也没,尤其是卢岩两次进京都连家门没进,已经多多少少的有些人私下议论了。
这卢岩的女儿过百日时就闹得场面不小,过周岁肯定更热闹,到时候自己一家人出现。那就再没人怀疑他们两家的关系了。
以前他倒也想过去山西,只不过路途遥远,又没个官兵护卫不敢出门,这次有车有人路费也不用自己负担,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再说给个孩子过周岁能送多大的礼,打几个赤金的配饰就足够了。况且女婿如今身份地位在那里,还能真让他们做长辈的空着手回来吗?
一家子简单的合计一下,便痛快的答应了,热热闹闹的准备出发。
老太太肯定要去,刘大老爷一家自然也要去,对于老大老二谁跟着去便有些犹豫。
“我家那口子不在家,我自然要去。”二少奶奶理直气壮的说道。
大少爷觉得自己是做大哥的,这种场合应该去,却被大少奶奶拦住。
“我们不去。”大少奶奶干脆的说道,“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人家的姻缘也差点毁掉,她折腾我也不少,我才不信转眼这就好的跟没事人一样,她装的出来我装不出来,我不想也不愿意去。”
这话只把老太太和刘大老爷气的倒仰。
“不就是怕出钱嘛。”二少奶奶带着满满的鄙视笑道,大少爷一家到底是闹着分了家,又没做生意,官职也不大,又不受长辈待见,养着两个孩子三四个小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人不去可以,礼可不能不去。”
“没有,我就不待见她,凭什么给她送礼,有那钱我还给我儿子做身好衣裳呢。”大少奶奶如今脾气越发厉害,甩脸扔下一句走了。
大少爷无法只得留下来看家,这边其他人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离开了京城。
这一去,便再无回来的机会,就在刘大老爷高高兴兴行进在半路上的时候,他的官职被上司以年老身体不适修养为理由免去,二少爷的已经批下的调令也被收回,而刘家的酒楼也被以吃坏人为由查封整顿,这一切只让留在京城的大少爷夫妇看的目瞪口呆继而反应过来。
这是调虎离山啊,紧接着便是关门打狗了。
“早就说了,那女人根本就不是个好惹的。”刘大少奶奶说道,说着想起刘大老爷一家被哄的高高兴兴离开京城的样子,又忍不住哈哈笑,“正是风水轮流转,往日打雁今日让雁啄了眼,这次轮到他们被人骗去了…”
“你就别笑了,咱们怎么办吧。”大少爷吓得心神不宁,“那卢岩可是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主…”
“咱们又不欠她的!”刘大少奶奶哼声说道,“也没有打着她家的名头做事,你的官也不是你求来的,大不了不做了,她敢怎么样?敢无事生非来欺负咱们我可不干!”
话虽如此说,夫妇二人到底是心惊胆战不安,但过了一段什么事都没发生,刘大少爷的官职还意外的向上提了提,这让夫妇两人莫名其妙。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恕
小雨渐渐下大时,柔儿滚在炕上睡着了,刘梅宝一面和她扇着扇子,一面看着一封信忍不住的笑。
“二郎又写信来了?”贵子娘进来,接过她手里的扇子,看着她的笑脸低声问道,“说啥时候回来了没?”
刘梅宝摇摇头。
“这是我京城那个大嫂嫂写来的。”她说道,一面又笑,“写信骂我呢。”
“骂你还笑!”贵子娘笑着说道,看着柔儿肥嘟嘟的嘴咕哝着吐个泡泡。
“有时候骂出的话比笑着说出的话更让人放心。”刘梅宝笑道,将信放到一边,让人叫了家里文书房的人过来。
“你就大概给他们表明,好好坐官好好过日子,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我可没他们那般坏心肠,只不过也不能容谁坏了我家的安稳日子,老太太和大老爷在我这里也都安排的好好的,吃的好喝的好,伺候的好,让他们放心,想见就来见想写信就写信,别想的我跟吃人的黑山老妖似的。”刘梅宝说道。
文书笑着点头领会便告退了。
“我看着孩子,你去躺会儿吧。”贵子娘小声说道。
如今刘梅宝还是只在药室那边睡,她点点头,起身出了屋子,从廊下候着的婆子手里接过雨伞慢慢的穿廊向药室而去。
药室依旧是药室,但跟以前不一样了,安了一张大床,屋子里的东西也摆放整齐,让原本狭小的室内不显的那么局促。
刘梅宝在床前坐定。从枕头边拉过一个小箱子打开,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信,伴着窗外渐大的雨声,她拿起其中一封慢慢的看起来。
“不堪一击!”
付老三有些无聊的放下手中的腰刀,从他这边看去,前方无数人马正在奔逃。
“大人,”有兵丁请示。“追不追?”
付老三哼了声,将手中的刀挽了个花。
“追。”他低头啐了口,大声说道。
伴着一声令下铁蹄滚滚碾过地上散乱的尸体兵器向西而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后方的营帐里。
“快让他们收兵待命。”陈清皱眉对卢岩说道。
卢岩若无其事的看着眼前的地图。
“要知道李贼这些人可和鞑子不同。明显是在诱敌,且不可冒进中了圈套,他们最擅长伏击。别仗着你的兵凶猛,打过鞑子,就以为天下无敌了。”陈清哼声说道。
“那些伏击的还是这些李贼的人吧?”卢岩问道。
这不是废话!陈清瞪他一眼。
“那有什么问题?”卢岩也瞪着他,“正面迎接也好伏击也好,打他就是了。”
“你以为李贼真的只是贼吗?”陈清脸色有些青,“每次前锋的确是流民饥民,但他真正的老营精兵都在后方,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他都能及时逃走并且很快翻身再起,这五六年间,跟随他至今的那些都是久经战场且骁悍。卢岩,你没跟他们交手过…”
卢岩哈哈笑了。
“陈清,那也是你没跟我交手过。”他说道,“这一次你亲眼看看,也让让李贼亲眼看看。我卢岩的兵怎么样。”
厮杀声似乎如雷从天边滚滚而来。
“大哥。”一个中年汉子有些踉跄的冲进矮坡背后,在那里摆着一个临时的营帐,此时或坐或站四五个人,都是穿着罩甲。
“小李爷,这姓卢的兵马真不好对付!”那汉子大声说道。
“老四,阵前怎么能长他人志气!”一个年长的汉子皱眉说道。
“二哥。不是我长他的气,是人家他娘的自己就有气”先前的汉子涨红了脸说道,伸手向外指,“这山西来的兵马真的跟别人的不一样,且不说他们如何凶悍,光那人人铁甲就吓人的很,娘的,听说这山西兵有钱,没想这么有钱,连个小步卒都穿着铁甲…”
坐在正中的一个男子哼了声,他的年纪相比于这些人来说有些年轻,穿着一件粗布衣裳,手中握着一把长刀。
“当然有钱,这些钱还有咱们的功劳呢。”他一脸阴郁的说道,“要不是这小子借咱们的力拿下河东那些豪族大户,哪里有他的财源滚滚!”
他说这话,将手中的长刀插入地上。
“这该死的卢阎王!”他啐了口骂道,忽的想到什么,面色大变,“快,让弟兄们撤回来。”
大家被他突然的话说的有些发愣。
“小李爷,他纵然厉害,咱们也用不着不战就逃吧?”几个汉子皱眉说道。
“不是,这卢阎王手下的哨探极其厉害,当初咱们挟持他妻儿处处被追的喘不过气来,要不然也不至于出了那等意外,竟然让妇人孩子从眼皮底下跑了…”被唤做小李爷的男子已经站起来,面色焦虑又凝重,“他的人马滚滚而来看似凶猛莽撞,其实只怕早已经知道咱们的伏击…”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色变,此时滚滚的厮杀声已然逼近。
永祯四年七月末,山西勤王军大破李贼老营兵马,当场诛杀多员李贼干将,其中包括李长三的小舅子以及堂弟,李长三闻讯吐血大哭,命全军缟素。
京城的皇帝因为这个消息连续三天都胃口大开,但这还没有结束,很快卢岩的兵马跟李长三正面相遇了。
这对于自从揭竿而起之后就从来没有让官兵看清过面容的李长三来说是第一次,当然这次不是他为了山西兵就破了先例,而是他始终没有摆脱山西兵的追击。
似乎是在一瞬间,伴着锣鼓的响,漫天遍野冒出无数的人潮,举着长矛长刀铺天盖地涌过来。
喊杀声。以及隐隐其后震动地面的马蹄声让人胆寒。
卢岩站在军中,看着成包围式的人潮没有丝毫的表情,再看四周的将士,或者是一脸漠然,或者是闪着嗜血的兴奋,丝毫没有的在突然被伏击面对靠踩也能踩死他们的人海战术的恐惧和慌乱。
张顺所领的队列中,王狗剩握紧手中的长枪。因为激动身形微微的颤抖,但这不是吓的,而是高兴。
他不由去看站在队列最前头的张顺。那个比自己还要小很多的年轻人,已经是千总的官职了,听说这个张顺当初跟随大人时。不过是个骑个马也能被吓哭的杂役,能有今天全是靠着杀敌功赏得来的。
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吧,王狗剩看着自己身上穿的代表最普通兵士的铁甲,再看看队列中甲长的铁甲,逐一看去,一级高过一级的将官们都有着明显的甲衣区别,最后他的视线依旧落在张顺身上。
杀敌!杀敌!升官获赏,让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让祖上有光!
“迎战!”
伴着这一声令下,王狗剩热血沸腾。张口大喊。
“杀!”
“杀!”
呼喝声在一瞬间盖过了对方的嘶喊声,刀出鞘枪顿地的声音也盖过了那隆隆的马蹄声。
一时间万人合一,威势铺天盖地无物可挡。
远处观战的陈清等诸人,面色难掩震撼。
“不一样,不一样…”很多人在喃喃自语。
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到如今的地位,手下带的兵也都不是孬种,凶悍狂傲的兵他们见的多了,但此时这些山西兵散发出来的那种气势,却并非他们日常见到的那种狂妄粗野凝聚而成的凶悍,而是一种百战磨砺而出不惧生不怕死。悍中有勇,勇中有情的气势。
“这次李长三完了。”陈清自言自语的说道,他的视线不由看向站在远处的卢岩身上。
将士亲兵环绕中,卢岩负手而立。
“投降?归顺?”他看着李长三的来使重复问道。
来使跪在地上,谦卑而恭敬。
这下好了,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难掩满脸的喜悦,自从李长三的队伍接连有大将投诚后,终于等到李长三投诚。
“只要他肯降伏就好了。”大家纷纷说道。
想必皇帝也很高兴看到这个。
“晚了。”卢岩慢慢说道,目光冷冷的看着伏在地上的来使。
这话让来使惊讶的抬头看着这个男人,这男人的神情让他遍体生寒,而帐中其他人也很惊讶。
“卢岩,他能投诚最好,可以借此安抚民众,收服余地那些叛军反民,一劳永逸…”陈清低声说道。
卢岩冷冷一笑。
“安抚?”他说道,“用不着靠招纳他李长三,谁敢反叛挑乱,打的他们怕了为止就是了。”
投降?呸!晚了!从你李长三敢劫持我卢岩妻儿那一刻就注定你只有死路一条!
永祯四年八月末,山西勤王军大破李长三众,阵斩李长三,震慑湖广,平蛮军趁势横扫江南,江南一杆枪、石门王向官府投诚,红孩儿、一只虎、郝三昌等众逃离,搅动半个疆土的造反之势似乎一夜之间颓然下去。
“…特封大人为定国将军,授勋上护军,诰封太太为二品夫人,追赠其父安远将军,其母二品太夫人,其兄定远将军……”
听着从文书口里念出的这一串名号刘梅宝觉得头更加晕了,或许是因为喜悦,又或许是因为一连几天应酬道贺,她只觉得喘不上气来。
“这上面可说了大人什么时候回来?”刘梅宝打断文书喜气洋洋的宣读,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文书为难的笑了,这官府的邸报上自然不会说这个。
刘梅宝有些失望。
因为战事,卢岩的信已经很久没有递过来了,这一次最先到家的官府的报喜,卢岩的信反而落后了两天。
拿到卢岩的信,贵子娘等人都忙挤过来。
“二郎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忍不住的问道。
刘梅宝一目三行的看完了信,才缓缓的吐出了心中积郁很久的一口气。
“二郎不回来了。”她对贵子娘笑道,“他要我和孩子去京城,受皇帝的诰封。”
第二百九十五章 谢赏
九月的天已经有些冷。
京城一间豪宅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宅子不错啊。”
“可不是不错,这可是当年常山王的府邸,是太子特意赐给卢将军的。”
来往的人打量着,互相低声交谈,态度更加恭敬。
皇帝将亲自宴请这次镇反平叛的将官们,所有涉及到将官家中此时都热闹的很,这其中最热闹的应该就是山西副总兵授上护军的定国将军卢岩这里。
定国将军府的门匾已经做好了,就等皇帝接见之后悬挂上去。
相比于外边迎来送往的热闹,后宅这里就安静的很多。
“腿这里…还有这里…”
刘梅宝斜躺在美人塌上,懒洋洋的指挥着自己男人垂肩捏腿缓解一路颠簸的劳累。
其实这劳累在见了卢岩后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此时被外边人传的战神一般定国将军,只穿着家常袍子笑的如同盛开的花,自从从城门外十里接到老婆孩子之后,他的嘴便都一直没合上。
“还笑还笑,小心早长皱纹。”刘梅宝抿嘴笑,抬脚踩他胸口。
肉肉柔柔的脚丫踩的卢岩浑身蚂蚁爬。
他这边殷勤的伺候媳妇,在屋子里满地爬的柔儿也过来了,已经满周岁的她按道理该学走路了,但这孩子除了被大人拉着或者自己扶着东西站一会儿外,还是更愿意爬。
柔儿扶着刘梅宝的手慢慢的站起来,好奇的看着爹的动作。
“丫头,来爹这里。”卢岩忙招呼。
柔儿非但没过去,反而往后移了移,带着几分警惕看着他。
卢岩叹气,又不认识爹了,自从见了面,到现在都还没让自己抱她一下。
“小船跟她就不一样呢”卢岩对刘梅宝说道。带着几分委屈,“我那时候那么久不在家,回去了,他一点也不和我认生…”
刘梅宝笑。
“哪有一样的人。大人孩子都如此。”她说道,“或许是我怀柔儿的时候太紧张了,所以她天生警惕?”
这话让卢岩的神情一下子黯淡下来。
“梅宝”他将那双脚抱在心口低声唤道。
“去,当着孩子呢,腻歪什么。”刘梅宝忙笑道,用脚轻轻踹他,知道不小心引发这男人的心结了。忙岔开话,一面晃着柔儿的小手,哄她去找爹爹。
柔儿根本不理会,学着卢岩的样子在刘梅宝胳膊上捶起来。
“还是女儿亲。”刘梅宝笑着亲了女儿一口,一面问外边,“小船哪里去了?”
“回太太,小少爷和铁勺少爷在后院”外边立刻有仆妇答道。
“看着他们,不许去水边玩。不许爬假山”刘梅宝抬起身说道。
“看着呢太太放心。”仆妇笑道。
卢岩一边给她细细的揉脚,一面不以为然的笑。
“男孩子家皮点没事。”他说道。
这边柔儿听到水和山,便开始不安生了。摇着刘梅宝的手嚷着去玩去玩。
“让爹爹陪你去。”刘梅宝笑着说道,一面给柔儿指卢岩。
柔儿自然不肯,摇着刘梅宝不放。
“娘累了,脚疼,不去。”刘梅宝故作劳累的说道,又指着自己的脚做痛的表情。
娘的脾气小小的柔儿已经有了模糊的了解,听了迟疑的去看卢岩。
卢岩努力堆出柔和的笑,小心的伸出手。
“来,爹带柔儿去。”他说道。
柔儿抓着娘的胳膊看着卢岩,小脸上满是纠结。
“爹带着你去爬山。去爬树”卢岩接着引诱道,一面指了指外边参天的大树。
“你不是,我自己去了啊。”卢岩站起身说道。
柔儿再忍不住扶着美人榻沿向卢岩沿过去,卢岩大笑伸手将女儿一把抱起来直接抗在肩头上。
“玩去儿。”他笑道。
相比于前院的热闹,内宅的温馨,书房里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这么说到底是不会升任总兵了。”王墨沉声说道。
“听内阁的里的意思是。大人毕竟太年轻了,还是多历练历练的好。”有一个文吏说道。
王墨冷哼一声。
“不过这样也不错了,大人得到定国将军,又得了上护军的荣勋,这可是文官武将中前所未有的,还有太太以及故老太爷老夫人大爷都得了封赏。”另有文吏笑说道。
“这些不过是花样子好看而已。”王墨不咸不淡的说道。
这话让屋内的人色变,忙冲他摆手。
王墨也知道自己的话太过骇人听闻,捻须不语揭过。
九月十六是钦天监选的吉日,天还不亮,定国将军府就热闹起来,卢岩的装束简单,等他换好还在屋子里抽空喝了一碗热汤之后,刘梅宝才走出来。
一身大红袍,缵金丝开屏孔雀的金冠,让一向素雅的刘梅宝顿时熠熠生辉。
“会不会妆太浓了?”这边刘梅宝有些不自在,一面接过小镜子看自己的脸,一面问卢岩。
久久听不到回音,抬头看卢岩傻呆呆的看着自己,她不由抿嘴一笑。
“傻子。”她笑道,用手肘撞了撞卢岩。
看着屋子里挤得满满的仆妇笑,卢岩意外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浓不浓,挺好挺好。”他忙说道。
刘梅宝看着大穿衣镜里的自己,也有一瞬间的恍惚,似乎看到镜子里一个瘦小的姑娘面上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迷茫和不安。
那时候上顿不接下顿唯一的念头就是吃饱饭的自己,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今天吧,更没有想到自己能遇到这么一个把自己当眼珠疼的男人吧。
正二品诰封,她已经从提前恶补了有关诰封的知识,知道如今自己的身份地位,就是郑小娘子的爹那样的四品文官见了也是要对自己行礼的。
她沈刘梅何德何能竟然能有这么一天,是上天为了补偿她缺失的母爱吗,可这给的也太多了。
她转过头,看着在身边也对着镜子笑的这个男人。伸手握住他的手。
只要她伸手,卢岩便会立刻紧紧的握住,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周围有多少人看着。
“走吧。”她含笑说道。
觐见受封的仪式很复杂但时间并不是很长,皇帝金贵能见上一面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但刘梅宝早已经从卢岩口中得知,皇帝的身子有些不好了,能撑着接见他们这么长时间,还在宴席上坐了一坐,已经是很难得了。
皇帝在宴席上很是高兴,太子也跟着凑趣,提议赐歌姬给几个年轻的将官。这其中自然有卢岩。
“英雄自当有美人相配。”他笑道。
大家都忙躬身谢皇恩,只有卢岩众目睽睽之下拒绝了。
“多谢陛下隆恩,只是美人就算了。”他说道。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这又不是让你去死,不过是赐几个女人而已,皇家蓄养的歌姬,那都是能给皇子们做侧妃的,求之不得呢。竟然当面拒绝,所有人都瞪眼看着卢岩,如同看疯子。
太子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只有皇帝哈哈一笑浑不在意的摆摆手作罢。
卢岩落座时,陈清忍不住瞪他。
“你是真傻啊还是故意恃宠而骄啊?”他低声问道。
“我才不要这些女人,实话实说而已,难不成要我明明不想要,反而作出感激涕零的样子高兴的谢恩,那不是欺君吗?”卢岩端起酒杯喝酒淡淡说道。
陈清觉得自己像傻子。
“我知道,你是怕你媳妇再跑了”他哼声说道,刘梅宝当初虽然没说那官妓的事,但陈清有心的话,还是多少打听到了。“不过至于吗?你收下,该怎么处理还不是你们两口子的事,装样子都不会…”
“就是装样子我也不愿意。”卢岩打断他,转头看着他认真的说道,“我不想她明明不高兴还要为我装出高兴甚至叩头谢恩。”
陈清看着他默然,继而他端起酒杯冲卢岩举了举。想要说什么最终无语。
也许这就是自己和这个男人之间的区别吧。
陈清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对于这件事,刘梅宝并不知道,她参加的是皇后的宴席,事后还是从卢岩的幕僚口中得知的。
对于卢岩当场拒绝皇帝的赏赐,幕僚们也是忧心重重。
“将军本就被议为跋扈,如今当场拒绝了陛下的恩赐,这可如何是好”
大家纷纷叹气搓手愁眉。
一直欣赏不知道哪一家送来的名品砚台的王墨此时打断大家的愁绪。
“几个女人而已,无须在意。”他云淡风轻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