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脸红心跳

分节阅读_13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一回,赵肃倒不急着北上了,因为他发现没有自己在身边,朱翊钧也同样能够施展自如,而且逐渐显露出作为一个帝王真正的手段和气魄。

    既然如此,他便越发想看看朱翊钧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被自己一手调教起来,既是恋人,又是师生,看着他在帝位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赵肃心中实在有说不清的欣慰和喜悦。

    所以他一面在家里闲居,一面密切关注朝鲜战事,北京那边几次派人来催请,他只以身体不适为托词,延迟了进京的时间。

    福建气候宜人,纵然是十一月,只要有太阳的日子,便不会冷到哪里去。

    赵肃让人搬了藤椅茶几,坐在院中,看着京里来的邸报,周遭绿意不减,啾啾鸟鸣,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照得人昏昏欲睡。

    忽然脸上似有手指划过,从颧骨往下,将他下巴挑了起来。

    清浅睡意被惊破,赵肃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前背光站着一人,不由眯起眼睛辨认。

    “小师兄”

    元殊好整以暇“我们在京城忙死忙活,你在这里倒是好梦正酣。”

    赵肃把身上薄毯掀开,拉他一并坐下。“我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元殊哼道“我看你是日日闲,难为陛下天天催问我们,你什么时候上京,你倒好,累得我千里迢迢跑来宣旨”

    赵肃挑眉“宣旨”

    元殊冷不防道“赵肃接旨。”

    他肃然起身下拜。“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子太傅赵肃,入朝十数年有余,宇量凝邈,志识明劭,果敢任事,政术有闻,战功卓著,宜进太师,赠上柱国,加丹书铁卷,着即日进京,总摄国政。钦哉”

    赵肃有些回不过神。

    丹书铁卷,说白了,就是免死金牌,当然不是所有罪责都可以免除,但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只要明朝没有亡国,一旦拿出铁卷,就可以抵消刑罚。

    但这也就罢了,还进太师,赠上柱国,瞧那模样,若不是封了公侯之后不能干预政事,只能领兵,皇帝只怕也会再加封个公侯之类的爵位在他头上。

    “这封赏,是不是太重了些”他接了旨,起身拿过元殊手里的手谕,看了又看。

    “以你的功劳,这些封赏,并不为过。”元殊如是道。

    赵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京城里出了什么事”

    元殊笑起来“能有什么事,你这人就爱多想,陛下的旨意可拖延不得,收拾收拾,赶紧和我上京吧”

    赵肃想了想,道“那先去福州拿点东西吧。”

    元殊道“在哪儿拿,派人去不就得了”

    赵肃笑道“还是自个儿去比较好。”

    元殊欲言又止,终是没有说话。

    收拾行囊不费什么功夫,赵肃本身要带的东西不多,都有赵吉等人在忙活,但母亲陈氏不舍得他又要远行,准备了不少土仪,也给元殊备了一份,如此耽搁下来,到了第三天才准备妥当上路。

    一行人先到福州,赵肃拉着元殊,直奔城中一间玉器铺。

    掌柜的见了赵肃,忙过来招呼“赵爷,您的东西早就备下了,今早刚刚才送过来。”

    赵肃也笑道“看来我来得正巧。”

    掌柜忙让伙计拿出一个锦盒。“你瞧瞧,可还满意”

    元殊不知什么东西,竟劳动赵肃如此重视,见他打开锦盒,便也凑过来看。

    只见绸缎之上,放了一根冰糖葫芦,红得晶莹剔透,光华天成。

    “这是”他忍不住伸手一摸,冰润圆滑,竟是玉石雕刻而成,如果不仔细辨认,竟似真的一般。

    掌柜见他吃惊,也有些得意“这是用上等和田白玉,缝在刚出生的小羊皮下,等过几年它长大了,再把玉取出来,这时候玉石已经浸透了羊血,所以才能呈现红色。”

    元殊不可思议“好好一块血玉,你竟用来雕成冰糖葫芦”

    赵肃但笑不语。

    出了铺子,赵肃道“你很多年没回到福建了吧,不若我带你去逛逛街市,明儿再启程。”

    说罢就要走。

    元殊拉住他“你就快跟我回去罢”

    赵肃停住脚步,看着他。

    元殊眼看瞒不住,咬咬牙,沉声道“陛下病重,情形只怕有些不好。”

    赵肃本已料到他有事瞒着自己,却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噩耗,脑海一片空白,一时竟有些站立不稳,险些绊倒。

    第154章

    元殊从没见过他如此失态的样子,脸色瞬间惨白,连脚下的路也没注意,一个踉跄差点往前倾倒,忙伸手扶住他。“少雍”

    “我没事。”赵肃推开他,神情很快稳了下来,仿佛方才一幕只是错觉。“小师兄,这种事不是能拿来说笑的。”

    “我没说笑,”元殊叹了口气,“之前陛下前往三大营观看演练,谁知途中意外落马,当场就昏迷不醒,一直到回了宫里,当夜就发起热症,直到隔日才醒过来,太医说是这是腿摔伤了引起的,可能头也磕碰到了,所以才会昏过去。”

    赵肃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元殊道“就在上回汝默奉诏南下找你之后的几日。”

    “不过是摔下马,怎么会到如此严重的境地,莫不是有人从中作梗”他心念电转,带上厉色。

    元殊摇首“应是没有,那日陛下是临时起意,而且身边亲随,皆是心腹之人,事后刑部和大理寺都派人严加勘察,确实是意外。”

    “原本伤情已有起色,但后来战事吃紧,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我们尚且三更半夜还在宫里商议军情政务,更别提陛下了,据说他常常整夜没有睡觉,三餐亦不定时,如此一来,病情反反复复,日趋恶化,有时候发起烧就是一两天不退,到了我出京的时候”

    元殊顿了顿,叹气“陛下又发起热症了,人也瘦了一大圈。”

    赵肃默然半晌,淡淡道“此事你们瞒得我好苦。”

    两人少年相交,元殊心知他表情越镇定,内心就越是交加,可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只能苦笑“你道我们不想告诉你,陛下先前把所有人都给瞒住了,我们每回觐见议事,他除了脸色苍白点,神智倒清醒得很,完全看不出异样。”

    “你临行前,可见过陛下”

    “有。”

    “陛下脸色、举止如何”

    “我去时,他半躺在榻上,言语倒还如常,只把手谕交给我,又嘱我要马上启程,以免夜长梦多,那会儿我已有些狐疑,来这里的路上就一直琢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你不在京,太子又小,一旦出了什么事情,转眼便是乱局,难保会重蹈英宗皇帝的覆辙,非大明之幸,想必是因着这些考虑,陛下才一直隐瞒病情。现在细想起来,内阁议事由原先的一日一次,减为两三日一次,时辰也缩短许多,未尝不是蛛丝马迹。再说,陛下的性子最是要强,若不是真到了十万火急,撑不下去的时候,又怎会让夜兼程来找你”

    赵肃毫不怀疑元殊的判断,这位小师兄的聪明才智不在任何人之下。

    他攥紧了手里的锦盒,道“回京,即刻。”

    你要等我。

    从福建到京城,路途遥远,赵肃让赵吉等人带着行李在后面慢慢走,自己则与元殊连带一干锦衣卫,和元殊带来的侍卫先行一步,快马加鞭兼程回京。

    薛夏等人不知道皇帝病重的内情,而赵肃也没有表露出半分焦急,甚至有时还与薛夏他们说笑两句,看上去平静无比。

    可他越是平静,元殊心里就越没有底。

    一路疾驰入了山东地界,眼看离京城已经不远,薛夏等人一身武艺,都有些经受不住,更无论元殊这种文官,总算身体底子好,还撑得住,赵肃也面露疲态。

    元殊见不得他玩命儿似的赶路,不由分说让大家停下赶路,歇息一晚再说。

    钦差既如此说了,薛夏等人自无二话,赵肃也没有反对,一行人便在官驿住下。

    驿丞哪里见过这么多来历不凡的大人物投宿,他闹不清赵肃等人的身份,可不会错辩了锦衣卫的服色,忙不迭出来招呼,又是热水又是饭菜,亲自端到赵肃他们的屋子里。

    官驿自改革之后,一切以实用为主,那种三进两进的小院子统统被去掉,改成一个个房间,因着上房不多,兼且赶时间,赵肃他们也只是歇息一晚而已,便让驿丞简单收拾出几间屋子,两人将就着住一晚即可,元殊自然是与赵肃一起。

    桌子上三菜一汤,说不上精致,可都是热饭热菜,看着也还可口,赶路的时候没感觉,现在倒突然有些饿了,元殊对正在洗脸的赵肃道“吃点东西吧,明天还要赶路的。”

    赵肃嗯了一声,擦完脸,拧干帕子放好,走过来坐下,拿起筷子夹菜,动作如常。

    “京城里的事情,你心里可有个章程”元殊问。

    筷子顿了顿,“你说张四维”

    元殊点点头“你不在京城的时候,张凤磬一心盯着首辅的位置,张太岳不在之后,更是没少拉拢人心,而且他行事不似张太岳那般独断专行,倒也让他的声势壮大不少,你让我们以静制动,原本是没错的,可那是因为上头还有陛下顶着,万一”

    他的话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万一朱翊钧有个三长两短,张四维那边的人必然会冒出头来与他们一较长短,到时候谁胜谁负暂且不说,朝政是必然要混乱好一阵子的。

    “而且,太子年纪尚幼,我听说,太后又十分宠爱潞王”

    赵肃觉得有些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累。

    “这些事情,等到了京城再作打算吧。”

    说罢伸手去夹菜,元殊忙拦住他,哭笑不得“你作什么,这是酱汁”

    赵肃愣了愣,发现自己的筷子确实戳错地方了。

    元殊道“你这模样,我怕你还没到京城,就先病倒了。”

    赵肃揉揉眉心“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元殊见状不忍,拿话安慰他“或许是我多虑了,陛下压根就没什么大碍,你不要太担心了。”

    赵肃苦笑“我现在只后悔对自己过于自信,若是不坚持要在这边等仗打完,又或战事一结束就回京,现在也不会”

    他突然有些说不下去,筹划再多又如何,倾注了再多心血又如何,若是没了那个人,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固然,自己可以再花二十年,再培养出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可江山终究不是那个江山,人也不会是那个人了。

    手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历史上,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可如今历史早已改变,这些改变会不会也同样影响了他的寿命

    “少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