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两心同第19部分阅读
清穿·两心同 作者:rouwenwu
种教学方式能寓教于乐,皇子们还小,尤其是洋文、洋术,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死记硬背也不利于记忆,大清有句古语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这肢体上得来的记忆,要比单纯的记忆记得要牢得多!”我依然用僵硬的语言来解释。康熙看着我,目光中带有欣赏、有认可,还有一丝不甘。
“你做得很好,朕要封赏你,你想要什么赏赐?”
“请准予出宫!”我目光坚决地看着康熙,跪了下来,皇子们一片嗡嗡声,两个格格和两个小皇子看着我想哭,一上午的游戏,让他们对我有了一种深深的信任和归属感,听闻我要离去,小嘴一撇就有要哭的架式。
康熙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但很快就淡了下去:“为什么这么想出宫呢?宫外除了你一个弟弟还有什么人吗?”
“回皇上,宫外只有一个弟弟,但宫外有自由,我从小就游历四方,现在被高墙所围,这四角天空下,感觉很痛苦。”
“痛苦,在这宫里象你这样拥有这许多待遇,还觉得痛苦?”康熙凝思不语,胤禛却接了过来。
“雍亲王爷,物质上的拥有并不代表精神上的愉悦,一个人可以没有太多的物质拥有,但在精神上必须富有,这样才活得有意义!”我面上挂着笑,言语却是冰冷的。
“好,很好,盈盈小姐的一席话很令人茅塞顿开,但是你想离开这里,却没有想过朕的皇子们的想法?”说着眼神向胤禧、胤祜。两个皇子果然是人精,顿时两眼含泪向我扑来抱住我的腿哭道:“不要让盈盈老师走!”我两手抚着他们的头,蹲下身一手搂过一个,这时霜月、霏月两位格格也一边一个扑在我的肩头。
“不要哭了,我答应你们按课时安排完成我要教的学业,学业结束后再走!”说完示意麽麽们将孩子们带开。
“皇上,这是孩子们上课的课表,请您看过之后,按照我的休息时间允许我出宫,当然我会严格遵守宫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说着走向书柜,从里面拿出孩子们的课表,这课表是完全按现代的课表方法制作的,让人一目了然,想必是康熙没有看过此类的表格,面上表现出饶有兴趣的样子。
“这每上五天课就要停课两天,就是你所谓的休息时间吗?”
“对!这两天也是培养皇子们复习、自学的习惯!”
“好,朕准了,准许你休息时间出宫,但是如果皇子们在这两天有什么不会的需要解疑该如何呢?”
“解疑的工作我将交给霁月格格来做,辅导皇子的过程也是她学习的过程,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工作一词很新鲜,是指什么?”康熙年龄虽大,却还是好奇宝宝一个。
“工作一词来自于民间,民间有手工作坊,工者,各类机械制造者,因而可称其为工人,而其所做的事情,则称为工人!”
“很好,那农者何所谓?”
“农民,从事农事的民众,因毕竟从农者众,因而可用民字!”
“三哥,这下你组织编撰的词典又有新的名词了!”胤礻我略有些调侃的声音响起。
“这只是民间厘语,怎可进大雅之堂?”我不冷不热地接续道,眼睛却轻轻瞟向了胤禛。胤禛的脸色微变,只是脖颈上的青筋曝露了他的想法。因为这些词在我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经常与胤祥说起。我故意曝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想让他知我对他的恨意。
他杀了我最好的朋友,拿我最好的朋友的性命来威胁我,这是我绝不能容忍的,我要报复他,让他坠入地狱,让他永远不得安宁。
“这还真提醒了朕,确实应该派人到各地收集一些民间厘语,朕要编的词典,是一部集大全的词典!”康熙沉思了一下说。
“皇上,您为大清所编撰的这部词典必将推动大清的文化事业,造福大清子民,为大清子民世代相传,您将是史上最富盛名的大帝!”我突然跪下说道,因我知道康熙编撰的词典至今还为我们世人所称颂的。
对于我突然下跪,康熙和他的皇子们都是一愣,但很快康熙就反应过来,略有些激动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红润。
“嗯,朕把皇子们交给你教导,朕很放心!”说着康熙站起身来,走到小皇子和小格格们的身边,用手爱抚地摸摸他们的头,然后走出了漱芳斋。
人们跟着都走了出去,看着芳晴把院门关上后,我坐在大堂的椅子上,觉得自己异常的疲惫。我终于还是没有走出这红墙,但即使走不出去,我也要把这里翻起大浪来,来弥补我所受到的伤害。
午饭休息过后,胤禧、胤祜和霁月、霜月、霏月照常来上课,我继续按课表来讲课,正在上课,却见李德全手捧圣旨走了进来,还未等他开口,我便说道:“李先生,我知你是宣旨来的,但是我尚未下课,请您在偏屋稍等一会儿,待我下课之后再宣旨可以吗?”李德全一愣,没有人可以对待圣旨,那可是对皇上的不敬,但看到我坚决的目光,李德全只稍犹豫了一下,就退了出去。
待我上完课后,到了偏堂,李德全还捧着圣旨等在那里,我跪下接旨:“伊丽莎白安娜虽系外国人,但擅长洋学洋术,且忠心可表,特赐其荣嘉格格称号,授腰牌一枚,准其宫内外行走,钦此!”我磕头后,领了圣旨。然后站起身来:“今天委屈李先生了,还请李先生多原谅,荣嘉知道李先生很忙,晚回去皇上必是要问,恐李先生受责,还请照实回答!”李德全脸上闪出一丝微笑,然后接了赏,转身离开。
授课(上)
第二天我早上七点半准时到达课堂,却见又多了七八个男孩子。胤禧因前一天受了表奖,马上站起来就要给我介绍,我做了个停的手势,先把所有的麽麽和小太监们清出门外,然后让孩子们站成一排,按大小个头排好:“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来上我的课,就要听我的吩咐,现在我点到谁,谁就向前一步站好,然后介绍自己的姓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完后,向后退一步,站回队伍里去。”说完,我指着站在第二位的一个小男孩:“从你开始吧!”
小男孩刚刚及腰高,脸上却有着一般大人所不能有的沉稳,向前一步后看着我回答道“我叫弘历,喜欢看书、舞剑、骑射,不喜欢阳奉阴违与阿谀奉承!”说完退后一步站回队伍里。
另一个男孩儿走了出来,孩子的脸色略有些苍白,似先天就有不足之症,但眼睛里却闪出精明与狡猾:“我叫弘昼,喜欢诗词歌赋、骑射,最不喜欢迎来送往之事!”
再有一个小男孩儿走了出来,孩子长相很美,但却没有阴柔之气,很有气势:“我叫弘旺,喜欢读书、骑射,最不喜欢……”想是孩子太小了,不喜欢的东西很多,但却不能说出来。我笑了笑:“没有不喜欢的东西,说明弘旺很有博爱之心呢!”我的话语给予了他鼓励,孩子居然红了脸,眼睛里闪出光彩来。
旁边的弘昼很是不以为然,却只是撇撇嘴,没有说话,倒是弘历对于我的一番话很是入耳,皱了眉在想着什么。
转眼五个孩子都说完了,几个太监拿来蒲团,让孩子们都坐在地上,有几个孩子皱了皱眉,但看到自己的皇叔们也是这样坐着,就没再出声。
今天上午我要给孩子们讲自然学,我先与他们一起讨论一年有几季,几季的特点是什么,都有什么诗或文章曾描写过这些季节的景象,然后与大家讨论四季的更替是怎么形成的,孩子们接触到的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我进一步讲我曾游历过的江河大山,谈到大海的壮丽景色,甚至谈到孔子的两小儿辩日,以及我们所在地球是圆形等等,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来反驳我,甚至分成了两组,对我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课堂上极为活跃。康熙是个很注重科学的人,他自己就曾研究过天文、地理,这时的清人已经认识到了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但却因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工业发展的滞后,使得自然科学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天的时间,就在我们之间的相互讨论之中结束了,孩子们似还有意犹未尽之感,我只好在结束的时候要求很每个孩子回家写一篇关于课堂内容的感想,然后宣布下课,与孩子们一一道别。
天阴得厉害,好象要下雪了,霁月不知为何总跟着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偏不看她,等着她自己张口问我。
“青青姐,你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呢?”犹疑了半天她却问出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有些泄气:“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你在书本上看到的东西都是别人尝试了之后得到的经验,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自己毕竟没有亲身尝试,只有亲身尝试了,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同时在经历的过程中产生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才是最主要的!”看着霁月仍皱着眉,我接着说:
“做为女人,对于这些并不很注重,只要有妇德,嫁个好人就行了,这也是在大清做女人的悲哀吧!”我站在回廊上望着一处欲放的红梅感叹地拉着她的手说。
霁月一把捂住我的嘴“嘘,小声点儿,说这话如果让太师傅们听到还不气得的子都抖呢。”然后自己又捂着嘴笑。
“那又如何呢,最后受苦的还是女人,我虽然现在是被困在宫里,但我终究还是要出去的,离这里远远的,去过我自己的生活,只可怜了你!”我怜惜地捧起霁月的尖尖小脸,嘴唇在她的额头上深深一吻,吓是霁月一跳,我却似浑然不觉地放开她,转身向自己的屋子走去。却没有看到长廊一角转过的青色背影,寂寥的向远处走去。
晚上果然下雪了,前段时间因总被恶梦惊着,春节过得也寡然无味,那时也下了场大雪,我因心情不好,无心做事,就学了红楼梦里的妙玉,去收那松枝上的雪,还是霁月和我一起收的呢,只不过刚收了一瓮,就让胤禟和胤禛发现了,发动了一群人收雪,立时就让我和霁月感到没意思,勉强收了两瓮就罢手了。此次下大雪已临近春天了,这必是个好兆头,到了这个时代,我也有些迷信和妄想了。知道这雪必是存不住的,于是半夜里悄悄爬起来和芳晴到院子里去看梅花,这梅却是红梅,在昏黄的雪色里,看起来象一滴滴的血,这时要是有数码相机,应该能照出绝美的景致吧,突然想起《红岩》里的歌,于是也不管是否有人听见,站在红梅前,用美声唱法唱起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待自己把歌儿唱完,已见了霁月披了白裘的斗篷站在院子,微张了嘴,看着我发呆。
“唱得不好听吗,怎么这样看着我!”
“好听,很好听,只是这曲调头一次听到了,感觉着很高亢激昂,很振奋人呢!”
“那是当然了,这歌词就是这个意思,这雪是春雪,这花是百花的先锋,马上春天就要到了,为何要低靡不振呢?”
“是呀,前段时间你的心绪总是不好,我都不知道如何让你快乐起来呢,现在好了,你自己就会安慰自己呢!”
“那是当然了,无论有多么大的伤心事,无论有多么难的事,明天、明天的太阳永远是新的呢!”我高兴起来,搂着霁月的脖子准备回屋,却听门外响起敲门声。我问也没问,直接过去把门打开,却见康熙站大门外,李德全打着伞,看样子已经站了有一会子了。
“朕刚才听到你的歌声,很有震撼力呀,这歌出自你的口更让人感到很有气势!”康熙笑得很慈祥,更象自家的父亲,让我倍感亲切,我走上前挽起他的胳膊,他只略滞了一下就与我一起走到梅花前,芳晴更是提了琉璃灯给照亮,有人搬了椅子给康熙送来,康熙却摇了摇手:“每年看梅都是在白天,雪后,今年却是头一次在雪中夜里看梅,别有一番景致呀!”
“是不是因为我的原因,影响您的休息了?”我心情非常好,说话的声音也有些跳跃。
“不是你的歌声,怎么会让我看到初春雪中的梅花呢,是好事儿,是好事儿呀!只是你那唱法我还是每一次听到。”
“如果您愿意听,我还可以用意大利语给您唱《祝酒歌》!”因为完全放开了,我有些忘乎所以。
“意大利是什么?”
“意大利是一个国家名,离我们很远,他们国家最著名的就是雕刻和歌剧!”
“看来你真的走了很多个国家,能知道这么多,朕老了,如果朕还年青,一定也象你一样走出去,好好看一看!”
“您老吗?不老呀,如果我象您那样操劳,现在早就是老太婆了,满脸的皱纹,一走一哼哼,没人扶就一步也挪不动!”我一边说,一边学着还咳嗽了两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李德全也强忍着,手上的伞直颤。
“好了,夜已经深了,朕也好久没有这么笑了,青青,真是个好姑娘,只可惜朕老了,很多事情都无法办到了!”他的话让我想起《康熙大帝》里的歌《向天再借五百年》,只是如果真有这五百年,是否能挽回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悲惨历史呢?
“想什么呢?怎么走神了?”康熙探求的目光落在我的脸上。
“我在想家再大也没有国大,有国才有家呢,您现在所做的一切必会得到后人的肯定的,虽然您心里很苦!”我快走两步扶上他,康熙一震,缓缓的侧脸看了我一眼,目光里能看到得觅知音的快乐和一丝遗憾,老人拍了拍我的手,然后放开,走出了院子。灯光下原本挺拔的身躯略略的有些佝偻,辫发里根根银丝看起来是那样的晃眼,我眼睛一热,这是也是个为国舍家的君主呢!只是这近二千年的文明和儒家思想禁锢了他的思想,为今后大清统治者为中国华民族带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独自哀叹了一阵,转身向屋里走去,霁月和芳晴都默默地跟在我的身边,直到分手时,霁月才抬起头说道:“青青姐,如果你当初被皇父选中或留在四哥的身边,一定会活得不快乐的!”对于霁月的惊人之语,我笑了起来:“那当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快乐的基本条件就是心的自由与身的自由。”
霁月喃喃地重复着那首诗,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授课(下)
孩子们第二天带来的关于自然的文章,我看了一下,孩子们对于自然这课都很有见地,但除了弘昼之外,都带有强烈的儒家思想,这对于自然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比较主观地认知自然;而弘昼则不同,一看就知道这小子经常上树捉鸟、斗鸡、捉蛐蛐,对于自然界的各类事物认识得非常客观,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于第二天表扬了弘昼,还给他一件小物品做为奖赏,很弘昼很是骄傲。
一连上了五天的课,几个皇子、皇孙们已经完全熟悉了我的课程安排,而且对于地理、自然认识得更加客观,而其他的课程,我非常佩服孩子们的背功,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尽管我使用了大量的儿歌、游戏来指导他们记忆方式,但孩子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一时还难以改变。对于数学的学习还是孩子们最头疼的,加之这时候还没使用阿拉伯数字,用汉字来表示实在是太费劲了,无奈之下,我只好画了表格,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账本,最上方写明个、十、百、千、万,下方再用汉字来计算,这几个孩子中有个叫弘昌的非常聪明,对于计算非常在行,数学方面从来都是拔头筹的。后来霁月告诉我说,他是九阿哥的孩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子承父业。
转眼已经将近一月余,这日我给孩子们讲完课,特意留出一些时间,因这日正是三月三,就想领着孩子们到御花园去认识春天——放风筝,以此讲解风力,风是如何形成的。此时正是春风盛行之际,一到御花园即看到满地细嫩的绿草,立时想起朱自清的《春》。拿出早已经预备好的各式风筝,那宫女、小太监个个都是好玩儿的,立时就要为各位主子们放将起来,我立时制止住了:“让皇子、皇孙们自己放,只有自己放才能了解放风筝的意义!”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立即活跃起来,拿了风筝到四处跑了起来,一旁的麽麽们皱了眉头,大太监们则吆喝了小太监紧紧跟着,免得摔了。却伸手拦了他们:“让他们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更是肆无忌惮,撒了欢跑走了。
孩子们有的放起来了,有的放不起来正在努力,弘昌放了五六次都没放起来,嘟着嘴站在那里,我走过去:“放不起来可以学呀,你问问弘昼是怎么放起来的?”
“我不去!”
“为什么?”
“我阿玛跟他阿玛不好,他不会教我的!”
“你没有问怎么会知道他不会教你的,你阿玛是你阿玛,与你有什么关系?”我有些生气,大人之间的争斗影响到孩子是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
弘昌有些犹犹豫豫地向弘昼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回头看我,我微笑着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终于他走到弘昼的面前,在他身边小声的说着什么。弘昼正自玩儿的高兴,一时没注意弘昌,听到有人在身边说话才看到是弘昌,也不知弘昌是怎么跟弘昼商量的,就见弘昼一边比划一边说,还带着弘昌跑起来,一会儿的功夫弘昌的风筝也放了起来。
倒是霁月有个姐姐样,一个一个指导着小格格们放着风筝,很快御花园上空就满是缤纷的风筝了。孩子们一边放着,一边喊着、叫着,高兴得小脸儿通红,满头是汗。我在一旁微笑着观察着孩子们。
“嗯嗯!”有人在我的近旁咳嗽一声,我转过身,发现两位岁数约在五十左右的三品大臣站在我不远的地方。
“见过两位老先生,请问老先生可有事情?”
“您就是教小皇子们的盈盈小姐?”
“是,请问有什么指教?”
“现在是否应该是上课时间,为何见小姐带着孩子们在玩耍?”其中一个目光深沉地问道。
“不是玩耍,我们正在上课!”我严肃的回答。
“哦?原来盈盈小姐的课是这样上的呀!”另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掩不住嘲笑的说。
“嘀嘀嘀!孩子们,过来!”我拿起手里的手里的竹哨吹了三声,两位老人家被意外尖利的声响吓了一跳。
很快孩子们就聚拢过来,自觉地按次序站好,然后看向我:“孩子们,风筝放完了,有谁说说,风筝飞上天的原因?”
孩子们几乎同时都把手举了起来,“好,一起说!”
“是借助风的力量飞起来的!”我笑了笑,两位老人家嘲讽的微笑更明显了。
“有谁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我继续问到,孩子们都不知声了,连两位老人家也都愣住了。
“两位老人家,你们知道风是如何形成的吗?”我微笑向他们挑衅。
“这个,这个……”我不待他们回答,就接了过来。
“之前,我曾给大家讲过什么是空气,让我们大家来感受一下风,这风与与空气有什么关系呢?”我接着启发孩子们。
“风是在空气里的!”弘历先回答。
“嗯,很接近答案了,但是还不够准确,谁再说说?风在空气里,那风是由什么做的呢?”
“风就是空气,空气就是风!”弘历补充过来。
“对,非常正确!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说:‘空气流动形成了风’?”我眨了眨眼睛看着孩子们,孩子们开始眼睛里有些茫然,然后开始慢慢地清晰起来,“对,就是空气流动呀,空气象水那样流动着,就形成了风!”
“那么空气是为什么会流动呢?”我又提出一个问题。所有的孩子都瞪大眼睛看着我,想知道为什么,看看两个老人家,也默默地等待着答案。
“我们大家来看个事情。”说着我让所有人都回到屋里,屋的正中央放了一只火炉子,炉子上放了一壶水,壶里放了一把茶叶,水刚刚热,我让所有人都围绕着炉子站成一圈,然后让他们认真观察水中茶叶的走向,过了一会儿,水沸腾起来,我让人把壶和炉子搬走,然后走到前面:“谁能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茶叶由下往上翻滚!”胤禧先发言。
“那你们谁知道为什么呢?”
“因为水开始流动带动了茶叶!”胤祜回答道。
“很好,水由于受热而流动,水是流动的物体,那么空气是不是也是流动的物体呢?”
“是!”
“所以呢......?”
“所以空气也是由于受热而流动起来的!”霁月抢答道。
“对,非常对,但是为什么水受热会流动呢?”孩子们又不知道了,我看看了两个大臣,两个大臣也皱着眉在想。
“你们有谁在河里游过泳?”我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话,却吓得在外听讲的太监、麽麽们一跳,担心我会带孩子们去游泳。
“我游过!”又是弘昼这个淘气。
“你在水里游泳的时间,对水温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浅的地方热,深的地方冷。”
“还有吗?”
“上面的水热,下面的水冷!”
“总是热水在上面,凉水在下面吗?”弘昼想了一会儿,肯定地点了一下头:“是!”
“回答得太好了,你很有实践的意识和总结经验的理念,今天你将会得到一枚我绣的奖章!”我夸奖道。
“因为上面的水被太阳晒热了,下面的没有被晒热,我们再做一个实验!”我拿出一根蜡烛,点燃后放在屋的中央,门窗关好,让火焰保持稳定竖立,然后拿出一把已经准备好的纸,放在火焰上,纸被点着后变成纸灰,纸灰却飞上了天,火焰也开始左右摆动。
“大家看到了什么?”
“纸灰飞上了天!”
“可是在此之前火焰是稳定竖立的,说明没有风,纸灰因何会飞上天呢?”没有人说话,所有孩子都在思考。
“来,胤祜,你把手放在蜡烛的顶上,感觉到了什么?”
“热,热得发烫!”
“对,大家都看过孔明灯,也都玩儿过孔明灯,孔明灯就是根据了空气在受热的时候就会变轻,变轻后就会往上走,才会托着孔明灯在空中飘,这就是孔明灯的制作原理。但是为什么会形成风,那是因为空气变热之后就会变轻,然后就往上走,但是变热的空气往上走了,留下了他们原来的位置,这空位怎么办?于是其他不热的冷空气就来补充他们,这样这个走了那个来补充,就使空气流动起来了,于是就形成了风。”
“因为空气我们看不到,却因风让我们感觉到了空气,水我们能感觉到,与空气有相同的特质,所以我才拿水来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我做总结性发言后,看了看孩子们:“今天讲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微笑着让孩子们下了课。
进言
今天来的这两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挑刺的,还是代表皇帝来考察我的?我回转身来走到两位老先生的面前:“不知我这课讲得如何?请两位老先生指教!”
“盈盈小姐讲的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孩子们知道与否很重要吗?”
“连风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先贤们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不知道这些伟大的发明创造,只知使用,不知原理,就不会创新,只能永远地靠着古人留给我们的那些发明活着,不能为后人留下什么,不觉得可悲、可笑、可耻吗?”我一点儿也不留情面地说。
两个大臣显然一直都是受到大家的尊敬,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这样的气受,有些青白了脸,但还要顾及自己所受的克已复礼的教育,只能忍了,只能在唇舌上与我继续交涉:“这些皇子们是要继承大统的,知道这些奇滛巧技与他们并没有好处!”
“哦?你可知道孔明就是用了奇滛巧技成就了蜀国;李冰父子就是用了奇滛巧技开山拓河成就了万亩良田,至今还在造福国家与百姓;没有奇滛巧技恐怕你们现在还在竹板上刻字,没有奇滛巧技的印刷术,圣人的书何以能完整的流传到今天?你们又如何能读到?奇滛巧技可是没用的?”我淡然地反驳着,看着他们变得有些僵硬的表情。
“好,说得好,盈盈说得很有道理呀!”康熙领着一群皇子们走了进来。
“我在外面已经听了一会儿了,看来朕把皇子交给你还是对的呀!”康熙背着手在屋里走了一遭说道。
“谢皇上夸奖!借皇上的夸奖,在下有一事进言!”我行了礼之后说。
“哦?有什么事,说来听听!”
“在下想请皇上以科技兴国!”我突然说道,如果这时康熙就能以科技兴国,必然百年之后不会让中华儿女受苦。
“什么是科技兴国?”康熙略一沉思问道。
“所谓科技兴国即是大力发展各行业的专业技能,让各行业都能在专业技能上有大的提高和发展,例如据我所知,西方的国家在种植稻米上就采用了高产耐寒的种子,使温暖的地区能够达到一年三熟,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我知道康熙特别重视粮食的生产,于是侃侃而谈。
“嗯,很好,科技兴国,很好呀,朕的这些皇子们怎么就没有人给我出过这样好的主意?”康熙既有些黯然,又有些兴奋地发问。
皇子们一下都跪了下来:“请皇阿玛恕罪!”
“皇上,请听我解释一下好吗?您的这些皇子们都是好的,他们没有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况且刚才两个大人也曾说过这些都是奇滛巧技,皇子们从来未没有接触过我所说的这些东西,如何让他们提出这样的主意呢?”急忙解释道,他这一怒就把我弄到所有皇子的对立面去了,我还活不活了!再有就是我得好好臭臭那些自以为是的大臣人,总以圣人礼教做脸面,实际上却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担的废物。
“哈哈哈,好个盈盈呀,变着法地批评朕呢,这些老师可都是朕给皇子们请的,看来朕还要让皇子们再学些东西了!从明天起,你就定期为朕的这些成年皇子们讲授所谓的奇滛巧技,让朕的皇子们为朕多分担些国事吧!”康熙说完带着皇子和大臣们勿勿地走了。
我一个人站在屋子里发愣: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我今天是不是脑袋让门给挤了,怎么好不央儿地向皇上提这么个建议!都怨那两个老头,没事儿跟我较什么劲儿呀,我怎么就惹乎上他们了!想得自己的头都痛了,索性饭也不吃了,一头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第二天是我的休息日,前次周日我去看了秦跃,秦跃还是有些低沉,要知道胤禟是八阿哥的财力支柱,据线报,这寒烟正是八阿哥的门人借她经商以次充好的罪名抓到衙堂之后失踪的,而后胤禛得知了消息,把她弄了出来,再后被秦跃救回,却发现寒烟已经中毒了,临死前没有说出是谁给她下的毒。
秦跃曾发誓要为寒烟报仇,也去找了胤禛处自己的弟子们,果然,这批弟子参与了这次营救活动,胤禛告诉他们是去找一个叫寒烟的人时,他们都有些急了,在他们心里,寒烟就是他们的师母,后来在一处道观里找到寒烟的时候,寒烟已经昏迷不醒了,所以这些弟子们也说不清寒烟是何时中毒的。
这个休息日我想再去找秦跃看看,康熙给予我的可是宫内格格的特权,这个特权是可以坐车到宫门的。出了宫门,秦跃着人接我的车早就等在了宫外,我坐上车,秦跃坐在里面正在等我。
“听说你要给这些成年皇子们当老师了?”秦跃沉沉地问。
“唉,没想到让康熙这个老滑头给耍了一下,原想给他个好建议让他科技兴国,没想到科技兴国他没采纳,倒让他抓了我的冤大头!”我有些泄气地说。
“你呀,在宫里老实儿呆着得了,提什么建议,康熙都那么老了,还有精力去做什么科技兴国吗,只能留给他的继承人了,可不得让人教他们吗?”秦跃一语道破了康熙的心思,让我恍然大悟。
“咦,秦跃,你变得好聪明了呢,没有你在我身边,我都变笨了!”我搂了他的腰一下,秦跃无奈地看了看我。
“晚上我请你吃饭呀,你想吃什么?”秦跃心情似乎好多了,问我。
“我想吃冷面!”对于我的要求,秦跃吓了一跳:”这天儿还没热呢,你怎么就想起吃冷面了?”
“我心里有火吃不下什么东西,只能吃这种东西了排排火!”
“我看还是给你吃点儿泄火的药,你让我上哪儿给你找冷面去!”
“你给我弄点荞麦面去,我回去给你做!”要想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一是去购物,二是去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我准备用这种方式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秦跃探出头去,跟赶车的小伙儿说了一声,小伙子跳下车去,秦跃出去驾车,直向我们的府邸。
等我回到屋内换好衣服,秦跃告诉我,面已经准备好了。我到厨房后,将荞面、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倒在和面盆里,由于对荞面不是很熟悉,不是多了就是少了,结果他了一大盆。秦跃过来看我和面,还笑话我说别象郭德刚说笑话似的,和了一袋子面。以开水烫成稍硬的面,加适量碱后,揉和好,迭成圆条,然后放入特制的压面筒里,压制成面条后随即入开水锅里煮。面条熟后再放入冰凉的井水过凉。将牛肉切大块浸凉水洗净,放进凉水锅里以旺火煮开后,撇去表面飘浮血沫,然后放入酱油及精盐,另将葱、胡罗卜装一特制小布袋里放入锅中,待牛肉完全炖熟时,捞出放置案板上,等其晾凉时切成小薄片将牛肉汤过滤后放入容器内待用。在面条上放辣白菜等时令蔬菜及四、五片熟牛肉,浇上蒜辣酱(以蒜泥、干辣椒面、水搅成糊状的酱),然后再放上水果片(棃、苹果)、鸡蛋丝,最后浇上牛肉汤,撒上熟芝麻、淋上香油即成。
正准备开饭,就见胤禟、胤禵走了进来:“中午我们请新任老师吃饭!”
“恐怕我是担当不起,你们这些皇子个个都是满腹经论,哪儿还用我教,皇上不过就是让我与你们多互相交流一下!”
“交流,这个词用得好,但皇阿玛毕竟已经说了,旨意马下也会下的,还让我们尽弟子之宜为好!”胤禵的嘴从来都是不饶人的。
“不用了,我请你们吧,我刚刚做了朝鲜的风味食品——冷面,不知两位有兴趣一试?”毕竟冷面对我的吸引力还是更大的,而且冷面都煮好了,而且都用井水百湃上了。
“哦?没想到老师果然是老师,不但会做饭,而且还会做风味!”胤禟很愿意为我捧场呢。
好再是当时和面和多了,我看了秦跃一眼,那意思是:少了一袋子还不够呢,秦跃自己在一旁闷笑。
两位阿哥并没有怀疑我的手艺,只是看到装面的大碗有些发愣,不过看着我和秦跃很自然的端起碗开始嗞溜嗞溜的吃,也学着我们的样子吃起来,胤禵对面汤很感兴趣,面没吃几口,汤喝了不少,我在一旁嘱咐着:“慢点儿吃,这冷面讲究的是细嚼慢咽,吃快了胃会难受的!”
一人一大碗面很快就吃完了,胤禟又要半碗,吃完还意犹未尽:“什么时候教教我的厨子,这东西夏天吃一定很爽快!”
“哦?那你现在就可以拿笔,我说你写,想吃就告诉他这么做好了!”
“咦?你这么不待见我呀,怕我在你家多吃两顿呀!”
“怎么会呢,只是怕你吃不惯不肯来呢,这不是你要食谱吗,以后我再做什么呢,还可以把食谱给你,不过呢,做为交换条件,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
“j商呀,什么时候都不忘带条件的!”胤禵在一旁夸奖我。
“什么条件说说看,有利可图有什么不好交换的!”同为j商的胤禟却不以为然。
“你带我吃北京的特色小吃,我要吃那种有特色的,不是大馆子里的!”我歪着脖子半仰着头说。
“行,这有什么不行的,一言为定!”胤禟他胤禵对看了一眼,嘴角含着笑,显然是觉得这件事儿太容易了。
胤祥归来
这次出宫想往回夹带一瓮啤酒,再不用啤酒洗头我的头发又会变黑的,这事儿只能求了阿哥们才能办到,往宫内私自夹带那可是大事儿。于是饭后就跟胤禵在个角落里咬耳朵:
“我在国外喝惯了一种酒,这种酒宫内没有,这一段时间没喝,我就觉得全身没劲儿,你能不能帮我把它运进宫里去?”
“是什么酒?我也想喝喝!”
“跃跃,你把啤酒拿来,让十四爷尝尝!”
“你们在叽叽咕咕的什么,还瞒着我!”胤禟刚才正跟秦跃说事儿,这会儿不满地问道。
“没说什么,想请你们喝一种你们没喝过的酒!”
秦跃拎来一个瓮,瓮的口是特制的,用铝制的盖拧上去的,拧开盖,啤酒的香味立即弥漫了出来。
“这是酒吗?闻着怎么不太像?”胤禟嗅了嗅。
“这就是啤酒,酒倒出后有泡沫,口感清爽略苦,但很解渴!”我在一边做着广告。
两个人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品了品,又喝一口,正在这些,门外有人“啊”了一声,然后就是跟着胤禵的小厮说道:“奴才给十三爷见礼,十三爷吉祥!”
胤禵和胤禟对望了一下,立即向门口冲去,我则呆呆地看着门口,不知说什么好,秦跃轻轻拍了拍我的肩,我立刻醒悟过来,也是该胤祥回来的时候了。
胤祥一身白衣,被胤禵和胤禟拥着走了进来。他黑了,但没瘦,身体依旧是那么健硕,脸上洋溢着他特有的阳光与神采。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回来的?这么多年都在哪儿了?”一连串的问题从胤禵和胤禟的口中飞出,胤祥笑了笑,没说话,我急忙离开座位去倒茶,秦跃搬了椅子后退下。胤祥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眯着眼睛看了看我。
“这位是盈盈小姐,是皇阿玛为我们新请的老师!是个洋人!”胤禟说道。
“见过十三爷,十三爷好!”我点点头说道。胤祥脸色一变,刚要说什么,却被胤禵给拦住了:“她是皇阿玛特许的,可以不守奴才礼,你别见怪!”
“爷倒是没怪她,只是觉得她特别象我的一个旧人!”胤祥仔细地看着我,象要把我印到眼睛里去。
“是呀,她长得太象青青了,如果不是我们反复确认过,真的以为她就是青青呢!”胤禵接着说。
胤祥喝了品茶,然后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当年他被人引到一个胡同里,然后就被打昏,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马车里,大约走了三四天的工夫,到了一处山寨,在那山寨里被关在一处院落里,没受什么虐待,但也一直都禁闭着,只见过几个人,两处院墙外都是临山崖建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还有另两面墙都有人日夜把守,想逃跑实是万难,好在山中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不知道是关的时间太长了,还是不知道他的身份,直到前两